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荷曾在世界商學院接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洗禮,也曾在世界500強摸爬滾打躋身高管行列,她不僅講述了自己在商學院的成長與蛻變,還曾作為面試官參與美國高校的錄取工作。"閱人"無數之后,小荷始終覺得無論是面試還是求職,做自己就是好的。在《做自己就是好的(從留學到求職美國商學院面試官如是說)》中,小荷還講述了10個留學生們的全球職業路線圖,展現出他們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小荷 1999至2003年就讀于復旦大學外文系。大三時獲學校選派赴美進行一年的交流學習; 2003至2004年供職于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任消費者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2005至2007年供職于普華永道并購部,任高級顧問; 2007至2009年獲羅斯基金會獎學金,赴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攻讀MBA,任中國學生俱樂部聯。2008年暑期進入瑞士信貸投行香港分部實習,2009年春赴倫敦商學院交流。期間親歷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體驗逆境中也要將人生活得充分與浪漫的要義; 2009年至今,供職于科爾尼企業管理咨詢公司,任大中華區經理; 工作之余,擔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校友面試官,《新理財》雜志財經專欄記者,綠色和平國際組織特約咨詢師,中國三明治公益媒體網站個人規劃專欄編輯。
上篇在商學院的成長與蛻變
青春期榜樣
挑塊硬骨頭啃——在美國上文學課
保安處接線員——我曾經最光榮的工作
關于性,關于愛——在文化沖擊中找到北
派對無止境
加州研討會的云游后遺癥
談談做義工——莫忘初心
淺談西方之"素質教育"
咱得有點"秋菊精神"(Fighting spirit
也說間隔年(Gap year
走在務虛與務實之間
來自精靈們的金玉良
正版,但內容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喜歡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