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畫傳(1953-1995)》(作者師永剛、馮昭 、方旭)在北京、香港、臺灣、日本等地出版簡、繁 與日語四個版本,發(fā)行量超過百萬套,創(chuàng)下全球發(fā)行 量的鄧麗君傳記紀錄。
《鄧麗君畫傳(1953-1995)》之作者投下了多年 之心血在研究與收集與鄧麗君有關(guān)之各種訊息。
希望本書能受到廣大喜愛鄧麗君的歌迷們的支持 !
鄧麗君逝世15周年,《鄧麗君畫傳》新增私家圖片及手跡,特別紀念精裝修訂版。 《鄧麗君畫傳(1953-1995)》(作者師永剛、馮昭、方旭)在北京、香港、臺灣、日本等地出版簡、繁與日語四個版本,發(fā)行量超過百萬套,創(chuàng)下全球發(fā)行量的鄧麗君傳記紀錄。
序
一本可以代表鄧麗君的授權(quán)著作
重尋鄧麗君
及時章
小城故事(1953—1969
第二章
漫步人生路(1969—1973
第三章
空港:日本之旅(1973—1979
第四章
假護照風波(1979—1981
第五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1981—1987
第六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1988—1995
第七章
十億個掌聲(1970—1989
第八章
我只在乎你《50年的愛與怨
第九章
再見,我的愛人(1995……
附錄 鄧麗君檔案
一 鄧麗君詞典
二 鄧麗君小檔案
三 鄧麗君年表、從藝大事記
后記
誰是鄧麗君
關(guān)于《鄧麗君畫傳》修訂版出版后記
鄧麗君的父親鄧樞為河北省大名縣鄧臺村人,早 年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 14期。母親趙素桂是山東省東平縣人。鄧麗君父母在 1943年結(jié)婚。鄧麗君 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個兄長。
至于"鄧麗君"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由于父親 鄧樞聽從袍澤建議, 以"美麗的竹子"之意,為這個小女兒取名為"鄧麗 筠",但因為后來大 多數(shù)人都將"筠"(音蕓)字誤念成"君",所以順口 就以"鄧麗君"為 藝名。至于所謂的"麗君",則是她在演藝生涯的不 同時段由歌迷所賦予 的昵稱,她的英文名字則是"Teresa Teng(泰麗莎· 鄧)"。
作為一名橫跨亞洲與華人文化圈的超級巨星,鄧 麗君的歌唱技巧與天 賦早就是公認的事實。除此之外,鄧麗君的語言天分 亦備受肯定,包括普 通話、廣東話、上海話、閩南語、山東話,英語、日 語、法語和基礎(chǔ)的馬 來語,她都能朗朗上口。
據(jù)一位老牌樂評家說,鄧麗君學習的專注與能力 相當驚人,比如她第 一次前往香港發(fā)展,剛開始還不會說廣東話,但第三 天就能以廣東話與主 持人簡單交談,也能精準地演唱廣東話歌曲,這也自 然很快就打開了當?shù)?樂迷的心扉。其余如日語、英語、法語,只要給她一 段時間,鄧麗君就能 精準使用而無須翻譯,這也讓鄧麗君在海外的生活與 進修,比起一般的明 星要來得更為順利。
鄧麗君一生強調(diào)單純與平凡,從沒有想和任何人 搶風頭,但她的明星 氣質(zhì)自然流露,加上時代與歷史賦予她的機緣,讓她 在華人音樂界占了一 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回頭看鄧麗君的童年與少女時代,可以發(fā)現(xiàn)鄧麗 君的成功絕非偶然, 而是在努力克服各種環(huán)境的劣勢與折磨后,充分掌握 機遇與命運,并且一 點一滴積累出的成果。也因為如此,相較于太多人在 爆得大名后的忘形與 放肆,鄧麗君卻格外珍惜這個全家人共同奮斗的成果 ,一步步地將努力轉(zhuǎn) 化成邁向未來坦途的養(yǎng)分,更凸顯一個巨星的誕生絕 非偶然。
在鄧麗君誕生前,鄧家已有三個男孩,一家人住 在云林縣一間古老農(nóng) 舍中。由于鄧麗君的父親鄧樞只是國民黨軍隊的中尉 軍官,先前在國共內(nèi) 戰(zhàn)時離家背井來到臺灣,生活并不很富裕,連住的房 子也都是租的。
由于鄧樞在軍方服務,自奉嚴格,對鄰居相當友 善。當時臺灣還處 在糧食與物資配給的年代,鄧樞也不時拿些部隊中的 剩余補給品送給 鄰居。鄧麗君的媽媽開始還不會說臺語,但待人和氣 ,同樣也和鄰居 關(guān)系不錯。
