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都不缺乏政治家、企業家,但從來都缺乏真正的商業思想家——在當代中國,任正非算是一個。任正非43歲才開始創業,一手把“山寨公司”變成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王國。華為從一個2萬元起步、沒有任何創新能力的微小企業成長為擁有14萬多名員工、在150個國家設有分公司、代表處或研究所,年銷售收入超過35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華為是靠什么成長起來的?任正非在華為的發展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任正非是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應對一次次危機的?在每一個發展的關鍵時刻,他說過什么?做過什么?
任正非內部講話新版梳理、總結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經商智慧,提煉了華為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及成長經驗、原汁原味的真實案例、具有實操性的解決方案、標準化的管理制度等諸多內容。書中包含全新演講內容,為每一位想創業、準備創業和已經創業的人提供借鑒和參考。
希文
工商管理碩士,高級企業管理師。
從事互聯網研究工作多年,著有《馬云內部演講 新版》。
近年來致力于研究任正非內部講話資料和華為內部工作機制,希望讓更多的企業學習到華為核心的管理方法,促進效率和效益的雙增長。
目 錄
及時章走出國門,華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讓2000名研發專家出征海外,華為在擔心什么?
跨出國門,成為一家國際性企業
競爭中要堅持“深淘灘,低作堰”
占有國外市場,需要“本地化”的貼身服務
向國際競爭對手學習:要么經驗豐富,要么滅亡
第二章華為的魂:以奮斗者為本
崛起之夢:三分天下有其一
華為奮斗者剪影——“墊子文化”
集體辭職,只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主動克服,渡過泡沫化危機
關于理想: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
第三章打造鐵血團隊: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團隊精神: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決策不都是對的,需要理解與寬容
盈利很重要,做好產品和服務更重要
誰說一大批中國土博士不能成為世界英才?
第四章將人才作為戰略性資源
培育人才的重要性:造人先于造物
苦練基本功,重視普通員工、普通崗位的培訓
學習型企業,不容回避的必然
機會不是等來的,的人才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
第五章活力是組織之魂,別在沉淀中滅亡
永不做喪失斗志的“沉淀階層”
板凳要坐十年冷
年輕是弱項,但也是強項
末位淘汰制:不為殘酷傾軋
第六章創新不僅僅是一種理念,還要有價值
資源共享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創新之敵——化易為繁
別犯幼稚??!創新出的東西是要能賣掉的
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既能快速成長,又不受制于人
第七章速度合理,保持發展定力
想長久發展?請保持合理的成長速度
想要超越,就要及時去除一切錯誤
自我批判是提升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的優良工具
讓一線營銷人員去做決策
第八章以客戶為中心,質量和服務至關重要
客戶的滿意是成功的基礎
競爭的要義就是質量好、服務好、成本低
讓客戶滿意,就要堅持客戶的價值觀
市場變化了,客戶需求也會變化
第九章任正非: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危機潛伏在勝利的歡呼聲中
市場角逐永遠不會停,沒有誰是常勝將軍
不做曇花一現的企業
居安思危,做好危機管理
自動降薪,只為戳破太平意識
未雨綢繆,才能安然渡過危機
第十章管理: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
打麻將不可以
削IBM的足,適華為的履
變革得太急切,效果不可能會好
管理中最困難的部分是成本控制
優化管理是不變的主題
第十一章灰度哲學:欲望的激發與控制
慢慢來,別讓互聯網引起發燒
均衡發展,就是要抓短木板
IT就是裁員、裁員、再裁員
以業務為主導,取得“機會窗”的利潤
以指標說話,以結果復命
第十二章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
明哲保身的領導是變革的絆腳石
淡化領導人的英雄色彩是職業化的必然道路
讓最有責任心的人擔任最重要的職務
評價干部要不斷推進任職資格管理制度
挑選接班人:集體的智慧是力大無窮的
第十三章笑傲江湖,三十年榮辱錘煉出華為人
當人們認不出你是華為人的時候,你就是華為人
讓2000名研發專家出征海外,華為在擔心什么?
