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小道理:分寸之間圖書
人氣:83

小道理:分寸之間

馮侖2017全新力作,商界精英的時代沉思錄,地產導師的人生理想國。馬云、柳傳志、王石、李開復、潘石屹、吳曉波傾力推薦;

內容簡介

地產界思想家、商界哲人、暢銷書《野蠻生長》《理想豐滿》《行在寬處》作者馮侖新作。馮侖集數十年人生感喟與商界經驗,以獨具馮氏特色的勁爆、麻辣而深刻的“馮子論語”為基礎,淺入深出談論理想、人生、圈子、地產、創業、金錢等,與商界精英們縱論房產江湖,分享商道秘笈;與年輕人漫談理想人生,閑話分寸之間。

作者簡介

商界思想家,帶領萬通前進25年,守正出奇,踐行理想,筑夢踏實。他是民營企業的布道者,體察歷史,探究現實,勤于思考,樂于分享;他是社會公益的先行者,從學習國外先進到成立萬通公益基金會,發起愛佑華夏慈善基金會、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知行合一;他是一個平和的人,有著智者的光輝和仁者的魅力。

目錄

自序:仰面的婆姨低頭的漢 001

及時章 理想時間 001

好人談理想,壞人只談錢 002

理想就是把墻上的美人變成炕上的媳婦 005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007

理想是保健品,不是速效救心丸 010

理想不能改變,過程可以妥協 012

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014

吃虧是偉大的及時步 016

偉大首先在于管理好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019

偉大是熬出來的 021

偉大是事后的追溯,不是事先的設計 023

偉大也有“陰部” 025

第二章 自在為人 029

人生有多少上坡,就會有多少下坡 030

人生發展五部曲:好人、能人、英雄、偉人、圣人 032

成功取決于你想要還是一定要 034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037

要想尿得遠,就得站得高 041

立中等的志,先做好自己的事 043

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王牌 044

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別人 047

選擇就是放棄,自由就是枷鎖 050

大時代的人管閑事,小時代的人疼自己 052

每一代人都很牛,只是沒到時間 055

年輕時候受苦是福氣,老的時候受苦是煎熬 057

人類歷史由“傻根”創造 060

死纏爛打,人生不留遺憾 063

第三章 關系成本 067

男人跟金錢走,女人跟感情走 068

女人永遠是男人的老師 071

女人“依賴”男人,男人“圈養”女人 073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思考 076

追求愛情,順便結婚 078

結婚是誤會,離婚是理解 080

更年期之后,男女之間才有真正的友誼 083

朋友之間就該人走茶涼 085

真朋友得看追悼會 088

第四章 折騰房子 091

5歲娶媳婦不是機遇,15歲生孩子不一定會當爹 092

住房問題是青春痘,扛一段時間就會自然解決 094

未婚女性推動房價上漲,離婚女性促進社會財富重新分配 096

房價漲不漲有跡可循 099

房地產行業是給城市化按摩的 101

房企三種發展模式:地主加工頭,廠長加資本家,導演加制片 104

地產商的使命是創造具價值的固定的人造空間 107

收租法則: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109

中國房地產市場已過“青春期” 112

傳統商業地產不看政府怎么做,要看電商怎么做 114

商業地產要勇于被互聯網“ ” 117

房企轉型:靠兒子不如招女婿 119

房企像喝酒的人,政府管喝酒秩序 121

第五章 創業底線 125

人生不能輕言創業 126

要想當爺,得先當孫子 128

要像女人對待終身大事一樣選擇合作伙伴 131

創業得用女性思維,在安全情況下找快樂 133

創業,首先得站起來,接著再活下去 135

用太極的招式防守,用氣功的章法進攻 137

做生意就像過日子 140

創業最忌“到錢就止步” 144

第六章 全球效率 147

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148

吃軟飯、戴綠帽、掙硬錢 151

低風險、中速度、高回報 153

全球觀、中國心、專業能力、本土功夫 155

資本社會化,公司專業化,經理職業化,發展本土化 158

順天應人,守正出奇 161

小姐心態、寡婦待遇、婦聯追求 163

中國式做人,紐約式做事 166

