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巴頓畫傳圖書
人氣:32

巴頓畫傳

美國四星上將、“軍神”巴頓的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畫傳  
  • 作者:[時影] 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6383912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2
  • 印刷時間:2015-11-30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引子:將星隕落

1945年冬天的24小時,許多美國軍人聚集在盧森堡的哈姆美軍公墓,安慰著一位新守寡的婦人。在他們身后,一座新墳剛剛安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戰士——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

在勝利半年多后,這位戰爭英雄在去打獵的途中死于車禍。

跟隨他多年的勤務兵把靈柩上覆蓋的國旗交到巴頓夫人手中,人們眼中流下了熱淚。一位軍士走過來對巴頓夫人說:"請您節哀!我認識您的丈夫。一次,我開的車陷入了深泥,恰巧一輛吉普車駛近,開車的人隨即喊道:`你們這幫混蛋,把車推上去。`我們按著他說的做了。我在推車時才發現,和我一樣推車的這位將軍正是您的丈夫。是的,夫人,我們佩服他。"

這位滿嘴粗話但是愛兵如子的鐵漢,是軍中最受人愛戴也最富有爭議的將軍。誰也不會忘記他對別人表達愛的方式,他往往在一個人的名字前面加上"狗娘養的"。

巴頓的死雖然令人惋惜,但是和平已經來臨。在普通美國人的記憶中,他漸漸遠去。只有很多年后美國在越南慘敗,大家才想起軍神巴頓,銀幕上也出現了他的影片。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了這位"士兵領袖"的傳奇一生。

及時章 將門虎子

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圣加布利埃爾的外祖母家。這是一個富有的農場主家庭,從很小的時候起,保姆就帶著巴頓看守農場,家人希望他成為他外公威爾遜先生那樣的百萬富翁。后來巴頓24小時天長大,性格果然極像他從來沒見過的外公——暴躁、忠誠,且富有責任感。

巴頓家族是真正的將門,他的祖父巴頓上校是弗吉尼亞軍校的畢業生,在1864年9月內戰中的溫切斯特戰役中受了傷,不久他就死了。隨后,聯盟軍隊授予他準將軍銜。

榮耀不能當飯吃,巴頓的父親很快陷入窮困的境地。他努力工作,補貼家用,幫母親拉扯沒成年的弟弟、妹妹。

根據當時的規定,弗吉尼亞州有權指定有資格的學員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學習,其中有一些名額是留給那些在內戰中死去的聯盟軍官的子嗣們的。于是,巴頓的父親進入了弗吉尼亞軍校學習。

不過由于沒仗打,畢業后他沒有從軍,而是做了一名律師。但是他心里有一個念頭,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后成為一名的軍人,以繼承巴頓家族的榮耀。

和父親同名的喬治·史密斯·巴頓,就是在這樣的期望之下成長起來的。

他的玩具從小就是農場里的馬、爸爸的軍刀,后來還多了步槍,他很愛家里的那匹馬。他曾經在1927年的一篇文章《我的父親》中寫道:"爸爸常告訴我,為了讓家里的日子富裕一點,他操心得要死。我說我也想操心。他問我為什么,我說我怕他會賣掉布洛克——他的一匹純種馬。"

巴頓先生時常會帶著兒子在房后比劍,父親用爺爺的軍刀,兒子則用父親的軍刀。父親還給兒子朗讀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讀完之后他告訴兒子,要做個古希臘英雄阿基里斯那樣的人。

巴頓從小就是被當作英雄培養的,十歲左右的時候,父親買了一支步槍送給他,他到屋后試槍。父親把橘子放在籬笆上,他一槍就把它打掉了,父親激動地擁抱了他,母親也為他歡呼。父親在槍柄上刻下"喬治·史密斯·小巴頓",以說明該槍屬于巴頓。可是兒子卻把中間的那個"小"去掉了,然后他告訴父親說:"這下咱們倆都可以用它了!"

