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希特勒傳記的人有很多,但真正親眼見過希特勒本人的卻寥寥無幾。
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時任哥倫比亞公司駐德記者、后來成為史學泰斗的威廉 夏伊勒來到柏林,開始了對希特勒長期的跟蹤報道。他親眼見證了希特勒從權力一步步走向毀滅。
在柏林,我目睹希特勒登上元首的寶座,進行煽動人心的演講。無數人陷入他的語言魔力,崇拜他,并服從著他可怕的命令。
在波蘭,我跟著德軍在前線待了幾天,所有城市和鄉鎮都在戰火中化為廢墟,尸橫遍野。在那里,希特勒被塑造成了戰無不勝的德國戰神。
在貢比涅,我見證了法國投降的場景,希特勒帶著勝利者的傲慢宣讀停戰協定,他終于洗刷了“一戰”的恥辱。這是他一生的光輝時刻。
……
翻開本書,領略一個歷史見證者眼中真實的希特勒。
《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威廉 夏伊勒經典力作。
作者親眼見證并跟蹤報道了希特勒從崛起到敗亡的全過程。
他親眼見證了希特勒煽動人心的就職演講、三個月滅亡波蘭后的趾高氣昂,以及在接受法國投降時的輕蔑傲慢。
本書是了解希特勒一生的極簡經典版本。
32開精裝裝幀,內有16頁精美彩插,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
推薦鏈接:
威廉 夏伊勒,美國著名駐外記者、新聞分析員及世界現代史學家。1904年生于芝加哥。
1934—1941年間,夏伊勒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擔任駐德記者,期間他親眼見證希特勒上臺并跟隨德國軍隊輾轉于各大戰場。他將這一時期的新聞傳至美國,其激情洋溢的言辭使美國開始對納粹保持警惕,這使他贏得了皮博迪獎。
1960年,他根據親眼見聞和納粹被繳獲的檔案編撰而成的《第三帝國的興亡》正式出版,并于次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凱里 托馬斯獎。上市不到一年,銷量超過100萬冊,被譽為研究納粹德國的必讀之作。
代表作品:《第三帝國的興亡》《希特勒的興亡》
及時部分 希特勒的發跡 / 001
父親與兒子 / 003
在學校的時光以及一段無所事事的日子 / 006
在維也納的沉淪與出離:一生中最悲慘的歲月 / 012
命運的抉擇:走上政壇 / 020
啤酒館政變 / 028
第二部分 征服德國 / 037
一本發人深思的書和一個新的開始 / 039
墮入愛河 / 046
奪權的驅動力 / 052
元首與獨裁者 / 059
第三部分 征服歐洲 / 069
沒有流血的戰爭 / 071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 084
戰爭初期的驚人勝利 / 098
巨大轉折 / 112
第四部分 希特勒的滅亡 / 123
希特勒的“新秩序” / 125
刺殺希特勒 / 131
希特勒帝國的終結 / 143
希特勒之死 / 152
希特勒的興亡:
二戰爆發及時年的那個11月,所有到場的將軍們,包括所有的高級領袖,都不再對他們的較高指揮官產生任何懷疑了。
這個獨裁者手中掌握著他們的命運,掌握著德國的命運——甚至在當時看來,掌握著整個世界的命運。他成為了一個危險的、不負責任的自大狂。
但在之后的七個月里,希特勒卻表現得十分理性且精于計算,并將他的計算結果付諸實施。這讓他的將軍們相信了元首的軍事奇才。
在大部分將軍的反對下,他在1940年4月占領了丹麥和挪威。4月9日,幾艘德國商船在德國海軍的策應下秘密駛入挪威的五個主要港口和丹麥的哥本哈根。接著,德軍突然從商船里涌出,幾乎不發一彈就占領了城市。
事實上,丹麥在兩個小時內就投降了。而勇敢的挪威人則在盟軍的支持下,利用崎嶇的地形抵抗到了6月。
1940年5月10日,德軍襲擊了荷蘭和比利時邊境,并迅速向法國行進。只用了六周,戰爭就結束了。曾在一戰中成功抵抗了四年的法國及其周邊國家統統投降。而英國遠征隊也被趕出了英吉利海峽。
納粹征服者再一次顯示出了他的勇氣。他不顧眾多高級將領的反對,命令坦克部隊駛入了樹木叢生的阿登高地。法軍和英軍認為坦克是不可能在那里發動襲擊的,但他們錯了。十天后,德國坦克抵達位于英吉利海峽之濱的阿布維爾,截斷了英法兩國的軍隊。
“元首非常開心。”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約德爾將軍在攻占阿布維爾當晚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1940年6月22日,法國在貢比涅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恰恰是一戰時德國簽署休戰書的地方;為了讓報復來得更甜蜜,希特勒堅持讓法國在這里投降。
我當時剛好在貢比涅,有機會目睹希特勒在這個重要時刻的狀態。這是他人生的制高點之一。
受降儀式那天,法國的天氣前所未有地好。和煦的陽光灑在林中的那一小片空地上,希特勒走到一戰協約國戰爭紀念碑前,閱讀著上面的碑文: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被它妄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打敗,從此喪失其罪惡的尊嚴。
站在6月的驕陽下,希特勒細細地品味著上面斑駁的字跡。我看著他臉上的表情。這種表情出現在他生命中每一個“偉大”的時刻。他的臉上先是充滿了恨意,然后轉變為輕蔑,最終以勝利者的驕傲結束。
