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英國人: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圖書
人氣:32

英國人: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

一本書使您了解英國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

內容簡介

本書描繪了自蘇格蘭與英格蘭的《聯合法案》誕生至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期間英國國家的形成歷程。通過描述那些對“英國性”形成至關重要事件,如新教信仰、帝國擴張紅利、美國獨立、統治精英及王室形象的變化、英法戰爭、女權發展、廢奴運動、天主教徒解放運動、1832年議會改革法案等,作者琳達 科利向我們揭示了大不列顛如何凝聚成一個更加統一的國家。同時,她也通過歷史維度向我們展示了“英國性”日后的發展方向。

1992年該書版問世,隨即在聯合王國和其他地方激起一場關于國家身份的大討論,此后常銷不衰,并于2009年推出修訂版。科利在書中所運用的史料十分豐富,并配有大量18、19世紀的政治諷刺畫,使之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編輯推薦

隨著移民問題加重,蘇格蘭獨立思想日漸發展,脫歐進程業已啟動,英國在今日重新面臨民族身份認同危機。再度探尋英國在歷史上凝聚整合為統一民族國家的過程,會為我們理解這些今日問題提供嶄新的視角和答案。琳達 科利的《英國人:一個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一書描繪了自蘇格蘭與英格蘭《聯合法案》誕生,至19世紀30年代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之前這段時間英國的國家整合歷史,該時期也正是英國的民族認同逐漸形成的時期。通過對《聯合法案》、北美殖民地獨立、王權形象的變化、與法國的戰爭、女權的發展、廢奴運動、天主教徒解放運動、1832年議會改革法案等這些對于“英國性”形成至關重要事件的描述,作者向我們揭示了大不列顛如何凝聚成一個更加統一的民族國家,也通過歷史維度向我們展示了“英國性”日后的發展方向。該書榮獲1993年沃爾夫森歷史獎。

作者簡介

琳達•科利(Linda Colley,1949—),英國皇家歷史學會和皇家文學學會成員,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曾任教于耶魯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長于英國史、帝國史和民族主義問題研究。著有《挑戰寡頭政治:1714—1760年的托利黨》(1982年)、《納米爾》(1988年)、《英國人: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1992年)、《囚徒:1600—1850年的英國、帝國和世界》(2002)和《伊麗莎白 瑪什的痛苦經歷:世界歷史中的一個女人》(2007年)。

譯者簡介:周玉鵬,歷史學博士,建筑學博士后。出版有《菲拉雷特建筑學論集》《可持續性建筑》《比例》《緊縮城市》《歷史學與社會理論》等專、譯著二十余部;主持、指導、參與規劃、設計項目十余項。

在線預覽

威爾士性、蘇格蘭性和英格蘭性就像地方主義和鄉土觀念一樣,仍然是強有力的分水嶺。“英國是一個被人為創建的國家”,彼得 斯科特最近寫道,“并不比美國古老多少”。而且因為大不列顛直到1707年才被創建,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被添加在遠遠更為古老的忠誠義務之上。在《聯合法案》之后半個世紀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猜疑和仇恨都在破壞著蘇格蘭和英國其他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樣破壞著蘇格蘭低地和高地之間的關系。在那之后,日益增長的繁榮,共同投入新教戰爭和有利可圖的帝國冒險,以及歲月的洗禮,一起使得這些內部的分裂激烈程度顯著降低,盡管從來都沒有消退。到1837年,蘇格蘭仍然保留著一個獨特國家的許多特征,但它也舒適地躺在一個更大國家的懷抱之內。它既是英國的也是蘇格蘭的。與之相比,威爾士甚至更為獨特。它擁有其自身統一的語言,城市化程度比蘇格蘭和英格蘭更低,而且—至關重要的

是—更少熱衷于軍事和帝國事業,它仍然可以因為堅決保持自身的獨特性而使來自其邊界之外的觀察者感到震驚。“如果除了外國的東西再沒有什么能令他欣喜的話”,一個觀光旅游的英格蘭作家在1831年有些夸張地宣稱,“他將發現(威爾士)居民的語言、行為方式和衣著,除了在客棧里之外,都像法國或者瑞士的那些東西一樣是外國的”。