那時候,巴頓的愿望不是做將軍,而是做一個上等兵,他覺得上等兵這個名字好像更霸氣一些。他有一個專門做木匠活的小屋,在那里父親和他一起動手,兩人合力做了一艘玩具船。

24小時,父親說要給他做一把刀,他們從雞圈的柵欄上抽了一根板條,用它做了一把帶十字護手的軍刀,后來小巴頓自己又做了許多類似的武器。木匠活提高了他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精神,對他日后的行事風格有了很大的影響。

他很希望成為一名騎兵軍官,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有一次我帶著我的槍,和爸爸騎著馬爬上桃花嶺,我給槍裝子彈的時候,馬鞍翻了,我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跤,但沒怎么著。當時我用的馬鞍,是爺爺臨死前還在用的那個。鞍頭上有一小塊暗紅,我想大概是他的血。爸爸也是用這個馬鞍學會騎馬的。"

不過他也對機器著迷,他得到過兩個機器的生日禮物——蒸汽機車的模型和引擎模型,這兩樣東西讓他愛不釋手。他仔細研究了它們的構造,然后異想天開地想,如果開著火車去打仗,不知道感覺會如何。不料,這個幻想變成了現實,日后他的坦克部隊橫掃了整個西歐。

巴頓父親的事業并不算太成功,他參加了國會議員選舉,但是沒選上,孩子們很高興。因為這樣,他們的父親不會離他們太遠而不能回家。父親開始確實郁悶了一陣,他更加堅定了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想法。

1895年9月,小巴頓十歲那年,爸爸媽媽決定讓他去男子古典中學去念書,這個學校是由斯蒂芬·卡特·克拉克兄弟主辦的。報名那天,一家人乘著那輛舊四輪馬車去了學校。

回家的路上,爸爸扭過頭傷感地對他說:"孩子,從今以后我們的路就要分開了。"

巴頓后來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這句話:"盡管我們離得越來越遠了,我們的心卻從來沒有分開過。"

第二章 學校和軍校

巴頓在克拉克博士的學校學習了六年,他的語音和拼寫成績平平,但操行在班里堪稱楷模。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歷史課,這是他學得好的一科。

學校的歷史課用豐富的戰爭實例加以充實,老師們把歷史演示成一個由真實的人所構成的故事。他們與世上不同的困難搏擊著,斗爭著,每個人都在創造歷史。如果一個人要多負擔一些工作和獲取名望,必須要更加努力。

老師們強調,愛國和獻身是公民應有的品質,人的成敗不可避免地由人的性格決定。

在這所學校里,巴頓學會了運用邏輯思維,學會了簡明扼要地寫文章。不過最主要的是,他學會了如何正確地做出合乎道義的選擇,他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負責而勤奮的大男人。

巴頓的作文寫得很好,他的文章通常有幾個不變的主題:對榮譽和認可的渴望。他幻想著通過英勇的事跡獲得成功和名氣,同時享受物質生活的安逸和舒適。

他也一直在文章中表明了這樣一個思想,即:生命中的榮譽只會屬于那些渴望榮譽并竭盡全力去追求的人,堅韌不拔是成功的重要品質。

他的作文因為他的直率和幽默而顯得十分出色,他也開始對一些戰略戰術和戰場軍事布局有了比較成形的想法。

他越來越渴望到軍隊去服役。中學畢業之后,他告訴父親,自己要進軍校,戰斗是他生活的目的。

1902年夏末秋初,巴頓十七歲了,他希望成為一名正規的美國軍官。巴頓父親也認為,這能夠發揮小巴頓的潛能。

美國好的軍校是西點軍校,學員從那里畢業后,立刻就能被授予少尉軍銜。但是要取得西點軍校的入學資格很不容易,西點當時每年只招收一百五十個新學員。

西點的入學考試非常苛刻,小巴頓雖然強壯有力,但是文化課程的考試很難及格。父親只好給兒子奔走求人,希望有參議員能夠為他推薦,這樣就可以免試入學(這是符合規定的,因為他是將門后裔),但是這很難辦到。于是,他把兒子送到了母校弗吉尼亞軍校先學習,同時繼續找關系。

巴頓在弗吉尼亞軍校刻苦學習并取得優異成績時,父親也取得了成功。在弗吉尼亞軍校畢業之前,小巴頓接到了西點軍校的錄取通知。

巴頓轉校過去之后直接讀二年級,軍銜是一等下士,這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所能授予的較高軍銜了。在去西點軍校前,父親帶著他在里士滿逗留了兩天,去了七天戰役的戰場,瞻仰了華盛頓的雕塑,鼓勵他向前人看齊。

