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青天之上的風(fēng)景,是夢境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也是蜀江水碧山青的一種呈現(xiàn)。本書中,我們介紹了蜀中的造物之神奇,也會看到慵懶俚俗的川味生活,充滿俗世的熱鬧和俗艷,還有川藏邊境的天外之境,深邃圣潔如上蒼的眼淚。如果你想踏上靈魂的朝圣之旅,尋找心靈的救贖與信仰的圣潔,那就去四川吧。神圣的雪山,神秘的藏傳佛教,悠遠(yuǎn)的巴蜀文化,都讓人目眩神迷,無限向往。這里有數(shù)不盡的美食,是懂美食人的天堂,還有水靈靈的川妹子,悠閑的茶鋪子,等等。
1.本書內(nèi)容豐富,四川著名景點基本涵蓋其中,且文風(fēng)輕松有趣,以博學(xué)玩家的眼光和筆觸,通過詼諧獨(dú)特的文字,挖掘出了常人看不到的四川獨(dú)特的色彩。
2.本書搭配了大量真實而精美的實景圖片,有國外高品質(zhì)圖片網(wǎng)站購買,也有本書作者親自拍攝,在視覺沖擊上,給你帶來一次色彩盛宴,讓你真正體驗到手捧美文、身臨其境的感覺。
曹亞楠,自由撰稿人。寧夏人,畢業(yè)于寧夏交通學(xué)校,后在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自修完成大專學(xué)業(yè)。先后從事過廣告文案、圖書編輯等工作,業(yè)余對文學(xué)、歷史及軍事方面的知識有濃厚興趣,曾有多篇文學(xué)作品在省級刊物發(fā)表。曾出版過《暮色紫禁城》、《富蘭克林自傳》、《起心動念》、《CIA教你識別身體語言》等。
金沙江/18
——水拍云崖暖
都江堰/22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雅礱江/28
——風(fēng)清水碧
岷江/30
——若為春泥鬧中靜
大渡河/32
——萬般情思通古今
汶川三江/34
——絢爛如昨
峨眉山/36
——秀色粉黛,仙人宿處
青城山/42
——幽幽林木
邛崍?zhí)炫_山/46
——蜀山之邛
蒙頂山/48
——一縷茶香
西嶺雪山/50
——林海銀裝
貢嘎山/52
——蜀山之王
四姑娘山/55
——冰清玉潔
冕寧靈山/58
——香火繚繞
跑馬山/60
——恍如仙界
九寨溝/62
——高原上的童話
黃龍/68
——人間瑤池
臥龍/74
——熊貓之鄉(xiāng)
稻城亞丁/78
——的香格里拉
牟尼溝/84
——比想象中的更靜美
木格措/88
——寧靜的圣湖
米亞羅/90
——三千里紅葉
若爾蓋/92
——遺落人間的天堂
黃河九曲及時灣/94
——宇宙中的莊嚴(yán)幻景
阿壩/96
——旅游王國
紅原大草原/99
——高原的金銀灘
蜀南竹海/102
——巴蜀的“翠”燦明珠
海螺溝/104
——冰川與溫泉共舞
石海洞鄉(xiāng)/108
——以石為海真奇絕
瀘沽湖/110
——天高云淡的靜美
伍須海/114
——仙女的梳妝臺
邛海/116
——水月恬靜是邛海
中國死海/117
——神之浴場
成都 /120
——戲劇成都,花香蓉城
綿陽 /122
——山秀綿州,水映涪城
自貢/124
——鹽都燈影龍之鄉(xiāng)
宜賓/126
——萬里長江,十里酒城
瀘州/128
——千年酒香催人醉
雅安/130
——雅致安寧的雨城
三星堆/132
——青銅文明的奇跡
人懸棺/135
——緊貼歷史的痕跡
劍門關(guān)/138
——鬼斧神工之作
武侯祠/140
——成都的靈魂圣殿
陳子昂讀書臺/142
——撲向紅塵之前的清逸
杜甫草堂/144
——“詩圣”遺跡
三蘇祠/146
——一門三文豪
都江堰_(dá)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條河穿城而過,靈巖山矗立于城區(qū),山水、城林、河堰相融。都江堰,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靜靜地閃爍在碧波蕩漾的岷江中游,仿佛一道永恒的風(fēng)景,橫亙在巴蜀大地上。
“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曾這樣毫無忌言地贊譽(yù)。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因?qū)俣及部h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后稱都江堰,被譽(yù)為“獨(dú)奇千古”的“鎮(zhèn)川之寶”。這座始建于公元3世紀(jì)的大型水利工程,利用江河出山口處的特殊地形、水脈、水勢,僅僅用了“深淘灘,低作堰”這六個字,便馴服了大自然最為兇悍的水神,在幾千年的光陰里,為旱澇無常的成都平原提供了庇護(hù)和濡養(yǎng)。轟鳴洶涌的江水從李冰父子腳下流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說的大概就是這位蜀中太守吧。