在當前行業數字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我們從研發集結了2000名高級專家及干部,奔赴戰場,與幾萬名熟悉場景的前線將士,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鐵流。在機會窗開啟的時間,撲上去,撕開它,縱向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總戰略正如徐直軍在法蘭克福寬帶大會上所說的,“做多連接,撐大管道”。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以招聘新員工培訓后撲入戰場,等3~5年他們成熟的時候,這個機會窗已經半開半掩了,我們又失去了一次占領圖像高地、云時代的機會。因此,我們短時間直接選拔了有15~20年研發經驗的高級專家及高級干部投入戰場,他們對技術深刻的理解能力,與前線將士的戰場掌控能力結合在一起,一定會勝利的。
服務是我們進攻中的重要防線,網絡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維護越來越困難,任何新公司、黑天鵝要全球化,都不可逾越此障礙。沒有多年的積累是不可能建立起來活的“萬里長城”“馬其諾防線”的,我們這個歷時28年建立的服務體系,不是容易超越的,特別是這條防線正在逐步人工智能化。GTS這些年的進步,為我們建立了鞏固的防線,使我們進可攻退可守。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復雜網絡更堅固的防線。“江山代有才人出”,服務將是我們不敗的基礎。
我們今天集結2000名高級專家及高級干部走上戰場,讓他們真正去理解客戶需求,背上他們自己制造的降落傘,空降到戰火紛紛的戰場。“春江水暖鴨先知”,你不下水,怎么知道天氣變化。當前“天氣預報”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做出的。美國不僅集中了大量人才,而且創新機制、創新動力洶涌澎湃。我們要敢于聚焦目標,飽和攻擊,英勇沖鋒。不惜使用范弗里特彈藥量,對準同一城墻口,數十年持之以恒地攻擊。敢于在狹義的技術領域,也為人類做出“天氣預報”。努力在基礎科學上經驗豐富與以客戶為中心并不矛盾??蛻粜枨笫菑V義的,不是狹義的。
——摘自《任正非在“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的講話》
2016年10月28日晚間,任正非在深圳總部舉辦的“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稱,“華為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不能再錯過圖像時代。華為面對新的網絡時代已經沒有退路,此次出征不破樓蘭誓不還!”隨即宣布2000名華為高級研發人員和專家將奔赴歐洲、東南亞、中東、美洲、非洲等地,配合一線市場團隊挖掘市場。
在短時間內直接選拔大批研發經驗豐富的高級專家及高級干部出征海外,這一舉動讓外界紛紛猜測:華為到底在擔心什么?
從華為官網刊出的2006年以來的財報來看,連續10年,海外營收占比接近或超過60%,其中2008年海外銷售收入占比高達75%。2000年的冬天,也是電信業的冬天,華為在本土市場連連受挫。關鍵時刻任正非召開了及時次海外出征誓師大會,派送市場員工去拓展海外市場,這一舉動挽救了當時差點在電信業寒冬里凍死的華為。從1988年2萬元起家,到2016年5200億元的銷售規模,海外市場為華為的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比2000年一片空白、“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海外環境,現在的局勢已經有利得多了。2000年,華為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辦的出征將士送行大會上打出的口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充滿了悲壯氣氛,因為那時華為在海外其實連“馬革”也沒有。
而現在,任正非坦言,“華為已經擁有170個國家武裝到牙齒的鐵的隊伍,流程IT已經能支持到單兵作戰。每年我們仍會繼續投入上百億美元,改善產品與作戰條件”。這次華為召集后方2000名高級技術人員奔赴“前線”,給他們賦予了“和平時代”的新使命——為華為搶占下一個高地“圖像時代”。
在通信市場遇到天花板、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術,是電信服務、信息服務、IT服務及應用的有機結合)融合變革進入到一定階段,開疆拓土靠的不再是勇氣,而是需要挖掘新需求的智慧。當前華為的一線只具備賣產品并完成交付的能力,缺少解決客戶問題、幫助客戶取得商業成功的能力。把研發骨干派到一線,了解客戶需求,幫助客戶成功,這是一種新的服務模式的嘗試,從原來游擊隊式的作戰方式轉換成現在大平臺支持的精兵模式,按任正非的話是“從使用‘漢陽造’到駕駛 ‘航母’的現代作戰方式轉變”。這樣的市場開拓方式,效果將是非常驚人的,也必將推動華為向世界級大公司發展。
華為全球員工總數超過17萬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5%。接近8萬研發人員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此次大批高職級人才的流動將給更多年輕的研發人員留出上升空間,對華為來說也是一次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
