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斯夫婦寫給中國媽媽的一封信——
※“親密育兒法”創作源頭
威廉西爾斯(William Sears M D)
醫學博士,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全美最知名的兒科醫生。西爾斯醫生有著近40年的兒科從醫經歷,在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創造了當今世界受歡迎的“親密育兒法”(Attachment Parenting),他和夫人瑪莎西爾斯聯合撰寫的《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西爾斯懷孕百科》《西爾斯親密關系育兒百科》等圖書長期占據美國各大書店育兒類暢銷書排行榜,美國媽媽幾乎人手一本。威廉西爾斯現為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醫學院的兒科學臨床教授。
瑪莎西爾斯(Martha Sears)
注冊護士,威廉西爾斯的妻子,8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西爾斯親密育兒法”的聯合創始人,《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等暢銷書的合著者。瑪莎西爾斯還是美國知名的育兒顧問和母乳喂養咨詢師。
邵艷美
博學譯者,譯有《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西爾斯橙色親子課》《異教徒的女兒》等作品。
西爾斯醫生的話1
及時篇 甜蜜的艱辛(0~5歲育兒之旅)
親密育兒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來都很不容易,但是在每一方面,它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方法,走少有人走過的路才意義重大。
第1章 親密育兒法的由來
親密育兒法是我們首次從高需求寶寶那兒學會的育兒方式,也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育兒方式。
海登的行為003
我們的感受004
如何稱呼她008
高需求寶寶的成長和改變011
更高的教育需求012
我們的需要 Vs .她的需要016
成長的回報017
第2章 什么是高需求寶寶
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寶寶都是高需求的,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養。
感情強烈021
超級好動023
“沒完沒了地要求抱”024
頻繁喂奶025
苛刻多多029
經常醒來031
無法滿足031
不可預料032
超級敏感034
放不下來037
對他人疏遠038
“不能自己放松下來”039
“分離焦慮”040
第3章 如何理解寶寶哭
正確回應寶寶的啼哭,是你作為媽媽面臨的及時個,也是最困難的一個挑戰。
的符號046
應該讓寶寶哭個夠嗎?048
如何應對寶寶哭059
不要被嚇到061
柔化寶寶的哭聲062
第4章 高需求寶寶的N種安撫辦法
大多數安撫技巧都是在模擬寶寶熟悉的子宮環境。
運動安撫法072
聲音安撫法091
情景安撫法093
撫摸式安撫097
第5章 做一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媽媽
對父母來說,學會如何管理育兒過程中的情緒和感受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懷疑104
孤獨106
戒備107
怨恨109
緊張和害怕109
失控110
指責111
被纏住112
無法勝任114
迷失114
擔心117
幻滅感117
被操控118
自信和舒服121
自豪123
證明自己124
心連心126
第6章 “好好愛自己”的育兒技巧
你會驚訝的發現,一旦照顧好了自己,照顧寶寶也容易多了。
媽媽也需要疼愛128
允許寶寶受些挫折129
精力充沛地撫育孩子132
正向思維134
給他時間去成長135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137
從怨恨的情緒中走出來139
互助同盟140
與家人一起工作143
學會預測和計劃144
目光放遠145
用孩子的視角看146
不是誰的錯152
你必須成為最了解孩子的人152
第7章做一個精力充沛的媽媽
必須善待自己,你的寶寶應該有一個快樂的媽媽,而不是無精打采的母親。
瑪莎的經驗154
什么讓媽媽過勞?157
如何做一個精力充沛的媽媽161
避免媽媽過勞169
第8章健康和睡眠態度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入睡是一段充滿著強烈分離焦慮感的時刻。
為什么高需求寶寶睡眠與別人不同172
幫助寶寶入睡的方法176
提高寶寶睡眠質量的方法178
夜間喂奶之外的選擇187
第9章高需求與高營養
作為高需求孩子的父母,我們發誓,兒童的飲食和心情是有聯系的。