在他入學的前24小時,老巴頓陪兒子去西點軍校。下午他們在校園里散步的時候,所有軍校的學生都向巴頓的父親敬禮致意,他的氣質讓他們以為他是軍官。

巴頓越發敬佩自己的父親,也更加珍惜學習機會了,在西點軍校里他努力學習,認真訓練。

他給父母寫的信里,總是以是否努力、是否勤奮來品評自己身邊的人,他敬佩努力的人,對那些只知道混日子的學生則表示出一種輕蔑的態度。他也時常反省自己,一旦覺得自己懶惰,他就會罵自己,深刻反省。他努力和他的同學不一樣,希望做得更好。

他也寫信給家鄉的女友比阿特麗絲,告訴她自己的一切情況。他近乎吹牛般地告訴她,自己跳舞"把老師的眼都看直了"。他還告訴她,為了她,他愿意去參加炮兵部隊,這樣"活下來的概率會大一些"。

在軍校里,他參加了一位將軍的葬禮,他深受震撼。他看到的不是死亡,而是英雄史詩的圓滿句號。那些鳴槍的衛隊,那些軍號,簡直棒極了。

他也深深地渴望以后在一場戰爭勝利之后死去,然后靈魂回到世界上,聽別人議論他的偉大成就(后來他也真的死在勝利之后,也有了隆重的葬禮)。

他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他給父親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學習如何殺害我的同類有一年多了,在與世界接觸的這一年中,我對人類的敬意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在逐漸減少。因為即使是好的軍人,我也沒有如我所愿地看到他們身上會有的那種和我一樣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對榮譽的渴望。在他們身上,我只能看到一個軍人或者一個人的漫不經心、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和猶豫不決。"

他明白,周圍的同學將不會是能和他并駕齊驅的人,而他自己將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偉大起來。但他不是一個空談理想的大話王,他一直非常實際。在給女友的信中,他流露了自己的困惑,到底是進自己喜歡的騎兵部隊,還是去無聊但提升更快一些的步兵部隊呢?

她不懂這些,但是很愛他,所以他把一切都跟她說。曾經有一個擁有四百萬家產的女孩喜歡巴頓,但是巴頓心里只有他的比阿特麗絲,他知道她最能了解自己。

比阿特麗絲并不喜歡軍隊,和平時期的軍人沒有戰爭時期那么惹女孩子喜愛。巴頓曾經想過轉業,不過后來還是舍不得部隊留下了。比阿特麗絲也尊重了巴頓的選擇,巴頓被派到謝里登堡的軍隊實習,真正開始了他的帶兵生涯。

和平時期的美國軍隊非常懶散,軍士和士兵很多都沒有文化,而且不愛訓練。巴頓這樣的年輕人去那里的時候卻是帶著理想的,他看到懶惰的士兵就要呵斥,見到不服從的士兵就把他們關禁閉。大家都對這位實習軍官的一絲不茍感到敬畏。

但是他不是簡單粗暴,他曾經斥責一個聽到命令后沒有跑步過來的士兵說:"你他媽的跑步過來。"這在很多軍官當中是平常的粗口,可是他還是覺得很后悔,找到那個士兵,道了歉。

但是更令他贏得尊敬的是一次步兵訓練。當時他騎馬指揮一百個人,突然坐騎受了驚嚇直立起來,他被帽子擋住了眼睛,被狠狠地摔下馬,眉骨受了傷。他卻若無其事地站起來,繼續指揮訓練,直到十多分鐘之后操練完畢,他才去醫生那里。

在醫務室里,他被縫了好幾針,血已經凝結成塊覆蓋了他的眉骨。醫生驚訝地說:"我真希望有您這樣的勇氣!"

編輯推薦

《巴頓畫傳》圖文并茂地講述了美國四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傳奇、偉大的戰士之一,深受士兵愛戴的"軍神"巴頓的傳奇人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巴頓的人格魅力。

《巴頓畫傳》以精煉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化的內容組合,形象而凝練地展示"軍神"巴頓豐富多彩的一生。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他、看見他、感受他,并從中收獲諸多有益的人生啟示。

作者簡介

時影,博學圖書策劃編輯人,曾策劃編撰許多歷史圖文書籍,尤其集中在影像人文歷史類圖書。出版有《世界名人小畫傳》《民國萬象》 《目擊世界100年》等系列影像歷史圖書。