都江堰工藝精湛,造型優(yōu)美,功能顯著,是世上迄今為止使用年限最長,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我國科技史上的豐碑。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gòu)成。李冰根據(jù)歷經(jīng)幾載繪制出的水系圖譜,分析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楔形口子——寶瓶口。寶瓶口是內(nèi)江進(jìn)水咽喉,寶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則是內(nèi)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guān)鍵水利設(shè)施。
而都江堰的飛沙堰以榪槎截流導(dǎo)流、卵石護(hù)岸、竹籠盛石筑堤,按“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準(zhǔn)則建成。在精密的計算之下,飛沙堰將岷江一分為二,江水四六分為內(nèi)江與外江,外江用于泄洪,內(nèi)江用于灌溉。內(nèi)江河床比外江稍低,枯水期時,水往低處流,內(nèi)江水比外江的多,保障灌溉用水量;而當(dāng)洪水來臨時,多余的水量即從外江流出,內(nèi)江不會發(fā)生洪災(zāi)。更精巧的是,飛沙堰還利用離心力將岷江水泥沙的八分排向了外江。
通過飛沙堰的排洪排沙功能,寶瓶口的引水和控制進(jìn)水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學(xué)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zāi)”的功效,既解決了排淤的問題,又保障了灌溉的水質(zhì),成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典范之作。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都江堰本身就是一個偉大思想的結(jié)晶:水能為患,水能為利。它的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等體系的協(xié)調(diào),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wù)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充分展現(xiàn)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智慧。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就憑這樸素的智慧,都江堰在兩千多年的光陰里,穩(wěn)穩(wěn)地造福著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的富庶之源。時至今日,灌溉面積已逾一千萬畝,同時也保障了防洪、灌溉、水運(yùn)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fā)揮。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都江堰所代表的水文化特征,展現(xiàn)出深遠(yuǎn)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諸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臺”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時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具有宗教色彩的祭祀活動;數(shù)不勝數(shù)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文學(xué)作品,甚至還有由此延伸出來的水文學(xué)、水文物、水神學(xué)……都江堰帶著強(qiáng)烈的地域色彩,形成了獨(dú)具特色的水文化。
