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 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著名的演說家、律師。他保全了美國,解放了黑奴,是全世界敬仰的草根總統。
本書是成功學大師戴爾 卡耐基的扛鼎之作??突殚喠舜罅抠Y料,并在林肯的家鄉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了解真實的林肯。與其他學術專著不同,他力圖用生動的筆觸簡潔明了地講述林肯人生中各階段的重大事件——家庭生活、求學之路、律師生涯、白宮歲月、不幸遇刺……傾盡心力譜寫了林肯成就非凡而又悲苦不已的一生。
◎一介平民搖身成為一代偉人
林肯出身貧寒,家庭破碎,愛情夭折,屢次經商失敗,屢次競選議員落敗……直到51歲才迎來了他輝煌的開始,正所謂“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人生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卡耐基的勵志典范激勵著每一個仍在追求夢想的人
卡耐基風靡全球的“成功學”著作給予了無數迷茫者以斗志,但他卻在閱讀一條有關于林肯的故事時,感到興奮異常。由衷地感嘆到“林肯一生的經歷,是所有人類歷史記錄中令人神往的傳奇之一”。
◎這是一本剖析林肯的經典暢銷傳記
本書除了描寫南北戰爭、解放黑奴、劇院槍殺等一樁樁標志性的大事,還揭示了林肯曲折的身世,凄美的愛情,家有悍婦的婚姻等個人生活經歷,家會傷人但也成就了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中,林肯居于首位。
及時部分成長、愛情與婚姻
1. 外祖母的傳奇經歷 / 002
2. 善良苦命的母親 / 009
3. 非凡的學習能力 / 016
4. 情竇初開的年月 / 022
5. 永失一生至愛 / 031
6. 律師生涯的開端 / 041
7. 難逃婚姻宿命 / 049
8. 走入愛情墳墓 / 057
第二部分從貧困律師到草根總統
9. 名存實亡的婚姻 / 064
10. 貧困的律師生活 / 073
11. 不受歡迎的妻子 / 077
12. 仕途打拼與失利 / 083
13. 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 / 089
14. 林肯PK 道格拉斯 / 097
15. 夢幻一般的黨內勝利 / 109
16. 離開竟成永別 / 114
17. 危機四伏的就職行程 / 124
第三部分白宮歲月
18. 初戰節節失利 / 130
19.“軟腳拿破侖”麥克萊倫 / 136
20. 一將難求,一子痛失 / 141
21. 內閣中的斗爭 / 148
22.《解放奴隸宣言》 / 160
23. 葛底斯堡戰役與演講 / 168
24. 格蘭特的傳奇經歷 / 180
25. 林肯連任 / 190
26. 南北戰爭的勝利 / 200
27. 總統夫人的惡行 / 203
28. 遇刺與離世 / 212
第四部分林肯的歸宿
29. 林肯的葬禮 / 224
30. 兇手的末路 / 228
31. 布斯的生死之謎 / 240
32. 林肯夫人的晚年 / 248
33. 離奇的盜尸案 / 259
附錄
及時次就職演講 / 266
第二次就職演講 / 275
及時部分成長、愛情與婚姻
3. 非凡的學習能力
林肯長到十五歲時,他可以認得字母表,并能閱讀少量詞匯,但還是相當困難。不過,他沒有書寫能力。在1824 年秋天,一位四處游歷的邊遠林地教師漂泊到了鴿子溪(Pigeon Creek)沿岸的定居地并創辦了一所學校。為在這位新老師阿澤爾 多西(AzelDorsey)指導下學習,林肯和他妹妹每天早晚都要步行四英里穿過森林。多西主持的這所學校以“吵鬧”而知名,這里的孩子們念書時都會放聲朗讀。通過這種方式,老師相信自己能分辨出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他手拿皮鞭,在教室中來回行走,隨時會給那些保持沉默的孩子來一家伙。有了這種對于喧鬧機制的“獎賞”,每個學生都盡力讓自己的聲音比他人更刺耳,叫嚷聲甚至在四分之一英里之外都能聽到。
