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大量翔實的文字圖片資料盡可能客觀地描述了那個被今人誤解了的"中國古代法",借以告訴讀者:中國古代的法律并非"以刑為主",中國古代并非是恐怖的"有刑無法"的社會。事實上,中國古代法律獨樹一幟,在當時的那個時代中具有無可爭辯的合理性并在歷史上發生過巨大的影響和積極作用。從"和諧"的角度切入,通過"故事"將傳統法的理念娓娓道來,本書表達這樣一種理念:現實和未來的法律發展,必須凝聚著傳統法的精華,為了現實和未來,守望中國古人造就的法文明,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對中國古代法在未來的作用也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古代法形象被想象成"以刑為主",以至于中國古代社會也相應地被認為"有刑無法",甚至成為"刑罰恐怖的國度"。在我們如今所處的"讀圖時代",這些在網絡、書籍中仍容易找到的形象載體,也極其微妙地影響著對當代中國人對中國古代法的理解。本書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圖片資料,以其生動展現了中國古代的"法故事",從"和諧"的角度切入,再現了"以禮為主"的中國古代法理念,從而就先前被曲解的中國古代法形象進行回復性的重塑。若求從傳統中發掘法律現代化的資源,首先就必須恰如其分地理解中國古代法的理念與特點,本書正是這樣的一個嘗試。
馬小紅,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理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理事。代表性研究成果
人物篇追求和諧,經世致用的法律理念與主張
一、先秦:從制禮作樂到百家爭鳴
(一)明德慎罰、制禮作樂的周公
(二)儒家法律思想的奠基人孔子
(三)儒法合流的荀子
(四)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韓非
(五)道法自然的老子
(六)最早公布成文法的子產
(開)陰陽家的代表鄒衍
二、秦漢:從皆有法式到獨尊儒術
(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法律思想
(二)尊崇黃老之道的漢文帝
(三)新儒家神學思想體系的創建者董仲舒
(四)富有批判精神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哲學家王充
(五)酷吏與廉吏的代表:張湯
三、魏晉南北朝:納禮入律與不事禮法
(一)有"《左傳》癖"的著名律學家杜預
(二)力主"復肉刑"的法制實踐家劉頌
(三)天下奇才,治國明相諸葛亮
(四)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
四、隋唐:一準乎禮與寬嚴適中
(一)唐朝法律的奠基人李世民
(二)敢于直諫的魏征
(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柳宗元
(四)尊儒排佛的思想家韓愈
(五)主張刑、禮、道迭相為用的思想家白居易
五、宋元明清:從天理人欲到輕重之變
(一)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二)鐵面無私的青天大老爺包拯
(三)"重典治國"政策的堅定貫徹者朱元璋
(四)起衰振隳的改革家張居正
(五)"懲貪抑霸"的一代清官海瑞
(六)心學大師王守仁
(七)重視"治人"的理學推崇者康熙
典籍篇家國一體,禮法結合的法律典籍
一、設法立制,一準乎禮——國家法典與經文義理
(一)"禮治"時期——《周禮》、《儀禮》、《禮記》
(二)"法治"時期——《法經》、《韓非子》、《論語》
(三)"禮法合治"時期——《唐律疏議》至《大清律例》
(四)"禮法重構"時期——《大清新刑律》至
人物篇追求和諧,經世致用的法律理念與主張
近些年來傳統習俗的回歸現象日益多見,比如充滿"古色古香"的各地廟會、隨處可見的唐裝、煙花爆竹的"禁改限"等。隨之而來的是對傳統文化的研究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關注,"國學"正在成為人們口中的時髦詞匯。在傳統文化逐步復興的背景下,對傳統法律文化的研究亦日趨活躍。
梁任公曾言,歷史的目的在于將過去的真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為現代人活動之資鑒。我國著名法學家曾憲義教授也曾指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夜,研究傳統法律文化不是復古,不是回歸,而是更高層次的創新。"因此我們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從傳統中尋找力量來適應新情況,促生新意義、新價值,充分發掘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元素,為現代的法治建設汲取營養。
中國古代社會雖然被稱作"禮治"社會、"人治"世界,但是,習法、尚法、重法的精神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許多觀念和做法,在今天看來仍彌足珍貴。就法律思想而言,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強調道德教化與法律的互為表里,注重維護家庭和睦與親情的倫理性規則,主張"明德"、"調解"、"息訟"。這些觀念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利于從更廣泛的角度緩和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降低社會成本,從而達致"和諧"的社會理想,對現代法治理念的形成和現代法律制度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
好
總體上還不錯。
法律史的金典讀物,不錯,值得推薦
圖文并茂,很帶勁!
很好
書很好,對工作很有幫助,值得一看。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啦啦啦
作為普及讀物還好,可以一讀
這個商品不錯~
只看了一點點,這本書真的不錯。
書的質量很不錯
看著內容不錯,挺好
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撥亂反正的圖文并茂。
與您合作很開心!服務很熱情,有問必答,也很有耐心
總體感覺不錯。孩子很喜歡。
很實用,分為人物,時間。
書挺不錯的 原以為會有圖片 結果全是文字
這本書的,紙質很差
好書值得多看,尤其是在做活動的時候,價格更是滿意
有些像盜版書,紙張不舒服。
剛讀第一部分,完全是堆砌常識,沒有分析沒有論證,機會等同教科書。和序言完全不搭邊。
法律確實有本土資源,問題是都能往和諧上靠?
這個東西還好,物流是我在當當買書來比較給力的了
雖然是法史專業的學生,很多圖片以及他們背后的知識都是頭一次知道,受益匪淺。
學習中國法制史的法律課外書,學校推薦的,口碑還不錯。
書內的部分插圖像素太低,以至于圖片模糊,并且比例與紙張不協調,從而降低了書的美觀。內容一般,沒有作者其他著作的深度和高度,有一種拼湊的感覺。 好的一面,就是有一些圖片可以啟發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