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簡稱“一帶一路”)。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遂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興起于西漢武帝時期,發展于三國至南北朝時期,鼎盛于唐宋時期,退變于大明時期,逆轉于晚清時期……本書沿著古文獻、古墓、古畫、古船、古遺跡鋪就的歷史小徑,力求掌握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及時手資料”、走入“及時現場”,更多運用考古實證探究歷史真相,亦文亦圖地解說這段漫長且復雜的海交歷史……
本書有助于人們理解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了這一理解,人們才會知道今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絕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簡單重復,簡單繼承。新絲路不僅僅是主動編織經濟合作的網絡,還是新世紀的經濟規則的制訂,也是在國際政治與文化舞臺上占據主動的新布局。
《海上絲綢之路2000年》展現了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歷史,跨度從秦漢至晚清。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還原這條海路上演的歷史活劇,回顧是何人往東而來,又是何人向西而行,方士、僧侶、海商又是怎樣在世事險惡與驚濤巨浪之中完成歷史使命。從回顧歷史的視角解讀、分析海上絲綢之路,讀者能從本書看到古代中國對外開放、平等合作的文化傳統,更好地理解新時期“一帶一路”。
梁二平,博學媒體人,專欄作家,海洋文化學者。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晚報新聞獎、深圳青年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1980年代起從事旅行寫作,足涉中國所有省,行走世界3 0 多個國家。著有《關東風情》、《中國風情》、《旅游攝影》等著作。2000 年起,關注海洋文化,著有海洋文史地理著作:《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誰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國的世界觀》、《中國古代海洋地圖舉要》、《中國古代海洋文獻導讀》、《敗在海上——中國古代海戰圖解讀》、《海洋深圳——深圳海洋文化歷史地標田野調查》。另有散文集《花樣生活》、《秀場與看客》、《肢體的游戲》、《身體的迷霧》、《一米陽光》等著作。部分著作被譯介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及時章 方士引路,北海的探險者
鄒衍,古代海洋理論及時人
徐福,北方航海先行者
四海,秦漢時代的海洋觀
第二章 大洋開洋,黃門譯使的近岸航行
“路絲”與“海絲”誰先行
哪里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南海,中國最早的海洋圖景
跨海冊封,神秘的漢賜倭奴王金印
第三章 西帆東舶,相向而行
帆船的誕生與巨大的海上商圈
中國何時揚“帆”遠航
吳帆初航,朱應與康泰筆下的扶南國
東來西去,遂溪的波斯金碗銀錢
隋使下南洋,常俊眼中的赤土國
阿曼商船,辛伯達的“蘇哈爾”遠航
畫中絲綢,東西貿易的“大宗商品”
第四章 僧來僧往,跨越大洋的取經傳法之旅
印度取經,西去取經的中國僧
東渡傳法,天竺高僧拘那羅
挺不錯,喜歡。
好好好好好好好
非常好,不錯非常好,不錯
非常好,不錯非常好,不錯
很不錯,值得購買
讀書節活動閱讀
回顧歷史的視角解讀、分析海上絲綢之路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裝究,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我早就夢寐以求的。非常不錯的商品。我很喜歡,而且圖文并茂,大到了我的要求以后還在當當買書。該書快遞給力,服務態度好,書品也很好,我很喜歡,當當就是快人一步。希望以后的活動能再擴大些,尤其是關于文獻的、考古的資料能加大折扣力度、謝謝了。
很好,很喜歡
語言挺通俗易懂的,很好。厚厚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