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的哥哥十歲,第二天得交一篇鳥類報告。雖然他之前有三個月的時間寫這份作業,卻一直沒有進展。當時他坐在餐桌前,周圍散置著作業簿、鉛筆和一本本未打開的鳥類書籍。面對眼前的艱巨任務,他不知如何著手,簡直快哭出來了。后來身為作家的父親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說:‘一只鳥接著一只鳥,伙伴。只要一只鳥接著一只烏,按部就班地寫。”’多年來,拉莫特把這個故事謹記在心,寫作的時候,以及給寫作班的學生上課時,她總把它當成一個鼓勵,并且,轉而贈予我們一份獻禮一本循序漸進、教導如何寫作和處理寫作過程中各種狀況的指南。
幾乎沒有一本教寫作的書,像這樣令人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感動落淚,并且如同小說般,讀畢竟有依依不舍的感覺。安 拉莫特坦率風趣的文筆,將寫作的各個面向,闡述得一針見血又引人入勝。這大概是本書之所以成為暢銷經典的原因──自1994年出版以來,蟬聯Amazon網絡書店分類排行榜名長達十四年之久。
安 拉莫特(Anne Lamott)1954年生于舊金山。身為古根漢學術獎得主的安?拉莫特曾為《小姐》(Mademoiselle)雜志的書評專欄作家,也為《加州》雜志撰寫過美食餐廳評論,并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及全美各地多個寫作研討會教授寫作。
致謝
前
及時部寫作
動筆
我總會在寫作班開課的及時天告訴新生們,照實描述是寫出好作品的要素。我們是一種需要、也想要了解自己是誰的生物。羊虱似乎不像我們一樣擁有如此渴望,所以它們不寫作。我每年的學生都有一籮筐故事想說出來,于是便興致勃勃、甚至可能滿心歡喜地開始動筆寫作——相信人們將會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他們也打算全心投入這件從小便由衷渴望的工作。但在書桌前坐了幾天后,卻發現要以生動有趣的文字描述事實,竟有如幫貓洗澡般困難又磨人。有些人便喪氣了,自信和對故事的感覺也隨之崩盤。過程大致如下:當他們及時天來寫作班上課,看起來就像滿懷期盼的天真小鴨,打算跟隨我到天涯海角,但到了第二堂課,他們只是木然地看著我,仿佛熱情消逝了。
“我甚至連從哪里著手都不知道。”有人會這樣哀聲抱怨。
我告訴他們,從自己的童年往事著手。一頭跳進你的回憶,沉浸其中,并將所有記得的事盡可能照實寫下。弗蘭納莉 奧康諾曾說,任何有本事撐過童年的人,一輩子都不缺題材可寫。或許你的童年過得凄慘悲苦,但若能照實寫出來,凄慘悲苦也不算太糟糕。不過先別擔心寫得好不好;開始動筆就對了。
現在,你想到的題材可能多到讓腦子當機。在經過多年撰寫美食評論后,我的腦海充塞了太多關于餐廳和各色菜肴的記憶,以至于有人臨時要我推薦,我反而連一家曾親自光顧過的餐廳都想不起來。但若對方能將范圍縮小,比方說印度菜,我可能會想起某次我的約會對象曾在一家富麗堂皇的印度餐館向侍者索取吉1、林(Rudyard Kipling)Ⅲ的作品集錦,接著竟然還開口點韃靼牛肉;而牛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可是神圣無比的動物。然后,許多跟其他約會對象和印度餐廳有關的記憶便會隨之涌現。
所以,不妨就從回想并寫下你入學最初幾年遇到的每一件事著手。先從幼兒園開始。當你想到那些事,試著記住并寫下來。別擔心寫得不好,因為沒人會讀到。然后回想一年級時,接著再到二年級、三年級。你的老師和同學有哪些人?你穿什么樣的衣服去上學?你嫉妒過誰?曾珍藏什么?然后再將范圍擴大些。那幾年間,你曾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度假嗎?
