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夏伊勒三卷本回憶錄的第三卷,另兩卷是《世紀(jì)初生:1904—1930》《噩夢年代:1930—1940》。
1940年,闊別祖國十五年的夏伊勒返回了美國,繼續(xù)對戰(zhàn)爭的廣播報道。冷戰(zhàn)到來,麥卡錫主義席卷美國,夏伊勒因"左翼"傾向名列《赤色頻道》刊物,由此丟掉了工作,與老友默羅反目,不得不靠寫作和演講勉強度日。寫作生涯起起伏伏,《第三帝國的興亡》又掀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給美德關(guān)系制造了麻煩。隨著時間流逝,舊友接連故去,夏伊勒一次來到歐洲故地重游,看到以前心儀的街道和美食,卻有心無力,無限唏噓。
結(jié)束了常年異國漂泊的生涯
不惑之年返回美國故土
當(dāng)他面對成噸的萬卷納粹檔案,一股雄心在胸中燃起,
一部描寫納粹帝國的鴻篇巨著在妻子的抱怨、朋友的苦勸中落筆。
麥卡錫的瘋狂,肯尼迪的隕落,水門的荒唐,蘇聯(lián)的封閉,
在夏伊勒的筆尖,以一種個人化的方式流淌出來。
[美]威廉·夏伊勒(1904-1993),著名駐外記者、新聞評論員、歷史學(xué)家。先后為《芝加哥論壇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媒體服務(wù),1947年獲得當(dāng)時廣播電視領(lǐng)域的較高獎皮博迪獎。著有《柏林日記》《第三帝國的興亡》《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等,其中《第三帝國的興亡》成為了研究納粹德國的傳世之作,獲得了1961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在阿道夫·希特勒執(zhí)政期間的一年左右,尤其是幾個月里,德國軍隊在俄國境內(nèi)以及西線遭遇了數(shù)次慘敗,對他本人和他的政權(quán)形成了威脅,隨后他蛻變成了一個狂暴的、常常精神失控的人。長期指揮戰(zhàn)爭形成的緊張,戰(zhàn)場失利帶來的沖擊,很少走出眾多地堡式的地下指揮中心,缺少新鮮空氣,缺乏鍛煉,生活方式不健康,越來越頻繁地亂發(fā)脾氣而不加控制,還有,在庸醫(yī)西奧多·莫雷爾指導(dǎo)下,每天服用各種有毒藥物,希特勒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變得一團糟。軍內(nèi)一小批持不同政見者的領(lǐng)軍人物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上校在希特勒位于東普魯士的地下指揮部里安放炸彈,差點把他炸死,導(dǎo)致他負了傷。那次爆炸不僅傷及他一只胳膊,還把他兩只耳朵的鼓膜擊穿了,導(dǎo)致他常常突然產(chǎn)生暈眩。
東部和西部兩條戰(zhàn)線日益吃緊時,希特勒的暴脾氣越來越歇斯底里。總參謀部一批高官的前任之一是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他成了希特勒多次宣泄的特殊對象。俄國人將幾個德國整編師遏阻在波羅的海一帶,1945年2月13日,古德里安堅決主張將這幾個整編師經(jīng)由海路撤回國內(nèi),元首轉(zhuǎn)過身子,直視著他。
希特勒緊握雙拳,抬起雙臂,由于惱怒,他兩頰通通紅,他渾身不停地抖動著。他站在我面前,由于暴怒和喪失了自制力,他徹底變了個人。每次爆發(fā)完,他總會沿著地毯邊緣來回踱步,然后他會緊貼著我猛然站住,重新爆發(fā)一輪指責(zé)。他不停地尖叫,他的眼珠似
乎要從眼眶里跳出來,他的兩個太陽穴青筋暴脹。
有一次,為躲避希特勒揮出的拳頭,古德里安的副官揪住他的制服,把他拉到了一邊。
4月15日,希特勒的情婦艾娃·布勞恩從巴伐利亞來到柏林,跟希特勒住在了一起。在德國,很少有人知道艾娃的存在,了解她跟阿道夫·希特勒關(guān)系密切的人則更少,而她作為希特勒的情婦已有12年之久。為復(fù)原阿道夫·希特勒以及第三帝國在時日里的真實情況,我到處搜集資料。直到1945年11月,我才了解到艾娃的存在,這讓我驚詫不已。我在柏林工作了那么多年,而我從未聽說他們的事。納粹黨徒跟我談到過許多所謂希特勒跟其他女人有染的事——可從來沒人提到艾娃·布勞恩!根據(jù)我掌握的情況,希特勒一次真愛對象是他年輕的外甥女吉莉·拉包爾。希特勒成為總理兩年前,在慕尼黑期間,他把吉莉逼得自殺了。我現(xiàn)在知道,希特勒極有可能從未愛過艾娃·布勞恩,多數(shù)時候,他不讓伊娃待在身邊,也很少讓伊娃前往柏林,他喜歡的無非是有她在身邊作伴而已。
"在整個德國范圍內(nèi),"元首的司機埃里克·坎普卡后來說:"艾娃是最不幸的女人。她一輩子多數(shù)時候都在等待希特勒。"
