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圖書
人氣:78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萊比錫歐洲圖書獎作品 !風靡全球的《蘇菲的世界》姊妹篇 !行銷超1000萬冊的經(jīng)典歷史讀物 )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世界史>世界通史  
  • 作者:[德][馬克斯·克魯澤]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0458293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8
  • 印刷時間:2016-07-05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作品以輕松趣味的小說和游記形式,把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比作一座進化主題公園,宛如一次穿越時空的時間之旅,鋪陳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成就,既有世界文明古國的興衰,又有不同文化的爭奇斗艷;既有中世紀的灰暗,又有科技文明的曙光;既有混沌初開的文明發(fā)端,又有工業(yè)文明的奇葩;既有殘酷的戰(zhàn)爭、掠奪,也有充滿祥和氣氛的和平方舟……讓讀者身臨其境觸摸宇宙的誕生、人的演化、科學的發(fā)展,通過深入人類文明核心,對讀者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擴大視野,積極地面對全球化、國際化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馬克斯 克魯澤,1921年出生在德國薩勒河畔,1958年從事青少年文學創(chuàng)作,除此之外他還寫有關(guān)于亞洲、埃及和中國的游記。他是國際筆會成員,聯(lián)邦功勛獎章獲得者。部分作品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提名,并譯成多種語言文字?,F(xiàn)今馬克斯 克魯澤澤和他的中國妻子,畫家、音樂家韶芳(音譯)生活在慕尼黑南部。

目錄

目 錄 (上)

從原始大爆炸到古羅馬

及時天走進奇幻的進化公園/ 001

.序曲 太初 現(xiàn)代人 冰河紀 最早的城市 古埃及

及時晚時間害怕金字塔/ 056

.法老墓和希臘神

第二天航向愛琴海/ 063

.古希臘 偉大的體育盛會 民主的誕生

第二晚 璀璨的哲學星空 / 107

. 哲學家和婦女

第三天 無與倫比的帝國 / 123

. 古羅馬

第三晚西方的救世主/ 143

.拿撒勒的耶穌

從基督教帝國到伽利略

第四天信仰無所不在的中世紀/ 152

.皇帝和異教徒 信仰的力量 經(jīng)院哲學與虔誠信仰.文學與音樂 技術(shù)與教堂.信仰的時代 恐怖的時代 化學成為一種力量

第四晚男人是女人的主宰/ 197

.社會

第五天從地中海到大西洋/ 201

.變革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教皇的羅馬.哥白尼的轉(zhuǎn)折點 天上地下偉大的發(fā)現(xiàn) 推翻一切的思想和發(fā)明

第五晚瘋狂的黑暗時代/ 258

.轉(zhuǎn)變中的世界 經(jīng)濟 從上至下的改革.瘋狂和信仰的爆發(fā) 基督教和教會

午夜過后/ 294

.結(jié)局.后記

目 錄 (下)

從莎士比亞到啟蒙運動

第六天.渡過英吉利海峽/ 001

前奏 時代的轉(zhuǎn)折點 英國的繁榮 莎士比亞的時代

第六晚.新思想改變世界圖景/ 027

牛頓與自然科學 巴洛克,藝術(shù)與折磨

第七天.如日中天尼德蘭/ 043

航海家和商人,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 思想的啟蒙 理性主義的曙光巴洛克的音樂

第七晚.兩極的巴洛克/ 084

困苦的巴洛克 夸張的巴洛克

第八天.思想的啟蒙,藝術(shù)的洛可可/ 091

向遊戲性的變遷:洛可可 理性之光啟蒙運動——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飛進新時代蒸汽推動的機器時代 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的集大成者維也納與音樂的繁榮

第八晚.不世出的音樂天才/ 147

世界級音樂天才

從法國大革命到今天

第九天.大革命與拿破侖/ 153

墨丘利和維納斯 法國大革命 拿破侖演出的插曲資產(chǎn)階級自封貴族

第九晚.變革、變革、再變革/ 179

變革的世紀 技術(shù)改變生活 資產(chǎn)階級的壯大

第十天.從歌德到黑格爾/ 197

威瑪古典主義 比德邁時期 浪漫主義 唯心主義

第十晚.工業(yè)化時代/232

作為價值的印象 大眾的時代 社會問題

第十24小時.進化與進步/ 249

達爾文的轉(zhuǎn)折 懷疑與悲觀主義 尋找新價值 技術(shù)與資本主義

第十一晚.超人與心理分析之父/ 270

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聯(lián)合起來! 佛洛伊德的轉(zhuǎn)折

第十二天.科學的年代/ 277

突破中的自然科學 一塊白色大地我們生活在空間、時間的連續(xù)之中 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法西斯主義存在與虛無

