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七十二堂寫作課圖書
人氣:58

七十二堂寫作課

漢語大師給中國人的寫作圣經!不容錯過的寫作技巧,快速提升寫作水平。匯總大師畢生經驗的寫作教程,文案、自媒體從業者必讀!
  • 所屬分類:圖書 >社會科學>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學  
  • 作者:[夏丏尊] [葉圣陶]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3133012
  • 出版社:開明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9
  • 印刷時間:2017-09-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夏丏尊和葉圣陶合著的一部講述文章作法的書籍。《七十二堂寫作課》書中的文章均選自二人合編的《國文百八課》,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一本側重文章形式的書,所選取的文章雖也顧到內容的純正和性質的變化,但文章的處置全從形式上著眼。全書一共七十二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學體裁,記敘、說明、議論、應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每一類別都有十分精到又淺顯易懂的見解與指導,是人們學習寫作、提高寫作技能的不可不讀的好書。

編輯推薦

——自媒體時代,無數人在期待的一本寫作指導書 ——從提筆就怕到寫作高手

作者簡介

夏丏尊,浙江紹興上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語文學家、出版家和翻譯家,畢生致力于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著有《文章作法》《閱讀與寫作》《夏丏尊教育名篇》等,與葉圣陶合著《七十二堂寫作課》《文心》。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學出版家,有“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畢生致力于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發展。著有《好讀書而求甚解——葉圣陶談閱讀》《落花書面皆文章——葉圣陶談寫作》《文章例話》等,與夏丏尊合著《七十二堂寫作課》《文心》。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及時講文章面面觀 / 001 第二講文言體和語體(一) / 004

