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圖書
人氣:78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傳主林語堂:被布什總統譽為至今影響美國人“中國觀”的著名作家。作者施建偉:“林語堂研究領域的開拓者”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學者  
  • 作者:[施建偉]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7547153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9
  • 印刷時間:2017-09-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一個“快活的天才”,一個“勤奮的天才”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一生的貢獻是對中西文化的溝通

美國總統布什盛贊他的作品

他的書在西方暢銷四五十年不衰

他是中國現代文學難寫的一章

他就是“一團矛盾”的林語堂

編輯推薦

小時候喜歡惡作劇,卻一向是成績優異的高才生。

生活在和樂的家庭中,這不僅影響他的性格,也影響他的藝術創作。

有高度的幽默感,富于人情味,在閱盡了人間萬象之后仍有一顆赤子之心。

夫妻伉儷情深,在精神上,她尊敬他、崇拜他;在家庭生活里,她遷就他,并向他奉獻了妻愛和母愛合鑄而成的深情。

愛發明,發明了《漢字號碼索引法》《末筆檢字法》,為發明“明快打字機”耗盡多年積蓄,幾乎傾家蕩產。

一生重在對中西文化的溝通,曾不客氣地批評中國文化,但在外國人面前,顯出了驕傲的中國人的本色,背起了宣揚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重任,對充滿好奇的西方讀者是無法估量的服務。

作品在海外暢銷四五十年不衰,行銷世界各地,美國總統布什盛贊他的文章。

晚年自稱“一團矛盾”,以自我矛盾為樂。

作者簡介

施建偉 1939年生于江蘇蘇州,1961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1991年任國立華僑大學中國文化系主任兼海外華人文學研究所所長,同年被破格評為教授、并成為及時批“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獲得者;1993年任同濟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兼文化藝術系首任系主任、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首任所長、對外漢語部主任;2001年被同濟大學特聘為當年文科的“博學教授”。2002年12月榮獲美國加州蒙特利派克市“榮譽公民”;2003年6月被聘為同濟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名譽所長;2007年任同濟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同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中心”名譽顧問。

已出版著作有:《魯迅美學風格片談》《幽默大師林語堂》《林語堂在大陸》《林語堂在海外》《林

語堂廖翠鳳》《虎踞江東的孫權》《港臺作家傳記叢書》等,發表的文章和學術論文等三百余篇。

目錄

及時章 頭角崢嶸的夢想家 山地的孩子——一個夢想主義的家庭——頭角崢嶸的夢想家

第二章生活在雜色的世界里 生活在雜色的世羿里——外國傳教士的影響——父親的“家學”——去廈門上學——及時次見到外國兵艦——圣約翰大學的高才生——不能當牧師——教會學校的雙重影響

第三章曲折的浪漫史 賴柏英——陳錦端——廖翠鳳

第四章清華學校里的“清教徒” 清華學校里的“清教徒”——初識“有才智的人”——辜鴻銘的啟示

第五章“在叢林中覓果的猴子” 出國留學——“在叢林中覓果的猴子”——告別哈佛大學——在法國和德國——獲得博士學位

第六章《語絲》所孕育的文壇新秀 重返北京——初涉文壇——躋身于“任意而談”的語絲派——在《語絲》的搖籃里成長——反對“勿談政治”

第七章與警察搏斗的“土匪”

“女師大”學潮——用竹竿、石塊與警察搏斗——以“土匪”自居——關于“費厄潑賴”的討論——“痛打落水狗”

第八章“打狗運動”的急先鋒 “三一八”慘案——痛悼劉和珍、楊德群——怒斥“閑話家”——“打狗運動”的急先鋒——從“任意而談”到任意而“罵”——被列入了“通緝名單”——加入了南下的行列

第九章 廈門大學的文科主任 出任廈大文科主任——國學研究院的“窩里斗”——惜別魯迅——魯迅離開后的風波

第十章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 在“寧漢對立”時來到武漢——目睹了風云變幻的時局——在“寧漢合流”后離開武漢

第十一章追隨蔡元培先生 從武漢到上海——重逢魯迅——受到蔡元培器重——深受學生愛戴的英文教授

第十二章 《剪拂集》和《子見南子》 《剪拂集》:對“語絲”的懷念——《子見南子》掀起軒然大波

第十三章 “教科書大王”的癖嗜 “教科書大王”和“版稅大王”——“南云樓”的誤會——對中文打字機的癖嗜

第十四章創辦《論語》半月刊 提倡幽默——在邵洵美的客廳里——兩位得力的助手

第十五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宣傳主任” “土匪”心又復活了——抗議希特勒的暴行——面對總部和胡適的矛盾

