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法學史研究的這一現狀,本書的導論和序章首先對中國古代有沒有法學?律學能否代表中國古代法學?中國古代法學具有哪些形態?其內涵與外延是什么?中國古代法學與西方或現代法學具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等問題作了探討,然后在及時至第六章中對中國古代法學的萌芽、誕生、發達、昌盛、成熟以及衰落的過程作了描述,對中國古代法學在發展之各個階段的特點以及它對周邊國家的影響等作了闡述,對中國古代法學為什么必然消亡?中國古代法學在中國學術史和世界學術史上的地位發表了看法。
雖然,國內外在中國法學史的整體研究上還是一個空白,但近年來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研究的巨大成功,中國法制史和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的眾多成果,以及大量古代經典作品的點校注釋和翻譯出版,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如果說本書對中國學術發展有一點貢獻的話,那只是在前人和同輩的業績之上,從一個新的角度即法學史角度對中國豐富的法律文化遺產作了一番梳理,得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結論,并且在中國法學史的體系,內容以及一些基本概念上,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而已。
何勤華,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現為華東政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念書。1982年1月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入華東政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于1984年12月畢業。1998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 曾于1988年4月至1989年4月、1993年4月至19
中國法學史:及時卷
及時版序
第二版序
導論漢語"法學"一詞的起源及其流變
序章"中國古代無法學論"質疑
及時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法學形態的理論
第三節古代法學的各種形態
第四節"中國古代無法學論"質疑
第五節中國古代法學的基本特點
第六節中國法學與中國法學史
第七節中國法學史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
及時章中國古代法學的萌芽——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及時節概述
第二節《法經》論考
第三節法哲學的誕生
第四節法家法治理論評析
第五節《尚書》等先秦文獻中的法學思想
第六節萌芽期法學家列傳
第二章中國古代法學的誕生——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及時節概述
第二節法學世界觀的確立
第三節律學的誕生
第四節判例法研究的展
不錯,好評!
何勤華經典之作!
對整個中國法學發展的全面了解。
適合法學人了解法學史之用
ok
很好
急需用書,所以買了,很不錯
搞活動時購買,價格比較合理
有兩本書的封面有污漬,有點心塞!
很好
好
好
非常好的書,很喜歡
是一部了解中國法學史的極好教材,物流快
一本很有價值的學術經典!
經典書籍,推薦
東西很不錯,值得購買,贊一個
買了一大疊關于法律的書,也就只有在當當能夠找到種類那么多的相關專業書籍。
書很好,送貨很快,非常喜歡。希望自己能夠從書中有所收獲。
速度快,單包裝差,書被弄濕了好多,又好像是油漬。不太滿意
稱作者為中國法學史拓荒者一點也不夸張。個人認為作者的作品雖然是寫中國法學史,但實際上是以其掌握的豐厚的外國法學知識為強大的理論背景及學術支持,通過中外法學比較研究,才寫出這樣好的作品。
我收到這套書,說是全三卷,但只有兩卷,而且第一卷兩本,你們是什么意思?我十分氣憤
書令人懷疑是否是正版,二三卷首頁開膠,第三卷應該是水浸過,拜托書保存再用點心!
十年前閱讀過此書前兩卷,頗感震撼,好書,值得推薦!
前兩冊感覺很瑣碎,第三卷寫的最好。如果作者把法學家列傳抽出,專門編成一卷可能會更好吧。而且整部書中都能感覺是作者在講歷史,不是寫歷史,個人研究的成分太多。第一卷中多次出現《史記》的作者是司馬談,應該是司馬遷。司馬談是司馬遷之父,其代表作是《論六家要旨》。
學了6年法學,現在終于知道中國法學原來如此
華政老院長何勤華的書,系統介紹中國法學的歷史,不少原創資料和觀點,不錯的書。國內最權威的法學史研究著作。相當有深度和廣度。
中國法學史(全三卷)中國法學史 第七節 中國法學史在中國學術史B上的8地位 第一章 中D2國古代法學的萌D芽——春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