2016年全球幾家電信設備行業巨頭交出的財報都顯示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頹勢中的愛立信和諾基亞甚至不得不裁員自救。整個通信市場前景令人擔憂。相比之下,華為的業績卻是一枝獨秀。2016年上半年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12%;運營商業務穩健增長,智能手機和企業業務領域的快速拉動,帶動華為整體向上。
然而,在任正非看來,華為并沒有占據語音時代、數據時代的世界戰略高地。在當前行業數字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2020 年華為要達到2000 億美金規模,必須抓住全球網絡轉型的機會窗口,占據萬馬奔騰的圖像時代。仔細分析華為的三駕馬車(運營商、企業、終端)也不難看出問題,在IT 市場,相比亞馬遜甚至阿里云,華為云服務業務體量仍然非常小,智能手機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是市場競爭激烈,隨時可能被新的產品替代。
更重要的是網絡進步的恐怖式發展,已經不能按過去科學家,華為理解后去做工程實驗,然后產品,這樣一條緩慢的道路。在新的機會窗口下,華為面臨走進無人區的不確定性。人工智能、工業4.0、云服務緩緩開啟的時代,華為會不會被代表新商業模式的“黑天鵝事件”淘汰,失去戰略高地?通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未來誰掌握更多的主動權?這些都是華為的危機感所在,而且華為還沒有找到面對未來發展變革的方向。任正非稱,“有員工講從實驗室走向海外一線是從勝利走向勝利,我看勝利是不確定的。在新的機會領域,我們要努力成長。云化是我們不熟悉的領域,亞馬遜未來可能成為電信設備企業的較大競爭者,我們還非常小,未來是否有做小弟的資格還不知道。”
在不確定性中,如何才能保障華為不???任正非認為關鍵在于服務。“服務是我們進攻中的重要防線,網絡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維護越來越困難,服務將是我們不敗的基礎??蛻粜枨笥肋h是引領華為前進的源泉。未來智能社會充滿不確定性,但‘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永遠不會變。”28年的持續投入讓任正非對華為抵抗不確定性有充分的信心,“華為這道歷時28年建立的服務體系,不是容易超越的,特別是這條防線正在逐步人工智能化,我們進可攻退可守。現在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復雜網絡更堅固的防線。”
崛起之夢:三分天下有其一
華為一定會成為國際性大公司,這一點大家都已有思想準備、組織準備,而管理的方法與管理手段方面還缺乏準備。華為十分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與潛力的增長,對企業的發展有十分強大的推動力與牽引力。因此充滿擴張的機會,使內部的矛盾在擴張中消化。經歷初期的快速擴張,使一代的員工得以成長,成為骨干,為公司穩定下來后的正規管理積累了經驗與管理力量。他們經歷了艱苦的奮斗,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公司避免了沉淀。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能上能下地按崗位目標責任的標準使用干部,華為的紅旗是一定可以持續飄揚下去的。
華為的內部凝聚力是抵御外界風暴的盾牌。只要長期堅持剖析自己、尋找自己的不足與弱點,不斷地改良,避免重大決策的獨斷專行,實行委員會制的高層民主決策,華為的星星之火就一定可以燃燒成熊熊大火。
十年之內,通信產業及網絡技術一定會有一場革命,這已為華為的高層領導所認識。在這場革命到來的時候,華為抓不住牛的韁繩,也要抓住牛的尾巴,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際大公司。這場革命已經“山雨欲來風滿樓”了,只有在革命中,才會出現新的機遇。
不能擔負起公司的使命,沒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就不可能作為高中級干部在公司存在下去。要有長期思想上艱苦奮斗的準備,也包括到國外艱苦的工作崗位上去工作的準備。在勇于自我改革、自我設計的基礎上,大量引進西方成熟的管理。不要把管理改進的一切工作,都推給顧問去做。 我們用《華為公司基本法》確立了公司宏觀管理的構架,我們還會通過一系列的子法,對其進行描述,然后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管理目標能真正實現。如果用三到五年時間,我們的管理實實在在進步了,我們就是往管理構架里放了很多磚,有希望建成一座大廈。
我希望大家不要做曇花一現的英雄。華為公司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當我們想躲在這個成就上睡一覺時,英雄之花就凋謝了,凋謝的花能否再開,那是很成問題的。在信息產業中,一旦落后,就很難追上了。
我們公司的現實是在努力改進自己的管理,因此我們能發展成為大公司,而不是垮掉。華為公司會否垮掉,取決于自己,取決于我們的管理是否進步。
——摘自《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