母乳喂養的益處191
母乳喂養的媽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194
吃配方奶的高需求寶寶們200
高需求,高營養203
“放養”204
第10章哭鬧背后的隱性原因
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父母和最機敏的醫生,都有可能被高需求寶寶的健康外表所蒙蔽。
食物過敏207
胃食道回流213
耳朵感染215 |貧血217
尿路感染218
第二篇美妙的回報(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高需求孩子雖然讓人惱火,但也能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一個非常善于生氣、喜歡爭論的孩子,也非常善于愛。
第11章 驚險的旅程
這趟高需求過山車可能會俯沖得很低,但其頂峰是非常激動人心的,有這樣一個孩子陪伴簡直妙不可言。
旅程開始223
驚險1:不睡覺225
驚險2:對媽媽的高需求228
驚險3:對吸吮的高需求229
驚險4:對刺激過度反應231
驚險5:饑餓時高度緊張233
驚險6:高度的創造性234
驚險7:抗拒236
驚險8:驚人的固執237
驚險9:消極視角239
驚險10:堅持己見240
驚險11:對肯定的高度需要241
驚險12:“不是我的錯!”243
要逃走嗎?244
第12章 親密關系是有效教育的基
第1章 “親密育兒法”的由來
在本書中,你將會經常看到“親密育兒法”這個詞。這是我們首次從高需求寶寶那里學會的育兒方式,也是在我們咨詢過類似的父母后,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育兒方法。親密育兒法是指你和寶寶有更多接觸、更多交流,你和寶寶之間感覺更親密的育兒方法。最終,你的寶寶能夠更好地“暗示”他的需求,你也能更好地讀懂他的暗示和需要。事實上,親密育兒法不僅適用于高需求寶寶,所有的寶寶都需要比我們通常認為的更高程度的親密喂養。
親密育兒法會讓你和你的寶寶有一個良好的開始。通過母乳喂養,用嬰兒背帶更多地抱孩子,僅適用于高需求寶寶,所有的寶寶都需要比我們通常認為的更高程度的親密喂養。
親密育兒法會讓你和你的寶寶有一個良好的開始。通過母乳喂養,用嬰兒背帶更多地抱孩子,
積極回應孩子的哭聲,你會逐漸感到自己在照顧孩子方面很順心,更能勝任,對自己的養育方式也更寬容,直到找到最適合你和孩子的方式,而不用擔心溺愛或被操縱。
親密育兒法不是一種隨意、放任的育兒方法,相反,它能教會父母們如何恰當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如何向孩子說“不”,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需求等。親密育兒法為孩子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幫助他逐漸變得獨立,最終成為一個自信、有安全感的人。
第5章 做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媽媽
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你期望的那樣,除了照顧他們,你也應該關注一下自己的感受。懷疑、憂慮、挫敗感……這些情緒在高需求寶寶的父母身上很常見。通過理解自己為什么有這些感受,你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同時更好地管理你的孩子。對你來說,學會如何管理這些感受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會讓你在生活中的其他領域受益。
懷疑
高需求寶寶會讓你質疑自己的育兒能力。你一定觀察對比過其他家的寶寶:他們的寶寶能睡個通宵,而你的寶寶經常醒來;他們的寶寶可以靜靜地躺在嬰兒床上,而你們的只有躺在你懷里才會靜下來。你開始懷疑,是否某些事情其他父母做對了,而你做錯了。
接著,就會有好心人給你提出育兒意見,他們會不太含蓄地指出,你的寶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哪里做錯了。在一個以結果論英雄的社會,如果寶寶表現得不符合鄰居家的標準,即便是最獨立的媽媽,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育兒方式。而當你的努力似乎收不到一點成效時,本身所剩無幾的信心也會消失得一干二凈。
雖然我們在努力做有愛心和耐心的父母,但還是有好多次,我們的信念開始動搖,感到孤單沮喪。無論是專家、育兒書、兒科醫生和其他父母,都會告訴我們怎樣“調整”才能讓寶寶睡個通宵,讓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們會羨慕其他新父母,感嘆他們的寶寶是那么乖。雖然我們知道湯姆獨特而自我,但我們還是非常困惑,總想將他與其他寶寶進行比較。我們收到了周圍人各種各樣“不要心軟”的建議,本可以選擇既簡單又流行的方式——買張嬰兒床,讓他哭個夠,但是我們知道,如果真這么做,我們不僅拋棄了最基本的信念,而且替湯姆做了他不需要的選擇。我們不應該把我們的利益放在湯姆的需要之上,畢竟,這是他的生活,我們要尊重他的選擇。
