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秦鏡高懸:中國古代的法律與社會圖書
人氣:42

秦鏡高懸:中國古代的法律與社會

著名法學家殷嘯虎,漫談中國法制史。由零星碎片之記載,呈中國法律文化之鏡像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法律史  
  • 作者:[殷嘯虎]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1260425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8
  • 印刷時間:2015-08-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秦漢以來,在法律體系上一脈相承,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中華法系。中國古代法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懲治犯罪、社會管理、反腐倡廉、社會生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精細化"管理的思維方式和制度設計,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在一些零星碎片的記載中,也向我們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殷嘯虎,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同濟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被評為上海市"中青年法學家"。

在線預覽

選自:曹操割發代首與古代髡刑

"割發代首"是中國法制史上的著名事例。據《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注引《阿瞞傳》記載,曹操某次出兵,行軍途經一片麥田,便下令不準踐踏麥子,違者處死。于是騎兵都下馬扶麥,緩緩而行。偏巧此時曹操自己的坐騎突然受驚,馱著他躍入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曹操便叫軍中主簿給自己議罪。主簿認為,春秋之義,罰不加于尊,曹操乃全軍主帥,可以免受處罰。但曹操認為,自己制定了法令,自己又觸犯,以后怎么能叫別人遵守?由于自己身為主帥,不可自殺,但可自刑,于是拔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對于曹操割發代首之舉,后人褒貶不一。有的認為這是曹操的"權術",是他奸詐的罪狀之一;也有的認為這是曹操執法不阿的表現,等等。然而,要真正了解割發代首這一舉動,還應從"割發"這一行為本身在當時的法律意義說起。

割發,在古代刑法中被稱為"髡"。《說文解字》:"髡,剃發也。"古時候的人認為,身體、皮膚和頭發都受之于父母,不能有絲毫的損傷,否則便是不孝。因此,強行剃去須發,也與肉刑一樣,被認為是對人的身體的損傷。《周禮·秋官·掌戮》中記載:"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內,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積。"把髡刑與墨、劓、刖、宮等刑罰等而視之,均屬于損傷身體的肉刑。據鄭玄的解釋,髡刑原是對不能適用宮刑的國王的同宗之人所用的代用刑。因為男子受了宮刑以后,引起生理上的變化,不再生胡須,對國王的同族又不能適用宮刑,而是用剃去頭發和鬢須的髡刑來代替宮刑。因此,髡刑逐步被用來代替肉刑。從《云夢秦簡·法律答問》中援引的法律條文看,把殺(死刑)、刑(肉刑)、髡(髡刑)三者并列,作為國家刑罰的法定體系,同樣也體現了髡刑的性質。秦漢刑法以"髡鉗城旦舂",即剃去須發、帶刑具服役,作為徒刑的刑。漢文帝廢除肉刑之后,以髡鉗城旦舂代替黥刑,正式以髡刑取代了肉刑。至東漢時,又以髡鉗(徒刑)作為次于死刑的刑罰:"下死則得髡鉗,下髡鉗則得鞭笞。"髡刑在這一時期已成為死刑以外主要的刑罰而廣泛適用。曹操的《魏武軍令》中,就有"違令者髡翦以徇"的規定。至魏明帝制定《新律》時,"更依古義,制為五刑。其死刑有三,髡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晉書·刑法志》。,以髡刑為僅次于死刑的刑罰。

因此,從髡刑(割發)的發展沿革,我們便可以理解曹操所說的"不可自殺,請自刑"的真正含義了,死刑減死一等為髡刑,"自刑"也就是"自髡"。因此,不論曹操割發代首在主觀上的真實用意何在,僅僅從"割發"這一行為看,與當時的刑罰制度是相符合的。

曹魏以后,兩晉及南朝的刑罰相繼沿用髡刑,作為減死之刑。北齊時,以髡刑作為流刑的附加刑,改變了髡刑原來的意義。至隋《開皇律》,髡刑作為一個獨立刑種,在法律上被廢除了。

