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軍事天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
他一個人在衛國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戰爭時期,他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挽救那里的局勢,然后奔赴新的戰場。
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達到他那樣的成就——以個人的獨特才能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他耿直忠厚的性格,也讓他成為士兵和群眾戴的人。
他的聲望甚至超過了較高領袖斯大林。
他是蘇聯真正的英雄。
《朱可夫畫傳》朱可夫是蘇聯真正的英雄。他的軍事天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他一個人在衛國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達到他那樣的成就——以個人的獨特才能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朱可夫畫傳》以精煉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化的內容組合,形象而凝練地展示朱可夫豐富多彩的一生。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他、看見他、感受他,并從中收獲諸多有益的人生啟示。
時影,博學圖書策劃編輯人,曾策劃編撰許多歷史圖文書籍,尤其集中在影像人文歷史類圖書。出版有《世界名人小畫傳》《民國萬象》 《目擊世界100年》等系列影像歷史圖書。
引子:他使世界免于奴役 / 3
及時章 從皮匠到騎兵 / 4
第二章 從戰爭英雄到革命衛士 / 14
第三章 內戰英雄 / 22
第四章 痛打日本鬼子 / 32
第五章 大戰來臨之前 / 44
第六章 這是戰爭 / 56
第七章 保衛列寧格勒 / 76
第八章 決戰莫斯科 / 94
第九章 戰爭轉折點 / 112
第十章 打下柏林 / 136
第十一章 政治問題 / 184
朱可夫生平大事年表 / 215
引子:他使世界免于奴役
每年的6月22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都會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活動。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直接入侵了蘇聯。英勇的蘇聯人民奮起反抗,最終打敗德國法西斯。在那場戰爭中,蘇聯共傷亡了兩千七百萬人。
如果蘇聯失利,世界歷史就會改寫,世界將會被瘋子掌控,那將會是全人類的一場浩劫。挽救蘇聯的人們,全世界都會記住他。
如果你問一位俄羅斯朋友,誰是蘇聯衛國戰爭中最出色的軍事家?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受人尊敬的朱可夫元帥。
他總是出現在戰爭時期最危險最緊急的地方,從而挽救那里的局勢,然后奔赴新的戰場。他耿直忠厚的性格也讓他成為士兵和群眾最愛戴的人,甚至超過了較高領袖斯大林。
他是蘇聯真正的平民英雄。
及時章 從皮匠到騎兵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莫斯科西南卡盧加省的斯特列爾科夫卡村。父親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是個窮鞋匠,母親烏斯季尼婭·阿爾捷米耶芙娜給地主干活。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俄羅斯農民家庭。朱可夫有一個大他兩歲的姐姐,四口人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后來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弟弟。為了養活三個孩子,媽媽把小弟弟交給爸爸、姐姐和朱可夫照顧,自己進城去干活,希望可以多賺一些錢。
那時候姐弟倆分別是七歲和五歲,也學會了幫爸爸分憂。不過,沒有母親照顧的弟弟還是越來越瘦弱,終于死于營養不良。
禍不單行的是老房子又壞了,一家人只好住在草棚里。爸爸四處求人,終于分期付款買到了一座很小的房架,約了幾個鄰居幫忙,才算把新房子蓋好。
以后的兩年時間里,全家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還債,收入只能買點面和鹽。好心的鄰居們經常接濟他們一些粥和菜湯,這才挺了過來。
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朱可夫深知生活的艱難,他經常幫家里割草喂那匹老馬,閑時還下水去摸魚,送給那些幫助自己家的鄰居。
生活好轉一些之后,七歲的朱可夫進入了本村的教會小學。他學習刻苦,成績。三年小學讀完后,按照農村的慣例,父親該給孩子找師傅學手藝了。
爸爸是鞋匠,自然想到該讓兒子去學皮匠手藝。1908年,朱可夫被送到了親舅舅的作坊里做學徒。不過他被爸爸告誡說,不要叫舅舅,而要稱呼人家先生,因為"老板不喜歡窮人做他的親戚"。
朱可夫為了學成手藝,不知被老板、工頭打了多少次。到十六歲的時候,他已經成了一個熟練的幫工,空閑時間也多了起來。于是,他參加了市立的夜校學習,每天白天干活,晚上上課,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多。等夜校畢業的時候,他通過了中學水平的考試,為此他深深感謝夜校的老師。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他認識了瑪利亞,一個莫斯科姑娘。他們感情很好,甚至打算結婚。可惜戰爭把平靜的生活打破了,沙皇下了征召青年參軍的命令,滿十九歲的朱可夫被迫入伍,奔赴沙場。
朱可夫的部隊是龍騎兵,這是一種精通騎術卻又能夠徒步作戰的兵種,既可以當作騎兵使用,又能在平地上徒步作戰。朱可夫因能夠成為騎兵而十分自豪,同村的伙伴也很羨慕他。
他匆匆向老板告辭,回家幫父母又收了一次麥子,就趕去部隊報到。看著兒子的背影在村口消失,年過七旬的父親淚流滿面,母親也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村里人安慰他的父親說,別擔心,這個孩子聰明又強壯,一定不會有事的,說不定他能成為軍士呢!