作為掙扎著前進的年輕父母,我們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憑著單純的信念和簡單的情感往前走,嘗試覺得對的每一件事情,不管它是否真的有效。
一開始,沒有什么“效果”能幫助我們選擇,而后來連一丁點指明方向的征兆都沒有了。看到其他孩子身上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不得不懷疑我們的方法是否管用。我們從很多專家那里看到和聽到的,都是能“保障”某種(短期)效果的方法,而我們自己的方法卻需要對長遠效益的信念和信任。
有那么幾次,純粹是出于絕望,我們想試一種不同的方法,猶猶豫豫地試用后,還來不及看到結果,就被我們取消了,因為它與我們最基本的育兒信念背道而馳,沒有針對湯姆獨特的需要。對我們來說,給湯姆他所需要的,過去很重要,現在依然很重要,想采用某種技巧根本性地改變他是徒勞的,也是錯誤的。
相信親密育兒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艱難的時候,我們又讀了《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才加強了信心。然后,我們又不可避免地聽到了電視里“專家”們鼓吹的某種神奇方法,能夠快速方便地“解決”我們的問題,于是我們又困惑了。現在我們知道了,所有這些來回反復、質疑和重新肯定,幫我們鍛造了更堅固的自信心。
親密育兒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來都很不容易,實施它需要信念、信任和不為流行觀念所迷惑的堅定信心。但是在每一個方面,親密育兒法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方法,走少有人走過的路才意義重大。
孤獨
即使你已經找到了適合你的育兒方法,但你在朋友圈中還是會感到孤獨,因為你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你的育兒方式自然也和朋友們不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愿意去尋求別人的理解,相反,你會害怕聽到別人的意見,怕他們給你提供你并不想要的建議。你的孩子在你和朋友的聚會中會顯得要求很多,你發現你總是會為他的行為找借口,不久,會討厭你那些缺乏同情的朋友的態度。當你坐在親子課堂里,搜尋和你一樣的伙伴時,你會感覺被逼到了墻角,因為你的寶寶似乎是需要不斷照顧的寶寶。,你會找無數借口避免再去這樣的地方,心中認定你們并不屬于的親子組合。你可能會成為一個“隱士”,縮到自己的困境中,并心懷怨恨。
有幾天我感到非常失落,可能是因為極度勞累,也可能是因為缺乏睡眠和個人空間。也許在這個時候,寶寶也需要身體和情感的撫慰,但我比她睡得少多了。在這方面,我感覺到非常孤獨,周圍的女性無法為我指導,我和所有父母脫了節,沒有支持,也沒有建議。我被孤零零地留下來和這個孩子一起,而她只知道不停地要求。有時我想尖叫,絕望得想跑掉,但我都竭力控制自己不做出格的舉動。我幻想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對現狀感到絕望和恐懼。我似乎對正確和錯誤沒有判斷標準,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我所知道的,只是現在我的生活變了,我沒有地方去掩飾我的挫折、痛苦和憤怒,我只是希望我能確定自己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
戒備
在養育高需求寶寶的過程中中,非常折磨人的一項,就是你得擋住那些好管閑事的朋友們的無益建議。如果你的孩子是托兒所里不服看管的孩子,你肯定會感到尷尬,而當別人說你總是向孩子“屈服”時,你又會感到憤怒。
親密育兒法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條孤獨而崎嶇的路。當我們與兒科醫生或其他父母們聊天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育兒觀點是否和我們一樣。在希拉里頭六個月,我們是死抱著一個信念挺過來的:跟著內心最深處的感覺走。現在希拉里已經十個月了,我們看到了親密育兒法開出的花。認識她的人都說她很“安詳”,而且很有生氣,她身上總有一股高興勁兒,好像植根于一種很深的安全感中。親密育兒法給我們塑造了理想父母必需的框架,對我們給予了肯定。這確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它需要耗費非常多的精力,同時要你對自己有信心。親密育兒的過程使我們放開了胸懷,能更加坦然地面對希拉里,面對她未知的未來。靜候以待,使我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更寬闊了,丈夫和我都注意到了我們內心深處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只有我們在養育高需求孩子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育兒的確是一趟心靈旅程。