第十二晚.回到原點/ 314

在二十世

在線預覽

序.曲

一座現(xiàn)代化的城市

三個年輕人笑著鬧著走下階梯,來到一條花木扶疏的小街。他們穿過一個小廣場和一條綠樹成蔭的小巷,就到了寬闊的大街上。

艷陽高照,一切都那么明亮。被綠化帶隔開的馬路上車水馬龍。人行道上比肩接踵。商廈的櫥窗里擺放著意大利時裝、時髦的男裝和皮革箱子。而最搶眼的是,在人類首次登月的巨幅彩照前,擺放了一個身穿宇航服的模特。彩色圖片的上方,我們地球這顆行星閃著大理石般的藍光,如同玉璧懸掛在天空。

高高的屋頂之上,碧空被飛機拉出的長煙劃破。路邊的車站一輛有軌電車正駛進站。“你們快點!”姑娘喊道,“我們走吧! 快點! 變綠燈了。”“上吧,可去哪兒呢?”其中一個叫斯蒂芬的男孩問。另一個叫羅曼的男孩卻不假思索地跟了過去。“無所謂,上車再說。”姑娘大笑著回答,她趕忙跑過街。“我們今天就撞大運吧,看看到底會碰到什么。”她上了電車,羅曼和斯蒂芬緊隨其后。

沒有目的地的行程

車廂里人不多,大家趕緊找位子坐下,剛剛坐穩(wěn)車就開動了,斯蒂芬坐在羅曼和貝蕾妮克對面,但他的眼睛只盯著貝蕾妮克。她很漂亮,面色如同象牙般,俊俏的臉上那雙黑眼睛閃著活潑的光,長而略卷的金發(fā)自然地披在肩上。這兩個小伙子都愛上了貝蕾妮克,但是她對二人的友情卻是不分厚薄。誰知她明天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斯蒂芬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貝蕾妮克,神情恍恍惚惚的,就像在做夢。他一門心思地想:她難道不是十分出色嗎?

貝蕾妮克的一只手支在座位上,羅曼的手也放在那兒,他們的手幾乎挨在一起。她由他這樣做,毫不介意。

貝蕾妮克和這兩個男孩差不多大,還沒有成人,但也不是孩子了。很快他們就要參加中學畢業(yè)考試,自主的新生活即將開始。這天上午,他們在羅曼家里聚會,他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羅曼擁有今天的年輕人所擁有的一切:他房間的墻是用抽象畫裝飾的——盡管都是些復制品;靠墻的架子上擺了許多書,旁邊是立體聲音響,還有一臺彩色電視機——像當今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世界發(fā)生什么事他都不會錯過。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通過個人電腦上網(wǎng),跟地球上各個角落的人交流。如果他們想聽音樂,就可以聽CD ,去搖滾音樂會或聽巴赫和莫扎特。今天如此,明天也是這樣,全看自己的情緒和心境。在博物館他們可以懷著同樣的興趣欣賞安迪 沃爾霍(Andy Wdrhol)[1] 的作品和哥特風格的畫,他們讀荷馬和歌德,也讀君特 格拉斯(Gunter Grass)[2] 和???Umberto Eco)[3] ——偶爾還翻翻連環(huán)漫畫。他們什么都能得到,什么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在兩個男孩中斯蒂芬更瘦削也更機敏些,他是一個非常善于思考的年輕人,長著一頭顏色很淺但卻很有光澤的金發(fā)。斯蒂芬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感情,并說服自己這種感情的沖動無非是荷爾蒙作用的結(jié)果,別太當回事,他不想被這種感情纏住,當然這種克制常常是不太管用的。他顴骨高聳,同學們戲稱他為亞洲人。那表情豐富的面孔和細長的眼睛的確使人感到他有些特別。他很難找到一副適合自己的眼鏡。因為一般的眼鏡在他那扁平的鼻梁上不容易支住。

[1] 安迪 沃爾霍(1928—1987 ),美國畫家,電影導演。

[2] 君特 格拉斯,德國作家,1927 年出生于但澤。1999 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鐵皮鼓》。

[3] ???,1932 年出生,意大利作家、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藝術(shù)哲學、符號學和美學,《玫瑰之名》的作者。

羅曼看起來則柔和多了,沒有什么棱角。一頭栗褐色的頭發(fā)像羊毛一樣濃密,覆蓋在他那古典式的額頭上。

出來玩之前,他們確實考慮過要干什么,不只是今天,他們還有好些日子哩,因為這是暑假。斯蒂芬望著窗外,那是一幅喧囂的畫面——到處是人、汽車和樓房。他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問題,便禁不住嘟嚕了一句。

“你在想什么呢,斯蒂芬?”羅曼問道。

“沒什么特別的,”斯蒂芬答道,“我剛才只是在想,為什么有些物質(zhì)會存在,我的意思是說,為什么不再是一片虛無?”

