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圖書
人氣:27

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

代序 資中筠 周有光老先生一生的經歷差不多濃縮了中國的20世紀近代史。我們這個民族多災多難,整個20世紀內憂外患不斷。前半是外患為主,而后半主要是內憂。一波又一波的折騰,使民族精華備受摧殘。有人比喻歷次運...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隨筆   圖書 >傳記>學者  
  • 作者:[周有光]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5403243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
  • 印刷時間:2013-10-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是什么樣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鑄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學者?周有光與張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愛情與婚姻傳奇?是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讓周有光渡盡劫灰?109歲的老人有何長壽與養生秘訣?漢語拼音與語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筆下變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問題?而這些思考為什么讓他聲譽漸隆?

本書將引領讀者直觀、地了解周有光的人生歷程、學術貢獻、思想菁華。無論你是周有光的初識者,還是周老的忠實粉絲,都不應該錯過。

編輯推薦

當年,有人說,"你一定要看董橋"

今天,我們說,"你一定要讀周有光"

109歲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紀的精彩人生

資中筠先生傾情作序

吳敬璉、沈昌文、易中天、張維迎、吳思、崔永元都尊崇的大家

求知、有愛、講真話的人都在讀周有光

作者簡介

周有光先生本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青果巷,是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文化史專家,精通英語、法語、日語等多種語言,也是迄今仍在從事學術工作的較高壽學者。壽過期頤以后,周有光先生仍然保有強烈的探索人類發展基本規律和當代科學技術新知識的濃厚興趣,筆耕不輟,成果迭出,其學術聲望超越國界,對當代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先生曾任全國政協第四、第五、第六屆委員;還先后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編審、《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顧問委員會顧問、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名譽會長等。

周有光先生經歷了清代、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時代。他不僅親歷改朝換代的社會動蕩,還見證了了八年抗戰和十年。他在日本留過學,在美國華爾街工作,游歷了幾乎世界上所有主要國家。他經歷了無數重大歷史事件,閱歷了許多名人,他與蔣經國打過網球,與愛因斯坦有過交談。至今思維清晰而敏捷,他密切地關注中國和世界的重大變化,每天閱讀、思考、修正學術思想與成果,百歲后還不斷有新著問世。他被譽為學術界真正的長青樹和無冕之王。

目錄

從青果巷到紐約

常州青果巷003

育志小學007

常州中學009

坐獨輪車上大學013

圣約翰大學014

光華大學020

024

拉丁化運動026

留學日本028

美國生活032

和愛因斯坦聊天037

那個時代的人物

懷念敬愛的張壽鏞校長041

呂叔湘:語法學大師046

中國日報創始人劉尊棋049

胡愈之引導一代青年054

張志公:實用語法學家060

魏建功:臺灣普及"國語"的開創者063

古不輕今雅不輕俗

回憶羅常培先生二三事066

章乃器:膽識過人的銀行家073

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創始人姜椿芳078

永不失落的歡欣

妻子張允和085

"流水式"的戀愛089

"舉杯齊眉"093

張允和的樂觀人生097

四姐妹099

連襟沈從文102

殘酷的自然規律

在線預覽

代序

資中筠

周有光老先生一生的經歷差不多濃縮了中國的20世紀近代史。我們這個民族多災多難,整個20世紀內憂外患不斷。前半是外患為主,而后半主要是內憂。一波又一波的折騰,使民族精華備受摧殘。有人比喻歷次運動就像撇奶油一樣,一次運動撇掉一層,幾乎剩下清湯。周老先生是沒有被撇掉的幸存者。能幸存到今天,是他的幸運,更是我們民族之幸。

由于醫學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比以前長了,百歲以上的老人也越來越多。但同樣是"人瑞",不一定都有周老這樣的大智慧和貢獻。另一方面,中國百年來有大智慧、大作為的精英也不少,我的師長輩就可以數出來一些,但是多數都不幸備受摧殘,壯志未酬而英年夭折。此時我隨便舉出一位來,例如葉企孫先生,他是非常了不起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非常的教育家,1949年以后一段短暫的時期曾任清華教務長,但是不久就不斷挨整,直到中淪落街頭,形同乞丐。這樣悲慘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這一批民族精華都能在正常的環境中得到正常的發揮,他們也許活不過百歲,但是一定能各自放出不同色彩的光芒,與周老先生相輝映,相承接。而周老能有今天,也有幸運的成分,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如果沒有被調到北京來做文字改革工作,繼續留在復旦教經濟學,逃不過"反右",那就不定被發配到哪里,受到怎樣的摧殘,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填溝壑了。

