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里尼是誰?
他是電影藝術殿堂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是意大利,也是的電影大師。
他的馬戲團情結、對夢幻與虛構世界的追求、對豐滿女人的迷戀;擅長隱喻、象征、夸張的電影手法,成就了他一系列風格獨特、意境深刻的電影杰作。如《大路》、《卡比利亞之夜》《甜蜜生活》《八部半》《羅馬風情畫》等。其中《八部半》更是成為電影藝術和電影史推崇和研究的典范。
我除了拍電影之外別無選擇,因為我只懂得拍電影,我感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讓我不知不覺地踏入了這個行業……我從來沒有想過有24小時會成為導演,但是當我及時次喊出"各就各位!開拍!停!"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仿佛生來就是要做這一行的。導演就是我,我就是導演。
——費里尼
法布里奇奧·博林,意大利威尼斯大學電影史教授,費里尼研究專家,主要作品有《費里尼,現實與幻想中的情感之旅》(1999)、《伍迪·艾倫傳》(1997)、《卡薩諾瓦傳》(2007),《卡洛斯·紹拉傳》(1990)《鏡子的藝術:論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2004)、《索拉里斯星》(2010)等。
卡拉·米勒,威尼斯大學電影史研究專家,主要作品有《費里尼作品匯編:專著、腳本與劇本》(2002),參加過"電影世界"叢書的寫作與編輯,與法布里奇奧·博林合作過《經典影片中的神話與文化》(2001)等。
及時章:人生如夢
1920年1月20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費德里科·費里尼出生于意大利小城里米尼(Rimini)。父親烏爾巴諾(Urbano)來自一個叫甘貝托拉(Gambettola)內陸貿易小鎮,是個被人戲稱為"王子商人"的推銷員,而母親艾達(Ida)出身羅馬世家。費里尼從雙親那里分別繼承了不同的特質,這對他后來的藝術生涯產了相當大的影響。隨著年紀的增長,他逐漸培養出了一份的悟性,正是這才華令他從20世紀眾多的藝術家當中脫穎而出。
從童年到少年,費里尼一直喜歡獨來獨往。他對自己的性格做過這樣概括: "在內心深處,有人悲傷,有人歡喜,而我總是試圖將自己的真實感情都隱藏來。歡樂和喜悅,我樂于和別人分享,但不想讓人發現我的悲傷和恐懼。"寥寥數語為們解釋了為什么費里尼的電影總是融合了回憶和豐富的想象力,而且總是真真假假讓人以分辨。
很多記憶都化作了劇情出現在他的電影里,也有一些連費里尼自己都法解釋其來龍去脈的故事,他也分不清楚這些事情究竟是他的親身經歷還是"從別那里借來的,正如我們在回憶往事時常有的混淆一樣。我只知道這些回憶是屬于我,而且只要我還活著,這些記憶就會一直伴隨著我。"
他的這一席話應該足以澄清一個疑問,那就是費里尼所自述的經歷里竟有多少是真正屬于他的。不過首先必須聲明的是,在本書里,作者不會去找尋所費里尼的隱藏動機,也不會試圖驗證什么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理論,更不會牽強附地詮釋他的作品和真實經歷之間的關聯一一這些正是這位導演一生當中最不屑于做事情,可某些人卻偏偏樂此不疲地想從他的電影里挖掘出一些所謂的隱私來,這種聊的舉動倒星訃費畢尼不禁莞爾。
……
大師級
不錯的感覺不錯的感覺
歷史的影像。
很美
送來的時候是塑封的,大概翻看了下,紙張手感很好,印刷不錯。配備了大量的圖片加以說明,使得內容更具詳實。
費里尼是一位杰出的電影大師,很尊敬,這樣的畫傳自然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