第三講文言體和語體(二) / 006 第四講作者意見的有無 / 009

第五講文章的分類 / 011 第六講應用文 / 014

第七講書信的體式 / 016 第八講書信與禮儀 / 018

第九講書信和諸文體 / 020 第十講記述和敘述 / 022

第十一講記述的順序 / 024 第十二講敘述的順序 / 026

第十三講記敘的題材 / 028 第十四講 材料的判別和取舍 / 030

第十五講敘述的快慢 / 032 第十六講敘述的倒錯 / 034

第十七講過去的現在化 / 036 第十八講觀點的一致與移動 / 039

第十九講日記 / 041 第二十講游記 / 043

第二十一講隨筆 / 046 第二十二講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 048

第二十三講間接經驗的證明 / 050 第二十四講及時人稱的立腳點 / 052

第二十五講第二人稱的立腳點 / 054 第二十六講第三人稱的立腳點 / 056

第二十七講敘述的場面 / 058 第二十八講事物與心情 / 060

第二十九講情感的流露 / 063 第三十講抒情的方式 / 065

第三十一講情緒與情操 / 068 第三十二講記敘與描寫 / 071

第三十三講印象 / 074 第三十四講景物描寫 / 076

第三十五講人物描寫 / 079 第三十六講背景 / 082

第三十七講記敘文與小說 / 084 第三十八講小說的真實性 / 086

第三十九講韻文和散文 / 089 第四十講 詩的本質 / 093

第四十一講暗示 / 097 第四十二講報告書 / 101

第四十三講說明書 / 103 第四十四講說明和記述 / 105

第四十五講說明和敘述 / 108 第四十六講說明和議論 / 110

第四十七講說明的方法 / 112 第四十八講類型的事物 / 115

第四十九講抽象的事理 / 117 第五十講事物的異同 / 119

第五十一講事物間的關系 / 121 第五十二講事物的處理法 / 123

第五十三講話義的詮釋 / 125 第五十四講獨語式和問答式 / 127

第五十五講知的文和情的文 / 129 第五十六講學術文 / 132

第五十七講對話 / 135 第五十八講戲劇 / 138

第五十九講文章中的會話 / 141 第六十講抒情詩 / 144

第六十一講敘事詩 / 147 第六十二講律詩 / 150

第六十三講儀式文(一) / 152 第六十四講儀式文(二) / 154

第六十五講宣言 / 156 第六十六講意的文 / 158

第六十七講議論文的主旨 / 160 第六十八講立論和駁論 / 162

第六十九講議論文的變裝 / 164

第七十講推理方式(一) —— 演繹 / 166

第七十一講推理方式(二)—— 歸納 / 169

第七十二講推理方式(三)—— 辯證 / 172

附錄

本書提到的選文選輯

寄小讀者 通訊七冰心 / 174 三弦沈尹默 / 178

一個小農家的暮劉半農 / 179 盧參朱自清 / 180

五四事件周予同 / 183 梧桐李漁 / 186

朋友巴金 / 187 書葉機龔自珍 / 190

養蠶豐子愷 / 192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葉圣陶 / 194

先妣事略歸有光 / 197 閑情記趣沈復 / 199

畫家周作人 / 206 新教師的及時堂課[日本]田山花袋

夏丏尊譯 / 208 詞四首李煜 / 211

叢書集成凡例 / 212 圖畫蔡元培 / 213

關于《國文百八課》夏丏尊 葉圣陶 / 215

在線預覽

及時講

文章面面觀

文章是記載世間事物、事理和抒述作者意思、情感的東西。每一篇文章有著內容與形式的兩方面,某篇文章記載著什么事物、事理或抒述著什么意思、情感,那事物是什么樣子,事理是否真確,意思是否正當,情感是否真摯,又,那些事物、事理或意思、情感對于世間有什么關系,對于我們有什么益處:諸如此類是內容上的探究。同是記載事物、事理或抒述意思、情感,在文章上有多少方式,怎樣說起,怎樣接說下去,什么地方說得簡單,什么地方說得繁復,到末了又怎樣收場,以及怎樣用詞,怎樣造句,怎樣分段落,怎樣定題目、加標點:諸如此類是形式上的探究。

每讀一篇文章該作內容的與形式的兩種探究。文章的內容包括世間一切,它的來源是實際的生活經驗,不但在文章上。至于文章的形式純是語言、文字的普通法式,除日常的言語以外,最便利的探究材料就是所讀的文章。

中學里國文科的目的,說起來很多,可是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兩個,就是閱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這兩種學習,彼此的關系很密切,都非從形式的探究著手不可。

從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讀也讀不盡這許多。取少數的文章來精讀,學得文章學上的一切,這才是經濟的辦法。你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除內容的領受以外,有許多形式上的項目應當留意;對于各個項目能夠逐一留意到,結果就會得到文章學的各部門的知識。

一、這篇文章屬于哪一類?和哪一篇性質相似或互異?這類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樣?(文章的體制)

二、文章里用著的詞類,有否你所未見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詞大同小異的?(語匯的搜集)

三、文章里詞和詞或句和句的結合方式有否特別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認,并且說出所以然的緣故?(文法)

四、文章里對于某一個意思用著怎樣的說法?那種說法有什么效力?和別種說法又有什么不同?(修辭)

五、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點?有什么壞的部分?壞在哪一點?(鑒賞與批評)

六、這篇文章和別人所寫的同類的東西有什么不同?你讀了起什么感覺?(風格)

七、從開端到結尾有什么脈絡可尋?有否前后相關聯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

別的項目當然還有,以上所舉的是最重要的幾個,每個項目代表文章的探究的一個方面。能從多方面切實留意,才會得到文章上的真實知識,有益于閱讀和寫作。

第二講

文言體和語體(一)

現在我國的文章有文言體和語體兩種。小學里讀的都是語體文,一到中學校,就要兼讀文言體的文章了。

文章本是代替言語的東西,凡是文章,應該就是言語,不過不用聲音說出來而用文字寫出來罷了;言語以外決不會另有文章。所謂文言,其實就是古代的言語。

言語是會變遷的。古代的人依了當時的言語寫成文章,留傳下來,后代的人依樣模仿,不管言語的變遷不變遷;于是言語自言語,文章自文章,明明是后代人,寫文章的時候偏不依當時的言語,定要依古人的言語才算合式。因而就有了文言體。這情形各國從前也曾有過,不但我國如此。

我國現在行用語體文了,但年數還不長久,從前傳下來的書籍都是用文言體寫的,社會上有一部分的文章也還沿用著文言體。所以,我們自己盡可以不再寫文言體的文章,但為了要閱讀一般書籍和其他用文言體寫的文章,仍非知道文言體不可。

文言體和語體的劃分,越到近代越嚴密,這顯然和科舉的考試制度有關。古人所寫的文章時時流露著當時言語的分子,近代的文章,只要是與科舉考試無關的,也常常可以在文言里看出言語的成分來。文言體、語體混合的文章,自古就很多。

舉一個例說,曲劇里的詞曲大都是文言體,而說白卻大都是語體,白話的“白”字就是從這里來的。這顯然是文言體和語體混合的明證。此外如演義體的小說,如宋元以來的語錄,如尋常家書等類的文章,里邊都保存著許多言語的原樣子。

這文言體和語體的混合,可以看作從文言體改革到語體的橋梁。

第三十講

抒情的方式

抒情大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明顯的;又一種是含蓄的。作者在記敘事物之后,情不自禁,附帶寫一些“快活極了”“好不悲傷啊”一類的話,教人一望而知作者在那里發抒他的感情,這是明顯的方式。作者在記敘了事物之后,不再多說別的話,但讀者只要能夠吟味作者的記敘,也就會領悟作者所要發抒的感情,這是含蓄的方式。