當任正非在1994年提出振聾發聵的十年狂想“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占一分”時,沒有人相信竟然會有真正實現的那24小時。當年華為的產值在100億元左右,員工人數在8000人左右。雖然企業規模已經不小,但距離世界經驗豐富企業的規模還很遠,據說當時大家都友好地笑了起來。而這24小時雖然姍姍來遲,但總算在以任正非為領袖的華為人執著的努力下成為現實。小小的華為公司竟提出這樣狂妄的口號,也許大家會覺得可笑,但正因為有這種目標做導向,華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事實上,自成立以來,華為與國際行業巨頭間的距離正在逐漸縮小。這一年華為的研發經費是88億元,相當于IBM的1/60;這一年,華為的產值是IBM的1/65;華為的研發經費是朗訊的35%,產值是它的4%。差距雖然很大,但每年都在縮小。在任正非看來,若不樹立企業發展的目標并以此為導向,就無法使客戶建立起對華為的信賴,也無法使員工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和發揚腳踏實地的精神。
據中華英才網的總裁張建國回憶,1990年,仍處于草創階段的華為僅僅20多人,但“任老板很能激發年輕人的激情,經常給他們講故事,講未來”,用理想與未來引領年輕人的熱忱與投入。回眸華為發展的20多年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任正非對偉大理想與抱負的堅守,華為究竟會發展得怎樣。讓我們重溫任正非的鏗鏘語言吧!“在這樣的時代,一個企業需要有全球性的戰略眼光才能發憤圖強,一個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榮昌盛,一個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業生態系統才能生生不息,一個員工需要具備四海為家的胸懷和本領才能收獲出類拔萃的職業生涯”。當任正非說出這句話時,許多將要奔赴海外戰場的勇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激情滿懷。而理想的實現,是用越挫越勇的斗志、用屢敗屢戰的精神來完成的。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海外戰場,華為人用了整整六年時間,才總算有所突破,并最終超過國內市場銷售額。
用愿景來指導工作,是一門深邃的管理藝術,同時也是企業不斷發展的一種戰略方法。成功的企業愿景就好比預言,具有喚起員工行動的力量。一般來講,愿景的言語應該是平實的、易懂的,但又必須具有無法抗拒的力量,讓每一位員工在做出重要決定和行動時都會自問:“這符合我們的愿景嗎?”與此同時,成功的企業愿景必須致力于滿足客戶的深層次需要,從生存需要、信息需要直到發展需要和情感需要。同時,也必須根植于企業全體員工發自內心的共同愿望。我們可以看一下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的美好愿景:
迪斯尼樂園——給人們帶來快樂;
美國房屋抵押協會——使住房民主化;
沃爾瑪公司——給普通人提供和富人一樣的購物機會;
波音公司——成為全球較大的商用飛機制造商,并把世界帶到噴氣式飛機的時代;
花旗銀行——成為世界上服務好和較大的世界性金融機構。
企業對于未來的展望和美好愿景的憧憬往往代表著企業努力追求和爭取的目標,遠大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往往會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愿景卻可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不變,從而有效地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人們本能的反應是畏懼或者逃避,而清晰的企業愿景可以消除團隊成員的畏懼和逃避心理,引領團隊前行的方向并將企業的未來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上來。
任正非是一個為了觀念而戰的硬漢。
——《時代周刊》
任正非的故事如果放在美國的話,那也是一個令人驚異的成功者的故事。
——3Com總裁布魯斯 克勒夫林
任正非43歲才開始創業,不惑之年始見春,一手把山寨公司變成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王國,同時創立了開中國企業先河的企業治理大法。
——博學財經作家 魏昕
中國歷來都不缺乏政治家、企業家,但從來都缺乏真正的商業思想家——在當代中國,任正非算是一個。
——田濤、吳春波
比店鋪便宜,質量一樣20709
包裝一般,蓋子不結實1108
內容獨特,很好
還沒有看,質量不錯
引人入勝我很喜歡看
不錯呀不錯呀呀
還沒有看,感覺還好
老任的講話,值得多看
收錄了很多,任正非講話的文案
內容有點舊了,最近幾年華為變化很大,就管理理念,還是值得看的。
本書整體感覺不錯,印刷清晰,紙張挺好,準備好好拜讀
中國歷來都不缺乏政治家、企業家,但從來都缺乏真正的商業思想家——在當代中國,任正非算是一個。任正非43歲才開始創業,一手把“山寨公司”變成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王國。華為從一個2萬元起步、沒有任何創新能力的微小企業成長為擁有14萬多名員工、在150個國家設有分公司、代表處或研究所,年銷售收入超過35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華為是靠什么成長起來的?任正非在華為的發展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任正非是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應對一次次危機的?在每一個發展的關鍵時刻,他說過什么?做過什么?
