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地收羅了嚴復所撰寫的有關政論、文化評論與介紹西學等之文章,每一部分以時間先后排序,以顯示嚴復思想的發展。本卷中不但包含了《嚴復集》、《嚴復合集》、《〈嚴復集〉補編》所收錄的部分重要作品,也有近年發現的一些未刊之作。編者對各篇文字之出處、文本之來源均作了仔細的考證,亦更改了以往的一些錯誤,是一部有助于學者研究嚴復生平與思想的、實用的之作。
嚴復(1854-1921),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復,字幾道,晚號癒壄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系統地將西方政治、社會、經濟、哲學思想介紹到中國,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社會通詮》、《法意》、《名學淺說》、《穆勒名學》等著作。他的譯著文字雅馴、體大思精而影響深遠。
編者簡介
黃克武,1957年生于臺北,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牛津(Oxford)大學東方系碩士(1989),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歷史系博士(2001)。現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文化史、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2010)、《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2013)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啟超、胡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七十余篇。
開啟民智會通中西——嚴復與清末民初的歷史變局(代導言)1
政論
論世變之亟(1895)
原強(1895)
辟韓(1895)
原強續篇(1895)
救亡決論(1895)
原強修訂稿(1896)
駁英《太晤士報》論德據膠澳事(1897)
論膠州章鎮高元讓地事(1897)
論膠州知州某君(1897)
擬上皇帝書(1898)
有如三保(1898)開啟民智會通中西——嚴復與清末民初的歷史變局(代導言)1
政論
論世變之亟(1895)
原強(1895)
辟韓(1895)
原強續篇(1895)
救亡決論(1895)
原強修訂稿(1896)
駁英《太晤士報》論德據膠澳事(1897)
論膠州章鎮高元讓地事(1897)
論膠州知州某君(1897)
擬上皇帝書(1898)
有如三保(1898)
保教余義(1898)
保種余義(1898)
路礦議(1902)
主客平議(1902)
為張燕謀草奏(1903)
論《中外日報》論開平礦事書(1903)
塘沽草約稿(約1903)
梁啟超:嚴氏于西學中學,皆為我國及時流人物。(《紹介新著:原富》)
魯迅:嚴又陵究竟是"做"過赫胥黎《天演論》的,的確與眾不同:一個19世紀末年中國感覺銳敏的人。(《熱風》,隨感錄二十五)
胡適:《天演論》出版之后,不上幾年,便風行到全國……這個"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公式確是一種當頭棒喝,給了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我自己的名字也是這種風氣底下的紀念品。(《四十自述》)
好
贊爆!
沒有用紙盒包裝,嚴復不高興啊
很好
質量嗷嗷的好
???棬????
不錯!
書收到了,紙質也不錯,準備慢慢讀下去
很好的書本
經典好書,值得閱讀與收藏,謝謝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