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蕭公權的自傳、書信和談話錄,以贈吳宓詩句"道高猶許后生聞"為書名。書中遴選、收錄了蕭公權100多篇有代表性的家書和談話錄,或言人生感悟,或抒心事衷曲,或宏論軍政國是,或闡述民主憲政,言之鑿鑿,情之綿綿,充分體現了蕭公權作為一個學人的思想及政治情懷。
蕭公權(1897—1981),20世紀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政治學家、歷史學家,曾執教于中美各大學。1926年在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后回國,先后在南開大學、東北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任教。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直至退休,講授"中國政治思想"、"中國社會制度"以及"中國政治思想與制度"等課程。
蕭公權畢生從事政治學、歷史學和哲學研究,其學以政治思想為主,兼及文、史、哲、藝術、詩詞等方面,學貫中西,卓然有成,其學術思想之博厚與精深,行文之細密與篤實,對史料的鉤沉及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上是罕見的,因而被譽為"融合中西兩大學統菁華之學人"。
一、家鄉與家世
二、蒙師與業師
三、青年會中學的師友
四、清華兩年的收獲
五、問學新大陸(一)·密蘇里大學的三年
六、問學新大陸(二)·康乃爾大學的三年
七、歸國途中
八、上海六個月
九、教學相長(一)·南開東北燕京五年半
一、教學相長(二)·清華五年
一一、漂泊西南(一)·從北平到重慶
一二、漂泊西南(二)·糊口于四校
一三、漂泊西南(三)·成都九年半
一四、何莫學乎詩(一)·誼兼師友的吳雨僧
一五、何莫學乎詩(二)·朱佩弦及其他詩友
一六、是亦為政(一)·談教育
一七、是亦為政(二)·談憲政民主
一八、轉徙東南
一九、萬里寄蹤(一)·華盛頓大學十九年(上)
二、萬里寄蹤(二)·華盛頓大學十九年(下)
結語
后記
一、家鄉與家世
我們蕭家的祖籍是江西省中部偏西位于贛江西岸的泰和縣,但我卻出生于江西南部離梅嶺不遠的南安縣(今名大庚縣)。那時先祖父星北公任南安縣教諭。先父丕侯公,先母湯夫人和兩位未出嫁的姑姑隨侍在任所。我出生的日期是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十一月初六 日,當公歷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民國三十七年夏末我在南京辦理出國手續,外交部的職員在我的護照上把十一月誤寫作十二月。我只好將錯就錯,把生日改晚一月。)先母生了我約一個月,不幸便病故了。這沒有母親的嬰兒由兩位姑姑帶養。不久以后先祖辭官回籍,兩位姑姑先后出嫁。到我六歲的時候先祖棄養,先大伯父唐侯公、先四叔烈侯公、先五叔威侯公從四川省奔喪回籍,會同先父辦理喪葬大事。大伯父見我乏人領帶(先父尚未續娶),他那時還沒有兒子,商得先父同意,于喪葬完畢后帶我同他去四川西部的崇慶州(兩年后搬到川東的重慶(巴縣))。于是我便永遠離別了故鄉。因為我久居重慶,至今說話還帶著一點川東的口音。泰和的"方言"雖能聽懂,卻不會說。無怪有些人誤認我是四川人了。泰和縣北門外和西門外的鄉間有兩個同姓不同宗的蕭族。我們這一族世居縣西的千秋鄉上田村。照族譜的記載,我們的遠祖是西漢及時任的宰相蕭何。(其實年湮代遠,這是否事實,無法確定。)居住在河南省的后裔,于北宋末年南遷,在泰和縣落籍。上田村地勢不高,贛江每三五年泛漲一次。村里的住戶(全是姓族人)照例避居樓上,水退之后才能下樓,好在準備有素,因漲水而受到的損失并不嚴重。這種樓居避水的生活我尚約略能夠想起。上田蕭族人口眾多。村中的建筑〈除〉各房各家大小不一的住宅外,還有幾座合族及分房的祠堂,和族曾祖蒲邨公創議興建的藏書樓一所。據梅谷教授(Professor Franz Michael)說,抗日戰爭爆發不久之后,浙江大學避寇內遷,曾在泰和縣停留了一些時候。隨校遷徙的教職員學生借用上田村蕭族的"公""私"房屋作為臨時的教室和宿舍。(他那時在浙大任教,后來到美在華盛頓大學任教。)我們的族人多數守著傳統習慣,或耕或讀。"治舉業"的雖大有人在,但中鄉舉成進士的卻為數無多。我的一位族兄(名焱文)讀書"過目不忘",經史百家的書籍,多能隨口背誦。但十幾歲"入學"以后便"困于場屋",毫無進展。先祖父"入泮"以后,屢試不第,因此絕意仕進,并鼓勵子侄輩棄儒就商。
老師推薦,讀后有所感悟
還可以啊
很有啟發!
很好很不錯
很多年前就想讀
書質量很好,推薦,正版。
和哈哈哈哈哈哈或或
好書,不錯不錯,低價入手,值得拜讀。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很好很好
本書是蕭公權的自傳、書信和談話錄,以贈吳宓詩句“道高猶許后生聞”為書名
蕭公權文集一種,不厚。
特別棒。。。。
紙張很好!
非常之喜歡
一套九本,不一一評價,總的來說蕭老的書很不錯,盯著很久,這次當當大活動果斷下手,為什么沒有買人民大學第六本?因為那本全英文,我從聊經湊了一本繁體翻譯本,書質量扎實,但是在整體上比臺版差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吧。
精裝。問學諫往錄,大陸有多家出版社出過,不過這一次應該是在裝幀方面做得最好的了。
非常好.這種生無可逃?我要吃了一個小男孩女孩鬧矛盾約定背對背各部門之間的矛盾約定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