“這可是形而上學的大問題,也是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羅曼回答,“從來就沒有什么標準答案,這個問題只有上帝能回答。”

“上帝?”斯蒂芬輕輕哼了一聲,“那我可就想反問一句,如果真有一個上帝存在,而他又是全能的,那他能創(chuàng)造出一塊重得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么? 如果他舉不起這塊石頭,那么他就不是無所不能的;而如果他不能造出一塊他舉不動的石頭,那他也不是全能的! 或者就像奧古斯丁(Augustinus)[1] 說的:‘上帝要么是全能的,要么是不仁慈的。因為如果他既仁慈又全能,他就不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如此多的痛苦和殘忍。”

“天哪! 你這憤世嫉俗的家伙!”貝蕾妮克嘲諷地打斷了他的話。

“好吧,我現(xiàn)在不想再談上帝這個題目了。”斯蒂芬讓步了,“可是這世界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人到底是什么? 我們?yōu)槭裁椿钪? 我們要到哪里去? 我們會變成什么? 我越長大,就越無法擺脫這些問題。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這種毫無意義的浪費和這種生物進化的過程又是為什么呢? 這種進化是有目標的,還是這一切純屬偶然——我相信我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到底是什么把這個世界結(jié)合在一起?”

“從哪里來? 為什么? 到哪里去?”羅曼聳聳肩說,“這些對于我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也許我還要補充一點:什么是人——我們?nèi)祟惖降资鞘裁? 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著生命的進化嗎? 如果有,它有目標嗎? 我能相信自己的思維嗎? 這些問題我答不出來。人死了以后還會有生命嗎? 靈魂和肉體是怎樣結(jié)合在一起的?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人的命運是上天定好的還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當然,我相信生命的意義,但對于我來說這一切是一個巨大的謎。我不是理智地思考這個謎團,而是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我為每天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高興,”貝蕾妮克大聲說,“我擔心的卻是相反的問題。總有24小時我會死的,這讓我感到恐懼。但生和死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說著,她狠狠地甩了一下頭,金發(fā)在空中轉(zhuǎn)了半個圈:“我們出去走走,你們看

[1] 奧古斯丁(公元354 —公元430 ),基督教神學家,哲學家。北非希波主教,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

怎樣?我們漫無目的地逛逛,看看櫥窗,或者我們找一個冷飲店,坐下看看過往行

人,對他們品頭論足一番,然后我們再繼續(xù)討論。”

羅曼馬上表示贊同,斯蒂芬也點了點頭,他可不愿羅曼和貝蕾妮克單獨在一起。

于是,他們出了門。三人坐在電車里,路旁的房屋快速從他們身旁掠過,外面

的景色不斷變化著。變得越來越單調(diào),甚至有些不真實。“我們現(xiàn)在到哪里了?”羅曼終于吃驚地問。他們誰也不熟悉這個地方。漸漸地,車廂空了。只有駕駛員還坐在那里,可他也幾乎像是機器的一部分,定定地坐在那兒。此外還有報站的音響:“終點站到了!”隨著一聲剎車,他們冷不丁都向前躥了一下。“下車吧!”貝蕾妮克笑著對兩個男孩說。這還是城里嗎? 迎面是被茂密的常春藤覆蓋著的圍墻,正中間是一座寬寬的大

門。這里是入口,上面掛著一塊用大寫字母寫的牌子:進化公園(EVO—PARK)[1]

“這是什么地方?”羅曼嚷道,“是一處休閑場所嗎?”

“也許是某個迪斯尼公園?”貝蕾妮克也不能肯定,“或者是一個展示生物進化過程的公園?”

“我還沒聽說過這種地方哩。”斯蒂芬接著說。

“在城市邊上有這么大的一個公園,我們怎么沒聽說過?”羅曼自言自語道。

“按說,這種地方應該有人大做廣告,好好宣傳一番的。這里會招來世界各地的游客——旅行汽車一輛接一輛??蛇@里怎么沒見旅行車? 停車場在哪里?”