一名當時與鄧家頗為熟悉的鄰居,由于始終膝下 猶虛,在鄧麗君的 母親確定懷了第四胎時,還特地到鄧家商量,表示既 然鄧家已經(jīng)有了 三個男孩子,如果趙素桂這一胎還是男孩子,希望能 抱回去當養(yǎng)子, 以傳承香火。
當時臺灣社會環(huán)境普遍不佳, 位于中臺灣的云林縣又是貧窮的農(nóng) 業(yè)縣,缺乏醫(yī)療資源,因此鄧麗君 的媽媽并沒有到醫(yī)院待產(chǎn),而是由 接生婆在家中接生。只是沒想到鄧 媽媽這胎意外是個可愛的女孩,雖 然體重不是很重,但是哭聲很尖, 相貌清秀,讓一旁等候的鄧家男丁 都相當興奮。鄧麗君的父親當年已 經(jīng)四十余歲,也享受到了中年得女 的喜悅。
據(jù)鄰居回憶,鄧麗君從小身體 很健康,并沒有什么病痛。由于鄧 樞經(jīng)常必須隨部隊移防,鄧家也一直隨著鄧: 的部隊不斷搬移居住地,釋鄧麗君還沒有滿 周歲時,又舉家遷移至臺灣東部的臺東縣池 上鄉(xiāng)。鄧家搬到臺東縣后,鄧樞也因為年 齡的關(guān)系從部隊退役,在軍營附近擺面攤 維生。經(jīng)營餐飲,最需要的是人手,但小 本經(jīng)營的面攤無法雇人幫忙,因此一家大小 一有空都得幫著做生意。不多久,人約1954 年6月,鄧家又遷移到南臺灣屏東市空軍機場 旁的"眷村",這才開始比較穩(wěn)定的生活。
這種四處迂徙的居住狀態(tài),也是隨著國民 黨政權(quán)遷臺的外省族群擁有的集體記憶。當時外省 族群在臺灣生活困苦,年輕人多半因為當了軍官或士 兵,才隨著國民黨遷臺。國民黨政權(quán)為了方便管理并 解決住房問題,常常 選擇在各部隊旁邊興建簡易住宅,專門給軍隊眷屬或 退伍軍人居住,并因 此形成長期性聚落,這就是臺灣社會相當獨特的"眷 村",也形成了所謂 的"眷村文化"。
在"眷村"里,由于官兵來自四面八方,有的帶 著配偶一同由大陸移 居臺灣,也有的是到臺灣之后才與臺灣的"本省人( 指閩南人)"、客家 人或原住民通婚,因此"眷村"的文化與語言相當多 元,幾乎是整個中國 大陸的小縮影,可聽到不同省份的方言,乃至于中國 各地的民謠小調(diào),鄧 麗君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開啟她的童年生活。P14-16
東西很好,值得一看
為長輩購買,這個版本也算慕名而來,其中的圖片很充實
好
很不錯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很好!
好
物流贊,超級快!
新
非常好
好!
發(fā)貨及時,物流迅速,正品保障,十分滿意!
書很滿意,裝幀典雅、大方,包裝精美,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正版,印刷業(yè)很清晰,內(nèi)容更不用說。是一本性價比很高的書。
送貨服務態(tài)度好,送貨超快的,東西經(jīng)濟實惠,非常滿意!已經(jīng)在當當買了很多個本了,質(zhì)量都很好。
正版好書,值得一讀
值得收藏。
非常喜歡鄧麗君
Satisfied
鄧麗君傳記紀錄。簡介【內(nèi)容】《鄧麗君畫傳》作者師永剛、馮昭、U方旭在北京、香港、、等地出版簡、鄧麗君畫傳(修訂版)以
包裝太簡陋了,只有一個塑料封,導致書的一個角有小破損。遺憾的是剛剛購買就降價了。
幫領(lǐng)導買的,他說書質(zhì)量相當好,而且快遞真快 還有圖冊
快遞包裝很臟啊,書角都變黑了,其他都還好,書很精美,質(zhì)量很好,性價比高。
彩頁很多,文字內(nèi)容不算多,喜歡鄧麗君的朋友可以收藏
書沒打開,因為送人的。看起來還可以。送貨不是很快。希望書品質(zhì)好就好!
略攬鄧麗君一生,覺得麗君就是麗君,還是超喜歡锝
書的質(zhì)量好,看起來輕松愉快,對一代歌后鄧麗君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喜歡
想買好久了,家人喜歡她,更喜歡里面的圖片和故事
鄧麗君是個傳奇,傳奇在她的歌百聽不厭,永遠不老。
作為鄧麗君歌曲的欣賞者,應當購有一本畫冊收藏。
歷經(jīng)歲月的沉淀,鄧麗君的價值與成就與日俱增,前無來者,后人也無法替代。天造英才。書很棒,一直想買,但在實體店中一直未遇到品相好的,趕這次再版終于買到一本品質(zhì)和內(nèi)容都滿意的。強推!老少皆宜。華人的驕傲、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
永遠的鄧麗君,喜歡的讀者讀一本這樣的畫傳,可以了解鄧麗君的一生,五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