……P01
還沒來得及看,感覺還不錯。書名就很吸引人,哈哈。。。
這書是給朋友的孩子代買的,關于寫作,他說很好看。
景設計 錯誤的開頭 情節論述 你如何知道作D品已完成第二部 寫作的心境第三部
作者是依著自己學習寫作的經歷,講述了與寫作相關的事情。挺好的一本小書,值得一讀。
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條地說教,大多是通過作者本人的實際寫作狀況來達到講解的目的,難得。
推薦U語 幾乎沒有一本教寫作的書,像這樣令人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感動落淚,并且如同小說般
文筆不錯,翻譯挺好的,對寫作有一些幫助。紙質也挺不錯的~買回來就看完啦,目前屬于再閱讀狀~
想寫點什么,在空閑時翻翻這些書,會很有啟發的
這本書確實非常精彩,值得反復讀,看得出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
對于想練習寫作的同學來說,看完這本書你會有所收獲的。
雖然是國外的,但寫作道理是想通的,作者很勇敢,敢于把自身寫作時發生的最丑陋的一面用平實無華的語言表現出來,讓人讀時不自覺會心一笑,值得推薦
利用春節期間讀完,和外國作品一樣,啰嗦冗長,但對于耐心地堅持寫作仍有不少借鑒意義。
讀了十幾年的書。關于寫作的理論素養奇缺,買來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來更好地指導實踐。
剛拜讀完,在舒明月寫作書里看到此書,讀后受益匪淺,如果十幾年前讀到這樣的書,也許自己早就練出來了
很好,我很喜歡,細水長流的寫作才是寫作的正確打開方式。總是會忽略最簡單的生活
作者很感性乃至有些任性,作為技術性的寫作專業書,用了太多隱喻,不能說沒有實際作用,只能說適合同樣感謝的讀者。
如何寫作?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作者從自己從事寫作的經歷中,為我們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或者我們從中能夠得到啟發。
對寫作感興趣但沒有經驗,有了這本書就了解了如何寫作。
從怎么寫作的角度來寫的書籍。非常個性化的書籍。反過來,讀完了這本書,更懂得了怎樣來閱讀一本小說。以往只是追求情節的曲折,現在明白了場景、對話、人物刻畫等方面的作者的苦心,重讀一邊一篇中篇小說,感受真不同.... 好書
在TED上看到這個作者的演講,隨即來當當搜索了相應書記,看書還是要看有人生經歷有沉淀的人,那些一路順運寫的暢銷書,對人生是幫助不大的。
我是絕少去看這類書的!因為就理論而言,它并不全面;就實際而言,我怕它還是會陷入談理論的泥淖。但是我覺得“一只鳥接著一只鳥”本身就給人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感覺,雖然那個時候我并不知道它確切指什么,出自哪!通讀之后,至少我更有信念去實踐了,也更坦然面對寫作了,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緣分,與書之緣!
為了寫作而買的書,很多作家推薦,還不確定有沒有效果。但是翻閱了一下,內容還是不錯的。而且這句話一直記得很清楚,一只鳥接著一只鳥的寫。棒。
很有趣,也很實用的一本寫作指南。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那句話:“一只鳥接著一只鳥開始寫”。
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一只鳥關于D寫作:一只鳥10接著一只鳥作者美
一只鳥接著一只鳥,何止是寫作,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借鑒這一方法,一件接著一件去做,離你的目標就越來越近……
。目錄致謝前言Q第一部 寫作 動Q筆 2短文 拙劣的初稿 10Y完美主義 Y學10校午餐 拍立得G 角色 2情節 對話 場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一P只鳥W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一只8鳥關于8寫作:一只鳥接著一只10鳥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
我熱愛寫作,所以斷斷續續地寫一些文字,這些文字就像未經雕琢的玉,質樸而不圓潤。從沒有想以寫作為職業,就是執著地愛著,更像一場曠日持久的單戀,我愛他,不是他是否愛我。后來我才知這單純的愛里缺了些技巧、少了些心思,我只是一味地愛著。這愛是可以有技巧的,是要花些心思,是要經過打磨,是要經歷痛苦、焦急、不知所措……經歷了,付出了,才有機會收獲到愛的果實。關于寫作,我從沒有真正付出過;因此,我從沒有真正收獲過。安.拉莫特給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見到里寫作世界里的真實。原來,每個作家都不是一步青云,每個作家都不是天賦使然,成名的背后都有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