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好的繪本給孩子·0~3歲親子閱讀指南圖書
人氣:65

好的繪本給孩子·0~3歲親子閱讀指南

方素珍、姬炤華、李一慢、王志庚、張冬誠摯推薦,幾十萬年輕父母所信賴的親子閱讀公開課:美好的教育是陪伴,美好的陪伴是閱讀,奠定孩子一生閱讀的基礎
  • 所屬分類:圖書 >育兒/早教>早教/親子互動  
  • 作者:[陶小艾]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2713826
  •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6
  • 印刷時間:2017-06-22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閱讀是一件有趣的、美妙的、浪漫的、可以觸及靈魂的事情。

每個孩子生來就有閱讀的天賦,為人父母者要做的便是引導孩子從小與書為伴,成為熱忱的終身閱讀者,幫助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成長的力量、真善美的滋養,養成好品格、大能力,擁有更豐盈的人生。

于孩子而言,在生命之初的三年里,親子閱讀是父母所能送給孩子的美好的禮物;于父母而言,親子閱讀是浪漫的教養方式。親子閱讀的時光,也是父母和孩子情感連接的美好時光。

讓我們以愛之名,借繪本之力,把幸福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里,靜待花開。

編輯推薦

方素珍、姬炤華、李一慢、王志庚、張冬誠摯推薦

知名閱讀推廣人陶小艾十年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總結

幾十萬年輕父母信賴的親子閱讀公開課

美好的教育是陪伴,美好的陪伴是閱讀,奠定孩子一生閱讀的基礎

作者簡介

陶小艾

知名親子閱讀推廣人,心理咨詢師,HTT國際認證講師,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業研究生。致力于親子閱讀推廣和家庭教育實踐近10年,長期從事繪本閱讀指導和培訓工作,舉辦線上、線下講座1000多場,深受廣大教師和家長信賴和喜愛。2016年獲得“北京閱讀季書香中國金牌閱讀推廣人”稱號。著有《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幸福密碼》。