那么,從這個島嶼的中心堅決地把一種新的文化和政治統一強加于其外緣的角度來解釋英國在這一時期內國家意識的增強,將是錯誤的。對于許多更加貧窮和文化更少的英國人而言,蘇格蘭、威爾士和英格蘭仍然是比大不列顛更有效的召喚,只有在面臨來自海外危險的時候例外。而且即使是在政治上受過教育的人們當中,從雙重國家身份而不是從單一國家身份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很稀疏平常。例如,艾洛 摩岡這位18世紀末最激進的威爾士作家,很平常地提到威爾士語和英語是他的兩門母語。他具有雙重國民性正如他能說兩種語言一樣。出于同樣的原因,約翰 辛克萊爾爵士這位在1793年成為農業委員會及時任主席的凱斯尼斯郡蘇格蘭人,無論如何都沒有在他一方面熱衷于英國政治組織內的成員資格,與另一方面熱愛高地社會和所有蘇格蘭的東西之間發現任何矛盾之處:

民族特性在激發一種雄性競爭精神方面的用處很大……聯合王國保持這些民族的東西,或者現在可能被更為恰當稱作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的地方特性的東西,符合聯合王國的利益。

辛克萊爾在把什么稱作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和大不列顛的組成部分上的不確定性,被后來的許多評論家所跟隨。而且,如果還有人繼續陷入一種關于是什么構成國家性的不現實的狹隘觀點,那么這種對于定義的苦惱就是必然的。從世界開始的時候,就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在文化和人種上是同質的;雙重國家身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大不列顛,從其在《聯合法案》簽署到維多利亞女王即位之間這些年里開始冉冉升起的時候,以及其在今天的存在,都可以被看作既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國家,也是若干個較為古老的國家之間的聯合—這些舊的國家與新的聯盟之間確切的關系,甚至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仍然還在變化和被激烈地爭論之中。

因為實際上每一個歐洲大國現在都面臨著一種壓力,即那些一度勉強同意成為一個更大整體之一部分的小民族的重新蘇醒,因此今天分裂或者重新組合英國的號召,不應當只歸因于這些島嶼自身特殊的發展。但只有我們認識到那些在過去為英國的形成提供了條件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再發揮作用了,我們才能夠理解當前這些爭論和激辯的本質。新教信仰這個一度至關重要的黏合劑,現在對英國文化的影響有限,實際上就像基督教自身一樣影響式微。與歐洲大陸國家反復進行的戰爭,十有八九也徹底結束,所以各式各樣的英國人不再感覺有以前那樣在面對來自外部的敵人時保持團結的沖動。而且,至關重要的是,商業優勢和帝國霸權也已經一去不復返。英國人再也不能通過與貧窮的歐洲人(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進行比較,或者通過對顯然外來的民族行使來確證自己獨特和享有特權的身份。上帝不再是英國的,天意也不再對他們微笑。

作為其結果的疑慮和混亂狀態具有許多種形式。現在如此多構成英國特性的成分已經衰退,復興其他更為古老之忠誠——回歸到英格蘭特性、蘇格蘭性或者威爾士性——的可預見到的呼喚已經出現。在英格蘭,圣喬治的旗幟變得遠遠更為流行。而且,盡管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威爾士議會和一個新的蘇格蘭議會,一些人仍然還在追求一個獨立的威爾士和蘇格蘭。即使是在那些想要維持英國現狀的人中間,對于真正該做些什么和繼承些什么的爭論也顯然越來越激烈。本書中所討論的許多愛國標識(王室家族,威斯敏斯特議會和獵狐)的有效性和適當性,現在也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爭論。但可能,在如此多的英國人感到正在被越來越同化到一個更加團結的歐洲這樣的擔憂下,國家的不確定性是最顯而易見的。在德國和法國從機遇的角度而言還在期待看到一個沒有國界的歐洲之時,英國人,尤其不單單只是英格蘭人,反而更傾向于把它看作一個威脅。這部分原因在于英國人在歷史上曾經如此頻繁地與信奉天主教的歐洲國家作戰;但他們顯而易見的島國狹隘性,也可以通過他們日益增長的、關于他們現在是誰的疑慮來加以解釋。自覺不自覺地,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害怕設想一種新的身份,擔心它湮沒了他們現在擁有的已經不再牢固的身份。