周有光先生在中國語文現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我是外行,沒有多少發言權。周老在這方面的成就、貢獻和影響當然非常了不起。不過他晚年對文化學、對人類文明的探索更顯示了他的大智慧。不久前出版的《周有光文集》從第九卷到第十五卷都是與這方面有關的。這一點與他的長壽也有關系。有一些成就可以靠天賦,例如音樂、繪畫、詩歌等文學藝術可以青少年就有大成就,但是對人生的徹悟,特別是不僅限于個人而是對人類發展規律的探索達到大徹大悟,非有淵博的知識和很深的閱歷不可。不是單憑書本知識,在書齋里能悟出來的。所以周老說他的生命從80歲開始,這不僅是幽默,還是有一定深意的。

單是年齡和閱歷也還不一定能達到這樣的智慧和覺悟。這需要幾個條件:

(一) 從少年時期的教養和熏陶形成一定的底色對真理的追求;對知識探索的興趣;超越一己私利的對大社會的關懷;在道德上的正義感。有了這一底色,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可以走錯路,但一旦發現錯了,決不自欺,不為世俗的種種所羈絆,就能夠唯真理是從。

(二)博大精深的知識。在高層次上各種專業知識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周老博古通今,思接千載,放眼全球,但都是有扎實的事實為依據,他原是學經濟學的,更重視數據,所以他的結論都不是空疏之論。這點很重要,事實+邏輯=常識,常識的積累逐步接近真理。如果對什么都蜻蜓點水,隨便發議論,大體是大而無當的空疏之論。深鉆一門或多門專業,那么條條大路都可以通向人類發展的規律。這是我體會的周老的做學問和追求真理之道。

(三)更重要的是超越世俗的是非名利,寵辱不驚。很多人自稱淡泊名利,其實不一定都能做到。也有人,不是為個人,但還是擺脫不了中國人仰望明君的慣性思維,往往會為某位權貴人物的幾句話影響自己的憂喜、判斷力,或升起幻想。我想周老已經徹底擺脫這一切,所以總能對自己的看法充滿自信,面對種種荒謬之事,乃至涉及自己的無理和不公,都能付之一笑。人類發展的規律是他的信仰,他堅信凡脫離軌道的早晚要回到軌道上來。

作為超過百歲的老人,周老最鮮明的也是最可貴的特點是一直關注世界的近期發展,站在時代的前沿。他的名言之一是"要從世界看中國",而不是從中國看世界,這同當前有些人處處強調中國特色成鮮明對比。已經進入21世紀,在"地球村"的形勢下,人類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遠遠超過各民族狹隘的利益。強調"中國特色"往往是為一些負面現象辯護,掩蓋落后。我還有一個觀點和周老不謀而合,那就是反對把所謂"東方文化"同西方文化對立起來。事實上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東方文化"。流行的以儒家為核心的"東方文化"的說法實際上是"漢族中心論",連少數民族都代表不了。印度文化和漢文化是一回事嗎?古來新疆對中原而言是西域,文化更接近中亞還是中國內地?所以自以為是"東方文化"代表,排斥所謂"西化"是站不住腳的,只能固步自封。