目錄

及時章閱讀是父母的力量之源

從孕期開始共享閱讀的美好 002

繪本閱讀為父母注入力量 008

一念之間,緩解焦慮 008

滋養心靈,讓生命更豐盈 012

接納自己,當父母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017

向繪本學習做父母 022

向繪本學習,平和養育孩子 022

學習接納的寶貝 025

在繪本中找到管理情緒的方法 027

做一個積極的養育者 031

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 031

上好夫妻關系這一課 037

堅持從出生開始親子閱讀 041

不斷學習,做更好的自己 043

第二章0~3歲,開啟閱讀之旅

新生兒期:從聽繪本開始 049

新生寶寶的特點 049

親子閱讀指導 050

閱讀方式 051

1~6個月:陪寶寶“看”繪本 053

1~6個月寶寶的特點 053

親子閱讀指導 055

閱讀方式 056

7~12個月:書是好的玩具 058

7~12個月寶寶的特點 058

親子閱讀指導 059

閱讀方式 060

1~2歲:閱讀是好的游戲 062

1~2歲寶寶的特點 062

親子閱讀指導 064

閱讀方式 066

2~3歲:閱讀能力在增強 067

2~3歲寶寶的特點 067

親子閱讀指導 069

好的繪本給孩子 072

依據繪本所獲獎項來選擇 072

依據八大智能的原則選擇 076

依據節日主題、特別活動/特殊時期選擇 079

依據名家作者選擇 083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內心真實想法選擇 091

第三章小繪本里的大世界

閱讀基礎課:認識繪本 096

繪本的結構 096

繪本的裝幀 097

繪本閱讀從封面開始 100

封面圖片精心選擇 100

繪本封面如何讀 102

封面裝幀設計的特別之處 106

探索環襯里的秘密 108

留意沒有圖畫和文字的環襯 108

有些故事開始于環襯 109

前后環襯遙相呼應 110

考驗眼力和想象力的環襯 112

讀懂扉頁里的趣味 114

交代故事背景 115

引發讀者無盡的想象 116

引發讀者重讀的樂趣 117

封底不是只用來保護書 118

封面和封底是同一張圖,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118

封底是內文中精彩一頁,引領孩子一起賞析 119

別出心裁、單獨創作的封底圖畫 119

適合和封面連起來閱讀的封底 120

故事的內容延續到了封底 121

有時是故事總結,有時是給家長的話或繪本介紹 122

閱讀是一項技術活:原文朗讀 124

語氣:氣隨情轉 125

語調:抑揚頓挫 126

表情:活靈活現 127

特別留意動物們的聲音 128

共讀中的適時提問和有效互動 129

動態閱讀的魅力 132

用生活實踐去演繹閱讀 132

一邊閱讀一邊表演繪本 133

閱讀后的手工DIY 134

自由涂鴉、自由創作 135

走進廚房玩轉繪本 136

第四章閱讀是孩子成長的滋養

讀繪本促進孩子認知發展 140

讀繪本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143

語言簡單重復,貼近生活 144

語言有韻律,讀來朗朗上口 146

詞匯豐富,幫助孩子掌握詞匯 148

幫助孩子語言表達更流暢 148

讓孩子在閱讀中放飛想象 149

選擇好繪本,尤其是激發想象力的繪本 150

閱讀前和孩子聊天,引出要讀的繪本 151

和孩子討論書中的畫面,引導孩子觀察細節 151

將繪本和生活進行關聯,讓孩子去想象 152

和孩子討論故事情節 152

鼓勵孩子自己編故事 153

繪本里的美學藝術 155

繪本中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155

繪本中創作風格多樣性 157

繪本中繪畫技巧的豐富性 158

繪本里有數不盡的名畫 158

貼近兒童的繪畫形式及角色設計 159

繪畫技術的呈現 159

在繪本里感知色調的變化以及色彩情緒的傳遞 160

繪本里的美育啟示 160

繪本里的游戲時光 163

將繪本和手偶結合起來玩游戲 163

幻想游戲 166

角色扮演及其他游戲 168

繪本里的真善美 170

善意對待這個世界 170

理解生命,感知真善美 173

在孩子心中播撒一顆善的種子 174

第五章共讀,我們的美好時光

閱讀樂趣有時來源于環境 178

給孩子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 179

家庭里的閱讀空間 179

為孩子定制合適的書架 180

配備合適的桌椅 181

適宜閱讀的光線 182

閱讀最重要的媒介——圖書 182

打造閱讀心理環境,讓孩子愛上閱讀 183

榜樣的力量 183

閱讀時間的保障 184

儀式感讓閱讀變得莊重而神圣 185

適合孩子的閱讀方法 188

父親帶孩子閱讀的力量 190

家庭外閱讀環境的創設 193

第六章0~3歲親子共讀書單

0~1歲繪本推薦 198

布書 198

洗澡書 199

紙板書 199

立體翻翻書、洞洞書 201

普通繪本 202

1~2歲繪本推薦 207

2~3歲繪本推薦 215

在線預覽

讀繪本促進孩子認知發展

對于認知,這個話題似乎不用多說,很多家長都會認為,讓孩子閱讀難道不就是學習嗎?其實不然,親子閱讀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在親子閱讀中父母和孩子逐漸建立深厚的情感。但這么說是不是閱讀對孩子的認知發展就沒有什么作用呢?也不是,只是對于父母來說,一定不要非黑即白地去判斷任何一件事情。我們既不能把閱讀過于功利化,也不能說閱讀一無是處。

繪本對于孩子的認知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什么是認知呢?簡而言之,認知是我們用大腦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認識的過程。聽、看、說、寫等都是認知過程,因此,信息的輸入、輸出和存儲是認知的主要研究對象。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們說繪本閱讀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是因為復雜的語言概念被圖畫這一符號簡化了,也就是說難的概念被“簡單化”了,從而更加利于孩子認知這個世界。讀繪本的孩子,在圖片的幫助下,比不讀繪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概念認知,對真實世界里的符號有了更多的體會。盡管語言作為認知世界的主要工具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是圖畫暫時代替了這個功能,并且成為語言和世界的橋梁,可以讓孩子在圖畫的閱讀中感知他所能了解和掌握的一切。隨著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他也會將圖畫和語言進行關聯。

創作者在創作繪本時,故事常常來源于生活,尤其是低幼的很多繪本,會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瞬息萬變,對于兒童來說他們是抓不住的,但是繪本閱讀給孩子真正提供了慢下來、停下來的機會,讓他們以自己能掌握的速度對這個世界中一些現象進行加工和認知。因此,繪本不僅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還能促進認知習慣的養成。比如低幼寶寶的繪本“小熊寶寶”系列,這套繪本一共15本,內容豐富,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穿衣、問好、交友等,在閱讀中增加寶寶的認知能力。

記得我和兒子在讀“ 小熊寶寶” 系列中的《大聲回答“哎”》,每次小熊點名叫到一個小動物時,我都會學著它們的樣子,舉起一只手,大聲地說“哎”,然后問兒子,如果媽媽叫你,你會怎么回答呢?最開始時兒子只是看著我,不說話。后來,我就一邊讀一邊示范給他聽,慢慢地,我不再問了,卻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孩子的回答啦。他已經跟小熊學會回答“哎”啦,而且是非常大聲地回答。

