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爾 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
出生于德國但澤,雙魚座。
父親是一位富商,性格易怒憂郁,后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
21歲到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23歲棄醫從文,進入柏林大學學習;30歲,他的曠世杰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響平平。對此,叔本華異常悲傷,“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63歲,他的封筆之作《附錄和補遺》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這部著作),聲名鵲起。
靠繼承父親的遺產,叔本華一生過著隱遁的生活。
1809年初,21歲的叔本華對歌劇女演員卡洛琳娜 雅格曼一見鐘情,然而女神卻另有所愛。他情路坎坷,終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條叫“世界靈魂”的卷毛狗。
72歲,叔本華因肺炎死在餐桌上,他的臨終遺言是:希望愛好哲學的人,能客觀獨立地理解他的哲學。叔本華死后,其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尼采是叔本華哲學的繼承者,他說:“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
譯者簡介
新版導讀
003 叔本華這個人和他的人生智慧
學前課 “人生的智慧”是什么?
005 如何才能度過幸福的一生
007 想要幸福,你必須知道的三個終極真相
008 我與他人為什么不同?
010 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011 不幸福只是因為你“感覺不幸福”
012 寧做健康的乞丐,不做病懨懨的國王
014 人生只需“量力而行”
015 財富帶來幸福,也會打擾幸福
第1課 人是什么?
021 你的“幸福感”為何越來越少了?
024 任何事都不值得你犧牲健康去追求
026 樂觀和美貌能讓你更幸福
030 不快樂的“死敵”—痛苦和無聊
031 人,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033 無聊成了口頭禪,是因為無知
035 你可能根本沒認清自己
038 沒有真正的需求,就沒有真正的樂趣
040 逃脫困住你生活的“活死人墓”
043 人生兩大苦:物質匱乏,精神空虛
047 “智慧”越多越憂傷?
048 庸人測試
第2課 人擁有什么?
053 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056 窮人比富人更易揮霍
057 人為什么不能太窮?
060 一貧如洗,也可以是你的優勢
第3課 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樣的?
065 謊話為什么受歡迎?
066 別過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071 拔掉引發痛苦的那根“肉刺”
074 不必“謙虛”,只管驕傲
077 與華而不實的社會地位說再見
078 榮譽的本質
080 公民榮譽:人渴望被尊重
083 公職榮譽:要做就要做到好
085 兩性榮譽: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贏得世界
087 門當戶對才幸福
089 男性榮譽源于“集體榮譽”
090 騎士榮譽:小眾的榮譽
095 最粗野的人永遠“最正確”
103 讓步你就輸了嗎?
107 “榮譽”對我們的可怕影響
112 遭受侮辱時,我們該怎么辦?
120 名聲:曇花一現還是永垂不朽?
122 唯有作品永垂不朽
124 學會欣賞自己,不要指望別人來“欣賞”你
127 名副其實還是浪得虛名?
130 真正的名聲
134 什么樣的人容易出名?
137 耐得住寂寞才擔得起盛名
140 附錄 叔本華著作及生平大事記
154 作者小傳
叔本華這個人和他的人生智慧 費勇教授序言摘選
叔本華認為,人類有兩大最常見的愚蠢,及時是“不是在他自身的本質中去尋求幸福,而是在別人看待‘他是什么’中求幸福”,就是說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為別人而活。第二是犧牲健康去謀求別的東西,不明白一個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的國王要幸福。
“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要重要得多。在是否幸福這件事情上,個人的人格、氣質、心態、信仰,比汽車、房子、珠寶等更為重要。也就是說,你的個性才是最寶貴的財富。你需要去追求物質、名譽,但你更需要追求的,是你獨立而健康的個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叔本華才會說:“個性遠比民族性更重要。最廉價的驕傲是民族驕傲,也就是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一個人號稱為他的國家或民族自豪,那只能說明他本身并沒有什么可值得驕傲的,否則也不會抓著那些千百萬人共有的東西引以為榮了。”
叔本華一生寂寞,卻并沒有在寂寞里消沉,鍥而不舍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業。叔本華的性格以及行為有不少缺陷,不過是一個凡人。但又和凡人不一樣的是,他常常跳出來審視自己以及他的同類,努力揭示并面對殘酷的真相,并在面對真相后繼續尋找著更好的活法,繼續活下去。很多人把這看作悲觀,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樂觀的了。就像羅曼 羅蘭所說,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有勇氣繼續活下去,沒有比這更是英雄主義了。
叔本華也許不算什么英雄,但他在一生寂寞里堅持思考、寫作,尤其是晚年好運降臨時表現出來的風采,還是展示了一個智慧哲人的光輝。1851年,叔本華寫完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附錄和補遺》。一直出版叔本華著作的布洛克豪斯出版社,終于以無法再賠錢為由,拒絕了叔本華的書稿。叔本華只好把書稿給了一家很小的出版社,只要求10本樣書作為稿酬。結果,這本書出版后引起轟動,成為暢銷書。