買了好幾本華為的書,對這個企業充滿好奇,研究下
入手的第三本華為企業文化相關的書籍,很有參考性。
請問能不能用點心吶?不是發重復了就是發久的書
我朋友是任正非的粉絲,與其說是粉絲,倒不如說是向對自我要求不斷超越的精神的肯定
通過這本書,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管理思想體系,比其他任正非的傳記要有價值得多。
作者的邏輯思維很清晰,讀完此書之后才發現,受益匪淺,不僅僅是內部培訓手冊,更是他們的激勵制度,必須推薦?。?
作為華為手機的忠實用戶,希望他越走越遠。也希望大家能進一步的了解華為,不妨讀一讀這本《任正非內部講話》噢!
任總的觀點很吸引人,很有啟發性,看的晚了點,希望對以后工作能有借鑒作用。
任正非的觀點發出了時代面對發展問題的最強音!這本書內容全而且有最新的內部講話,很適合像我這樣喜歡研究華為的人!
物流快,書質量好。內部講話干貨很多,而且又是最新的。能夠帶領17萬員工,尤其是眾多的知識分子,讓華為的企業大軍浩蕩前行,任正非才是真正懂管理的人!
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向華為學習,任正非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哲學與西方現代管理的集大成者,灰度哲學、惶者生存,創業和做管理的都應該看看,內容很全很新!
任正非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在互聯網文化的廣泛而深刻的挑戰面前,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對知識勞動者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非常原汁原味!讀完很受用。
這本書非常完整全面地闡釋任正非的經營理念與華為企業管理方法,告訴創業者在處理復雜問題時該做什么,用什么態度,采用什么節奏,如何評估,這些事是最重要的。
不錯的,適合準備自己創業的朋友看,主要介紹了華為在發展前進中的每一個關鍵時期,在關鍵時刻任正非的講話總是能力挽狂瀾,這樣的領袖人物是中國難得的企業家。
滿滿的干貨,豐富的細節,不同于之前看到的有關華為的書籍,不是重點描述華為的表面現象,而是深入骨髓,把我們帶進華為傾力構建的全聯接時代和任正非的內心世界。
作為中國知名通信企業之一,華為的競爭理念及文化十分受人關注,而作為華為創始人的任正非,他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才能讓整個企業良好地運轉?可以好好學學他的管理思想。
很多年輕人都想去華為,這跟任正非高薪養廉的管理思想是分不開的。而且BAT三巨頭也都比不過華為,任正非的管理思想肯定有過人之處,書里面對任正非的關鍵決定都講得很透。
任正非內部講話新版全面梳理、總結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經商智慧,提煉了華為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及成長經驗、原汁原味的真實案例、極具實操性的解決方案、標準化的管理制度等諸多內容。書中包含全新演講內容,為每一位想創業、準備創業和已經創業的人提供借鑒和參考。
很受用,市面上關于任正非和華為的書其實并不算少,但本書無論是事例、語言、觀點、還是寫作手法,都相當獨特,經過作者抽絲剝繭般層層的分析,向來低調、令人印象模糊的任正非及華為公司漸漸清晰起來,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