千百年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當(dāng)那一江雪浪從岷山腳下飛瀉而下,從云端奔來,千萬匹無羈無絆的白鬃烈馬忽然被都江堰套上了籠頭,編成了隊列,左規(guī)右矩,聽?wèi){調(diào)遣,服務(wù)于萬民。這里仿佛是一個偉大的檢閱臺,臺上有一位偉大的司令官。這個偉大的檢閱臺就是都江堰,而這個偉大的司令官就是李冰。兩千多年來,司令官所用的指揮旗上始終寫著:歲歲安瀾。
而都江堰作為“成都平原綠色生態(tài)屏障”,生態(tài)環(huán)境絕佳,地形多樣,平原、丘陵、低中高山齊備,地形地貌奇特,植被豐富,是岷江上游和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位于龍溪-虹口自然保護(hù)區(qū)的高山湖泊——龍池,在密密的叢林間,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被譽(yù)為“動物天然樂園”“野生植物基因庫”。同時還建有亞洲規(guī)模較大的杜鵑專類植物園和苔蘚園,是中科院全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五大基地之一。
都江堰一帶有不少名勝古跡,還有諸多人文景觀。作為蜀中的重要通道,它在西蜀文化與藏羌文化之間交匯,形成了獨(dú)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進(jìn)入都江堰地界,只見滿目青蔥,翠山如城,云霧繚繞,一派神奇幽靜之狀。
與都江堰工程相鄰的青城山,自古就是蜀中名山,以“青城天下幽”著稱。靈秀山水,不外乎奔騰蜿蜒之水,清秀巍峨之山。都江堰,青城山,一個是人類智慧的偉大創(chuàng)造,一個是造物主的神來之筆,以流水的靈動,蜀山的空幽,體現(xiàn)了自然、生命、和諧的道教哲學(xué)。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fā)祥地之一、天師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道教文化的精華。“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道家思想體系,以一種順其自然的超然生死觀,追求和諧的至上境界。于是,青城山,更多時候,接受著蕓蕓眾生的游覽和瞻仰,以它的靈秀幽靜,帶著天人之道的凜然,凈化俗世中人們疲憊的心靈。
都江堰以水的輕柔,青城山用山的硬朗,闡釋了深邃的道家文化中的“陰陽”與“虛實”之道。山水有道,都江堰人用自己順天知命的閑適生活態(tài)度,詮釋了最樸素的生活哲理: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存。
峨眉山——秀色粉黛,仙人宿處
青山若黛,秀水如眉,這便是對峨眉山的及時印象。得名峨眉,或許是因為它嶙峋的山峰酷似蛾眉。歷數(shù)名山大川,峨眉山首屈一指。蒼翠的青山,繾綣的流云,不管是在山間行走,還是在寺院聽禪,都是一種返璞歸真的非凡享受。
晨鐘暮鼓。清晨的峨眉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當(dāng)朝陽如一枚金果跌入峨眉金頂?shù)闹刂卦坪#瑢釉票M染,細(xì)碎的陽光穿過云海,普照山間,驅(qū)散清晨的山嵐。
在峨眉山麓,晨鐘伴著晨曦響起,這沉悶的鐘聲穿過清幽的空谷,穿過嶙峋的山林,點破了這幅丹青的寧靜。霧靄散去,這鐘聲響起的地方,僧侶們又開始嶄新的24小時的修行。
年輕的僧人緩慢地拉開沉重的紅漆木門,山門上懸掛著巨幅的匾額,很蒼勁的手書——報國寺。讓人不禁浮想,這僧人每日開啟的不僅是報國寺的山門,更是寫滿憂傷與歡樂的報國寺那斑駁的歷史。
新的24小時就這樣在晨鐘的浸染中悄然開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報國寺,幾百年來日復(fù)一日地在峨眉山上演著迎來送往的角色。
報國寺坐落于峨眉山麓的光明山下,是峨眉山的進(jìn)山門戶。寺廟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建成,原名為會宗堂,用來供奉普賢、廣成子、陸通,取意“儒、道、釋”三教會宗。歲月的年輪匆匆碾過,報國寺在歷史的塵埃中安靜地佇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著安然修行得來的平靜。
江山易主。一群雄心勃發(fā)的青年,跨著鐵騎戰(zhàn)馬入主中原。似乎上蒼偏愛這個在白山黑水中繁衍,風(fēng)塵仆仆坐上金鑾寶座的家族,賜予了這個家族一個與生俱來擁有智慧與權(quán)力的男人,這個男人叫愛新覺羅 玄燁。精通佛學(xué)的他取佛經(jīng)中“四恩”之一“報國主恩”之意,御賜寺名。這更名,帶給報國寺的是無限的榮耀,這榮耀,穿過厚重的歷史一直光耀到今天,乃至后世。至此,報國寺始,會宗堂終。