當前我國在思想上兩大危險,一個是狹隘的國家主義(我現在用"國家主義",而不用"民族主義",因為我們是多民族國家,含義容易混淆),一個是民粹主義。這兩個正是當年希特勒法西斯統治的兩大思想基礎。"納粹"一詞就是德文"國家社會主義"的縮寫。我說的在我國最近的表現就是借釣魚島為題的打砸搶事件。這種情緒被煽動和利用,可以起很大破壞作用,名為愛國,實際禍國殃民。所以周老提倡的"地球人"、"世界公民"、"從世界看中國",不僅僅是哲理性的,在當下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的社會現在又處于轉折點,曾長年在謊言蒙蔽下,"啟蒙"工作任重道遠,特別需要像周老這樣的智慧之光驅趕蒙昧的黑暗。即將出版的《我的人生故事》從《周有光全集》十五卷中精選周有光先生的與人生、信仰、研究有關的故事,匯集成一本濃縮了他的人生經歷的作品,讀者可以從各個角度體察和了解作者不尋常又積極有為的一生;了解他是如何將自己的知識、智慧實際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超越人生的狹窄和局限,將人類美好的目標變成每日努力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本書中所選擇的周有光先生的作品,常常從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開始,但都包含著豐富的對生活細節獨特的觀察體悟角度、別致的人生情趣和豁達而開闊的人生視野。在幽默機智、簡潔明了、清新宜人的語句中,透露出他對生活和學術研究方面獨立、嚴肅和認真的思考和參悟能力,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我希望這本書為更多人喜愛,并從中得到對人生可貴的啟示和激勵。

媒體評論

關于本書:

通俗易懂有趣

著名學者資中筠在給《我的人生故事:周有光著作精選》一書所作的序中說:"周有光老先生一生的經歷差不多濃縮了中國的20世紀近代史。"而這本書,也差不多是他一生經歷的"簡讀本"。從少年時的青果巷、海內外求學經歷、師友、婚姻家庭、一生重大節點以及志業點滴,就像一幅素描般勾勒出他的人生軌跡。

提到策劃初衷,此書的策劃編輯葉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今年5月份我們有幸在周有光先生的直接指導下完成了這位當今中國較高齡的學者的著作《周有光文集》十五卷的出版,文集幾乎收齊了周有光先生跨越世紀的、已發表的絕大部分作品。文集面世后,我們得到來自許多方面的信息,許多人表示希望買到精選和便宜的周有光作品選,渴望更方便地了解這位世紀老人的一生。因此,我們從周有光先生20世紀50年代開始創作的作品中,按照年代、故事內容、事件特點、趣味性等要素,選擇了周有光先生最有代表性、最通俗易懂、故事性最強也可能是好看的作品66篇,分成7個部分,從人生的各個角度,以周有光自己奇妙的語言生動講述了他傳奇一生中值得記憶和描述的種種有趣的故事,這些文章不僅可讀性極強,而且內容豐富多彩,讀者可以從周有光先生簡潔明了、幽默迷人的文字中,從家庭淵源、教育背景、婚姻戀愛、求學經歷、生活波折、離奇遭遇、治學思想,以及晚年生活等多方面了解這位世紀老人永葆青春的秘密,以及他是如何在108歲的高齡仍然保持高度的人生智慧和驚人的思考力。"

關于作者:

德高學高壽高

周有光先生本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青果巷,是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文化史專家,精通英語、法語、日語等多種語言,也是迄今仍在從事學術工作的較高壽學者。壽過期頤以后,周有光先生仍然保有強烈的探索人類發展基本規律和當代科學技術新知識的濃厚興趣,筆耕不輟,成果迭出,其學術聲望超越國界,對當代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是什么樣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鑄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學者?周有光與張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愛情與婚姻傳奇?是什么樣的人生態度讓周有光渡盡劫灰?108歲的老人有何長壽與養生秘訣?漢語拼音與語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筆下變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問題?而這些思考為什么讓他聲譽漸隆?著名學者、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答案是這樣的:"有光先生一生創造了諸多奇跡,集中體現在`三高`,即:德高、學高和壽高。他是從傳統成功過渡到現代的知識人,從經濟學、金融學教授變成文字學、文化學的著名學者。這一切奇跡是怎么創造出來的呢?這是他的人格力量,也就是`仁者壽`的道理;是`厚基礎、寬口徑`通識教育成功的表現;是傳統博聞強識治學精神的再現。"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恢恢恢**的評論:

讀托克維爾,不如讀周有光。周老的人生故事確實很精彩。介紹說周老和蔣經國打過網球,可惜正文內沒有介紹呢。遺憾^周老的觀點是財富,回歸啟蒙,回歸常識。

2013-09-23 09:56: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收藏過周有光其他書籍的就不要買了,是本精髓。集結。

2014-06-09 09:11:42
來自wmf1111**的評論:

我認為應該多讀一些像周有光這樣有經歷有深度的老人的人生經驗,非常受益!