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 168

爭的有面子,讓的有尊嚴 171

“熟人”讓中國效率低下 173

第七章 公司力量 177

好公司應當自己一句話說清楚,別人一眼看得懂 178

做公司就好比種蘋果 180

上市公司是奧運會上的劉翔,非上市公司是村里的狗蛋 182

寧打一口井,不挖十個坑 186

行業的市場規模限定了企業的增長邊界 188

人在江湖走,都要有點兒魄力 190

前半夜想想別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192

承認失敗是對自己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拿刀砍自己 194

民營企業也需要“抱團取暖” 196

讓死亡來為自己指路 199

民營企業三大死法:政商關系、亂集資、商業競爭 201

民營企業要下好“分家”這步棋 203

第八章 在商言商 207

革命是身體的本錢 208

打鐵尚需自身硬 211

巴結群眾,重用自己 213

資本家的工作崗位,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士大夫的精神享受 217

好的企業就像一座廟,看誰能成為大和尚 220

人無廢人,器無廢器 223

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別人算不清的賬,管別人不管的事 226

站在未來安排今天 229

心平才能氣和,氣和才能人順,人順才能做事 232

心大了,事兒就小了 234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237

第九章 錢的是非 241

心離錢越遠,錢離口袋越近 242

錢心跟著人心走 245

掙錢像孫子,花錢像大爺,送錢像君子 247

掙錢去美國,看錢去歐洲,花錢在亞洲 249

時間是投資品,也是消費品 253

守本分,有期待,善表達 255

企業家要謹記“后半夜吃肉”的家訓 258

不要別人進洞房,自己瞎高潮 260

中國企業家成為喬布斯:有素質,缺土壤 262

富人的財富早晚是大家的,不必仇富 264

被逼捐錢等于被人強奸 267

做公益如“大姑娘新婚”——幸福又糊涂 269

在線預覽

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別人

大道理是少數人做,而多數人說的道理,如高瞻遠矚、任勞任怨、自強不息,敢于負責任等,整個過程比較痛苦,要留給自己;小道理是所有人都做,但是不說的道理,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的事兒。

凡是大道理,不可能令人舒服,比如高瞻遠矚、胸懷坦蕩、自強不息、含辛茹苦、兢兢業業、堅忍不拔、克己奉公、鞠躬盡瘁,沒有一個是能讓感覺器官舒服的事兒;紙醉金迷、文恬武嬉、花天酒地、吃喝嫖賭、坑蒙拐騙、巧取豪奪、為非作歹,罪惡的事都是器官上快樂的事兒。

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都能夠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別人。比如我們講奉獻,平凡的人總是讓別人奉獻,還有一套說辭,說得冠冕堂皇的,可輪到自己,卻偷偷摸摸的只知道索取。而想有所作為的人真把這事當真。幾年前,我的同學王斌來找我,要叫上我和匯源的老朱等人一起發起愛佑華夏公益基金,這是民間可以做公益慈善的法規出臺后的及時個私募公益基金。我們幾個人捐了一些錢,就發起成立了。早期我們做了一個耳蝸的項目,就是給一些有聽力障礙的聾啞人裝上特別的耳蝸設備,可以矯正和提高他們的聽力,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他們的聽力甚至可以逐步接近正常人的聽力水平。老朱和那些孩子、家長認真地交流,他時而蹲下,時而站起來,時而拍拍孩子,時而說說話,時而試一試儀器,我也被他所感染,認真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中。隨著愛佑華夏基金的不斷發展,我們進一步參與了幫助艾滋孤兒、先天性心臟病孤兒、孤殘兒童等項目。為了這些項目,老朱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他認真地研究、想辦法。從這些事情上,我看到了老朱作為一個好人、厚道人和寬廣親近的善良之輩所表現出的人性光芒。愛佑華夏基金目前已發展成國內較大的兒童心臟病基金,成功救助了一大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表揚。這離不開老朱對公益事業的熱心、誠懇和執著,當然還包括理事長王斌,還有后來參加的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各路朋友對愛佑華夏所傾注的努力。