第十六章歡迎蕭伯納 上海刮起一股“蕭”旋風——與蕭伯納共進午餐

第十七章 楊銓被暗殺以后 血濺亞爾培路——他沒有參加入殮儀式,但參加了出殯下葬儀式——“要談女人了!”和《論政治病》

第十八章 “有不為齋”齋主 暢談“讀書的藝術”——憶定盤路四十三號(A)的庭園——廖翠鳳是位賢內助——“有不為齋”的獨特情調

第十九章 活躍于文壇的“幽默大師” 論語派的主帥——退出《論語》編輯部——《人間世》創刊——關于 “論語八仙”種種

第二十章 與賽珍珠相遇 賽珍珠是個“中國通”——接住賽珍珠拋來的球——《吾國吾民》在廬山脫稿——《四十自敘》

第二十一章 “據牛角尖負隅” 生活里不是鮮花和掌聲——和魯迅“疏離”——“欲據牛角尖負隅以終身”

第二十二章 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 《吾國吾民》一炮打響——舉家赴美

第二十三章 人生旅途上的新航程 臨別贈言——對美國文明的感受——與魯迅等人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敵與言論自由宣言》上簽名——“西安事變”在美國的反響

第二十四章 《生活的藝術》暢銷美國 東西文化比較研究觀的總綱——推出“生活的較高典型”的模式——異想天開的 “公式——幽默大師的玩笑——“每月讀書會”的特別推薦書

第二十五章 盧溝橋的炮聲傳到大洋彼岸 林語堂深信中國必勝——廖女士擔任了婦救會副會長——勇敢者的足跡:全家爬上了冒煙的活火山——從佛羅倫薩到巴黎

第二十七章 懷念戰亂中的故國 巴黎上空戰云密布——把錢存入中國的銀行——撫養六個中國孤兒

第二十八章 從法國到美國 在國際筆會上聲討希特勒——出名后的苦悶——從一個奇特的視角闡述中國古代的妓女、姬妾

第二十九章 回到抗戰中的故國 在香港痛斥日、汪——到國外去為抗戰作宣傳——向“文協”捐獻私宅——以抗戰為背景的《風聲鶴唳》

第三十章 再回抗戰中的故國 提出治世藥方的《啼笑皆非》——在大后方高談東西文化互補——《贈別左派仁兄》

第三十一章 美國出版商的警告 懷著雙重的抱憾離國——何應欽給過他二萬美元嗎?——接受三所美國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林語堂的苦惱

第三十二章 發明中文打字機的苦與樂 發明中文打字機的苦與樂——面臨傾家蕩產的絕境

第三十四章 在坎城 在海邊別墅“養心閣”——反映華僑愛國主義精神的《唐人街》——把孔子和老子做比較——明快打字機的命運

第三十五章 塑造理想的女性 《杜十娘》與《朱門》——李香君、蕓娘、李清照

第三十六章 和賽珍珠決裂 林語堂后悔莫及——林、賽的政治分歧

第三十七章 南洋大學校長 南洋大學建校新加坡——提出當校長的條件——校長和校董會的沖突——談判——決裂

第三十八章 醫治受傷的心靈 醫治妻女們受傷的心靈——虛構了一個烏托邦的“奇島”——林氏筆下的武則天

第三十九章鄉情:濃得化不開 初訪臺灣——反對“兩個中國”的陰謀——《匿名》和《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

第四十章 美食之家 “伊壁鳩魯派的信徒”——和張大千的友誼——中西美食文化比較

第四十一章 盡力工作,盡情作樂 盡力工作,盡情作樂——一個旅行愛好者——釣魚的樂趣

第四十二章《紅牡丹》和《賴柏英》 應邀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作報告——中南美美洲六國之行——一本“香艷”小說:《紅牡丹》——鄉情和愛情的疊合:《賴柏英》——《逃向自由城》與《無所不談》

第四十三章 歸去來兮 莊祝七十大壽——再訪臺灣——不能自已的鄉情

第四十四章 陽明山麓的生活 陽明山麓有一塊“生活的藝術”試驗田——在臺北繼交的朋友們——請黃女士處理私人信件

第四十五章 他是一個“紅學家” 林語堂和《紅樓夢》——喜愛中國書畫

第四十六章 “金玉緣” “金玉緣”——個性截然不同的一對夫婦——陰陽互補的美滿婚姻

第四十七章 活躍于國際文壇 在國際大學校長大會上暢談東西文化的調和——林語堂與國際筆會的歷史淵源——國際筆會第三十七屆大會上的《論東西文化的幽默》

第四十八章 五十年前的夙愿 主編《漢英字典》——陽明山麓的“有不為齋”——煙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寫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林語堂的孔子觀