我們試取歸有光的文章作為例子。歸有光作《先妣事略》,瑣瑣屑屑敘述了一些關于他的母親的事情,末了說:“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這明明是感情極端激動時所說的話。不然,若就母親生子的關系說,世界上哪一個人沒有母親?若就母親死了以后的時期說,哪一個人死了母親還會有母親?“世乃有無母之人”豈不是一句毫無意義的話?唯其在感情極端激動的時候,才會有這種癡絕的想頭;就把這癡絕的想頭寫出來,更號呼著天訴說自己的哀痛,才見得懷念母親的感情尤其切摯。這是明顯的抒情方式的例子。再看《項脊軒志》,歸有光在跋尾里敘述了他的夫人和項脊軒的關系,末了說:“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驟然看去,這一句只是記敘庭中的那棵枇杷樹罷了,但是仔細吟味起來,這里頭有人亡物在的感慨,有死者渺遠的悵惘,意味很是深長。如果那棵枇杷樹不是他夫人死的那一年所種下的,雖然“今已亭亭如蓋”,也只是無用的材料,就不會被寫入文章里了。這是含蓄的抒情方式的例 子。

以上所說兩種方式并沒有優劣的分別,采用哪一種,全憑作者的自由。不過,如果采用明顯的方式而只寫一兩句感情激動的話,如作《先妣事略》只說:“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而前面并沒有瑣屑的敘述,那是沒有用的,因為人家不能明白你為什么要說這種癡絕的話。如果采用含蓄的方式,而所取的材料與發抒的感情沒有關系,如作《項脊軒志》的跋尾而說起庭中的幾叢小草,那也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人家從這幾叢小草上吟味不出什么來。所以,選取適宜的事物,好好地著筆記敘,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是必要的。

從情味說,兩種方式卻有點兒不同,明顯方式比較強烈,好像一陣急風猛雨,逼得讀者沒有法子不立刻感受。含蓄的方式比較柔和,好像風中的柳絲或者月光下的池塘,讀者要慢慢地凝想,才能辨出它的情味來。

還有一層,作者在一篇抒情文里頭兼用著兩種方式也是常見的事。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已經讀完一半了。感覺語言清新自然,文風簡潔,樸實無華。大家的著作,很值得好好讀,反復讀。本書對于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都很有幫助。不光是中小學、大學的學生,就是從事寫作教學的老師也應該讀一讀。因為這會提升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素養。值得收藏的經典。

2017-11-17 14:39: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夏丏尊和葉圣陶都是大名響當當的語文大師,看完他們合力編著的這本書我真的受益匪淺,相信在我深入閱讀并理解這本書,好好跟大師學習后,我的寫作水平會提高起來的!

2017-10-28 16:25: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這本書太簡單太膚淺了,可有時候正是因為有些技巧太基本了,反而被我們所忽略。

2017-10-28 16:53: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在教育界有兩位大師不可不提,一個是夏丏尊,一個就是葉圣陶,他們合編的這本書,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特別好。

2017-10-28 10:52: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寫作時的死板用字,結局的粗俗感想,讓我自己都汗顏不止,這本書倒是能幫助我從循規蹈矩的寫作中解脫出來。

2017-10-28 10:39: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邊看《寫作課》,一邊寫作。感覺棒棒的。提高寫作水平的必備指南。贊

2017-10-28 16:34: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許多人在寫作的道路上,都是不斷摸索,不斷積累經驗。如果說有大師級的作家分享他們的寫作技巧,那么他們將會少走很多彎路。看看這本書吧,你就少走點彎路了。

2017-10-28 12:37: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以為讀起來會有隔閡,畢竟大師們的語言再白話,也總有文言文的難啃味道,特別是這類講解,一談技巧就怕它艱深看不大懂,幸好,這本書足夠簡單親近,完全破除了我的小小擔憂。

2017-10-28 16:16: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夏丏尊和葉圣陶兩位大師合著的寫作秘訣,經典、正統、全面,已經推薦給了同學,超給力的!

2017-10-28 12:42:2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寫作方法就是它——七十二堂課,簡直就是學生寫作的寶典。里面的語言可謂是精辟與實在,讀后都是滿滿的收獲呀!

2017-10-28 10:58: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跟著大師學寫作,再也不用為寫作而煩惱。多和大師學學作技巧,希望你也能成為寫出一手好文章的人。

2017-10-28 14:00:3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剛收到書,書的質量不錯,精裝書,希望能提高我寫作文的水平!看了看目錄,什么記敘描寫、人物描寫、景物描寫 都有講到!都是我的痛點啊!我得好好看啊 為了高考!