還有一個人,崔永元。小崔怎么感動我?原來我倆很不搭界,相信他對“黑心開發商”也抱有不滿。剛開始我覺得小崔有點裝,講長征理想什么的,后來,聽一個朋友介紹說他在做口述史。我對此也沒有什么直觀的認識,只知道他在做事兒嘛。有一次我們在香格里拉見面,他送我一些小人書和他們口述史的資料,當時我覺得挺好,但是沒有更深刻的認知。后來一個夏天,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王石聽,帶著王石去了他們的一個工作室。到了工作室以后,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花了十幾二十年在做一件事——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狀態,而且他還為此到處籌資,默默無聞地干事,不為任何名利。這是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這個男人自己都快抑郁了,還在操心這個民族的歷史是不是被記錄下來。這感動了我,也感動了王石,我和小崔就成了好朋友,我也參與到口述歷史的活動,來和他們一起共同記錄這樣一個時代。

我以前讀書的好奇心重,越是看不懂就越看。看《三國演義》時,我特感動,眼淚都下來了,我很好奇諸葛亮怎么54歲就死了,現在想來,那時候能活到54歲,其實已經算是活了挺大歲數了。我就知道了:及時,諸葛亮為大義、為知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第二,諸葛亮找媳婦不怕丑,娶媳婦是娶德。他聽說黃石公的閨女很丑,但德行特別好,諸葛亮就把她給娶了。第三,諸葛亮死了以后,家里沒什么財產,一個丞相,好歹也算是部級干部,實際上是總理級別,但他的家里卻沒什么積蓄,我就覺得這個特別好,給我很大的鼓勵。

偉大的人把所有別人不信的大道理都擱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們不屑于跟平凡的人爭。爭即不爭,不爭即爭,偉大的人不爭別人要的不偉大的東西,只爭一個偉大的資格。偉大的前提就是,我都奉獻了,得到了你們都不要的大道理,結果就是我永遠都比你們偉大。我不爭小利爭前途,不爭局部爭全局,不爭現在爭未來。現在的年輕人總覺得自己很聰明,總想走捷徑,喜歡把大道理留給別人,把小道理留給自己。大道理是經過幾千年論證的,你以為你是個例外,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能反過來,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別人,試試看,你一定會了不起。

大時代的人管閑事,小時代的人疼自己

大時代的人們談事,一談就是家國情懷、上下五千年,說的都是大事,但都離自己比較遠;小時代更低、更小、更淺薄,人也變得更具體、更真實,知道先看管好自己這攤兒的小事,把小日子過成大日子。

原來我生活的那個時代,是個大時代,人人有家國夢想,都想當英雄,都想拯救世界。那時,我一直以為,活到一定程度, 就會變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但沒有溫度的人。因為凡是有高度、深度、廣度的人,一般“溫度”都比較低,遇事比較沉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沉得住氣,不輕易發表意見。

現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家反而越來越喜歡低俗,更小、更淺薄、更接地氣兒,這個時代變成了“小時代”。

小時代有幾個特征:

及時,敢跟陌生人說話。60后以前的人,見到陌生人,基本上是打量以后繞著走,警惕性非常高地問很多的問題,感覺才敢跟人說話。更不要說在陌生人面前寬衣解帶,這是不可能的。而現在,QQ、微信、微博,人們通過各種渠道和陌生人隨便聊天;陌陌上市,和陌生人說話成了一個生意,約炮更是變成了一個娛樂話題,不成為一個道德問題。大家不僅和陌生人說話,還敢和陌生人做事。這表明什么?現在互聯網開放了,人們的誠信增加了,安全感也增加了。十幾年前說一個孩子網戀,家長能打斷孩子的腿。現在不僅網戀,都有了,手機戀、網戀都很正常了。現在和一個不認識的網友見面,可以喝個咖啡,甚至可以簽個商業計劃書,一起成為合伙人。社會的透明、誠信的增加,意味著安全感的增加,安全感的增加,意味著社會治理的有效性提高。

第二,私人生活和公開生活之間的界限沒那么明顯了。所有能露的東西都變成公開的東西,說話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多改變,以前兩個人、三個人之間的親密行為,現在可以透露在所有人面前。除了上洗手間仍然保留在私人領域以外,很多私人事件都攤開在公眾娛樂場合,讓大家欣賞。比如明星兩口子吵架,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看著也很高興,八卦了好幾天,別人離婚就像我們過年,我們享受這樣的娛樂,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什么心態呢?說明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和人之間越多理解、越多欣賞、越多寬容、越多淡雅,社會的承受能力在上升。