選自:手倦拋書午夢長

記不得是哪一位詩人,寫過這樣一首"午睡詩":"花竹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與其他生活習慣一樣,午睡與文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夏日午睡,本為調節精神的養生之道。清人李笠翁說過:夏日午睡,猶如饑之得食,渴之得飲,養生之計,未有善于此者。陸游有詩道:"相對蒲團睡味長,主人與客兩相忘。須臾客去主人覺,一半西窗無夕陽。"宋人釋有規也有詩道:"讀書已覺眉棱重,就枕方欣骨節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殘日已無多。"一枕睡去,直到夕陽西下,無憂無慮,自在逍遙。然而,就在這份悠閑心情的背后,似乎又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對塵世的不滿。

古代為著名的午睡詩當推宋人蔡確的《夏日登車蓋亭》。北宋元祐年間,宰相蔡確被貶安州,在游覽當地名勝車蓋亭時,寫下了絕句十首。沒想到,他的政敵竟以此為證據,指責他借詩譏諷、誹謗朝政。結果,蔡確被流放到嶺南,并死在那里。雖然后人對這樁政治公案和蔡確本人的評價不一,但那首《夏日登車蓋亭》卻成為后人傳唱的名篇:"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及纏足的習俗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吧。

選自:貍貓換太子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因小說《三俠五義》《龍圖公案》等的流傳而家喻戶曉。其實,這只是后人根據傳說演義而成的,并非歷史事實。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即李宸妃)本是劉妃的侍女,因宋真宗召幸懷孕,生下了仁宗。時劉妃專寵后宮,因不能生育,便強行將仁宗認為己子。不久,劉妃又被冊封為皇后。宋真宗去世后,劉后便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垂簾聽政達11年之久。李妃與其他知情者畏懼劉后的權勢,不敢向仁宗言明真相。仁宗21歲時,李妃去世,劉后打算按照普通宮女的禮儀發喪,但當時擔任宰相之職的呂夷簡主張用厚禮隆重安葬,劉后不從。呂夷簡叫人轉告她說:"李宸妃誕育圣躬而喪不成禮,異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謂夷簡今日不言也!"劉后聞言大悟,便按照呂夷簡的意見,用后宮一品禮隆重安葬了李妃,并用水銀注入棺中,保護好她的遺容,將棺木寄放在奉先寺。不久,劉后也去世,仁宗非常傷心。就在這時,他的叔父燕王將真情告訴了他,并說李妃可能是被毒死的。仁宗聞言大驚,悲痛欲絕,追封李妃為章懿皇太后,并趕到奉先寺,命人開棺;同時又派兵包圍了劉后的府第。開棺后,見李妃面目如生,顯然不是被毒死的,這才下令將包圍劉府的士兵撤回,劉氏一門也因此得以保全。仁宗追念劉后的撫育之恩,仍以太后禮將她安葬,謚為章獻明肅皇后。

當然,在中國歷史上,也確實有過類似"貍貓換太子"的事,不過,它不是發生在宋朝,而是發生在明朝宣德年間。這位被換下的太子,就是以后的明孝宗朱祐樘,年號弘治。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5-09-25 11:41:03
來自liugenr**的評論:

這本書還是很不錯的,推薦

2015-09-29 15:53: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多說,好東西

2015-11-19 16:35: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物流贊,超級快!

2015-11-19 16:39:03
來自漪半夏**的評論:

很棒,買了學習一下

2016-02-02 18:04: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脊有點破了,別的都挺好。

2016-02-03 08:48: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東西很好,物流方面也不粗暴,這次的東西很好沒有任何損壞。唯一遺憾的就是想再買的時候居然漲價了,雖然漲的不明顯,不過東西真的不錯。很滿意

2017-02-09 20:37: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02-11 14:18: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2017-04-18 21:54:20
來自***(匿**的評論:

說實話是大雜燴的拼湊,內容也沒有什么新意,不推薦購買。

2017-09-03 13:49:45
來自長風吹**的評論:

了解中國古代法律,這是一本不錯的書。

2017-10-19 14:32:20
來自芹菜哦**的評論:

體系比較合理,除了梳理法史知識外,還穿插很多古代法律小故事,挺有趣。

2015-09-14 09:23:31
來自鹿目嵐**的評論:

早在書店里就看上了這本書,對古代法律感興趣,買來看看。

2016-02-16 23:51:02
來自p***w(**的評論:

雖然不是法律專業,但是一直對法律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對中國古代的法律感興趣,所以買了這本跟中國古代法律有關的書看,挺不錯的書籍

2017-07-08 21:53:4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