歷史的舞臺悄然落幕,我們終于走進(jìn)今天的報國寺。
報國寺歷經(jīng)兩次擴(kuò)建,已經(jīng)是四層殿宇和亭臺樓閣皆全的宏大寺廟。寺內(nèi)殿宇軒昂,佛像異常璀璨。無論是彌勒殿還是大雄寶殿,無論是七佛殿還是普賢殿,再或者是藏經(jīng)樓、吟翠樓、待月山房等,遠(yuǎn)遠(yuǎn)望去,從前至后逐級升高,布局井然有序。
七佛殿內(nèi)安放著七座佛像,中間便是至尊——釋迦牟尼。另外,寺內(nèi)還有一尊罕見的瓷佛,2.4米高,身穿千葉蓮衣,身型豐滿,神情端莊。傳說這佛像是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在江西景德鎮(zhèn)燒制的,具有極珍貴的歷史價值。
元代書法家趙孟書《王右軍蘭亭序》便存放于這里的藏經(jīng)樓。據(jù)說,藏經(jīng)樓里存放著大條幅的作品,其中不乏鄭板橋、康有為、張大千、徐悲鴻等名家墨跡。似乎那些薄薄的塵埃下隱藏的是那些穿越時空,卻依然鮮活的面孔。他們將命運(yùn)交付藝術(shù),寄靈魂于作品。
報國寺周圍的古楠修竹掩映中,有一口相傳是峨眉十景之一的“圣積晚鐘”。寺鐘高2.8米,重12.5噸,上刻自晉朝以來歷代帝王將相、高僧居士姓名和銘文、佛偈6萬余字。當(dāng)年入夜敲鐘,每敲一下,鐘聲歷時1分15秒,聲聞30里,空谷傳音,動人心魄。鐘聲所到之處,皆帶給聞?wù)咭云届o,驅(qū)散噩夢,增添其夢中的甜美。
從古至今,中國的文人墨客從未停止過對明月的追捧。不管是出于顧影自憐的傷神,還是含沙射影的反抗,抑或悲天憫人的感慨,也許是互訴衷腸的表達(dá)。這輪高懸于古老土地上的明月,承載了這個民族太多太多紛繁復(fù)雜的情感。虔誠地抬頭仰望,讓皎潔的月光洗滌胸中的浮躁,不失為峨眉觀月的一種享受,這種享受便在洗象池。
池月共賞,卻又各抒其情。明代詩人顧炎武婉婉約約地吟唱出:“洗象池邊秋夜半,常留明月照寒林。”篤信佛法的詩人梁叔子,在詩中又是這么評價的:“片石孤云突窺色,象池皓月映禪心。”
對,禪心,在洗象池賞月,修煉的是一顆玲瓏的禪心。
峨眉山洗象池在峨眉山海拔2070米之上,凌駕于鉆天坡上,于清康熙年間建成。洗象池起初被稱為初喜亭,意思是說游人以為到此已登頂,心里甚是歡喜。傳說,古時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寺前一方池中汲水洗象,因而得名。因為屬高寒地帶,雨雪較重,故而其殿矮小,且用鉛皮蓋房。
“象池夜月”同是醉人的十景之一。
入夜,每當(dāng)云收霧斂,月朗中天,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你坐在低矮的鉛皮客寮的屋檐下,手托雙腮,仰望天宇,像是回到純真的孩童時代。月朗星稀,坐在蒲團(tuán)上打坐參禪,此刻,不失為一種境界。
如果遇上新月當(dāng)空,月光雖然暗淡,卻是另一番美景。從舍身崖下隨著氣流魚貫而出、徐徐升起的“圣燈”是一種讓人嘆為觀止的綠色光團(tuán)。星星點點,閃閃爍爍,百點、千點、萬點……灑滿了洗象池周圍的山山嶺嶺,仿佛天上的繁星和地上的圣燈連成一片,讓人不禁吟嘆: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睹?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長城的月夜承載著征戰(zhàn)的凄涼和壯美;“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蘇揚(yáng)的月,伴著盈盈歌女的歌舞升平,袒露的是紙醉金迷的奢華;“煙籠寒水月籠紗”,秦淮河的月夜就像是江南女子姣好的面容,小家碧玉。但是峨眉的月,似乎是受了普賢菩薩的點化,沾染了佛性,賜予觀者的,是更多的平靜和淡然。淡然入世,安然處事。賞月也是一種修行,修煉成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叫慧眼禪心。
在從洗象池上山的路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寺廟。心里總是期許著能遇到如周芷若般美若天仙的女子,她們雖面帶薄紗,但還是可以隱隱地看到眉心朱砂的印跡,她們將自己清秀的面容同古老的寺廟一起隱匿于斑駁的樹影當(dāng)中,常伴青燈,熾烈的青春和佛燈一同燃盡。
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
山路的兩旁,是盛放的杜鵑花,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依然有鮮艷的花朵,燦爛地開放,它們就像是一張張明媚的笑臉,鼓勵著這些歷盡千辛虔誠登頂?shù)男腥恕?/p>
