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英國考古學家、探險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亞考古領域集大成的領軍人物。《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西域考古記》是斯坦因對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進行四次探險的紀實之作。書中通過記錄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開了諸如樓蘭、尼雅等古國的神秘,具有珍貴的史料意義,對于我們了解該地區的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斯坦因,1862—1943,英國近代著名考古專家。譯者向達,1900-1966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翻譯家。
著者序
及時章 亞洲腹部的鳥瞰
第二章 中國之經營中亞以及各種文明的接觸
第三章 越興都庫什以至帕米爾同昆侖山
第四章 在沙漠廢址中的及時次發掘
第五章 尼雅廢址所發現的東西
第六章 尼雅廢址之再訪和安得悅的遺物
第七章 磨朗的遺
還是商務外譯學術著作之一,比著從前的功夫,還沒差太多。
斯坦因的這本書我很喜歡。序言中提到他的文字相對比較枯澀,但是我卻喜歡這種簡單而陳述性的語句。看完后學到不少知識。
快遞服務很好,書比較好看,正在學習,整體感覺好,感謝當當!
不錯,就是翻譯文字太拗口,一看前言,民國24年翻譯,悲劇
服務好評,外觀無損。裝幀簡單無矯飾,干凈大方嚴肅,這才是做學問的書。
書本紙質不錯啊,字體清晰,大概翻看一下,有些句子翻譯明顯不行。
整體感覺這本書印制和裝幀都一般,里面圖片也都是黑白的,書的定價不低,但還好內容很吸引人。
早就想買的書,商務出的這套書都非常有價值,值得入手。
書看著很好。因為比較喜歡古書,所以很喜歡看。只是這快遞太快了吧,是火箭運的么?當當
這個系列的書,印刷包裝中規中矩。了解了解西方漢學家在中國的活動~
商務印書館的學術名著系列真心的贊,低調奢華有內涵啊,看看斯坦因是如何在西域盜挖國寶的
文字一般,但是史料參考價值非常高,特別是配了很多當年的照片。
因為去了趟敦煌,才關注到關于敦煌的書籍,過去的歷史雖然以前有所了解,但是知之甚少。因此才有更進一步了解的想法。關于此書,要以平常心去看,去跟著作者的文字追尋過去的歷史。
講述了一段關于西域考古的歷史,很艱辛的歷程,但是貫穿了考古工作者的執著。
向達和斯坦因,敦煌,西域,僅僅看這些名字,不買就覺得心里割舍不下
這書翻譯很早了,估計后來沒有再校核,有些粗顯的錯誤。不足的是沒有書里沒有用地圖描述行走地域。對照中國地圖根本看不過來。
。第一至三卷為文字部分,第四卷為圖版,第五卷為地圖。其中第二卷第十四至二十五章記錄作者在敦煌西北古長城遺址發掘漢簡及在敦煌莫高窟拍攝洞窟壁畫,騙取藏經洞寶藏的詳細經過,并有所獲材料的登錄賬目第三卷第二十六至二十七卷記錄安西、酒泉等地長城、石窟遺址。其后有各方面專家所寫附錄。
商務印書館的書大都是這樣低調實在,很實在的印刷,沒有夸張的裝飾。也許是大都古籍或者經典的緣故吧。書的內容很好,挖掘知識就得看這種書。
了解西域文化不可不讀之書。商務漢譯世界名著,學人不可或缺,學術領域執翻譯品質之牛耳!
印刷紙質,真爛!懷疑是盜版。向達的翻譯也不知道是民國半文言文的原因,還是翻譯錯了。有些地方明顯的錯誤,不通。不過斯坦因真了不起,這本書對照著中國新疆的地圖來看還是很有趣的!
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巨作,商務印書館的經典版本。
一本難到極致的書籍,但是非常有意義,文物販子,考古學家,不管怎么樣,中亞一百多年前的風貌詳實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雖然我不喜歡斯坦因,可是這本書卻是必須要看的。詳盡的介紹了整個西域風情。
在去過兩次新疆后再重讀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記》,感受更加直觀了。
如果想研究中國西域史,斯坦因是繞不過的名字
雖然不少中國人對斯坦因恨之入骨,但不接否認的是是他開啟了對中國西域歷史的重視與了解,在西域歷史研究上斯坦因是繞不過去的,不管你恨他與否。
商務印書館的這套漢譯世界名著還是不錯的,本書是斯坦因對我國新疆等地考古發掘的真實記錄,研究價值很大,可惜中國的西域竟然由外國人來考古,真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