有了親身經歷,我們發現今天流行的育兒觀點確實讓我們非常沮喪。
我們的社會從什么時候開始對獨立給予了如此極端的“重視”?我們似乎只希望小寶寶能夠隨和快樂,自給自足就行了。難道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嗎?還是我們已經忘了需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我們看到不論文章還是電視節目,都在鼓吹“訓練”六周大的寶寶通宵睡覺,推薦新的增進孩子接觸的小玩具,建議把很小的孩子放進日托、讓孩子早早斷奶等。難道不奇怪嗎?如今的社會有越來越多憤怒、嗑藥、孤獨的人,對我們來說,解決很多復雜社會問題的關鍵,就是父母們全心全意地養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成年人,這樣,人們就不必用不健康的行為來填滿本來應該充滿愛的空間。
緊張和害怕
家有高需求寶寶,你的生活中會有許多精彩時刻,寶寶的個性獨放異彩,你會因為自己生養了一個如此獨特的孩子而慶幸。但也有些時候,你會一頭扎入絕望中,甚至會想把自己的寶寶和鄰居家的隨和寶寶交換。寶寶不穩定的個性讓你一直在猜,你的身體和情緒總是在接受挑戰。黑夜可能是很痛苦的,每天醒來,你也不知道今天是千金不換的美好24小時,還是可怕的24小時。許多父母形容和高需求寶寶一起生活,就像在坐過山車。
電影《父母》(Parenthood)的末尾,姥姥講述了她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玩過山車:“上,下。上,下。哦,天哪!我總是想再玩,真有趣!坐過山車可以讓我害怕、緊張、頭暈,但也會讓我如此激動和興奮——什么感覺都有。有人不喜歡過山車,覺得只是在一圈圈地繞,什么都沒有,可我最喜歡過山車了,真好玩。”__
失控
大部分初為父母的人都想掌控寶寶,至少要做寶寶的領導。你希望寶寶聽你的,跟你走,你來喊口令,確定寶寶的日程,決定他何時睡,何時抱,何時上床。而現在你發現失去了控制—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你的寶寶。你認為父母能一直掌控局面簡直就是神話,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好父母。
你不僅覺得你沒有控制住孩子,更糟的是,你感到他在控制你,每次聚會,也總有一群好心人幫你加固這種恐懼。原本你計劃好了隨心24小時,卻沒想到只能改變計劃來配合寶寶的心情。對你來說,上午購物不方便,但你知道帶著兩歲的孩子下午四點去購物簡直是自找麻煩。你和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時間到了,該散了,其他學步期的孩子都聽話地跟著媽媽離開,只有你的孩子大聲抗議,還大發脾氣。這時,你的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你環顧四周,想象你所有的朋友都在搖頭,奇怪你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孩子。這是對你母親榮譽的又一次打擊。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在掌控局面,我喜歡每件事情都各就各位,進展良好。但如果突然有某件事讓溫迪發作了,我們的狀況就會急劇下滑,這24小時的什么計劃都不得不取消,因為我知道我會過得亂七八糟。我是A 型人格(較具進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緊張),我想,像我這樣的媽媽照顧一個高需求寶寶肯定十分困難,因為我們有很高的期待,很低的靈活性,通常需要掌控局面的感覺。因為不能像朋友一樣帶著寶寶外出,我覺得很孤立,每當我要解釋為什么要取消外出時,又感到非常尷尬。溫迪也是A 型人格,我們經常起沖突,這意味著我必須努力經營我們的關系,而這種孤立的感覺讓我本已筋疲力盡的身體和心理更加沉重,覺得自己被操縱了。我有一個高需求寶寶,她的需要超出了標準,但她只有得到滿足才能感覺到安全。雖然這是一個與控制有關的話題,但重要的是,我敢說在十年以后,我會感到自己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被操縱,盡管這個過程曾給我帶來極度的痛苦。
第6章 “好好愛自己”的育兒技巧
你會挺過來的,你的孩子會健康成長,生活還會繼續。
沒錯,當你整天抱著孩子,一晚上醒三四次,你很難去想象再要一個孩子,更不用說渴望了。你也很難設想曾經有人對你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孩子,你真有福氣啊!”從充滿負面情緒到心滿意足,你要攀登一段崎嶇的山路,但回報遲早會到來。本章我們介紹從自己以及其他父母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生存技巧”,供你參考。
媽媽也需要疼愛