目錄

引子:將星隕落 / 3

及時章 將門虎子 / 4

第二章 學校和軍校 / 20

第三章 結婚和參加奧運會 / 32

第四章 初上戰場 / 40

第五章 美國坦克及時兵 / 56

第六章 他是"大黃蜂" / 88

第七章 在非洲和西西里 / 104

第八章 西西里島登陸戰與打人事件 / 136

第九章 解放法國 / 172

第十章 他不適應和平 / 202

巴頓將軍講話選錄 / 221

在線預覽

引子:將星隕落

1945年冬天的24小時,許多美國軍人聚集在盧森堡的哈姆美軍公墓,安慰著一位新守寡的婦人。在他們身后,一座新墳剛剛安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戰士——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

在勝利半年多后,這位戰爭英雄在去打獵的途中死于車禍。

跟隨他多年的勤務兵把靈柩上覆蓋的國旗交到巴頓夫人手中,人們眼中流下了熱淚。一位軍士走過來對巴頓夫人說:"請您節哀!我認識您的丈夫。一次,我開的車陷入了深泥,恰巧一輛吉普車駛近,開車的人隨即喊道:`你們這幫混蛋,把車推上去。`我們按著他說的做了。我在推車時才發現,和我一樣推車的這位將軍正是您的丈夫。是的,夫人,我們佩服他。"

這位滿嘴粗話但是愛兵如子的鐵漢,是軍中最受人愛戴也最富有爭議的將軍。誰也不會忘記他對別人表達愛的方式,他往往在一個人的名字前面加上"狗娘養的"。

巴頓的死雖然令人惋惜,但是和平已經來臨。在普通美國人的記憶中,他漸漸遠去。只有很多年后美國在越南慘敗,大家才想起軍神巴頓,銀幕上也出現了他的影片。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了這位"士兵領袖"的傳奇一生。

及時章 將門虎子

喬治·史密斯·巴頓,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圣加布利埃爾的外祖母家。這是一個富有的農場主家庭,從很小的時候起,保姆就帶著巴頓看守農場,家人希望他成為他外公威爾遜先生那樣的百萬富翁。后來巴頓24小時天長大,性格果然極像他從來沒見過的外公——暴躁、忠誠,且富有責任感。

巴頓家族是真正的將門,他的祖父巴頓上校是弗吉尼亞軍校的畢業生,在1864年9月內戰中的溫切斯特戰役中受了傷,不久他就死了。隨后,聯盟軍隊授予他準將軍銜。

榮耀不能當飯吃,巴頓的父親很快陷入窮困的境地。他努力工作,補貼家用,幫母親拉扯沒成年的弟弟、妹妹。

根據當時的規定,弗吉尼亞州有權指定有資格的學員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學習,其中有一些名額是留給那些在內戰中死去的聯盟軍官的子嗣們的。于是,巴頓的父親進入了弗吉尼亞軍校學習。

不過由于沒仗打,畢業后他沒有從軍,而是做了一名律師。但是他心里有一個念頭,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后成為一名的軍人,以繼承巴頓家族的榮耀。

和父親同名的喬治·史密斯·巴頓,就是在這樣的期望之下成長起來的。

他的玩具從小就是農場里的馬、爸爸的軍刀,后來還多了步槍,他很愛家里的那匹馬。他曾經在1927年的一篇文章《我的父親》中寫道:"爸爸常告訴我,為了讓家里的日子富裕一點,他操心得要死。我說我也想操心。他問我為什么,我說我怕他會賣掉布洛克——他的一匹純種馬。"

巴頓先生時常會帶著兒子在房后比劍,父親用爺爺的軍刀,兒子則用父親的軍刀。父親還給兒子朗讀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讀完之后他告訴兒子,要做個古希臘英雄阿基里斯那樣的人。

巴頓從小就是被當作英雄培養的,十歲左右的時候,父親買了一支步槍送給他,他到屋后試槍。父親把橘子放在籬笆上,他一槍就把它打掉了,父親激動地擁抱了他,母親也為他歡呼。父親在槍柄上刻下"喬治·史密斯·小巴頓",以說明該槍屬于巴頓。可是兒子卻把中間的那個"小"去掉了,然后他告訴父親說:"這下咱們倆都可以用它了!"