而叔本華也一下子獲得了他所期待的名聲。柏林皇家科學院授予他院士稱號,但叔本華毫不猶豫就謝絕了。1860年9月21日,叔本華因為肺炎惡化去世,享年72歲……
“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尼采
“你知道這個夏天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嗎?那是對叔本華著作的心醉神迷和連續不斷的精神愉悅,這種陶醉、愉快是我從來不曾體驗過的。”——托爾斯泰
“在四年里,叔本華的書從未離開過我的頭腦,到接下來的夏天為止,我從頭到尾已研讀叔本華的書四次。叔本華的書對我產生了強烈影響。”——瓦格納
“叔本華獨自堅持誠實,這本書的名不虛傳還在于它是一部從未有過的,關于人們怎樣才能更好的生活的偉大哲學手冊。”“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作品,我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常運用到這些原則。它所包含的見解是深刻的,具有啟發的,對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具有安慰。”“這是那些正在尋找智慧之路的人必讀的一本書。”——各國亞馬遜讀者評論
值得一讀再讀的人生哲學書。后半本書主要討論名譽與人生無關特別對騎士榮譽大加批判。事實上現在社會個人沒有這種榮譽要求。
特別推薦的,買了7本,第一本看的就是這個,棒!棒!棒!因為一本書,我的觀念改變了,感覺重新認識人生
人生中遇到的大多問題和矛盾的解決通常最終還是指向哲學,所以這本書我認為基本是必讀書目。學習是人生中的捷徑。
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這么好的題目由這么大的大家來詮釋,自然買來一讀。
叔本華的封面畫的好好,讓人印象深刻。還有精美的插圖,很有趣。叔本華的書我看的不少,這是最精美的一本啦。
入門哲學書籍,內容豐富,傳授人生智慧,值得認真讀。
最著名的大師的最經典代表作,完美的排版及印刷,讓愛書的我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希望作家傍能保持這個水準。
這是個天才哲學家晚年的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能讓你活得明白,活得灑脫一點,多讀哲學,人生或因此更加淡定。
叔本華談人生,很精煉的一本小書,道理深厚,但語言通俗易懂。
有些書可能,光看一個名字就會給你,無窮的力量,這本書就是這樣子的,再加上作者是叔本華。
了解叔本華哲學的第一本書,發現他不單純是悲觀主義者,更有引導幸福、光輝和智慧的一面!
當當買書真的沒得說,買的實在是多。現在感覺是書非買不能讀。也許是對好書的占有欲吧。買三本,有一本能學到真知識就值得。
叔本華啊~喜歡,看了兩遍,有時候迷茫了還會再看一看
叔本華得人生智慧,并不溫暖并不陽光,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不得不擦干眼淚和汗水繼續前行。
100多年前就有這樣的智者,思想和哲理放在今日依舊實用不違和。對叔本華有點相見恨晚!怪不得尼采說:“我一翻開來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來一對翅膀”
一直在當當買書,都很好,只是這次的快遞員沒來我家也沒給我打電話,直接就把一堆書放到小區門口的小賣店了,我看到訂單顯示已簽收特別著急到物業和鄰居那兒到處問,好不容易才找到!希望不會再這樣了。
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是我們所追求的,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人生的智慧》是 叔本華寫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 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
這一版的翻譯版本比2000年初那一版強多了
叔本華,最愛哲學家,沒有之一。讀完此書終生受益,如醍醐灌頂。思考與閱讀會對人的精神產生不同的影響,其差別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因此,這就愈發加大了人們之間本來就存在的思想差異——因為天性的不同,導致有的人熱愛思考,有的人喜歡閱讀。
很喜歡這本書,裝幀非常好看,很精美大氣。紙張也很喜歡,很有質感。大學的時候老師講過叔本華的哲學,當時覺得深奧難懂,但是這本書卻很好理解,跟現實生活比較貼近,即使對哲學一無所知的人也是可以讀懂的,真的可以說是哲學的入門書籍了。里面有不少句子讀來都是非常有感觸的,能引發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還是不錯的。現在已經習慣睡前翻兩頁,值得反復回味的一本書。
叔本華以其哲學家的敏銳大腦,分析人的幸福感。讀后深有體會。很好
叔本華是世界性哲學大師,這本人生的智慧告訴了我們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對于剛上高中的孩子非常適合,并且包裝很好,物流很快,還會再買其他作品。
叔本華自身有許多爭議但本書確是不可否認的經典薄薄的一本書囊括了叔本華關于人生的哲思推薦閱讀
我懷疑,這特么的,根本就是本假書!!!!原因,同學給我推薦了這本,可是翻了幾遍都沒找到他說的那段話。然后去豆瓣查,驚訝的發現,最經典版本的目錄,跟這個,根本,不一樣!!!!看到評論底下有人疑惑這個是英譯本翻譯的,我特么,現在懷疑,這本狗屎書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弄個特別高大上的包裝,行文感覺特別知音,是不是出版商借著經典好書的名頭,騙錢!!!!有腦子的人麻煩清醒一點,去看看最經典版本!!!!真是對當當失望!!!!
如果快樂來敲門,我們就應當打開大門來迎接它。快樂絕不貿然,更不會不合時宜——可惜通常我們并沒有這么做,我們總是在遲疑要不要讓它進來,總想確認我們的快樂和滿足是不是理直氣壯,又擔心精神的愉悅會妨礙嚴肅的思考或其他重要的事情。
真是不知道那么薄一本書怎么拍成這么厚的,比韋啟昌的譯本少好幾萬字,強行加入了好多小標題,建議不要買這個版本
叔本華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也是我國的詞評家王國維最喜歡的一個哲學家,如何幸福的度過一生呢?我不知道這個書名是中譯本加上去的還是怎樣,這樣的心靈雞湯副標題,很不討巧。很多人不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