在這所學校讀書時,林肯戴一頂松鼠皮做的帽子,穿一條鹿皮制成的馬褲,褲子離腳下面還有相當一段距離,使得小腿有好幾英寸都暴露在狂風大雪之中,刺眼而又讓人同情。
這所“學校”建在一所簡陋的木屋中,其高度勉強能讓老師站直身體。房間沒有窗戶;每一面都抽下一根長木板,然后用涂有油脂的紙張蓋住缺口,以使陽照射進來。房間的地板和座椅,都是由碎木板加工成的。
林肯的閱讀教材都摘錄自《圣經》;在做書寫練習時,林肯將華盛頓和杰斐遜的字體作為自己的模板。他的筆跡與二位先賢相當類似,總是清晰有力且別具一格。林肯的字體被人廣泛稱道;而那些不識字的鄉親們,會步行幾英里來請亞伯拉罕為他們寫信。
現在,林肯在學習中發現了一種真正的興趣,甚至說是激情。學校的區區幾小時實在是太少了,他在家中就繼續學習。紙張稀缺而且昂貴,因此他就用一種木炭棒在木板上書寫。有時在自家的木屋里,他也會在墻上那些平滑的板面做算術運算。只要發現木板上寫滿了圖形與文字,實在沒有空間之時,林肯就用一把繪圖刮刀將墻面刮干凈,并重新開始書寫。
林肯家太窮,買不起算術本。他借了一本,將其內容謄寫到許多張與普通信紙差不多大的紙張上,然后用麻繩將它們穿在一起,這樣就有了一本屬于自己的算術本。直到林肯去世時,他的繼母依然保留著這個仿制品的一部分。
此時,他開始展現出了一種特質,讓自己與落后林區的學者截然不同。對于各種話題,林肯都希望寫出自己的觀點,有時他甚至會提筆賦詩。他也會將自己的詩歌與散文習作拿給一位鄰居威廉 伍德(William Wood),請求后者的指正。林肯能記熟并背誦自己的詩作,而他的散文也贏得了廣泛關注。一位律師曾對林肯有關美國政治的文章極為著迷,將其拿走并讓文章得以發表。俄亥俄州(Ohio)的某家報紙,則將林肯一篇關于戒酒的文章作為專題發表。
但這些都是后來的事情。他上學期間的及時篇作文,是因其玩伴的野蠻游戲而有感而發。他們捉到了幾只水龜,并將燒紅的炭放在它們的背上。林肯乞求這些人住手,并且跑上前去,用自己的赤腳踢飛了炭。林肯的散文處女作是呼吁對動物的仁慈。這個男孩已經顯示出了對苦難者的深刻同情,而這一特質原本是成人才能具備的。
五年之后,他進入了另一所學校,但時間并不固定,正如他所說的“學期甚短”。
從此,林肯接受正規教育的所有努力就結束了。他全部的上學時間合計不超過十二個月。
1847 年,當林肯進入參議院并填寫一份簡歷表格時,他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你接受了多少教育?”他用一個單詞做出了回答:“不足”。
在獲得總統提名之后,林肯說:“當達到法定年齡時,我依然知之甚少。而且,有點奇怪的是,我能夠讀書、寫作,并遵照三分法進行數學運算;但這些就是我的全部。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上過學。如今我在教育上獲得的丁點進步,都是迫于生存的壓力,零敲碎打地獲得的。”
而林肯的老師都是些什么人呢?他們是一些四處漂泊、甚至稱得上愚昧無知的教書匠,這些人有的虔信巫師,有的認為地球是方的。然而,就是這樣破碎的和沒有規律的學習,林肯培養出了一個人所能夠獲得的最有價值的,甚至是他人通過大學教育才能收獲的財富之一:對知識的熱愛,以及對學習的渴求。
閱讀能力為林肯打開了一個嶄新和奇妙的世界,一個他之前甚至做夢也不敢想象的世界。這種能力改變了他,拓寬了他的視野,賦予了他更多憧憬。因此,在接下來的四分之一世紀中,閱讀依舊是林肯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愛好。他的繼母曾為這個家帶來了由五本書組成的小小圖書室:《圣經》《伊索寓言》《魯濱孫漂流記》《天路歷程》和《辛巴德航海記》。這孩子沉浸在這些無價的寶物之中。他將《圣經》和《伊索寓言》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林肯將這兩本書讀了多次,以至于自己的處世之道、言談舉止,以及提出問題的方法,都深受它們的影響。