回國定居大約一年左右,我跟我們時代最非凡的女性之一見了面。當(dāng)年我在紐約長住時,文學(xué)評論家范·威克·布魯克斯是我的鄰居,有一次,他邀請我和海倫·凱勒共進晚餐。當(dāng)初遠赴印度的我曾經(jīng)迫切地想見甘地,除他以外,我這輩子迫切想見的人就是海倫·凱勒。像其他人一樣,我熟悉她的故事,可我從未真正相信過,她的故事竟然都是真的。我無法相信,由于嚴重疾病,19個月大即喪失視覺和聽覺,隨后變成啞巴的孩子,怎么可能通過教育學(xué)會了讀書、寫作、交談!遠不止如此,她最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了拉德克里夫?qū)W院的優(yōu)等畢業(yè)生,成了文學(xué)和歷史學(xué)大家,還成了精通多種外語的大師!這樣的成就簡直讓人無法想象。當(dāng)然,海倫·凱勒的成功不僅因為她有天分,也因為她遇到了天分極高的老師和伴侶,首先是安妮·蘇利文,爾后是約翰·梅西夫人,后者在海倫只有7歲大時接手了她的教育,并且一直陪伴她,直到梅西夫人1936年過世——當(dāng)年海倫·凱勒已經(jīng)56歲。接替梅西夫人的是另一位非凡的女性,波莉·湯姆森小姐。
1947年初,我們在紐約東區(qū)一家飯館見面那一晚,波莉·湯姆森小姐始終伴隨在海倫·凱勒身邊。我突然意識到,海倫·凱勒是個舉止優(yōu)雅的美人,我意識到這一點之前,我們早已沉浸在忘我的交談中了。不幸的是,我一直未能找到關(guān)于那一晚的日記。回憶那一晚,我只能一部分憑借記憶,一部分借助海倫·凱勒事后寫給我的一封動人的信。被她的人格魅力和敏捷的思維所吸引,我事后才回憶起我們是如何交流的。如今我記得,當(dāng)時我無法理解她的話。她說話用的是假嗓(毫無疑問,她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導(dǎo)致她說出的話含混不清。因而湯姆森小姐總是要重復(fù)她說過的話。有時候,在我說話時,湯姆森小姐會在凱勒的一只手上變換著手法進行敲擊。由于凱勒是個感情豐富和渴望交流的人,我們的交談常常變得熱烈,每到這種時候,凱勒會把她的手指貼到我的嘴唇上,通過讀唇理解我說的話。
凱勒自稱,我在柏林播音期間(以及愛德華·默羅在倫敦播音期間),她是我的"熱情聽眾",這讓我頗感意外。她還說,她特別想知道,在納粹德國那些漫長的歲月,我究竟是如何度過的。當(dāng)然,實際上她無法聽到我們的播音,波莉·湯姆森利用她們稱之為"手語字母"的敲擊方式向她進行轉(zhuǎn)播——即,在她的一只手上敲擊出我們所說的字。
我漸漸意識到,凱勒的雙手不僅十指修長,而且敏感,那雙手是她與外界交流的關(guān)鍵所在。與其說她通過讀唇與人交流,莫如說她通過十指敲擊的手語密碼接收信息和傳達信息。有一次,她說:"從我2歲至今,除了睡覺,我的雙手從來不休息。它們意味著我身外的世界——它們是我的兩眼、雙耳,它們是傳達我的想法和美好愿望的渠道。"
還在晚餐現(xiàn)場時,我就驚訝于凱勒怎么那么快就明白了大家交談的內(nèi)容,而且,她表達想法也快得出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交流得非常順暢,多數(shù)時候,我意識不到她和湯姆森小姐一直在以快如閃電的速度敲擊著對方的手。湯姆森小姐轉(zhuǎn)達她的說法時,不僅會借助對方在她手上的敲擊,還要借助對方的發(fā)音,唯有她能聽懂凱勒的意思。
如果真的存在20世紀(jì)版的尤利西斯,他必是威廉·夏伊勒無疑。身兼記者、作家、歷史學(xué)家于一身的夏伊勒親眼見證了20世紀(jì)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值得慶幸的是,他把那些事件全都用文字記述了下來……一部非凡的著作。——《休士頓紀(jì)事報》
夏伊勒先生生于美國中西部,他伴著20世紀(jì)的腳步長大,他熟知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德國,他熟悉印度的甘地,他是現(xiàn)存世界秩序創(chuàng)立時期的親歷者……這部著作為讀者開啟了許多管窺歷史淵源的通道。——《華爾街日報》
夏伊勒留給世人的絕響。對世界上的大事,夏伊勒以其獨特的視角進行了大膽的報道,他讓人們以非同凡響的方式記住了——因而也真正了解了——過去。——《舊金山紀(jì)事報》
在這本書里,夏伊勒講述了一個令人著迷的故事,他向讀者炫耀他的巨大成功,以及成功背后的艱辛。——《波士頓環(huán)球報》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三部曲一定要入噢!
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上世紀(jì)的人文社會,今天讀來感覺也不遙遠。
1萬個贊
買下一套,趕上活動,很值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還沒讀。
很好,不錯,真的很不錯!
很不錯的書,值得一看,讓人耳目一新
很不錯,收到
還沒有看,總的不錯
此書詳細介紹了寫作與出版第三帝國興亡一書的艱難過程,也生動介紹了訪問托爾斯泰故居的見聞。也頗多人事感慨。值得一讀。譯筆流暢,不嫌枯燥。
不錯的新書,我還是十分喜愛,因為他是夏伊勒的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