第三,詞越來越多,新詞變化的頻率越來越快,創造新詞的頻率越來越快。這些新詞甚至來不及記,可以自嘲或者自黑,也可以小不正經,越來越卡通化、嬰兒化。戀愛時較大的幸福感就是嬰兒狀態,說的話都是嬰兒的語言,吃飯飯、睡覺覺、乖乖、寶貝、香香、臭臭等。到了嬰兒狀態,你就是遇到真愛了。嬰兒狀態一是有安全感,二是有溫暖感。社會語言不斷地翻新,越來越嬰兒化,越來越卡通化,人們也越來越不顧形象,對別人的行為,大家都投以寬容、欣賞的一笑,這個社會就是充滿溫暖的社會、一個健康的社會。

第四,以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的;現在有了互聯網,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是的,差異性在減少。過去,從縣城到北京,要跋山涉水才能把自己弄到首都的舞臺上;現在有智能手機,你自拍,然后上傳,就直接到北京了。人和人之間的詞匯系統在全球范圍內也越來越一致。年輕人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所以他們談話時沒有障礙。有個說法說世界是平的,這其中一個標志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在縮小,這為未來的和諧、溝通、理解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在這個新媒體互聯網社會,人們的確變得更加寬容、更加自我,同時也更加利他,越年輕的人越說小事,不說大事,那些國家、社會、民族、革命,這些偉大的事,20歲以下的小孩不說,小時代都說小話語。當我們都開始談小事的時候,意味著我們把法制、把大事交給政治家解決,交給社會管理者解決,交給領導人解決,交給專家解決,而我們安心享受他們提供的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安心學術、生活、創業、旅行、結婚、過日子,然后把我們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豐滿,越來越紅火,過成我們自己的大日子。

前半夜想想別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反省是一個人還健康的一個標志,較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如果不懂得反省,只覺得自己牛掰,我們就會在自戀的道路上離成功越走越遠。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我們就能明白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哪里,這樣我們就把人情世故上升為理性。

很多人讀過《胡雪巖》,胡雪巖最牛的地方就是他深諳人情世故。關于他,至少有兩條即使到現在仍然值得我們借鑒。及時條,靠山即“火山”。胡雪巖一直靠左宗棠,但左宗棠的政治斗爭把他也給犧牲了。所以,不要老相信靠山,靠山即“火山”。第二條就是“前半夜想想別人,后半夜想想自己”。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自己的問題,這樣交換立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檢討自己,先自省,再想其他的事情。通過內省,來和外部世界找到一個和諧相處的尺度。

反省是一個人還健康的一個標志。每一次體檢都祛除一點小毛病,人才能活得長久,這就如同汽車要不斷保養,才能走得久遠一樣。戰后的日本、德國也是通過反省,才走上了強國的道路;國民黨在大陸慘敗之后,到臺灣也反省。萬通的反省起源于公司一周年(1992年)的時候,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大吃大喝慶祝勝利,另一種是坐下來去看第二、第三個生日和未來第二十個生日怎么過,去規劃未來的藍圖。很顯然我們選擇了第二種,踏上了不斷檢討和前瞻的旅程。從此,萬通就把紀念日定為反省日,每年都把自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自己,以求自警自省,不斷進步。每年8月底9月初的時候,我潛意識里都提醒自己,想想有什么做得對、什么做得不對。這樣的反省在最初三五年的時候,又熱鬧、又深刻、又觸痛,熱氣騰騰的,很激烈,每件事都說得很直接,不留情面。就這樣,萬通不斷地在找自己發展過程中的毛病。