那時候是1915年7月,皮匠朱可夫就這樣參加了及時次世界大戰。
第二章 從戰爭英雄到革命衛士
轉眼到了1916年春天,第五后備騎兵團士兵朱可夫已成為訓練有素的騎兵。上級通知他們,即將編成增補騎兵連,并且在開赴前線前繼續進行野戰訓練。
上級還挑選了三十名訓練成績好的士兵,準備培養成軍士。被錄用的人中就有朱可夫,他和同伴們一起被送進教導隊繼續學習。
前線的俄羅斯軍隊在裝備上比德國人差,所以騎兵傷亡很大。8月初,團里命令朱可夫所在的教導隊的學員提前畢業,馬上趕赴增補騎兵連。這一個十五人組直接開赴前線——到第十騎兵師去。朱可夫在這份十五人名單中列第二名。
第十騎兵師是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9月初,該師在貝斯特里茨山林地區集合參加了戰斗。但由于山林地區不允許進行騎兵沖鋒,所以,騎兵們經常被迫下馬徒步執行任務。這對于龍騎兵來說,正是他們的長處。朱可夫在戰斗中表現出色,他俘虜了一個德國軍官,得到了及時枚勛章。
1916年10月,朱可夫在執行任務時踩中了地雷,瞬間被爆炸的氣浪從馬上掀下來。在醫院中醒過來時,他已經昏迷了24小時一夜。這次爆炸讓他聽力受損,還容易頭暈。醫務委員會認為他不適合上前線,就派他到拉格爾村的增補騎兵連去訓練新兵。
這個時候,朱可夫真的被提升做了軍士,肩章上多了幾條軍士銜,他具備實戰經驗,胸前還掛了兩枚喬治十字勛章。
他滿懷熱情地鼓勵新兵們戰勝恐懼,卻發現他們和自己當時的想法不同。他們根本不想再上前線打仗,他們希望回家過好日子,希望擁有土地和面包。他們并不是害怕戰斗,而是厭惡不人道的戰爭。
朱可夫觀察了士兵們的情緒,敏銳地感覺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發生了。
1917年2月27日一早,駐扎在拉格爾村的騎兵連突然緊急集合。然后,連隊沿大路向駐扎著第五后備騎兵團司令部的巴拉克列亞城前進,誰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一群舉著紅旗示威的人出現在隊伍前面,連長猛地向馬抽了一鞭,策馬向團部奔去,其他連長也都跟在他的后面。這時,突然從團部里走出的一群軍人和工人宣布,這支部隊決定不為沙皇賣命了。
一位高個子的軍人大聲對士兵們講話說,他們不給沙皇賣命了,他們要的是和平、土地和自由。這位軍人用口號結束了自己簡短的演說:"打倒沙皇!打倒戰爭!各國人民和平萬歲!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萬歲!烏拉!"
這就是"二月革命"。
朱可夫,這個窮苦農民的孩子被革命熱情所感染,他決定站在蘇維埃一邊,為窮苦人民的利益而戰斗。于是,他加入了赤衛隊。
但是,傷寒襲擊了他,他不得不回家休養幾個月。等到他重新歸隊參加紅軍的時候,已經是1918年初了。這個時候,紅軍已經有五十萬人的規模了。
當時,俄羅斯全境很不太平,白軍在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政權。農村到處有匪徒結幫作亂,城市里沒有糧食,紅軍去征集糧食又引起農民的反感。
到了1919年,國內戰爭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幾個帝國主義國家支持的白軍十分強大,但是紅軍也逐漸壯大、成熟起來。當時,紅軍已經擁有四十二個師,數百萬勇敢的年輕人為了保衛蘇維埃而奔赴前線。
1919年3 月1日,朱可夫被吸收為俄共黨員。后來他回憶時認為,那是他最難忘的24小時。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今,許多事已被忘懷,但吸收我入黨的日子卻終生銘記在我心間。從那時起,自己的一切思想、追求和行動都力求服從一名黨員的義務。而且,當事件涉及與祖國的敵人戰斗時,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牢記我們黨要我們成為忘我為人民服務的榜樣的要求。"
第三章 內戰英雄
1919年5月,朱可夫的部隊獲得了開赴前線的機會。當時,東線的局勢一直很緊張,紅軍在這里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朱可夫所在的莫斯科及時騎兵師奉命開赴東線。