2017-10-28 12:27: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反正對一直在練習寫作的我來說,先收了。這兩位先生的寫作課,那么多人推薦過,肯定是一本好書。

2017-10-28 10:33:25
來自辛德宇**的評論:

怎么寫隨筆,怎么寫小說,怎么尋找寫作的素材,怎么安排敘述的順序……這些在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常常卡殼的地方,這本書里都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和可用的技巧。動筆寫東西很簡單,可是要寫好卻很難。書雖然有七十二講,但讀起來一點也不嫌多,每一講篇幅不長,簡明扼要,題旨清晰,滿滿的寫作干貨。

2017-10-17 10:01:2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全書共七十二節課,每節課都有一定的目標,對寫作種種的見解具體清晰,真的課課有內容,就仿佛身臨名師講課現場,特別受用。

2017-10-28 13:52: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本側重文章形式的書。小說,散文,日記,隨筆,議論文……自媒體工作者必備寫作指南。

2017-10-28 12:41: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曾聽語文老師提過《國文百八課》,此書共六冊,但實際上只出版了四冊,只有七十二堂課,而今收錄進本書,可謂是經典重現,身為讀者,受益匪淺。

2017-10-28 10:44:3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居然覺得完全不知道寫作里還有這么多技巧,其實一般是沒有察覺到吧。看完夏丏尊和葉圣陶兩位先生的每一課之后,只當是重新學習了一遭。還有不懂的,還會反反復復的揣摩。

2017-10-28 12:36: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喜歡這本書,一直想改善我的文筆,提高我的寫作能力,畢竟剛開始我并不了解寫作,終于有機會可以看這樣一本有關寫作的好書,真的好贊。這本書帶給了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2017-10-28 10:36: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無數人在期待的寫作指導書?的確是這本《寫作課》,葉先生和夏先生的寫作課是中文寫作書籍里的佳作啊,干貨滿滿,講解得好,通俗易懂,不乏味!

2017-10-28 14:01: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些時候想寫一篇感情豐富的記敍抒情文,到最后卻總是矯情的要命,真的得好好研究一下寫作的感情收放技巧。《七十二堂寫作課》值得一讀。

2017-10-28 10:38:03
來自向沐然**的評論:

夏丏尊和葉圣陶好像一起合作編寫了不少教材,這本《七十二堂寫作課》應該就是之前的《文話七十二講》,很經典的一本書,七十二篇文章,每一篇都不長,幾分鐘就能讀完一篇,每篇都有講到幾個寫作技巧,簡直是一本寫作速成教材……

2017-09-28 18:34:4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了這本書,寫作不再是煩惱。之前對寫作一直提不起興趣,因為覺得身邊沒有什么可寫的事,讀了這本書之后才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在經過描述之后都會變得不平凡,給人一種很震撼的感覺!

2017-10-28 16:32: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從小就喜歡寫作,寫作能讓我將生活藝術化,帶著真實和虛幻的美讓我走向我的寫作人生。這本書無疑給我帶來了驚喜和收獲,讓我對寫作的認識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很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2017-10-28 10:41: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讀完手上的《七十二堂寫作課》,直直感慨自己語文真的沒學好啊,二吊子居然還有關于碼字的夢想。。。。跟著兩位大師上課去。希望從現在開始努力不晚,好好讀書,好好寫作!

2017-10-28 16:17:07
來自呂不**的評論:

可能是為民國中學生編寫的國文教材的緣故,內容安排得十分條理連貫,講解也十分細致,讀起來仿佛真的是有一個耐心的老師在對你娓娓道來一樣,對寫作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讀讀看,學生一族也可以讀一下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2017-10-17 10:08:1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七十二堂寫作課》涵蓋了各類文章體裁的寫作技巧,可謂是“包羅萬象”,實用性很強的一本書!

2017-10-28 12:35: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果然是語文大師的寫作課啊,怎么寫怎樣類型的文章,修辭怎么用,記述怎么記,怎么表達情緒……為什么你寫出來的東西不好看呢?大概是這些東西你還沒真正的弄懂吧。看過這本書,你會懂一些的,然后,慢慢修煉唄

2017-10-28 12:26:0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現在教寫作的書籍,國內外作者出來的書真正的是層出不窮啊。遇到一本不錯的不容易,這本《七十二堂寫作課》,是葉圣陶和夏丏尊的作品,看這兩個名字,就保證了質量,有沒有!看完之后,滿滿的感謝啊。

2017-10-28 10:42: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身為一個高中生,且是一個寫作時寫的一塌糊涂的高中生,這本書真的是瑰寶。

2017-10-28 16:28: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作家夢,想寫出屬于自己的故事和情節,但苦于文筆不怎么高明,總是寫不出滿意的作品。《七十二堂寫作課》說了很多寫作的技巧,不能說一定能幫你成為一代大作家,但是寫作的整體一定會提示。

2017-10-28 10:56:3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