"凡爾納的書是床頭書。"——美國總統羅斯福
把整個地球寫到我的《不平凡的旅程》(即此書)中,就是我的目的。——凡爾納
著名作家葉永烈傾情推薦:探索和冒險塑造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其代表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等,享譽全球,為舉世公認的"科幻小說之父"。
法文版原序
中文版《地球開拓者》序
俄文版序
漢譯者說明
及時章古代著名的旅行家
哈農:穿越"世界之門"
希羅多德:歷史之父的足跡
皮西亞斯:朝極地進發
尼爾克斯:探尋兩河文明之光
尤多克斯:繞行非洲之夢
第二章公元1—9世紀的著名旅行家
伯符撒尼的古希臘旅游指南
法顯:絲路取經及時人
科斯馬:圣經的維護者
阿庫爾弗的朝圣之路
蘇萊門:海上絲路的探尋
第三章公元10—13世紀的著名旅行家
本杰明·杜特拉:名城攬勝
瓊·杜普拉·卡賓尼:蒙古之行
羅布洛克:再走蒙古
第四章馬可波羅(1254—1324)
走向東方的旅程
走遍中國
送親使的曲折歸程
第五章依奔·伯多達(1304—1377)
探索者早期的足跡
一波三折的中國之行
第六章任·德·別登科(1339—1425)
諾爾門第騎士的征服夢
別登科的殖民與"幸福群島"的不幸福
第七章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美洲大發現的前期鋪陳
從波濤中"走出"的新大陸
血腥與掠奪——哥倫布的第二次航行
再次與大陸失之交臂——哥倫布的第三次航行
英雄末路——哥倫布的第四次航行
第八章對印度和香料之國的征服
達·伽馬的征服之旅
探尋與搶奪:殖民者的血腥之路
第九章中美洲的掠奪者
開拓新大陸
殖民墨西哥的征程
開拓南美洲
第十章及時次環球航行
環球旅行的準備與考察
遠航中的內斗與殖民
抵達香料之島
麥哲倫之死
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搶劫與殖民活動
回航歐洲,完成壯舉
第十一章極地考察、尋找西北和東北通道
極地考察
迷霧重重的西北和東北通道
第十二章海盜活動和海上的武裝搶劫
德雷克:受女王冊封的英國海盜
卡文迪什:最走運的海盜
班諾特的貿易和海盜活動
帶回土豆與煙草的爵士旅行家
第十三章傳教士和移民商人和旅行者
無所不在的傳教士
貿易、移民與旅行:歐洲人的新生活
第十四章海上劫掠——17世紀的極地考察和美洲殖民化
威廉·丹皮爾和他的地理發現英法探險家對北美的殖民
法文版原序
本書所敘述的故事不僅包括過去年代里所進行的所有考察和探索,而且還包括近年來科學界很有興趣的新發現。為了能給本書提供盡可能無誤的信息——將其擴大到所必需的當代旅行家們的近期成果,我特別邀請服務于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格伯利埃爾·馬塞爾先生的幫助。他被認為是當代最有能力的地理學家之一。
由于馬塞爾先生精通多種語言(而我卻沒有這種能力),我們才得以追蹤源頭,獲取了是原作文獻資料里的信息,因此,我們的讀者應感謝馬塞爾先生對本書的幫助,以致我們能知曉從哈農、希羅多德時代開始直至里溫斯當和斯丁里為止的所有偉大旅行家們所建立的功勛。
儒勒·凡爾納
中文版序
葉永烈
當我在電腦屏幕上展讀戈信義先生發來儒勒·凡爾納《地球開拓者》譯稿時,腦海里不時浮現一位老朋友的形象:稍胖,頭發灰白,操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他便是博學編輯黃伊,凡爾納著作中譯本最初的策劃者和編輯者。由于他的推動,我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陸續出版了許多凡爾納著作的中譯本,至今共計19部29冊。現在,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戈信義譯的《地球開拓者》,使凡爾納著作中譯本增至20部。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作家,是世界科學幻想小說大師。據黃伊說,他在1953年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則資料,當時凡爾納的作品就已經被譯成54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