在前線,朱可夫及時次見了方面軍司令員、著名的蘇聯軍事家伏龍芝(后來,蘇聯以他的名字命名、組建了軍事學院)。伏龍芝與戰士們談了武裝、士氣和供養,并聽取了士兵的愿望。
"他的樸素和魅力,以及令人喜愛的外表贏得了士兵們的心。"朱可夫回憶道,伏龍芝讓他覺得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那年秋天,朱可夫又一次受傷,手榴彈在他身邊爆炸了,彈片深嵌到左腳和左肋里。他出院時特別虛弱,于是又獲得一個月的休養假。
假期結束之后他要求回到前線去,卻又被醫生建議去后方。于是,他被送到一個后備部隊去訓練騎兵指揮員。
直到1920年1月,表現出色的他被送到騎兵訓練班去,并被提升成為準尉軍官。
1920年7月,部隊又一次開拔并途經莫斯科。朱可夫很想去探望女友瑪利亞,但是時間緊迫,只能寫封信就匆匆離開。為此瑪利亞跟他吵了架,而且沒有原諒他。不久,她嫁給了別人,這讓朱可夫十分傷心。
這次的敵人是一大伙匪徒,這些人都是有多年戰斗經驗、精通騎射的老兵。連長對付不了他們,心情非常糟糕,正好看見一群剛從訓練班畢業的"學員",他冷淡地命令他們去接管各自的排,這使得大家對他沒有好印象。
朱可夫只帶了幾天兵,全排的精神面貌就發生了改變,戰斗的時候戰士們更勇猛了,連長也對他刮目相看。這幫匪徒被消滅之后,他就被提升做了連長。
1921年4月,朱可夫被派去剿滅臭名昭著的安東諾夫匪徒,那是整個國內戰爭期間最艱苦的一次戰斗。二百五十名匪徒騎兵和朱可夫帶領的連隊遭遇,匪徒的人數占有優勢。
朱可夫發現,敵人雖然人多,但火力不如自己,他當即命令全連展開戰斗。連隊的四挺重機槍和一門七十六毫米火炮一起開火,敵人的及時波攻擊立刻被遏制,十幾個匪徒當場死在機槍火力之下。
朱可夫帶領戰士們在機槍的掩護下對敵人隊伍進行了沖鋒。他們揮舞著馬刀,用馬胸脯撞擊敵人,匪徒們抵擋不住,于是開始后退。
匪徒頭領憤怒地呵斥敗退的部下,甚至槍斃了逃兵,幾個比較冷靜的匪徒開始對紅軍騎兵開槍。
"挑軍官打!"首領大聲命令著。一個匪徒受到頭領的鼓舞,開槍打中了朱可夫的馬。馬跑得太快,當時就摔倒了,朱可夫被壓在馬身下面。幾個匪徒興奮地叫喊,揮舞著馬刀向他沖了過來。
朱可夫掙扎著站起來,這時候,一個人騎馬沖到他的身前,原來是連隊指導員諾切夫卡。他把手伸給朱可夫,拉他上馬。戰士們也掩護著連長和指導員,匪徒們再次被打后退了。
敵人的數量終究是太多了,他們步步緊逼。朱可夫不斷地指揮機和火炮調整位置,以免被敵人騎兵沖擊。紅軍戰士們逐漸撤退到村子里,那里滿是狹窄的小巷,敵人的騎兵無法發揮作用,而機槍則是好的武器。
朱可夫帶著幾個戰士掩護大家撤退,就在多數人進村之后,他們聽到敵人歡呼起來。原來,一架機槍由于行動緩慢被敵人繳獲了。幾個機都犧牲在敵人的馬刀之下,敵人正試圖去拿槍械對付紅軍。
"機槍不能丟!"朱可夫大喝一聲,立即上馬,沖向機槍。在幾個敵人把機槍對準他之前,他的刀已經把他們砍倒在地。
朱可夫下馬正準備拖走機槍,別的匪徒卻沖了上來,揮舞馬刀和刺刀向他刺去。他躲開刺刀,抽出手槍,兩槍打倒兩個敵人。但是土匪們圍住了他,他們想活捉這個軍官。
"連長危險了!"指導員諾切夫卡帶著戰士布雷克辛、戈爾什科夫和科瓦廖夫沖過來進行救援。他們砍倒敵人,把連長和機槍一起救出重圍。那24小時,十多名戰士犧牲了,活下來的很多戰士和軍官都獲得了英雄勛章,朱可夫也是其中之一。
1922年,國內的匪幫逐漸被紅軍肅清,朱可夫由于戰功出眾被提升做了副團長。
1923年5月,師長把朱可夫叫去,簡單交談幾句之后,把三十九騎兵團交給了他,并讓他擔任團長。
指揮團,才是真正鍛煉指揮能力的地方。朱可夫明白這一點,他一上任就帶領部隊出去拉練,還努力補充自己的戰術理論知識。由于是士兵出身,他的實際經驗遠比理論要豐富得多。
他擔任了七年騎兵團長,然后又進入騎兵師監察部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每天都努力學習戰術和加強部隊的訓練。
當時,已經很出名的軍事家圖哈切夫斯基非常賞識他,他告訴朱可夫:"不要放松,十多年后我們同德國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那時候,國家需要你們這樣的指揮員。"
很喜歡,物流也給力。
還好還好哈哈哈哈
godo
好評
紙張一般內容簡單
這套書很不錯,孩子很喜歡。
幫朋友買的,他說書不錯。
衛國戰爭中的軍事天才、蘇聯真正的英雄——朱可夫的輝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