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撰寫當中,試圖建構起一個較完整的注譯體系。出于這樣的思考,因此體例是這樣擬定的:每篇下列解題,每小節下列內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釋、今譯、闡述等四部分組成,書末附《帛書黃帝四經校定釋文》。“闡述”部分有助于更具體、更明確地了解全書的文義和思想底蘊。本書主要依據一九八○年帛書小組整理出版的《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本,書末所附即依據此帛書小組本為藍本。
陳鼓應,1935年生,福建長汀人。臺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員,現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聘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莊子哲學》、《老于今注今譯》、《莊子今注今譯》、《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 《管子四篇詮釋》及《耶穌新畫像》等書。
序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
關于帛書《黃帝四經》成書年代等問題的研究
及時篇《經法》
第
十多年前寫文章涉及到《黃帝四經》,書店沒有賣的,只好從雜志上下載了這幾篇整理出來的原文,并且比較模糊?,F在終于買到這種書,還有注譯可做參考。
很好,很喜歡,雖然原文是繁體字,但注釋有簡體對照.
hhfghhddhdfddhhhhhhhhdh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考古大發現,充實中華思想寶庫。
南懷瑾老師說過近百年經書的注書可以一看者少。只有考據功夫做到的可以一讀。讀了幾篇,特在此對作者的一些補字考據獻上敬意與謝意!
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聘學者,北京大學哲學J系兼職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
黃老之學早已經塵封在浩瀚的歷史當中,馬王堆漢墓帛書的發現,使我們再一次得到了寶貴的信息
無良的商務。好好的書,為什么不弄個繁體樹排。是不是商務的編輯太弱了,不會做樹排的排版,那就別做古典了。
想了解一下神秘的黃老之學,陳鼓應講的比較詳細,是入門的好書。
串改最少的版本,國之重器不可示人,真經傳世少之又少
現在的社會弄得過于復雜,可能像黃老之學紛繁入簡更加合適。
哲學研究所畢業。P曾任大學B哲學系教授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員
讀的書多了,才發覺需要好好了解我們文明的源頭。黃帝作為中華文明血緣和文化的雙重領袖,其著作當然值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追索、學習!
哲學研究所畢業E。曾任大學哲學系教授L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加州大學柏I克萊校區
當人們都在感嘆現在精神很匱乏的時候,其實我們祖先留給我們這些古籍夠我們豐富終生的。假如能夠把古圣賢的東西加以利用,華夏夢就越來越近。偉大的祖先。
因為喜歡老莊文化,就湊著當當搞活動這個系列的都賣了,如果你喜歡道家文化這一套書值得擁有。
失傳兩千多年后,1973年又從馬王堆漢墓中發掘出來,這就是奇跡。愛好國文古藉的當然要看看。
好書!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當,立為圣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
《黃帝四經》雖然也言道,但表現出和《老》《莊》很不同的旨趣。《老》《莊》認為混沌無為才是“道”,應該讓一切“有名”“有為”復歸與這種昏昏大道?!饵S帝四經》雖然也采取“道論”,將一切歸一于“道”。但這個“道”分出“刑名”,而且“刑名”可以被“稱以權衡,參以天當”,所謂“執道者”就是“能盡天極,能用天當”。所以才有“道生法”?!独稀贰肚f》的道是“無為無不為”,而《黃帝四經》的道是“有為無不為”,《老》《莊》要絕人道,道自道,而《黃帝四經》則要明道道,人道道。
道典詮釋書系,黃帝四經的發現填補黃老之學的空白,經典當經常讀之。
黃老之學早已經塵封在浩瀚的歷史當中,馬王堆漢墓帛書的發現,使我們再一次得到了寶貴的信息,本書細致考察黃帝四經,為我們揭示出歷史的本來面目。
黃帝四經蘊含了治國治病的神奇道理,是道家不可多得的經典,黃老之術必然要發揚光大
陳鼓應的這套書還是不錯的,有收藏價值。但不及繁體豎版。
黃帝四經內容深奧,這本書深入淺出的介紹很棒,要是對個別的內容寫的再通俗一些就好了。
當當送貨很快,書跟圖片上看到的一樣,這本書學術性很強,個人看著有點吃力,不過是一本研究道家文化的好書
陳老主要是學西方哲學出身。對道家能通解,不過對于古文字考古簡帛書版本功力還是看李零。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T黃帝四經2今注今譯》、《尼采新論》
基本上是一本研究和考察帛書的資料書,陳老是研究道家的,所以將其意旨和本源使勁往道家方面靠,千方百計向老子著述和思想上掛,包漿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從對帛書資料的整理上來說,還是值得稱贊和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