反省對于萬通來說實際上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回顧過去,反省是萬通的生存密碼,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實際上都在前期反省到。高層決策上也有根本變化。比如在1996年反省的時候,我們就講到了“原罪”問題。那個階段我們很痛苦、很失敗,過去擴張的路徑都是用高額負債來推動業務擴張,用高息率短債去做冒險性、風險性很高的長期投資,所以回報很差,造成了當時我們所有的困境。早期,作為民營企業,我們沒有資本來源,為了解決最初資本積累的問題,我們不得不用高負債去做高風險業務,尋求暴利,通過暴利補資本金,這樣形成了我們的原罪。我們反思到這個問題,提出公司要走“四化”,就是“資本社會化,公司專業化,經理職業化,發展本土化”。及時條“資本社會化”,就是解決原罪這個問題,盡量做到資本社會化,而不是我們自己一家的資本;第二條“公司專業化”,就是解決我們公司投資方向的問題。公司走“四化”提出來之后,我們逐步讓公司的業務走向專業化,開始真正進入房地產。

反省較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有很多人、很多企業一過生日就覺得自己牛掰,我們過生日就是反省,一反省就覺得自己真不行,還有這么多事沒做好。因為不是好,所以還要繼續勤奮努力,向別人學習。因為不是好,沒有達到客戶和各方面對我們的期待,所以我們還要繼續跟別人合作,不斷努力改進工作,改進產品,改進服務。我們每年通過這個自我反省的過程,保障我們即使遇到同樣的困難,也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改進得比較早、比較自覺,而且是發自內心地自己來改正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才能夠逐步走上一個比較持續、健康、安全的道路,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在整個行業發展當中取得一個比較主動的位置。

現在這么多年形成的傳統,使得每年一到過生日的時候大家都很緊張,就想今年要反省什么呢?然后開始找自己的問題。這的確會形成一個心理傳導的機制,每次到反省日,都覺得自己做得好差,別人都做得那么好,我還得再努力。過去叫學而后知不足,現在是反省后知差距、知方向、知動力、知努力,變成這樣一個自我鞭策的過程,也希望變成咱們公司人的真正一種作風、習慣和行為,然后這種習慣逐漸就變成一種美德。民營企業能夠堅持5年的只占到7%,10年的只有不到1%,萬通活了20年,而且活得還不錯。這肯定不是運氣問題。

掙錢像孫子,花錢像大爺,送錢像君子

掙錢是一門兒技術活,得拿出看家本領,像孫子一樣點頭、彎腰、下跪。做買賣都是從孫子做起,你掙錢像孫子,花錢才能像大爺。但你給別人送錢,比如說做公益,就得有君子之心、君子之態,不能像地主打發長工,隨手把錢扔了出去或者懷有其他的不良動機。

錢難掙,不管你是老老實實上班,還是做小買賣,都必須得有孫子的姿態。孫子首先要聽話、講道理,你是工薪族,就得聽上司的話、聽老板的話,不然就會被炒魷魚,丟了飯碗;你做生意,就得會處理各種問題,法律允許你做的,你才能做,法律允許你掙的錢,你才能掙,不聽法律的話,你就會出事。做孫子還得有孫子的姿態,得點頭、彎腰、下跪,知道在生意場合怎么為客戶服務。

掙錢的時候像孫子,花錢的時候才能像大爺。是爺就要有爺的范兒,有爺的姿態,比如成熟、老道。怎么花錢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兒,相比掙錢,花錢更是一門藝術,花錢的難度比掙錢的難度還大。幸福是自由、快樂、健康、滿足感、成就感、被人尊敬等,花錢的藝術首先就在于花了錢,自己是否能夠增加自由、快樂,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覺,增加一種個人自我實現的感覺。你得把錢花到點兒上,花得有價值,花完后自己心里還要舒坦,這樣才行。比如比爾 蓋茨,掙錢對他來說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現在,他擁有的錢太多了,他又得考慮怎么花錢,怎么把錢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這是很困難的。他自己倒不追求很奢侈的生活,他把幾百億美元捐出去,在全世界范圍內花錢,他花錢讓自己贏得了尊重,這也是一種自我實現、自我滿足,這樣他花錢就能獲得一種幸福感。這比光追求夸張的奢侈消費、惡性消費,效果要好得多。

