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歷,在中華民族中流傳延續了兩千年左右的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從古至今,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人們,生活中凡遇有重大事項,如婚喪嫁娶、動土奠基、開張掛牌、喬遷新居、出門旅行等,大多人都會查閱黃歷。作者之所以要對“黃歷擇吉”這一有著兩千年歷史的民俗做初步的研究和介紹,大約基于以下理由:黃歷擇吉是中華民族一種值得重視和研究的重要民俗文化、民間信仰;黃歷擇吉作為中國術數文化之一,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傳承兩千年依然興盛不衰,應有其賴以存在的合理性,即前文所提及的“哲學理論”基礎;揭開黃歷及與其密切相關的擇吉的神秘面紗,普及中國傳統五行文化知識,破除迷信,正面引導,是文化界值得去做的工作。
作者從黃歷的歷史、黃歷擇吉和中國傳統術數文化、歷史上構成擇日的基本元素及擇日方法、傳統造葬擇日簡介、現狀思考及展望五個方面簡單又相對的介紹了中國的黃歷文化。
面對市面上混亂的黃歷市場,不一樣的擇吉結果,你是否無從選擇?面對大師滿地走,你是否害怕上當受騙?其實在中國古代,人們都是自己來完成黃歷擇吉的。揭開神秘面紗,深度解析,讓你明明白白看黃歷,真正了解這來自中國傳統哲學天文理念下的術數文化。
何重建:字泉逸,號金水居士,又號澹然居士,廣東新會人。經高僧悟道法師的高徒--周劍明先生指點啟蒙。后,師從中國一代術數文化研究宗師梁湘潤先生。以傳承、宏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前言 及時章 黃歷的前世 及時節 古代天學和術數 第二節 孕育時期:“五帝”時代至春秋戰國 第三節 成長期:秦漢至唐宋 第四節 成祖期:元至清 第五節 挫折期:歷史上的“歷獄” 第二章 黃歷擇吉和術數文化 及時節 黃歷擇吉在術數文化中的位置 第二節 《欽定協紀辨方書》和“正五行”擇日 第三節 黃歷擇吉的具體內容 第三章 擇日的元素和方法 及時節 “正五行”擇日的原則和步驟 第二節 生辰參數和時空參數 第三節 五行、天干與地支 第四節 擇吉宜、忌神煞 第五節 從神煞倒推日課 第四章 造葬擇日 及時節 造葬擇日的基本元素 第二節 “補龍”、“扶山”、“相主” 第五章 黃歷的今生 及時節 當今黃歷習俗在民間的狀況 第二節 思考和展望 參考書目及文獻
第二節 生辰參數和時空參數 一、查循萬年歷 萬年歷為確定生辰參數和時空參數提供基本數據庫。個人的生辰參數和日課的時空參數,均須通過它來獲得。過去的人們可以就此輕松查出農歷幾年幾月幾日相應的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這是他們完成自助擇吉的及時步。
二、生辰參數與時空參數的屬性與區別 “正五行”日課,即是通過黃歷擇吉所選擇的某個適宜的日子,是由年、月、日、時組成的一個架構,與命理學的“四柱”架構相類似。但命理學的“四柱”架構,與擇吉術的日課架構,兩者仍存在不同之處,就在于: “四柱”架構,是根據每個人的出生時間,即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來確定的,一般來說各人不一,但終生不會改變,我們稱之為生辰參數。而“ 正五行”日課,是由擇吉者,根據需要擇吉的事項,及實施該事項的時間段,按照傳統的擇吉標準來挑選的日子,雖然也由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組成,但是一種人為的選擇,是可以改變的。此外,在造葬擇吉中,天干、地支還可以用來表示方位空間,故我們將這種包含方位空間,可以改變的架構稱之為時空參數。
時空參數之所以可以變化,還因為“正五行”日課的選擇原則:為方便進行吉、兇辨識對比,一般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多個日課,經過吉、兇神煞的比較,放棄不合適的日子,而確定一個相對合適的日子。
同時,在過去人們擇吉中,時空參數與生辰參數的關系是很密切的,表現在:這兩者之間不能出現沖、克、刑的情況,具體來說就是:擇日課時時空參數中的“日”的干支,與生辰參數中的“年”及胎元、命宮這三個干支,不能發生沖、克、刑。這點是當時黃歷擇吉原則中十分重要的一條。
三、傳統生辰參數中的眙元與命宮 綜上可見,在生辰參數中,除了要知道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外,還要知道胎元和命宮的干支。
古人認為,胎元,是人未出生,而剛剛受孕那一刻的時間;命宮,是人出生時在東方升起的星座,也被視為人生的歸宿地。