但這幾本書是遠遠不夠的。他渴望有更多作品來閱讀,但自己卻沒有錢。因此,林肯開始借書籍,借報紙,借一切印刷的物品。他步行前往俄亥俄河畔,從一位律師處借到了《印第安納州法律修正案》的抄本。這樣,他就生平及時次讀到了《獨立宣言》和《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林肯曾經常為附近的一位農場主挖樹樁,鋤玉米。他從后者處借來了兩本(也可能是三本)傳記。其中一本是威姆斯牧師(Parson Weems)所著的《華盛頓生平》。此書讓林肯深深著迷,晚上只要看得見的時候,他都會閱讀;而且當準備入睡時,他會將書夾在木板之間的一處縫隙,如此一來,只要陽光穿過木屋照射進來,他就會重新開始閱讀。24小時夜里下了場暴風雨,這本書被打濕了,物主拒絕接收。因此林肯不得不連續三天為其收割和堆放禾稈,以作為賠償。
但是,在林肯所有的借書冒險之旅中,從未有一本書比《斯科特教程》讓他受益更多。此書對他如何進行公開演講提供指導,并引導他認識了西塞(Cicero)和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這樣的知名演說家,以及莎士比亞(Shakespeare)戲劇中的諸多角色。
林肯將《斯科特教程》捧于手中,在樹下來回踱步,大聲宣讀哈姆雷特(Hamlet)對演員的指導,并反復朗誦安東尼(Antony)在愷撒(Caesar)尸體前的演說:“朋友們,羅馬公民們,鄉村們,請聽我說,我來此是為了埋葬愷撒,而并非為了歌頌他!”
當林肯讀到一個特別吸引自己的段落,而手邊又沒有紙的時候,他就會用粉筆記在一塊木板上。最終,他制作了一個粗糙的剪貼簿。林肯用一根禿鷹的大翎毛做筆,以刺莓的果汁做墨,將所有自己特別喜愛的內容都記于簿上。直到能夠背誦許多長詩和演講之前,他都將剪貼簿帶在身邊以便隨時學習。
當林肯外出在田間勞動時,也要把書本帶在身邊。當馬兒在玉米地盡頭休息時,他就坐在一處籬笆的頂部開始學習。在中午,他并不坐下來與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就餐,而是一手拿個玉米烤餅,另一手拿著書本,將雙腳抬得高過腦袋,讓自己沉醉于字里行間。
當法庭開庭時,林肯經常步行十五英里來到沿河的鎮上,去傾聽律師們的辯論。后來,當林肯和其他人一起在田地里干活時,他會時不時地扔下手中的鶴嘴鋤或者干草叉,爬上一處籬笆,并重復他先前所聽到的,律師們在羅克波特(Rockport)或者布恩維爾(Boonville)的演講。在另一些時候,他會模仿自己周日在小鴿子溪教堂所聽到的,牧師做洗禮時僵硬呆板的大喊大叫。
亞伯經常將一本笑話書《奎恩笑話集》帶到田間。當他跨坐在一根圓木上,大聲朗讀書中片段時,森林中就回響起聽眾們響亮的哄笑聲。不過,他經管的玉米地,野草卻茁壯成長,麥田里的麥子也變得枯黃。
當時雇用林肯的農場主抱怨說,這小子太懶散了,“懶惰透頂”。林肯對此并不否認,但他說:“我爸爸教導我去工作,但他并沒有教我去熱愛它。”
老湯姆 林肯頒布了強制性的指示:一切這些愚蠢行為必須停止。但它并沒有終結。亞伯繼續講他的笑話,發表他的演說。終于有24小時,在眾目睽睽之下,這位老頭子狠狠地抽了兒子一巴掌,將他打倒在地。兒子哭了,但他什么也沒說。父子之間的不和就此逐步形成,并且將在他們的余生中一直持續下去。當湯姆年邁之時,林肯在經濟上給了父親一定照顧,但在1851 年,當老人躺在病床上行將告別人間之時,兒子并沒有回去看望他。“如果我現在去見他,”林肯說,“我很懷疑,這么做帶給我們的痛苦,會不會比欣慰更多。”
卡耐基開啟了一扇充滿新鮮感和親密感的大門,將這部偉人的傳記寫成了精彩的小說。
——《紐約先驅論壇報》
這是美國歷史上令人驚訝的故事。這本關于林肯的書是前所未有的。在我看來,沒有任何一本關于林肯的小部頭著作能把林肯展現得如此豐富,如此令人刻骨銘心。
——美國著名新聞記者、電臺播音員 洛厄爾 托馬斯
馬克思曾經說過:“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其實,這兩位美國偉人有著非常不同的性格。如果說華盛頓的標記是他的高尚品德的話,那么,林肯的標記就是他那無與倫比的人道主義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 曹德謙
故事比較精彩,人文形象生動,較詳細的簡紹了林肯的一生,與林肯的個人特點(性格,習慣,能力等)。但在對于事件的分析中的深度不足(限于版面吧。)。
卡耐基唯一的傳記作品,果然與眾不同,字里行間滲透著積極向上的美國精神和美國夢!