第四十九章 悲劇發生在幽默之家 中風的“初期征兆”——長女自盡——廖翠鳳患了恐怖癥——《念如斯》

第五十章 “一團矛盾” 在臺港兩地歡莊八十大壽——總結一生的《八十自敘》

第五十一章 在的日子里 發生在圣誕節前夕的事——念念不忘六十年前的戀人陳錦端——在的日子里

后記

再版后記

媒體評論

他(林語堂)一生的貢獻,應該是,而且也公認是對中西文化的溝通。因為論將近代西方文化引入我國者,從嚴復和林紓那一代起,固可說代有傳人,甚至人才輩出;但論將我中華文化介紹于西方者,則除了有利瑪竇、湯若望等等外國人曾經從事之外,數獻身此道的中國學人,林語堂雖非人,卻是極少數人中成功的一人。

——《聯合報》

他向西方人士解釋他的同胞和國家的風俗,向往,恐懼和思想的成就,沒有人能比得上。

——《紐約時報》

林氏可能是近百年來受西方文化熏染極深而對國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貢獻的一位作家與學人。

——臺灣《中國時報》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小明337**的評論:

看了這本傳記才知道,林語堂為什么那么樂觀、幽默?原來林語堂從小生活在和樂的家庭中,婚后,夫妻伉儷情深,在精神上,妻子尊敬他、崇拜他;在家庭生活里,她遷就他,并向他奉獻了妻愛和母愛合鑄而成的深情。這和樂的家庭,不僅影響他的性格,也影響他的創作。

2017-11-10 17:01: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施建偉先生的《近幽者默:林語堂傳》是一部從史料和理論思考并重上升至批評研究的傳記作品。70年代末以來,作為經歷了集體失語期后專注于文學流派研究的專家,作者對于過去那些純粹意識形態的歷史評述,并沒有出于“矯枉”的需要對林語堂刻意的美化,而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更為公允、平靜地看待。本書正是作者遵循真實性原則拓展和深化林語堂文學研究視域過程中的成果。

2017-10-31 19:51:36
來自2***n(**的評論: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作為人物傳記,要做到闡述事實與心理刻畫兩者兼顧是件很困難的事,而本書作者運用全面詳盡、客觀的史料,捕捉林語堂心靈的證據,在論述事實、闡釋策略等方面構思精巧、完整。本書是作者傾注情感,為讀者展現的是一部的民國文壇大戲。本書所蘊含的獨立思考精神歷久彌新。

2017-10-31 19:46: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了三分之一,過來追加評論,內容翔實,堪稱經典

2017-10-28 17:24:31
來自lqxbb**的評論:

不多說了,林大師的經理。

2017-11-03 15:23:54
來自duanlin**的評論:

不枯燥的一本書

2017-11-05 09:43:31
來自書子ay**的評論:

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說:“林氏可能是近百年來受西方文化熏染極深而對國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貢獻最大的一位作家與學人。……尤可貴者,其一生沉潛于英語英文,而絕不成為‘西化’的俘虜,其重返中國文化的知識勇氣及其接物處世的雍容謙和,皆不失為一典型的中國學者?!?

2017-11-09 10:48: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我要找的林語堂傳記,看了才知道,林語堂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對中西文化的溝通:二戰前后有不少的英文讀者是透過林語堂的著作,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的,林語堂的著作,留給西方人的印象是平和、溫文、儒雅的,和日本的侵略、強暴、嗜戰恰成強烈的對比。值得收藏。

2017-11-09 10:47: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語堂的作品讀了很多,很喜歡,他的作品在海外暢銷四五十年不衰,行銷世界各地,現在終于看到一本比較全面介紹林語堂的傳記,正在閱讀中,喜歡

2017-10-30 14:20: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介紹知道作者是林語堂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且是同濟大學教授,所以可信度高,期待權威、全面的林語堂傳記。

2017-10-30 14:27:00
來自lcp1107**的評論:

林語堂以獨特的孔子觀向西方讀者介紹了孔子的思想,不少西方人都是讀了林語堂的論著才知道孔子的。

2017-10-31 14:32: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這本傳里,看到了不一樣的林語堂,小時候喜歡惡作劇,卻成績優異;愛發明,發明了《漢字號碼索引法》《末筆檢字法》,為發明“明快打字機”耗盡多年積蓄,幾乎傾家蕩產。

2017-10-31 09:20:08
來自四月風**的評論: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最近對林語堂先生感興趣,看了他自己著述的作品,又買了相關傳記。這部傳記的作者是研究林語堂的長期研究學者,圖書的內容很豐富,史料詳實,圖文并茂,很喜歡,值得推薦。