凡爾納也是及時個被介紹到中國來的西方科學幻想小說作家。老作家端木蕻良在1981年1月10日《書訊報》上發表過一篇《十五小豪杰和我》,回首往事道:"幾乎六十年了,我平生看到的及時篇外國科學幻想小說,就是法國凡爾納寫的《十五小豪杰》,它是梁啟超等翻譯的……那時,我還是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充滿幻想……我很小就走出我們關外被禁閉的化外王國,離開家鄉大地的海,到處流浪飄泊,我從未失去信心,希望的帆影總在前招引著我,我想,《十五小豪杰》對我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接著,他又說:"由于我的切身感受,我想,我有權力說明,科學幻想小說,對青少年有極大的啟發教育作用。兒童們的好奇心理,好像一座探索的雷達,能在科學幻想小說中得到回應。他們在得到藝術營養的同時,不但能得到科學知識,并且還可以觸摸到科學的遠景,增添健康的幻想。這種科學幻想小說的作用,是別的小說作不到的。"
買的時候有點小心疼,到手后卻發現,賺翻啦,一本書跟普通的一套書那樣有料。期待后兩本中……
真不敢相信這是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家能寫出這么經典的史書,實在是出乎我意料。唯一的不爽就是太厚了,一口氣看不完,真是讓人魂牽夢縈的。
我想吐槽:這么好的書怎么才引進啊,早就該有這本書了,我要是小的時候也看過這本書的話,現在我沒準是第二個哥倫布了!哼
喜歡,很不錯的書,還會買后兩本的。。。。。。從小喜歡凡爾納
不知道凡爾納還寫了這么一本書,感覺非常不錯。
這本書從內容到翻譯到包裝我都很滿意,不過疑問的是,據我所知,這本著作在國外好幾種譯本都暢銷好多年了,為什么現在才有中文版呢。
感覺專業性沒那么強,主要是屬于地理歷史科普類的,不過很耐讀,里面的故事趣味性很強,終于找到一本又可以推薦給歷史小白,也可以推薦給歷史系學生的書~ 也很適合青少年讀,雖然有些翻譯上的小瑕疵,但是不影響閱讀,個人感覺有些吹毛求疵的讀者有點過分,畢竟這么厚一本書,就那么點缺點,沒必要揪著不放。反正對于我這樣的歷史愛好者來講,這本書足夠了,不但能得到許多網上見不到的奇聞,也能學到許多生僻的野外生存知識。
內容豐富,印制精美,西方人在開拓探險方面確實值得我們農耕民族學習
名家經典之作,內容豐富,讀來非常引人入盛的一本書。
很喜歡凡爾納,如果他不沾染那個時代歐洲人的虛偽就更好了,可惜,可惜,他不是白求恩
還可以,就是字的顏色偏淡,要再真切一點就更好
凡爾納的書,無需多言的經典著作,推薦給所有閱讀愛好者。
作為資深凡爾納迷的我,對這本書中的內容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總感覺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的場景跟這里面的傳奇很像呢。
嗯,很有趣,原來世界史也這么好玩呀。這本書解開了個世界之謎:為什么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的內容那么逼真。原來他老人家有這么豐富的知識儲存。
地理發現史(插圖版) 印刷很正,性價比很高,包裝不錯。
哈哈,生平第一次看完一本帶有史字類的大部頭書,好有成就感,當然啦,其中的原因除了本人的毅力以外,這本書的吸引人之處也是讓我堅持到末尾的主要原因之一。
強烈推薦,不錯的購物體驗,好書,我喜歡,不錯的購物體驗,好書,我喜歡,不錯的購物體驗
看書后面說這只是一系列之一,非常期待后面的那兩部,錢已經準備好了,趕緊放出來吧,真討厭,吊人胃口呢,只出一本,后兩本啥時候出來啊,身為強迫癥晚期的我,受不鳥啦!
講述有關地理的歷史故事,視角新穎,圖文并茂,值得用心閱讀。
凡爾納在求知的動力下,用他那神來之筆將這段神奇的人類探索史以探險傳奇的面目走出故舊紙.聽說他就是寫完這本書后腦洞大開,又寫下了80天環游地球。
印刷不錯,一開封,好香的油墨味。不過,就是留白的地方幾乎沒有,也沒留下讓我可以在旁邊寫批注感言之類的地方。要知道,這種探險、地理類的書,最需要邊看比標注了呀!
沒有想到凡爾納還寫過這樣的著作,難怪他的科幻作品那么吸引人,看來是有很多積淀的。由于歷史的局限性,用今天的視角來看,這本書的某些觀點值得商榷
這本書太厚了,作者也太實在了,一口氣寫這么大一本書,攜帶不方便啊,你要是分成兩本我多好,即使是兩倍的價格我也認啊,這么大一本攜帶不方便,只是每天晚上那么短時間,我得啥時候能看完啊。
看到殖民者對被發現大陸地區人民奴役和禍害的時候,我震驚了,早就知道當時哥倫布啥的在當地沒干啥好事,但是第一次看到這么詳細的描述,真心揪得慌。凡爾納這個“科幻之父”的筆桿子寫成的書,讓我無法半途而廢,也不舍得一口氣看完。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一本集知識、好奇、趣味的經典史書了!
收到書后看了一陣才來評價。就是沖著這凡爾納非科幻書籍的名頭來的,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本以為可能會有一些枯燥。結果深深地被里面的驚奇的故事所吸引了,這真像個探險小說,精彩!!!
《地理發現史》既是有趣的科普書籍,也是真實的冒險傳奇。
這次凡爾納筆下的英雄不再是虛構的,而是真真切切用腳丈量地球的地理探險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