所有的這一切將如何解決其自身,我們拭目以待。大不列顛可能會在某個時刻四分五裂為單獨的威爾士、蘇格蘭和英格蘭等國家。但也有可能的是,一個更加權力下放和多元文化的英國將最終在一個內部聯系更加緊密和越來越強大的歐洲內確保其自身存在的位置。或者,英國可能會選擇保持不確定和疏離的狀態,其政治領導會緊緊保持與美國的不對稱關系(但從歷史上可得到解釋)。不管發生什么,重新檢驗作為一個英國人到底意味著什么,這樣的詰問還將繼續。

即使是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已經有人擔心英國人的身份認同太依賴于反復進行的新教戰爭、商業成功和帝國征服,認為應當投入更多的思考和注意力來在后方鞏固一種更加深沉的公民身份感。“對外貿易是一個好東西,我那前景光明的印度也同樣如此”,一個名叫約翰 麥克芬森爵士的蘇格蘭籍總督在1790年道:

但世界正在巨大的變革和暴力革命的掌控之下,而其他國家逐漸增長的創造能力和他們對我們壟斷一切的憎惡,將會在某24小時剝去我們這些東方和西方的羽翼。因此,我們必須著眼于國內,而且如果我們沒有把我們的商業和在亞洲的統治權用來真正改善我們自己的本土和完善三個王國內部的聯合……我們就濫用了我們的遺產,即先輩們為了讓我們享受和完善而獲得的那些精神和思想。

但是約翰爵士是一個著名的古怪之人。沒人注意到他。

媒體評論

在以所有語言出版的關于國家身份問題的研究中,本書是為閃耀、有洞察力的研究成果”

——英國著名思想家、學者 湯姆 奈恩

琳達 科利的文筆清晰優雅……她所具有的歷史概括力使其在同輩中出類拔萃……她扣人心弦的著作勢必影響深遠。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E. P. 湯普森

這是一部充滿開拓精神且不帶個人主觀色彩的著作。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基思 托馬森

本書有助于我們理解英國的過去,以及當前圍繞未來英國的塑造和身份認同所展開的討論。

——科林 多布森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c***5(**的評論:

好書好書好書

2017-06-20 12:29:20
來自s***n(**的評論:

單位買的書,不錯。

2017-07-03 19:42: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包裝好,性價比高,整體感覺不錯

2017-07-29 12:00:30
來自z***7(**的評論: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2017-08-16 17:48:36
來自**(匿名**的評論:

了解近代英國爭霸的社會學作品

2017-09-12 11:2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可讀性強,內容專業

2017-09-26 19:12:15
來自青若人**的評論:

寫的專業性很好,并且內容充實

2017-10-22 16:43: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I think it was so good!

2017-10-28 15:50: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滿意滿意滿意

2017-10-31 20:19:14
來自rayner1**的評論:

譯本剛翻譯過來,研究英國史的很好的讀物。

2017-11-01 23:52: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

2017-11-03 10:44: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做活動買的喜歡的

2017-11-03 18:34: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買書不是為了看書,是一種情懷,是一種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還要繼續買!

2017-11-04 20:39:00
來自b***g(**的評論:

好書,等待促銷很久,始終會在當當買書。

2017-11-06 21:55:13
來自Saladed**的評論:

當當活動也火爆,便宜很多,包裝運輸都很好,感當當的優質服務

2017-11-07 02:49: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是沒有塑封的,而且有的角已經壓壞了,封面有點臟

2017-11-09 19:28: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厚的書,有劃損,先不換了,內容應當不錯,看推薦購買的。

2017-11-04 17:39:4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