頂禮膜拜……似乎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信仰更讓人執(zhí)著的東西。快到金頂?shù)臅r候,隱約看到前面石階上有一起一伏的身影,心中暗暗疑惑。拾階而上,赫然看到一個身穿厚厚僧袍的僧人,三步一叩,起起伏伏,緩慢地向金頂行進(jìn)。這是金頂?shù)某フ撸皇墙j(luò)繹不絕的虔誠的朝圣者中的一個。僧人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身上破舊的僧衣上結(jié)著大塊大塊的補(bǔ)丁,背上背著大大的包裹,露出斗笠和嶄新的僧鞋,這樣嶄新的僧鞋,一路上不知穿壞了多少雙。他輕輕叩首,仿佛整個峨眉金頂都隨同這個動作微微地震動,抬起頭,額頭中央赫然是厚厚的老繭,這老繭厚一層,虔誠就增一分。
在峨眉金頂,無時無刻不被一個詞震撼著,這個詞叫虔誠。
峨眉金頂是第二高峰,海拔超過3000米。相傳,金頂最早的建筑建于東漢,名為普光殿。唐宋時期,此殿更名為光相寺。而金頂?shù)睿臼切抻诿魅f歷年間的銅殿,萬歷皇帝朱鈞曾為此題名——永明華藏寺。當(dāng)朝陽照射山頂,金殿便迎來金光閃耀,炫麗異常,壯觀之至。
金頂高出云端,站在山頂,極目遠(yuǎn)眺,感覺胸襟無限開闊。若是晴日,仰望悠悠藍(lán)天,腳下靄靄白云,俯視千里田園,仿佛在海拔3077米的高度也可以聞到山下甜甜的稻香。岷江、青衣江如絲帶縈繞,纏在自己的腳踝,像是如履平地的霧靄。
眺望巍峨的雪山,心中浮想無數(shù)個關(guān)于雪山的傳說,傳說中每個雪山都是一個威武的山神,這些山神日日夜夜注視著峨眉金頂,時時刻刻感受著普賢菩薩的感化。
峨眉的佛光,是峨眉一絕,佛光在佛教界稱為“隨緣應(yīng)化”。每當(dāng)雨雪初霽,太陽西照,流云繾綣。太陽的余暉斜射在舍身山下的云朵之上,你會看到一個紅色在外,紫色在內(nèi),中心部分發(fā)亮的彩色光環(huán)。你的人影映入光環(huán)之中,身影分明,人動影隨。
本想轉(zhuǎn)身離開金頂,卻回身叩首。向恢宏的四面十方佛叩首,向金碧輝煌的金頂叩首,向巍峨的雪山叩首,向瑰麗的日出云海叩首,向虔誠叩首。
“大行普賢,愿行廣大。”峨眉具有一種能量,這能量源于佛,它牽著信仰,引著虔誠,更引著無數(shù)朝拜者絡(luò)繹不絕的腳步。
幫同事買的兩本,據(jù)說不錯
很不錯,內(nèi)容豐富
書挺不錯。
書不錯,就是物流是漫長的等待
值得購買!!!
希望加強(qiáng)包裝 加快送貨速度
以前我是不評論的,但是自從知道評論可以給積分,我是走到哪把這句話復(fù)制到哪里。其實書還是挺好的!
很好很好的
非常滿意哦!
畫面精美,內(nèi)容一般
到貨很快。性價比較高。有需要再來。
值得一讀!好書!
不錯不錯不錯
囤貨中,經(jīng)常在當(dāng)當(dāng)買書
不錯吧。還沒看
挺好的,一直想去四川,先過過眼癮好了,很好
很不錯的一本書!可惜地震把九寨的一些景點給破壞了。
還不錯,這一套差不多快收藏完了。
很好,內(nèi)容不錯
書不錯值得一看
還沒看,看完追評。質(zhì)量感覺還可以。
很滿意,繼續(xù)支持!
真的很滿意
早就想買的書,收到后,包裝完好,印刷也精美
只是簡單的將四川知名景點進(jìn)行了羅列,沒有絲毫的可借鑒性和實用性,在資訊發(fā)達(dá)的今日,這本書毫無意義
剛剛買到手的一套好書,版式文字都很漂亮,值得擁有~~
做的挺精致,還有塑封,感覺挺上檔次。而且書后還贈送了一個漂亮的小本本,驚喜。
非常好的一本書,內(nèi)容很具體,圖片也很精美,銅版紙的印刷質(zhì)量特別好,還附贈一個旅行手賬本,非常喜歡
正版圖書,內(nèi)容很好,只是這次當(dāng)當(dāng)只用了一個薄的塑料袋包裝四本書,導(dǎo)致其中一本部分刮傷,以前沒有過。
剛剛?cè)ミ^四川黃龍九寨,準(zhǔn)備再去四川其他地方走走,買來了解一下
都書四川好玩,成都最適宜人居住,真想去看看。為了做攻略買了一本這樣的書,沒想到內(nèi)容這么細(xì),很多好玩的地方都有推薦,而且文字優(yōu)美耐看,推薦。
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就到了四川了:)非常漂亮的介紹四川旅游的書,景點介紹詳實,文字優(yōu)美,紙張也是我特別喜歡的銅版紙,圖片印刷上去美美噠。贈送的小筆記本也很有愛,贊一個。
書中介紹的景點很全面,基本四川主要的景點都涵蓋了,想去哪里直接看這本書就可以了,不用上網(wǎng)找攻略了。紙張好,文字美,另外還贈送精美的手賬本,可以把旅途中的見聞感受都記下來,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