2014-08-09 10:33:06
來自老恬心**的評論:

原本是給家中長輩買的,后來自己人也想看一看,于是自己人也買了一本。周老的文字非常簡潔,敘事情晰,文字率真。在他的一篇篇短文中,融入了本人的學習經歷、工作臺經歷和生活經歷,覺得非常有收獲,讀來趣味盎然。看了他的這本書,忍不住又買了《浪花集》,看一看,笑一知吧。

2014-02-10 10:58:10
來自農場網**的評論:

讀了幾篇,很喜歡,比季羨林的文章更直接,季羨林的文章太含蓄太委婉,還多有抱怨之氣,看的不過癮,這個老人的文章明顯感覺過得更隨性,更有主見更有生活的哲理,更值得年輕人學習,生活就是一次旅行,你現在做的隱忍,一萬年后誰會記得呢,不是大丈夫,莫做天下事。

2013-11-25 11:30:55
來自pierrel**的評論:

周有光的故事很有吸引力,值得推薦,讀者朋友不妨買來一讀。

2015-04-29 14:57:13
來自穎之瓜**的評論:

這本書寫得很好,周有光老先生的故事值得學習,肅然起敬。

2015-05-13 11:04: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讀周老爺爺的書,是一種穿越之旅;寥寥數語,那些令人敬仰的,曾有耳聞和不曾耳聞的大師級先輩,鮮活地呈現在面前。。。老爺爺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108歲的高齡經驗,那一代人的高尚品德、嚴謹求實的治學理念,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祝愿老爺爺健康...更...長壽!

2013-09-23 11:08:22
來自書蟲小**的評論:

109歲的智慧老人周有光,跨越世紀的精彩人生

2014-10-09 21:09:02
來自徯澍**的評論:

無論是周有光先生,還是更早的胡適先生,很多老一輩學者,都是近百年來啟蒙運動的先鋒。我們從他們豐富的歷史經歷中,感受的是一種傳統的、古典的、人性中最優美的精神,這種從容大度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是啟蒙運動中最高貴的一種特質。期待這些常識變成這個民族的“共識”

2013-09-22 13:45:10
來自龍的姐**的評論:

半個世紀前,他從經濟學教授變身語言文字學家。花三年時間傾力打磨26個拉丁字母,參與設計的《漢語拼音方案》惠及炎黃子孫乃至全人類,被尊為“漢語拼音之父”,堪稱濃縮中國百年歷史的文化活化石。108歲的年紀,思路這么清析,這么銳利,太感動,太了不起了。

2013-09-24 13:15: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讀這周有光類書,趕上活動買,真是劃算,值得擁有,很好

2016-04-23 11:17:49
來自琵琶仔1**的評論:

看過周有光先生的訪談,老人家講話很有意思,一百年的人生智慧啊

2016-03-12 16:03:42
來自夸張的**的評論:

我爺爺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也有91歲了,身體還不錯,但思維有點糊涂。我真希望他像周有光一樣健康長壽。我現在每天給他讀周有光的書。

2013-09-29 12:57:32
來自胡子201**的評論:

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109歲的智慧老人周有光,跨越世紀的精彩人生;資中筠先生傾情作序,吳敬璉、沈昌文、易中天、張維迎、吳...

2014-02-19 13:32:47
來自沒邏輯**的評論:

和朋友合買兩本周有光的書(為了省運費),爭論半天,到底什么使周有光這么長壽?

2013-09-27 12:54:45
來自ares9al**的評論:

以前讀過別人寫周有光的書,還有別人寫周有光和張允和這對神仙眷侶的書,對周老的印象很深刻,這個如今108歲的老人是非常幽默非常樂觀有趣的一個人。這次看到這本資中筠先生作序、周有光自己寫自己的書,禁不住好奇心大發,趕緊收了。書是隔了一天送到的,果然有趣。周老本來就是語言學家,文字簡潔明了,韻味無窮!