2017-10-30 15:4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每次去臺都會去參觀名人故居,梁實秋,胡適,當然少不了看看林語堂先生那所中西合璧的建筑.現在買到了這本全面記錄先生一生的傳記,從成績優秀卻極厭惡學分,從初戀到年暮的夫妻相伴,里面有生活的幽默,有思想的睿智,全書歸結為最終的“月亮還是中國的圓”。真真切切,資料全面。下次再去造訪先生的故居便多了一分感動。

2017-10-30 20:51:42
來自景***s(**的評論:

喜歡林語堂,所以買了林語堂傳記,讀過林太乙的《林語堂傳》,感覺這本更全面,更客觀,更可信。只看再版前言就知道,不是隨便拼湊的書,作者在臺灣、香港等地做過有關林語堂的學術報告。

2017-10-30 15:33: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語堂旅居歐美數十年,不論著書立說,還是講課演說,處處表現出對民族文化和祖國人民的深情厚意。要說有什么偏頗的話,林語堂的偏頗之處在于他有時會過分美化中國文化中不該美化的東西?!霸铝烈彩侵袊暮谩?,這才是林語堂的寫照。本書值得反復看,值得收藏。

2017-10-30 14:03: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語堂很有愛心:抗戰爆發后,林語堂不僅為國內難民捐款,而且還在國外捐贈四千三百二十法郎,承擔了撫養六個中國孤兒的義務。

2017-10-30 13:23: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林語堂是享譽國際文壇的一代大師,一生四次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他的成就與人生歷程都值得我們去了解、體會和學習。他在文學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非常顯赫的成就。他的作品直到今天讀來仍舊有著不凡的意義??梢哉f,他是中國精神的傳承者,是東方文化的傳播者。對于這樣一位大師,通過他的自傳,我們能更客觀地了解真實的他,對于理解他個人、他的作品、理解當時的整個中國文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7-10-30 11:13: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語堂一生重在對中西文化的溝通,曾不客氣地批評中國文化,但在外國人面前,顯出了驕傲的中國人的本色,背起了宣揚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重任。

2017-10-30 17:10: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正在讀,真的看到了一個立體的活躍在眼前的林語堂,小時候太頑皮了,但也真的是太有才。成年后,有高度的幽默感,富于人情味,在閱盡了人間萬象之后仍有一顆赤子之心。大愛。

2017-10-30 14:31: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林語堂是一個“快活的天才”,一個“勤奮的天才”。這本林語堂傳記將林語堂的勤奮、學識、貢獻、矛盾,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是一本權威、全面、真實的林語堂傳記,作者對林語堂有褒揚也有批評。

2017-10-31 16:34: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語堂在海外影響很大:林語堂逝世的消息在海內外引起強烈的反應?!都~約時報》對中國人如此鄭重報導,創刊以來只有兩次:一次是1975年4月逝世,第二次就是林語堂逝世。該報說:“他向西方人士解釋他的同胞和國家的風俗,向往,恐懼和思想的成就,沒有人能比得上?!?

2017-10-30 13:21:52
來自楚若箬**的評論:

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較為全面的評價了林語堂的一生。封面設計、排版精美,紙張很好,很有手感。又是促銷超低價,物超所值。值得推薦。物流也很快。

2017-10-30 14:38: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喜歡林語堂很久了,資料也看了不少,這一本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內容豐富,評價客觀。相比林太乙的版本,更接近林語堂本人。書名很好,近幽者默,耐人尋味

2017-10-27 18:54: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原來作家只是掩飾,林語堂其實是位發明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中文打字機——明快中文打字機,可以說是五筆輸入法的前身啦,原來林語堂這么努力的寫書就是為了賺錢完成他的發明,哈哈哈哈

2017-10-23 14:51:26
來自newdand**的評論:

近幽隱者何以靜默?——淺評施建偉老師的著作《近幽者默——林語堂傳》 如果既不研究林語堂,也不熟悉幽默文學,那么拿到《近幽者默——林語堂傳》這本書的讀者就完全可以像我一樣把它當作一本小說來讀,讀一讀一個叫林語堂的主人公鶴立雞群的一生。 總體上,中國的老派知識分子總會給人相對拘謹的印象??鬃友裕喝松捌呤鴱男乃挥饩亍薄蚨蠖鄶抵R分子的一生其實是非??喾浅BL的修煉過程,活著就如同戴著鐐銬練跳舞,直練到七十歲才有望達到隨心所欲做什么說什么都不至于越紅線的境界。讀《近幽者默——林語堂傳》,我越讀越奇,覺著林是個例外,他屬…

2017-11-08 09:41:0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