這個德國戰爭狂人終于可以復仇了。他走到德國工程師剛剛從博物館送到這邊的老休戰車前。希特勒坐在了當初福煦將軍的座位上,背誦了當時德國所簽署的停戰協定。
聽完威廉?凱特爾宣讀了他寫給法國的停戰協定后,他就起身出發去了巴黎。
在美麗的塞納河岸,希特勒情緒激蕩。他參謁了偉大的法國征服者拿破侖?波拿巴的墓地。他站在那里,靜靜地凝視著墓碑,逗留了近一個小時。
“那是我一生中最偉大也最美妙的時刻。”他后來對手下說道。顯然,他已經將自己視為20世紀的拿破侖。他對這一角色頗感驕傲。
1.能夠將活著的證人與史實結為一體的偉大歷史學家。
——《紐約時報》
2.威廉 夏伊勒是一位故事高手……現代史中那些歐洲重量級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讀者眼前,對他們的精準描述,堪比作者對自己的描述。
——[美]威廉 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作者
3.誠懇、富于探索精神,作者的一生和歷史比翼齊飛,他照亮了后者。
——《洛杉磯時報》
這書雖然薄了點,但是很好看,很吸引人。
還不錯,正在看
不錯可以哦
內容太簡單,屬于中學生讀物。
很值,很喜歡,時間關系還沒開始看,相信內容一定非常好,好評了,當當快遞一向不錯。
最近買了太多太多的書,我要看一陣子了
替同事買的書
簡潔明了,有點像大部頭《第三帝國的衰亡》的簡化版。
內容簡單膚淺,另外200頁紙就要六十塊,定價太貴了
早些年讀過《第三帝國的興亡》,再讀作者的這本書。
有一點不是很全面,挺薄的書,如果想簡單了解一下希特勒還是可以的
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親眼見證并跟蹤報道了希特勒從崛起到滅亡的全過程。
朋友喜歡這種傳記,于是就給他買了幾本,先看看。
了解第三帝國的又一本大作,名家筆下的戰爭狂人。
文字比較淺顯易懂,把希特勒的成敗做了較好分析,作者觀點鮮明,對于想了解希特勒本人來說,是本好書。
好書!之前讀過第三帝國的興亡,沖著作者買的!果然沒讓我失望!字體大而清晰!排版很舒服!插圖也不錯還有彩色圖片!
看完此書,總算對名人希特勒有了大致的了解與敬佩!感謝當當網的極力推薦!
很簡短,卻能體現出希特勒的一生中重要的事件。
印刷圖片都好,就是薄了點,這么本小書定價過高了,好是打折收的。
一直對納粹的歷史很感興趣,想知道希特勒是如何崛起,如何滅亡的。
珍貴資料和圖片,顯示了第三帝國的軍事實力和狂妄野心,20世紀最黑暗的時代由此開始。
看過作者的《第三帝國的興亡》,雖然沒讀完,但是的確是很扎實的著作,這本希特勒的興亡相比之下,更好讀。
書收到了,只是沒想到會這么薄。可能是書比較好吧,價格貴一點。書沒什么破損,配送的挺好的。希特勒的一生是傳奇,包括德國也是,很值得去研究這其中的事。用老舍的話說就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樓塌了。希望能從作者這兒看到不一樣的解讀
大家好,請讓我為該書《希特勒的興亡》寫個書評吧!此書為美國歷史學家夏伊勒繼《第三帝國的興亡》后的又一新作!該著作的作者所使用的文字十分簡潔,使得一百多頁的書可讀性極強,特別是書中安插的數頁彩圖與黑白畫面極其準確地反映了希特勒的興與亡!最重要的是作者本人又是希特勒的親眼見證者,就完全使得本書既權威又可靠!尤其是本書制作為精裝版,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十分值得讀書人閱讀和收藏!謝謝大家!
是一本制作很精美的精裝書~里面有很多彩插,買一本收藏,再好不過~
讀起來很輕松,就像是有人在給你講故事,而如果要是去研究希特勒的角度去看,感覺內容很膚淺,沒有讓人驚喜的內容,對希特勒人物的定位就是從一個“天才”變成了“瘋子”,感覺不深刻,初步了解二戰故事的人看看不錯,另外60的定價太貴了。
把書寫薄是一種本事。在有限的文字內,把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人的一生寫下來,同時不失張力,這必須是在消化巨量研究資料、甚至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才能做到。威廉·夏伊勒的這本希特勒傳記,無論從閱讀體驗還是內容質量上,都可以說是了解希特勒、了解二戰史最佳的入門讀物。
此書《希特勒的興亡》為美國歷史學家的又一新作!他用極其簡潔有力的筆法描述了希特勒的興起和最后的覆滅!該書為名家出版社出版,制作為精裝本,使得閱讀和收藏價值比起平裝本要略高一籌!由于封面采用主人公希特勒的頭像,使得內容同標題極其吻合!最重要的是該著作由于是最新上市的出版物,比起其他的暢銷書,此書的銷量自然是遙遙領先!謝謝大家!
在今天,已經不需要多說,除了極少數極右翼分子和納粹殘留勢力,更多的人們對于希特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憎惡,這種憎惡是毋庸置疑、一以貫之的。但在1920年代希特勒剛剛登上德國的政治舞臺,直到1930年代取得德國政權并開始在歐洲大陸上為所欲為的時候,為什么那時的很多人,包括政治家,包括普通民眾,會被希特勒的“表演”所吸引,不斷地縱容他,做出了那么多慘絕人寰的“惡”呢?!美國著名駐外記者、新聞分析員、世界現代只學家威廉·夏伊勒所著的《希特勒的興亡》一書,還原了他所親眼見到的希特勒。《晉書》上說:“前車之覆軌,后車之明鑒。”認識并認清希特勒,正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