“正五行”擇日,重視胎元、命宮。認為所擇之日的干支,不宜與生辰參數的年、胎元、命宮的干支發生沖突,這前文已有談及,下面主要探討一下古人的具體操作方法: 1、胎元干支的求法:以生辰參數的月干支為基點,天干進一位,地支進三位; 如某人于公歷1980年4月19日中午11時30分出生,其生辰參數為:庚申、庚辰、壬戌、丙午; 那么,月干支是庚辰,天干庚進一位,就是辛;地支辰進一位,就是未,即可知他胎元的干支為辛未。
2、“命宮”則一般以地支論,古人會通過將出生的時辰地支和生月的地支相交查得。
仍以上述庚申、庚辰、壬戌、丙午為例,出生時地支為“午”,出生月地支為“辰”,根據《欽定協紀辨方書》即可查得“命宮”為“未”。第二節 生辰參數和時空參數 一、查循萬年歷 萬年歷為確定生辰參數和時空參數提供基本數據庫。個人的生辰參數和日課的時空參數,均須通過它來獲得。過去的人們可以就此輕松查出農歷幾年幾月幾日相應的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這是他們完成自助擇吉的及時步。
二、生辰參數與時空參數的屬性與區別 “正五行”日課,即是通過黃歷擇吉所選擇的某個適宜的日子,是由年、月、日、時組成的一個架構,與命理學的“四柱”架構相類似。但命理學的“四柱”架構,與擇吉術的日課架構,兩者仍存在不同之處,就在于: “四柱”架構,是根據每個人的出生時間,即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來確定的,一般來說各人不一,但終生不會改變,我們稱之為生辰參數。而“ 正五行”日課,是由擇吉者,根據需要擇吉的事項,及實施該事項的時間段,按照傳統的擇吉標準來挑選的日子,雖然也由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組成,但是一種人為的選擇,是可以改變的。此外,在造葬擇吉中,天干、地支還可以用來表示方位空間,故我們將這種包含方位空間,可以改變的架構稱之為時空參數。
時空參數之所以可以變化,還因為“正五行”日課的選擇原則:為方便進行吉、兇辨識對比,一般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多個日課,經過吉、兇神煞的比較,放棄不合適的日子,而確定一個相對合適的日子。
同時,在過去人們擇吉中,時空參數與生辰參數的關系是很密切的,表現在:這兩者之間不能出現沖、克、刑的情況,具體來說就是:擇日課時時空參數中的“日”的干支,與生辰參數中的“年”及胎元、命宮這三個干支,不能發生沖、克、刑。這點是當時黃歷擇吉原則中十分重要的一條。
三、傳統生辰參數中的眙元與命宮 綜上可見,在生辰參數中,除了要知道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外,還要知道胎元和命宮的干支。
古人認為,胎元,是人未出生,而剛剛受孕那一刻的時間;命宮,是人出生時在東方升起的星座,也被視為人生的歸宿地。
“正五行”擇日,重視胎元、命宮。認為所擇之日的干支,不宜與生辰參數的年、胎元、命宮的干支發生沖突,這前文已有談及,下面主要探討一下古人的具體操作方法: 1、胎元干支的求法:以生辰參數的月干支為基點,天干進一位,地支進三位; 如某人于公歷1980年4月19日中午11時30分出生,其生辰參數為:庚申、庚辰、壬戌、丙午; 那么,月干支是庚辰,天干庚進一位,就是辛;地支辰進一位,就是未,即可知他胎元的干支為辛未。
2、“命宮”則一般以地支論,古人會通過將出生的時辰地支和生月的地支相交查得。
仍以上述庚申、庚辰、壬戌、丙午為例,出生時地支為“午”,出生月地支為“辰”,根據《欽定協紀辨方書》即可查得“命宮”為“未”。
根據時空參數的“日”干支,不可有對年庚申,胎元辛未、命宮未發生刑沖的干支原則。所以天干不可以選擇為丙(丙克庚)、丁(丁克辛);地支不可以選擇為寅(寅申沖)、及丑(丑未沖)、戌(未戌刑)。
綜上可知,在過去,人們為了判斷沖克,“自助擇日”,還必須知曉一些五行、天干、地支最基本的概念。
不錯,期待更多新作。
圖文并茂,開卷有益
臺灣何重建的一本并非專業術數學著作的書,開本小又很薄的小冊子,雖說是彩印本的,但從篇幅講也太對不起這個價格吧。
送貨服務態度好,送貨超快的,東西經濟實惠,非常滿意!已經在當當買了很多個本了,質量都很好。
寶貝收到了,外觀很好看,這樣效果也很好,是正品,發貨快,質量也不錯,還比實體書店價格便宜,不錯的寶貝,好評
我老師的作品,出版不易,且讀且珍惜
給單位圖書館買的書,質量還挺不錯。
小書,原價有點貴。
書小精致!好評便宜滿意!好評!
哈哈就斤斤計較糾結斤斤計較
書的內容很不錯,對于學習傳統文化有幫助,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