2013-09-25 09:00:39
來自不可理**的評論:

做好人要看周有光,我看周有光真的是個很善良又聰明的老人。

2013-09-29 13:20:10
來自執悟不**的評論:

周有光是個奇跡,我希望爺爺也像周有光一樣長壽!

2013-10-16 15:50:38
來自石榴紅**的評論:

以前看過張允和的幾本書,知道周有光是他的丈夫。張允和的文字流麗,得益于她受過的良好古典文化教育,但張允和的文字中能看出性格來,比起周有光,張允和是略顯峻急一些,周老的性格是開放的、包容性的。

2013-10-08 13:44:58
來自n***(匿**的評論:

以前讀過別人寫周有光的書,還有別人寫周有光和張允和這對神仙眷侶的書,對周老的印象很深刻,這個111歲的老人是非常幽默非常樂觀有趣的一個人。這次看到這本資中筠先生作序、周有光自己寫自己的書,禁不住好奇心大發,趕緊收了。書是隔了一天送到的,果然有趣。周老本來就是語言學家,文字簡潔明了,韻味無窮!

2017-06-14 10:46:44
來自執悟不**的評論:

原來,以前考大學是這樣考的呀!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我考大學有趣味。我報考了兩個大學,都考取了。一個是上海圣約翰大學,一個是南**南高等師范學校,后來變成東南大學,后來又變成中央大學,今天是南京大學。為什么考兩個大學呢?有幾個比我高的同學勸我去考圣約翰大學,我到上海去考圣約翰大學,考取了。可是圣約翰大學貴得不得了,一個學期就要兩百多塊銀元,我家里到我讀大學是最窮的時候,沒有錢。那時候每個大學考試的時間不一樣,就再到南京去考,也考取了。南**南高等師范學校不用學費,那么,我就準備去南京。我的姐姐在上海教書,她的同事朱毓君聽…

2013-09-25 09:30:54
來自執悟不**的評論:

讀周有光,等于是在讀現代中國歷史,真有意思!學生到大學里,就能用英文了,羨慕這樣的教育成果哦! 常州中學都是男生,沒有女生,一定要住在學校里面,一個星期只能回家一天。特點是上午上三課,每課五十分鐘,下午是游藝課。什么是游藝課?自己選課,假如你喜歡古典文學,可以選古文;喜歡書法,可以選書法;喜歡打拳,有兩位老師教打拳,一位教北拳,一位教南拳;喜歡音樂,可以選音樂,音樂有國樂、外國音樂兩門。有一位很有名的音樂家劉天華就在我們學校教音樂,音樂課的樂理就是他上的。劉天華在學校搞一個軍樂隊,每到4點鐘,就在學校里一面演奏一面繞一個大圈…

2013-09-28 13:59:49
來自新學小**的評論:

一向知道常州中學很有名,但卻沒有詳細地了解過到底出過哪些名人。原來不止有周有光,還有呂叔湘、劉半農、劉天華等等。 江蘇省是教育發達的地方,一個府只辦一個中學。沒有大學,大學就是教會學校。常州府就開了常州中學,四周好幾個縣都屬于這個府的,要到這個地方來讀書。教員集中了一些水平很高的進步人士,給我們影響特別大的是一位中文教師叫吳山秀,那時的中文教材都是文言文,可是他解釋這些文章時,就發揮他的思想,給我們印象深刻。  我們學校要請一些有名的人來演講,叫做“名人演講”。有一個小組專門請名人來演講,這個小組也請吳山秀來講。吳山秀是自己…

2013-09-25 09:24:51
來自徯澍**的評論:

周老生于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后經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新中國,故有友人喜稱周老為四朝元老,于是讀這位“四朝元老”的人生故事,就像在讀中國近當代史,然這部史全不像中國近當代史那樣凝重、滄桑、憂患重重,足見一個人的心境有多重要。周老以輕松,簡樸的文字,向我們闡述了他的成長,他的思考,他的研究,他的際遇。人世的況味,世事的變遷,榮辱與禍福,皆如浮云,智者在苦難里看到了蓮花,是故能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周老的青春年代,從青果巷到紐約,良師益友云集。一個人的成長,好的環境,好的教育,好的人際圈子,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一生…

2013-10-10 20:30:0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