那時候,巴頓較大的愿望不是做將軍,而是做一個上等兵,他覺得上等兵這個名字好像更霸氣一些。他有一個專門做木匠活的小屋,在那里父親和他一起動手,兩人合力做了一艘玩具船。

24小時,父親說要給他做一把刀,他們從雞圈的柵欄上抽了一根板條,用它做了一把帶十字護手的軍刀,后來小巴頓自己又做了許多類似的武器。木匠活提高了他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精神,對他日后的行事風格有了很大的影響。

他很希望成為一名騎兵軍官,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有一次我帶著我的槍,和爸爸騎著馬爬上桃花嶺,我給槍裝子彈的時候,馬鞍翻了,我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跤,但沒怎么著。當時我用的馬鞍,是爺爺臨死前還在用的那個。鞍頭上有一小塊暗紅,我想大概是他的血。爸爸也是用這個馬鞍學會騎馬的。"

不過他也對機器著迷,他得到過兩個機器的生日禮物——蒸汽機車的模型和引擎模型,這兩樣東西讓他愛不釋手。他仔細研究了它們的構造,然后異想天開地想,如果開著火車去打仗,不知道感覺會如何。不料,這個幻想變成了現實,日后他的坦克部隊橫掃了整個西歐。

巴頓父親的事業并不算太成功,他參加了國會議員選舉,但是沒選上,孩子們很高興。因為這樣,他們的父親不會離他們太遠而不能回家。父親開始確實郁悶了一陣,他更加堅定了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想法。

1895年9月,小巴頓十歲那年,爸爸媽媽決定讓他去男子古典中學去念書,這個學校是由斯蒂芬·卡特·克拉克兄弟主辦的。報名那天,一家人乘著那輛舊四輪馬車去了學校。

回家的路上,爸爸扭過頭傷感地對他說:"孩子,從今以后我們的路就要分開了。"

巴頓后來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這句話:"盡管我們離得越來越遠了,我們的心卻從來沒有分開過。"

第二章 學校和軍校

巴頓在克拉克博士的學校學習了六年,他的語音和拼寫成績平平,但操行在班里堪稱楷模。其中最吸引他的是歷史課,這是他學得好的一科。

學校的歷史課用豐富的戰爭實例加以充實,老師們把歷史演示成一個由真實的人所構成的故事。他們與世上不同的困難搏擊著,斗爭著,每個人都在創造歷史。如果一個人要多負擔一些工作和獲取名望,必須要更加努力。

老師們強調,愛國和獻身是公民應有的品質,人的成敗不可避免地由人的性格決定。

在這所學校里,巴頓學會了運用邏輯思維,學會了簡明扼要地寫文章。不過最主要的是,他學會了如何正確地做出合乎道義的選擇,他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負責而勤奮的大男人。

巴頓的作文寫得很好,他的文章通常有幾個不變的主題:對榮譽和認可的渴望。他幻想著通過英勇的事跡獲得成功和名氣,同時享受物質生活的安逸和舒適。

他也一直在文章中表明了這樣一個思想,即:生命中的榮譽只會屬于那些渴望榮譽并竭盡全力去追求的人,堅韌不拔是成功的重要品質。

他的作文因為他的直率和幽默而顯得十分出色,他也開始對一些戰略戰術和戰場軍事布局有了比較成形的想法。

他越來越渴望到軍隊去服役。中學畢業之后,他告訴父親,自己要進軍校,戰斗是他生活的目的。

1902年夏末秋初,巴頓十七歲了,他希望成為一名正規的美國軍官。巴頓父親也認為,這能夠發揮小巴頓的潛能。

美國好的軍校是西點軍校,學員從那里畢業后,立刻就能被授予少尉軍銜。但是要取得西點軍校的入學資格很不容易,西點當時每年只招收一百五十個新學員。

西點的入學考試非常苛刻,小巴頓雖然強壯有力,但是文化課程的考試很難及格。父親只好給兒子奔走求人,希望有參議員能夠為他推薦,這樣就可以免試入學(這是符合規定的,因為他是將門后裔),但是這很難辦到。于是,他把兒子送到了母校弗吉尼亞軍校先學習,同時繼續找關系。

巴頓在弗吉尼亞軍校刻苦學習并取得優異成績時,父親也取得了成功。在弗吉尼亞軍校畢業之前,小巴頓接到了西點軍校的錄取通知。

巴頓轉校過去之后直接讀二年級,軍銜是一等下士,這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所能授予的較高軍銜了。在去西點軍校前,父親帶著他在里士滿逗留了兩天,去了七天戰役的戰場,瞻仰了華盛頓的雕塑,鼓勵他向前人看齊。