包裝不錯 每一本都單獨封了塑料包裝 沒有破損
嗯挺好養成看書的好習慣中 學長說多看人物傳記好
名人傳記,放在床頭,沒事拿來看看。本書翻譯的還不錯吧
看了試讀章節才決定買的,一直也不知道自己喜歡讀什么種類的書,就打算買本名人自傳讀讀看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紙張和圖片很精美。孩子喜歡,對孩子學習有幫助。值得推薦。
孩子學校要求買的,是美國歷史上令人驚艷的故事。
卡耐基唯一的一部傳記作品,眾多林肯傳記中的精典之作。
加價購的、還沒有看、囤著、有時間再去了解一下偉大的林肯。包裝好、物流快、整體感覺好、信賴當當。
《林肯傳》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人生導師、不斷創造“人類出版史上奇跡”的戴爾·卡耐基的傳記作品,是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的全譯本,描述了林肯這位平民總統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困苦的童年歲月、坎坷的求學之路、不幸的婚姻生活、忍辱負重的白宮生涯……真實地再現了一個神情憂郁、始終在痛苦中掙扎卻能保持品德高尚、滿懷仁慈之心的偉人形象,他那在坎坷中百折不撓的精神,至今仍然激勵著后人,成為人類歷史上搏擊人生的典范。
對林肯很感興趣,但這是收下的第一本傳記,還沒來得及讀,希望不至于辜負
感覺林肯這個人心理上是有問題的,也是一個教育缺失的父親!不過可能偉人就是這樣的
非常好的一本書,讓人更深刻的了解林肯,值得反復看。
林肯總統,令人敬佩的偉人,我非常想了解了解其生平事跡。
林肯對于美國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他面對困難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你在質疑生活時,當你在質疑自己時…對比一下林肯,你會覺得自己很幸福
戴爾·卡耐基,美國作家、演講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成功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在實踐基礎上撰寫的成功學著作,是二十世紀最暢銷的勵志經典。
印刷、裝幀精美。林肯總統,令人敬佩,文章讓人感動。
老師推薦我們看電影?林肯?所以想讀一下傳記,再去看。
感覺被坑了,書就像小學生讀的書,徹底醉了,大學生千萬別買。
卡內基寫的,里面結合部分史實,更多側重于描寫林肯坎坷一生及林肯對于突發事件的應對來勵志。
看完林肯的一生,你會明白,偉大之人的偉大之處,同時也會理解,偉人也有我們凡人的煩惱。還有終于明白,林肯夫人的真實意思了。
林肯是個勵志性很強的人物,而卡耐基則是專門賣成功學的。
林肯傳是卡內基的作品之一。也是從更多角度去了解林肯這位偉人。值得大家收藏!
還沒有看,但是包裝不錯,紙質也好,林肯是最喜歡的美國總統之一, 他的經歷激勵了無數美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人,讀一讀,也希望對自己的人生有啟發~
本書被譽為最杰出的一卷本林肯傳記。作者是著名的林肯傳記作家,專門研究林肯及其時代的歷史學家。由于作者長期從事林肯的研究,有機會閱讀和掌握了大批文獻資料,又能把史學界和他自己研究成果加以融會貫通。書中不僅生動翔實地刻畫了林肯這位歷史人物及其歷史地位,而且也寫出林肯的經歷對他個人性格、思想發展變化的影響,呈現給讀者的是一位完整的林肯,律師、情人、政治家和總統。
卡耐基版本的林肯傳,無疑是值得推薦的,知道并了解林肯偉大的一生,對我們有很大啟迪作用。
卡耐基的視角和文字都比較親民,讓人有代入感,傳記整體有傾向性。我能感受到作者對于林肯強烈的同情,特別是他與太太的關系。通篇讀完,我現在能明白為什么老美都覺得林肯偉大。經歷了這么多挫折這么多失敗,內戰中這么大的壓力,好不容易勝利了,最后被刺殺。真是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