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把所有的人體結構解剖學都包括于內,你很難找到比本圖冊更為的分析,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對人體相關服飾有完整的研究。
本書還包括了伯里曼結構解剖體系的全部重要內容囊括了他畢生的素描作品,綜合了藝術家本人的六部知名著作。本圖冊是一部規模較大、最、最和最實用的人體繪畫指南。
我們意識到韻律的存在并不是從哪個時期或者哪些藝術家、藝術群體開始的。我們知道在1349年,一群佛羅倫薩畫派的藝術家組成了一個藝術團體,研究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成等,其中包括對運動進行科學化的研究。
伯里曼活潑鮮明的個性使其對解剖的研究生動而充滿趣味。他所繪畫的肌肉和骨骼結構都非常美,為本學科提供了一部真正新穎的著作。這些解剖的素描并不是提供給醫科學生或醫生的,而是為美術工作者專門繪制的。它好就好在是從造型入手來研究人體結構和解剖,這也是正是西方繪畫的精髓。
永遠的繪畫經典
伯里曼在繪制人體時,先用立方體來代替人體的主要結構(如頭部、胸腔和骨盆等),然后用表示動態的線連接在一起,并且在它們之間使用"楔形"或者簡化的形狀來表現人體各部位的結構。
經典出自大師之手,而大師的藝術血統又是那樣倍受矚目:
喬治·伯里曼的老師是讓·里奧·杰羅姆,
杰羅姆的老師是保羅·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的老師是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安格爾的老師是雅克路易·大衛。
這是一條法蘭西學院的藝術教育血統。
美國斯特林出版公司授權
兩度入選全行業優
一 怎樣畫人體輪廓
二 人體比例
三 測量
測理
活動的塊
四 楔入、穿過和固定
五 平衡
六 韻律
七 旋轉和扭動
八 光與影
九 組塊的分布
十 制作人體模型
十一 制模
十二 人體頭部
頭骨
凹凸起伏的頭骨
頭部的步驟畫法
頭部的透視畫法
頭部各組塊分布
頭部的構造
頭部的平面
頭部的輪廓
視平線以上
視平線以下
十三 五官
十四 頸部
十五 軀干(I)
十六 軀干(II)
十七 肩胛骨
十八 胳臂
十九 前臂
二十 肘部
二十一 腋窩
二十二 手
二十三 拇指
二十四 手指
二十五 拳頭
二十六 與手相接的指關節
二十七 嬰兒的手
二十八 骨盆
二十九 下肢
三十 足部
三十一 著裝
三十二 體積
三十一 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