媽媽也需要疼愛,永無止境的身心付出會把她們榨干。新手媽媽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處境:“我的寶寶這么需要我,我都沒時間沖個熱水澡。”把寶寶的需要放在首位是很自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你要永遠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如果你被抽干了,也哺育不了一個不停有需求的寶寶。還記得乘坐飛機時,乘務員是怎么演示正確使用氧氣面罩的嗎?“先給你自己戴上氧氣面罩,然后再給孩子戴上。”如果你窒息了,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為了滿足寶寶的需求,給你的需求做一個實事求是的評估是很有幫助的。你不妨做張表格,列出為了你的健康必需做的事項,然后給它們排個優先順序,試驗各種能同時滿足你們雙方需求的活動。你會驚訝地發現,一旦你照顧好自己,照顧寶寶也容易多了。
“我需要鍛煉和空間,然而我的寶寶需要經常地抱著走,所以半個小時的晨間散步就滿足了這些需要。我會把他放在嬰兒背帶里,選擇一條最安靜的路。每天早上,我都會盡可能地變換路線,讓我倆都有新鮮感。這樣開始新的24小時真是棒極了,除了我自己能感到放松外,路邊的樹啊花啊車啊小朋友等等,都會刺激馬修,讓他忘了哭鬧。”
精力充沛地撫育孩子
寶寶睡你也睡,寶寶打盹你也打盹。寶寶午睡時,“把事情做完”或許對你非常有誘惑力,但你應該抵制這種誘惑,也趁機打個盹。為了能精力充沛地撫育高需求的孩子,必須把睡覺和休息放在優先地位。瑪莎多年來已經明白,寶寶的睡眠時間是黃金時間——萬萬不可用來洗碗、擦桌子或做飯;相反,應該把這個寶貴的充電時間,花在具有長期意義的事情上。
頭幾個月,好是讓寶寶挨著你睡或讓他睡在你身上(這兩招能讓媽媽睡得更久些),這樣,即使你不睡,也可以休息,你身邊充滿了美妙的嬰兒氣息,眼里看到的是天使般的可愛臉龐。當寶寶大一點,你會發現坐在邊上看本好書或寫點什么,是度過這段時間的極好辦法,這也可以讓你休息。瑪莎只有每月一次核對支票簿時,才會利用午睡時間,因為她不能在不安靜的情況下做這件事。
你會注意到,這些“生存技巧”更多針對媽媽而不是寶寶。當媽媽來我們辦公室咨詢時,我們問的及時件事就是:“你是怎么做的?”我們發現如果媽媽做
事實上,親密育兒法不僅適用于高需求寶寶,所有的寶寶都需要比我們通常認為的更高程度的親密喂養。
剛到手還沒有看,但是買了希爾斯的另一本書,親密育兒百科,感覺非常棒,所以對這本也相當期待呢,看了以后再追加評論!
書中有句話,“海登越大,我們經歷得越多,就更有信心對她說不。我們相信,因為她是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她能處理某些挫折。” 很好的教養成果啊。
一同買了西爾斯百科,超級贊。不得不佩服西爾斯醫生的專業,以及他們夫妻對孩子的愛。感恩。
西爾斯的書還是很推薦的,有時候情緒上來了,看看西爾斯的書,可以暫時放下情緒,推薦給各位媽媽。這個是買來送給即將當媽媽的朋友的!
作者從科學的角度,告訴我們愛是天性使然。為了回應嬰兒的啼哭,媽媽的體內會發生有趣的生物性改變。聽到寶寶哭后,流向媽媽乳房的血量會增多,伴隨著一種“抱起來喂”的生物沖動。母乳喂養本身就能促進催乳素的分泌,這種荷爾蒙,形成了我們稱之為“母親本能”的生物基礎。
高需求寶寶可能會把睡覺看成一件可怕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入睡是一段充滿著強烈分離焦慮的時刻。你應該告訴寶寶,放心去睡,好好睡,要幫助他們形成一種健康的睡眠態度:睡覺是一段愉快、舒服的時間。
我如此關心怎么做母親,很難轉移焦點去關注自己。由于我們太努力為孩子付出,當我關注孩子時,就完全意識不到自己也是個有極限的人,所有的精力和關注點都是朝外的,只在意孩子和家人
書中有位媽媽發現,照顧一個要求很多的寶寶,讓她們和自己內心深處的需要有了聯系:“我學會了管理內在自我,能照顧到我自己對寧靜和平衡的需要,這樣我才能真的成為一個寶寶需要成熟母親。”
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西爾斯橙色親子課S耳朵感染貧血尿路感染第二篇美妙的回報(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
高需求孩子非常專注與他們想要的東西和自己的安排。以至于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充耳不聞。在跟強勢的孩子溝通時,創造性的溝通方式能更加積極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只有讓他們認為你真正理解他們的立場,才能讓他們聽你的話。試試這些尊重孩子的溝通技巧。 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 高需求孩子有很強的先入為主的觀點。
西爾斯夫婦通過自己養育海登的經歷告訴我們:孩子她準備好之前,不要強迫他們獨立。
這本書拿到后有點不及我的預想,可能是自己看習慣彩頁了,這本書看著不大喜歡,看一會兒就有點乏味了,不過內容相當不錯,滿滿都是經驗,雖然你不能照搬,可以綜合一下,根據自己情況而定,這是建議,還沒看完,以后慢慢看!