最為重要的是,繪本中的圖畫并不是一張張生硬的照片,而是畫家或者插畫師精心創作出來的,有一定的主題,前后有關聯,而且他們用畫筆凸顯一個形象最鮮明、最典型的特征,并使這個形象更簡化,更易于被兒童所識別。比如,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分不清貓和狗,但是在繪本中這兩個形象差距會非常大,因為畫家會把各自的特征凸顯出來,這也是繪本幫助孩子認知世界的手段之一。

一說到認知,很多家長會想到識圖大卡和識字大卡,這種大卡固然可以幫助孩子認知事物,但是和繪本的認知功能有著本質的區別:

卡片:單一,甚至有些卡片對比并不鮮明。對于處在感知運動階段的0~2歲幼兒來說,過于抽象。如果是視覺激發卡,則可用于0~3個月齡的寶寶。

繪本:同樣是有認知功能,但是你會發現,在繪本的認知里有大量的互動,同時,會將游戲融入其中。在孩子0~7歲這個階段(0~2歲為感知運動階段,2~7歲為前運算階段),游戲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和“學習”方式。真正屬于孩子的游戲,能夠為孩子帶來智力發展、社會發展和情商發展等多方面的好處。

比如,嬰兒的感知覺游戲很早就出現了,小寶寶在11~13個月時就會假裝吃喝睡覺;到18個月以后會通過游戲模仿簡單的社會性活動。2歲開始,兒童能用一種物體代表另一種物體,比如用一塊積木代表一輛小汽車、用洋娃娃假扮寶寶。幼兒期孩子的游戲更加社會化和復雜化,孩子會把社會性游戲和假裝游戲兩者結合起來,比如“過家家”,就是非常重要的游戲,它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復雜的社會交往。而在《水果水果捉迷藏》這本繪本里,恰

恰就是利用了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去一點點了解水果的特征。同時,本書還運用了挖洞的設計增加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繪本里的游戲時光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認為應該讓孩子多玩游戲(這里說的游戲不是指電子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得以積極主動地探索周圍環境,以及與人交往。游戲就是幼兒的學習和工作,并不是無所事事,也不是成人眼中看似毫無意義地在那里玩耍。經常游戲的孩子富于想象力,能夠自發地進行活動,擁有更加平和快樂的情緒,具有幽默感,還會主動發起游戲,愿意與伙伴合作分享,在合作游戲中又能更好地與伙伴進行交流,同時,也更具有交往興趣。你們知道嗎?很多繪本里也藏著游戲呢,而且這些游戲不僅適合大寶寶,小寶寶也可以玩起來。將繪本和手偶結合起來玩游戲

比如在讀《小熊泰迪》這本書時,爸爸媽媽就可以和小寶寶一邊閱讀,一邊把手伸到泰迪熊手偶里玩。因為整本書一直在鼓勵孩子參與進來。“小熊泰迪有好多好多朋友,但他還是想再多交一個。如果你也想成為他的小伙伴,就來搖搖他毛茸茸的小爪子吧。”我們在畫面里可以看到小熊的很多朋友,但是重點在小讀者喲,因為小讀者是泰迪熊的新朋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一邊讀一邊鼓勵寶寶去搖一搖小熊的爪子。接著再往下讀:“當小伙伴們學會了新的動作后,泰迪都會為他們鼓掌。如果泰迪也為你鼓掌時,你會為他表演什么節目呢?”這個時候,我們要讓泰迪熊為寶寶鼓掌,鼓勵寶寶表演節目,或者也可以和泰迪說說話,當然,如果寶寶愿意唱個兒歌,或者跳個舞也可以的。這里的互動性不斷在增強。接著再看下一頁:“小熊泰迪總會知道如何能讓小朋友們高興地咯咯笑。如果你撓泰迪癢癢,他會咯咯笑嗎?試試吧!”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去撓泰迪癢癢,也可以讓泰迪撓寶寶癢癢。相信在這里,不僅泰迪熊會咯咯地笑,寶寶也會開心大笑喲。這個故事很簡單,不過幾頁內容而已,但在這種互動中故事變得更加豐富、更加游戲化。故事的是:“今天好特別呀!我們度過一個很開心、很充實的下午,不是嗎?來給小熊泰迪揮揮手說再見吧!下次一定要回來看小熊泰迪哦!”