花錢,必須得掌握花錢的藝術,處理好花錢與幸福、欲望之間的平衡。掙錢的速度慢得如散步,欲望的增長卻快而無止境。欲壑難填,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再多的錢也滿足不了你。個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消費欲望,企業如何避免揮霍行為,都是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當然,送錢也是一門藝術。送錢是在私利和公益之間找到平衡,錢多了以后,必須要面對一個私利和公益的問題,分清自己的事和大家的事。你從社會上掙了錢,你得想用什么方式回饋社會。你送錢要有君子之心、君子之態,不能把公益的君子之舉做得像一個地主打發長工,隨手把錢扔了出去,或者懷有其他的不良動機,還想著自己商業上或品牌上的目的。比如陳光標的高調慈善,社會上的褒貶就很不一。客觀上來說,他花的錢不少,但有媒體就把他的高調慈善稱為慈善暴力,即他在曬自己的善行時,可能會傷了別人的自尊。臺灣馬英九就提到,善是好事情,但行善要照顧到接受者的觀感和尊嚴。比如,一個母親看到兒子跪在那兒跟別人要錢,你說她會不會傷心?你曬你的善,同時也曬了別人的窮;曬你的強,同時也曬了別人的弱;曬你的自尊,同時也曬了別人的自卑;曬你的光榮,同時也曬了別人的恥辱,這就是慈善行為做得不妥當帶來的另一種傷害。這個道理很簡單,中國古代有“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一個窮人,就快餓死了,這時候,一個富人端來一碗飯,說:“喂,來吃吧。”這個窮人覺得這富人雖然是給自己送吃的,但是他態度不好,傷了自己的自尊了,所以,窮人寧愿餓死,也不吃這富人送來的飯。也就是說,你做慈善,別人接受你的捐贈,“施”與“受”的兩方必須是站在平等的高度,這樣才是比較合適的。如果你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態,就很容易讓人反感,本來你的動機是好的,達到的結果卻未必好。還有一點,“君子坦蕩蕩”,送錢也要像君子,就是說你送錢還不能夾帶有比較功利的或其他不純的動機。你做公益,還想著要借公益之名,從另外的什么地方撈點兒好處,這種行為更不可取。

掙錢是本事,花錢是藝術,尤其是在目前社會差異變大、貧富不均的時候,更要掌握掙錢和花錢的方法,講究掙錢和花錢的效率。

媒體評論

眾多大腕集結推薦: 他的理想真的很豐滿,我記著這個:把理想當中藥吃,效果看堅持! ——馬云

馮言馮語,有情有性,無忌無諱,見仁見智。 ——柳傳志

馮侖這個人,聰明絕頂,俠義肝腸。嬉笑色罵皆文章,百計千心成萬通。 ——王石

馮侖幽默、敢擔當,對許多事物的理解非常獨到、非常智慧。 ——李開復

馮侖對我來講是永遠遙不可及的人物,他就是我面前的一座山,永遠越不過去。 ——潘石屹眾多大腕集結推薦: 他的理想真的很豐滿,我記著這個:把理想當中藥吃,效果看堅持! ——馬云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的評論:

一個深諳中國人情事故的房地產商寫的書,值得讀。

2017-06-26 10:49:28
來自001lxj**的評論:

作者能把一般人熟視無睹,或者不去深入思考的事情,寫得這么風趣和有啟發,真是難得。另外,書的排版很舒服。

2017-11-10 13:49:25
來自閃***(**的評論:

書還沒讀,不過一直欣賞作者的才氣,他的書給人大智慧的啟迪。

2017-02-13 15:16: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馮侖,我記得我看他的節目,當然也只是匆匆一瞥,希望通過書能認識他。

2017-02-12 19:05: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每個成功的人他確實是有跟常人不一樣的思想的。

2017-04-01 22:50: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買了一大堆的書,都是公司買的,包裝都很不錯,沒什么破損。很好

2017-03-12 09:30:2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正準備看,希望是那種幽默并有點兒小哲理的書。

2017-04-24 14:05:42
來自a***h(**的評論:

馮侖的作品,注明講述。主寫的也就那三部曲,雖內容多有重復,不過愛讀。

2017-03-10 08:03:33
來自k***生(**的評論:

陰錯陽差的版本人聚居旅客可發怒是南半球和可可粉那你發怒發怒

2017-03-13 10:53:05
來自***(匿**的評論:

