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四十自述》以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亞東圖書館初版《四十自述》為底本,參校遠東圖書公司“自由中國”版修訂。
關于胡適的傳記和研究作品很多,而只有《四十自述》是胡適親筆撰寫的,是他對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詳細回憶和深刻思考,是胡適傳記作品中非常有價值的讀物。
胡適的學問與為人堪稱知識分子的典范,著名學者季羨林、熊培云、李敖、唐德剛等都對胡適極為推崇。他的成長經歷和思想的形成歷程,非常值得一看。
自序
序幕 我的母親的訂婚
及時章 九年的家鄉教育
第二章 從拜神到無神
第三章 在上海(一)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第五章 我怎樣到外國去
第六章 逼上梁山
附錄一 我的信仰
附錄二 南游雜憶
附錄三 胡適生平年表
還沒開封,呵呵
喜歡十分特別喜歡
質量非常好
多讀書長見識。
整體感覺不錯哦
很好的自傳,有意思的文人
好,質量可靠,價格合適
胡適先生,君子之風浩浩湯湯!
我很喜歡看這種傳記,值得購買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對于這樣一個啟蒙式的人物,既不能用中國傳統經師的標準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專業哲學家的水平去測度他。他在西方哲學和哲學史兩方面都具有基本訓練則是不可否認的。這一點訓練終于使他在中國哲學史領域中成為開一代風氣的人。
喜歡胡適,是在上了大學,終于可以自由閱讀,獨立思考之后的事兒。感佩他的學問,更佩服他的眼光。只有真正投入過生活中的人,才會對整個大時代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到屬于自己無悔的歸宿。
很好,希望以后優惠更多
書沒看,剛剛打開包裝,這樣殘缺的書也能發出來,也是醉了。
胡適與結發妻子江冬秀的婚姻是其母親馮順弟一手包辦的。在胡適13歲時,隨同父異母哥哥到上海讀書。臨行前他的母親為他訂了婚。未婚妻是旌德縣的望族江家的小腳千金江冬秀。胡適對這門婚事不感興趣,可是他對母親非常孝敬,就默認了。1917年秋天,胡適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后,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同年12月,胡適尊奉母命,在老家與比他大一歲的江冬秀舉行新式婚禮。1923年7月胡適向江冬秀提出離婚。江冬秀以殺死兩個兒子相威脅,胡適便不敢再提離婚之事。
胡適寫自己經歷的一本小書,非常簡短,也挺有意思
從這本書看來,胡適的文字未必是同代人中最棒的,卻是最愿意講道理的。
溫柔敦厚如胡適,也有整日麻將或整日飲酒的青春時候。人不輕狂枉少年
胡適師從美國“實驗主義”大師約翰·杜威,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實驗主義的精神,很有建設性。
人到不惑,可以對前半生作一回顧了;然而人最難認識的就是自己。胡適,可謂適逢其時,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旗手。
胡適是上個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他的影響,雖然也有消極的負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積極的、進步的。
實事求是,不是避開事實問題而去談理想主義,不是拋棄現實問題而去重建社會。需要有一種實踐的精神在事實中發現問題,并改善現實,這或許就是胡適的實驗主義。
胡適強調做學問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他本人主張“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句話注重的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學,研究國學,研究治國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謹慎。
胡適的經典自傳,了解胡適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和思想變遷的必讀之書
可以知道胡適先生的自述生平,還可知先生的學問,很好的一本書
作為一個學者和思想家,胡適在中國的地位不用說,單憑開創中國哲學史、提倡白話文這兩點,就足以讓他載入史冊。
在民國時期的大師里,最喜歡胡適,他的學術成就讓人敬佩,他和妻子江東秀,紅顏知己韋蓮司、陳衡哲、陸小曼之間的“恩怨情仇”,也讓人啼笑皆非。
胡適的一生跌宕起伏,為家事忙,為情事忙,也為國事忙。作為性情中人,他寬大為懷;作為書生大使,他酷愛自由。這也造就了一個多面的胡適,因而關于他的評價歷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本《四十自述》,貴在是胡適對自己的剖析!讀胡適,一定要讀《四十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