這樣的閱讀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了社會交往,懂得在分別時說再見,而且小熊泰迪還與孩子們相約下次再見,增加孩子們閱讀的興趣。讀這本手偶書,我們不僅可以按照書中的內容進行閱讀,而且還可以讓寶寶先和小熊泰迪熟悉起來,說說話,讓小熊泰迪變成親子溝通、親子互動游戲的游戲道具,可以刺激孩子的各種感官,為語言訓練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在實踐中鍛煉語言能力并提高反應能力。這一系列中還有3本,分別是《小狗帕比》《小羊蘭姆》《小兔巴尼》。

利用紙質書和布偶結合在一起呈現的圖書,除了上面的形式外,還有將紙質書與發聲玩具相結合呈現的圖書,如這套“玩具樂翻天毛絨玩具發聲書”,也可以一邊讀,一邊與孩子進行互動游戲。這套書一共有4本,分別是《小鈴鐺,你藏在哪里》《小熊,丁零零》《圣誕老人,什么在叮當響》《小熊,聽見沙沙聲了嗎》。

在《小熊,聽見沙沙聲了嗎》這本書里,小熊的家里突然傳來了奇怪的沙沙聲,一會兒在桌子底下,一會兒在茶杯后面……那么就隨著故事內容,讓孩子尋找吧,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搖著可愛的小熊耳朵,一邊搖,一邊發出聲音,因為那里藏著發聲紙,然后讓孩子一邊聽著沙沙聲一邊去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認識一下小熊家里那些發出聲音的可愛的小家伙們。每一次發現,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在這樣的親子閱讀中,孩子的聽覺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了訓練,同時也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

這些書就是以游戲互動的方式進行巧妙的創作,將游戲融入繪本故事里,還有些繪本,并不一定通過特別的裝幀設計,但是也潛藏著很多游戲。比如“小艾和小象”系列的《沒了沒了啪》,這一系列書都非常適合一邊讀一邊和孩子玩親子游戲。在《沒了沒了啪》中,小主人公們一個接一個地遮住眼睛:“沒了,沒了。”翻到下一頁,大家松開手,開心地大叫:“啪——”玩的內容就是捉迷藏,而捉迷藏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不過,你們知道嗎?其實孩子在玩這個捉迷藏的游戲過程中,孩子會有客體長期性的認識。

根據皮亞杰的說法,嬰兒最初是以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來看這個世界:他們生活在此時此地,對于他們能夠直接知覺到的范圍之外的任何東西,他們沒有任何意識。給他們一個可愛的玩具,他們會伸手去夠它。但當大人在他們抓住玩具前用一塊布蓋住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抓取,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別處,似乎玩具不再存在一樣。只有到出生9個月之后,嬰兒才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尋找——在皮亞杰看來,這種尋找意味著嬰兒在無法感知到玩具時,玩具仍在他們的頭腦中。有很多捉迷藏主題的繪本,在客體長期性方面都有意識進行了引導,更好地讓孩子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引發了孩子的思考。

關于捉迷藏主題的繪本有很多,比如《捉迷藏》一書,畫面干凈整潔,色彩清新明快,語句簡單重復,內容貼近生活,是一本充滿童趣的繪本。最初看到這本書時,我心里就覺得暖暖的。

書中溫暖的色調,讓人很愉悅。故事里的角色在創作者的筆下也非常圓潤可愛。畫面里的小花、小草、小蘑菇、小葫蘆都像剛出生的嬰兒,讓人忍不住用手輕輕觸摸。這本書一開始就是以游戲的方式登場,“石頭、剪子、布!石頭、剪子、布!”誰贏了誰先藏起來,這游戲熟悉不?多像我們童年玩的游戲啊,而胖乎乎的小雞和小鵪鶉就像可愛的孩子們。這樣的游戲不僅親子之間可以玩,小朋友們之間也可以玩。作者用獨特的畫風將故事內容與畫面結合,有很多樂趣。書里有很多值得小朋友們去發現的細節,在閱讀中也可以增加很多樂趣。這類繪本還有《艾瑪捉迷藏》《誰藏起來了》和《衣服衣服捉迷藏》等。

剛剛分享了兩種游戲類的繪本,一種是紙質書與其他材質的結合,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和孩子在故事中游戲。另一種是把游戲設置到故事中,比如捉迷藏的游戲。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行吧,覺得有些貴。

2017-07-19 13:06: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滿意,速度快

2017-10-12 15:50:45
來自gelinda**的評論:

教育類好書,活動價給力

2017-11-10 17:40: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實用。不僅有選書指導,而且有講讀方法的介紹,實操性強。

2017-08-23 19:47:32
來自小豆兒**的評論:

乍一看這書感覺應該是很精致的,但內里怎么說呢,好粗糙啊。感覺講繪本的書,推薦了不少的繪本,怎么一個圖都沒有呢。跟看長篇小說似的。段時間看還行,長時間,真心看不下去。

2017-10-10 13:47:2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