撫育高需求孩子的回報,就是每一個看似“負面”的特點后面,都藏著一個正面的特點。一旦你拔掉野草(你和孩子雙方存在的問題),你就能看到繁華盛開的花朵,它甚至美得能讓你忘掉曾經有雜草存在。
書皮的顏色非常靚麗 因為買了同類育兒的 覺得講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覺得正常的 但是經過分析還是有收獲的 其實每本書都有它的價值 希望你們能找到屬于自己想要的那部分 我還是很期待這書會帶給我的新觀點 新方法 讓寶寶和自己更快樂的度過童年
我是四川人,“孩子”和“鞋子”差不多發音,沒想到書中也拿穿鞋來比喻育兒,看了倒也覺得十分貼切——“成為父母就像是穿上一雙新鞋,通過無數次地磨合,你才能慢慢感覺舒服,而適應了你雙腳的這雙鞋,也像生活一樣,不再是原來那雙了。
親密育兒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來都很不容易,實施它需要信念、信任和不為流行觀念所迷惑的堅定信心。但是在每一個方面,親密育兒法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方法,走少有人走過的路才意義重大。
西爾斯夫婦提醒我們,“如果你和孩子之間出現問題,在嘗試所謂的技巧之前,不妨先看看你們的關系。如果從嬰兒時期你就開始喝寶寶疏遠,幾乎沒有什么情感交流,那么親子之間出現問題的概率就特別大。”
這本書告訴我們,食物過敏對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影響。例如,海登八歲時還會對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發雷霆,搞得周圍人人緊張。通過調查,我們在她的食物中取消了玉米和玉米糖漿,她的怒氣發作也就漸漸消失了。
養兒育女需要我們全心身的投入,不僅僅是體力和財力上的付出,更需要精神和心靈層面的建設。西爾斯夫婦強調,想養育一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首先要做一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父母。
盡管很多飲食專家質疑兒童飲食和行為的聯系,但作為高需求孩子的父母,西爾斯夫婦發誓,兒童的飲食和心情是有聯系的,因為高需求孩子對某種食物的敏感其實是他們全方面敏感的一部分。
有些食物會讓一個激動的孩子更激動,例如含有食用色素和咖啡因的食物;有些則會讓孩子的血糖水平和情緒如過山車般忽上忽下,例如含糖量高的食物,會讓糖快速進入血液,又快速被消耗。有些孩子對玉米糖漿很上癮,它是糖果和飲料的主要添加成分。
孩子,尤其是高度敏感的那些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緒的感染。假如她突然大發脾氣,我們表現出“沒事,沒問題”的態度,她也會模仿我們的平和,學會安靜下來;假如遇事我們任自己大發雷霆或憂心忡忡,我們的焦慮就會讓她火上澆油。
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西爾斯橙色親子課—讀者謝2天謝地我讀到8了西爾斯醫生的書!終E于,有人A理解我們的痛苦經歷;終于,有人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法和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西爾斯懷孕百科》《西爾斯親密關系育兒百科》等N圖書長期占據各大書店育兒O類暢銷西爾斯橙色親G子課西爾斯和瑪莎西爾斯親密育兒法8在很多8方面操縱起來都不容易,但在每一方面它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西爾斯橙色親子課了解你孩子的人進入M孩子的思維創建環境,設定界限知道何時說行,何時說不行贏得尊重幫孩子換位思考西爾斯橙色親子課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吃…
只看概念,“高需求寶寶”好像離著我們有些遠,我們家的孩子一直蠻乖的。仔細對照,好像我們家孩子也具備很多特征,再對照同齡朋友家的孩子們,在很多方面都是高需求的。記得湖南衛視曾經播過一個電視劇《小兒難養》,說得不就是我們這些80后父母嘛。
西爾斯夫婦認為,“親子關系越穩定,教育孩子就越容易。”你可能沒有把長時間的摟抱、沒完沒了的喂奶和對孩子啼哭的回應看作教育行為,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接觸和互動越多,他們就能越好的相互了解,這就為以后孩子的教育奠定了基礎。
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的寶寶都是高需求的,大多數寶寶至少在他們生命的某個方面是有著較高需求的,只是有些寶寶高需求的方面比別人多。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育——只是高需求的寶寶不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
當“我”足夠清晰,“我愛你”才可能真實有力。借由一本書穿越回自己的童年,也看到孩子的當下,用*豐盛的愛款待兒時的自己和身邊的孩子,撫慰那個從不曾離開自己的、躲在陰影里的小孩。接納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種傳遞,當自己杯滿之后,孩子自然會順著對的方向一路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