看看地產導師,商界精英的言論,學學分寸之間的進退。

2017-04-24 20:21:4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馮侖的書每一本都不會錯過,總能在他的言辭中找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思想。

2017-02-24 08:00:36
來自***(匿**的評論:

書好內容吸引人,物流超級給力,春節期間都有配送,配送員態度超好,辛苦了配送哥哥。

2017-02-01 13:46:11
來自k***a(**的評論:

語言詼諧,但值得回味~果然是小道理,但很啟發思想~

2017-05-25 19:49:50
來自r***y(**的評論:

小道理:分寸之間 馮侖的書買全了,大道理寓于風趣幽默的語言中。

2017-06-04 11:48:19
來自l***4(**的評論:

還是以前幾本書里面的東西,缺乏新意,空話套話較多。

2017-06-02 11:47: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著評論不錯就買了,希望讀后有所收獲。書的質量很好,包裝也很完整。

2017-04-28 09:31:06
來自s***6(**的評論:

馮侖的書通俗的不能再通俗,正理孬理對說的通,所以他的公司起名叫萬通。

2017-04-27 23:02:03
來自j***i(**的評論:

語言挺幽默的,就是這樣,很多事是要把握分寸的,過了傷人,不及又達不到效果,挺難呢!

2017-03-28 11:28:3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地產思想家名不虛傳,野蠻生長,理想豐滿都看過,幽默詼諧有原則,有情有意有生意

2017-05-09 15:03:32
來自信***i(**的評論:

還沒開始看,在看馮叔另一本。馮叔的書,我都買回去了。

2017-08-15 22:10: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當當賣的書 都是正版 質量很好 內容不錯!喜歡看大大小小的道理書 自己增長見識

2017-06-14 10:49: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馮總的這幾本書,這本是我現階段最能看明白的,能提高格局

2017-09-05 08:54:0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包裝精美大方,文字清晰,包裝不錯,整體感覺很好,性價比很高,紙質好,排版不錯,從書中多學點。馮侖,好。

2017-05-05 12:33: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第一次讀馮侖的書,他的文字很喜歡,很多篇幅在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陷入思考,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啟迪意義。

2017-03-03 12:32: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馮侖的書,看起來非常有趣,把一個道理通過故事,講得通俗易懂,入木三分,讀起來非常通透。書中的段子也是精精有味。

2017-03-08 22:06: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馮侖的書是每出必買。盡管好幾本書的故事大同小異,還是買了。就當復習吧,或許其中有一個新觀點呢。讀馮侖,也算是閱人吧,只不過閱的是高人。他有幸出生在一個好環境,有機會向高人學習,有一點肯定的是,他經過了高人指點,同時也是有意識地去主動尋求高人來指點,終于,有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與結局。與高人為伍會終生受益。

2017-09-11 13:58: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了一半了,因為在圖書館看了一大半《偉大是熬出來的》,所以想看看他的書,這本書有些寫的很有道理,但是有不少篇幅是沒意義的,實在講的太平常

2017-03-17 10:37:3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地產界思想家、商界哲人、暢銷書《野蠻生長》《理想豐滿》《行在寬處》作者馮侖新作。馮侖集數十年人生感喟與商界經驗,以獨具馮氏特色的勁爆、麻辣而深刻的“馮子論語”為基礎,淺入深出談論理想、人生、圈子、地產、創業、金錢等,與商界精英們縱論房產江湖,分享商道秘笈;與年輕人漫談理想人生,閑話分寸之間。

2017-05-04 12:43: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大致翻了翻.不太懂.應該不錯的.包裝挺好的.當當服務很好.看了以后再來評論.看著不錯的.大致翻了翻.不太懂.應該不錯的.包裝挺好的.當當服務很好.看了以后再來評論.看著不錯的.

2017-06-01 15:10:13
來自子普**的評論:

小道理:分寸之間 喜歡馮侖的書。有思想的企業家很多,但能說會寫的企業家屈指可數,馮侖為其一;作品能讓人看懂,為其二;作品閃爍的智慧的光芒,為其三;智慧真實有用,為其四;智慧形成體系,為其五。

2017-06-21 14:39:2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