在他入學的前24小時,老巴頓陪兒子去西點軍校。下午他們在校園里散步的時候,所有軍校的學生都向巴頓的父親敬禮致意,他的氣質讓他們以為他是軍官。

巴頓越發敬佩自己的父親,也更加珍惜學習機會了,在西點軍校里他努力學習,認真訓練。

他給父母寫的信里,總是以是否努力、是否勤奮來品評自己身邊的人,他敬佩努力的人,對那些只知道混日子的學生則表示出一種輕蔑的態度。他也時常反省自己,一旦覺得自己懶惰,他就會罵自己,深刻反省。他努力和他的同學不一樣,希望做得更好。

他也寫信給家鄉的女友比阿特麗絲,告訴她自己的一切情況。他近乎吹牛般地告訴她,自己跳舞"把老師的眼都看直了"。他還告訴她,為了她,他愿意去參加炮兵部隊,這樣"活下來的概率會大一些"。

在軍校里,他參加了一位將軍的葬禮,他深受震撼。他看到的不是死亡,而是英雄史詩的圓滿句號。那些鳴槍的衛隊,那些軍號,簡直棒極了。

他也深深地渴望以后在一場戰爭勝利之后死去,然后靈魂回到世界上,聽別人議論他的偉大成就(后來他也真的死在勝利之后,也有了隆重的葬禮)。

他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他給父親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學習如何殺害我的同類有一年多了,在與世界接觸的這一年中,我對人類的敬意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在逐漸減少。因為即使是好的軍人,我也沒有如我所愿地看到他們身上會有的那種和我一樣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對榮譽的渴望。在他們身上,我只能看到一個軍人或者一個人的漫不經心、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和猶豫不決。"

他明白,周圍的同學將不會是能和他并駕齊驅的人,而他自己將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偉大起來。但他不是一個空談理想的大話王,他一直非常實際。在給女友的信中,他流露了自己的困惑,到底是進自己喜歡的騎兵部隊,還是去無聊但提升更快一些的步兵部隊呢?

她不懂這些,但是很愛他,所以他把一切都跟她說。曾經有一個擁有四百萬家產的女孩喜歡巴頓,但是巴頓心里只有他的比阿特麗絲,他知道她最能了解自己。

比阿特麗絲并不喜歡軍隊,和平時期的軍人沒有戰爭時期那么惹女孩子喜愛。巴頓曾經想過轉業,不過后來還是舍不得部隊留下了。比阿特麗絲也尊重了巴頓的選擇,巴頓被派到謝里登堡的軍隊實習,真正開始了他的帶兵生涯。

和平時期的美國軍隊非常懶散,軍士和士兵很多都沒有文化,而且不愛訓練。巴頓這樣的年輕人去那里的時候卻是帶著理想的,他看到懶惰的士兵就要呵斥,見到不服從的士兵就把他們關禁閉。大家都對這位實習軍官的一絲不茍感到敬畏。

但是他不是簡單粗暴,他曾經斥責一個聽到命令后沒有跑步過來的士兵說:"你他媽的跑步過來。"這在很多軍官當中是平常的粗口,可是他還是覺得很后悔,找到那個士兵,道了歉。

但是更令他贏得尊敬的是一次步兵訓練。當時他騎馬指揮一百個人,突然坐騎受了驚嚇直立起來,他被帽子擋住了眼睛,被狠狠地摔下馬,眉骨受了傷。他卻若無其事地站起來,繼續指揮訓練,直到十多分鐘之后操練完畢,他才去醫生那里。

在醫務室里,他被縫了好幾針,血已經凝結成塊覆蓋了他的眉骨。醫生驚訝地說:"我真希望有您這樣的勇氣!"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龍駒在**的評論:

還行吧。

2015-12-21 16:2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

2016-01-14 11:14:31
來自fanli34**的評論:

正版好書,內容不錯,價格實惠,發貨快!

2016-03-22 15:05: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好還好哈哈哈哈

2016-05-23 13:43: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godo

2016-06-24 22:37: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不錯吧

2016-11-11 23:23: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如既往的好

2016-12-07 17:09: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一般內容簡單

2017-01-12 11:01:12
來自w***8(**的評論:

這套書很不錯,孩子很喜歡。

2017-02-23 14:36:17
來自h***b(**的評論:

1945年冬天的一天,許多美國軍人聚集在盧森堡的哈姆美軍公墓,安慰著一位新守寡的婦人。在他們身后,一座新墳剛剛安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戰士——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在勝利半年多后,這位戰爭英雄在去打獵的途中死于車禍。

2017-11-07 09:50:5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