“但這里畢竟不是一片幻境,而是我們真真切切看到的。”斯蒂芬說,“我相信眼見為實。這里肯定是一個公共游樂場所。”

“進去看看?你覺得怎么樣,妮克[2] 。”羅曼問。

“當然啦! 羅咪[3] 。”貝蕾妮克興高采烈地回答。

斯蒂芬卻有顧慮:“等一等,這種公園門票一般貴得出奇,我想先問問價錢,也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看頭。”“那兒是售票處,問問又不要錢!”貝蕾妮克說著就跑了過去。她彎腰趴在窗口,想打聽門票價格,斯蒂芬和羅曼在她后面等著。貝蕾妮克還沒看清里面坐著的一個小個子,就聽見傳出一個鈴鐺般的聲音:“不要門票!”貝蕾妮克吃驚地縮回腦袋。“什么? 免費?”斯蒂芬把貝蕾妮克輕輕推到一邊,自己上前問:“今天是什么特

[1] “進化”在德文中為Evolution ,這里的EVO 源自Evolution 。

[2] 貝蕾妮克的昵稱。

[3] 羅曼的昵稱。

殊的日子嗎? 還是類似促銷活動之類的原因?”“沒有什么原因,先生。這里一直是免費的。您只需簽署一份責任書就行了!”“一份責任書?為什么?”“啊,內(nèi)容并不多,當然也可以說很多,關(guān)鍵在于您怎么看。責任書規(guī)定:在公

園參觀時,您有義務使用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斷力。”

一聽這話,斯蒂芬開始尋開心了。他對這個用教訓口氣說話的小個子說:“這可是進入生活的前提!”“沒錯,先生! 可究竟有幾個人做到了這點呢?”“好吧! 可要是我們簽了責任書,卻又沒有履行,你拿我們怎么辦呢?”“那我們也沒有辦法。”小個子用單調(diào)的聲音輕聲輕氣地回答說,“我們只是想事

前跟您指出這點。如果您這趟參觀毫無收獲,您不要抱怨我們。因為沒有理解力您就什么也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無法理解。”緊接著從窗口里遞出三張表格:“每個人必須單獨簽,就像生活中那樣。每個人都必須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斯蒂芬瞥了一眼表格,發(fā)現(xiàn)上面只有一句話。背面也沒有一般表格上那種印得很小的附加條款。“好吧,我們簽!”說完,他就簽了名。貝蕾妮克和羅曼隨后也簽了。

“就這些嗎?”“做到這點已經(jīng)不容易了,”小個子說,“請進來吧。”三個年輕人開心地大笑起來??磥硭麄冋孀仓眠\了。

一位友好的向?qū)?/p>

貝蕾妮克、羅曼和斯蒂芬溜達著朝大門口走去。大門被繁茂的常青藤覆蓋著,看起來與墻渾然一體。但右邊的門柱旁,從一片深綠色的葉里露出一塊牌子,上面有兩行字,是用紅色的、加了花飾的哥特式字體寫的。

“等一等。”斯蒂芬走上前去高聲讀起來:

Lasciate ogni alterezzaVoi ch’entrate!

“這到底是什么意思?”貝蕾妮克小聲問,“羅咪,好像是意大利語?”羅曼酷愛看書,熟讀經(jīng)典,他解釋說:“這顯然是從但丁的《神曲》中的一句話引申過來的。在第三歌中,但丁的引導者維吉爾在地獄之門的入口說了句常被人引用的名言:Lasciate ogni speranza, voi eh’entrate! ——你們這些進來的人,放棄你們的希望吧!

“但這上面寫的是:‘你們這些進來的人,放下你們的高傲和自大吧!’”——突然,他們?nèi)寺牭揭粋€出奇不意的聲音,在此之前,他們誰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人的存在。他們不知道他從何而來,因為他們既沒有看見他走過來,也沒聽見腳步聲。這人大約五十出頭,穿了一件不起眼的外衣,衣服像他的頭發(fā)一樣是灰色的。他身材瘦高,走路有點向前傾。此刻,他正微笑著看著三個孩子。

“這可是大有區(qū)別的,”斯蒂芬對這個人說,“我們很想知道該怎樣理解這個要求。”

來人回答說:“也許我可以做您三位的向?qū)А?rdquo;

斯蒂芬向他投去一個拒絕的眼神,就像一般人對待一個過分殷勤的陌生導游一樣。來人趕忙舉起雙手說:“我分文不取,即使您給,我也不會要的。我也不會要別的什么,因為給您們做向?qū)⒔o我?guī)砟蟮目鞓贰5珶o論如何請您們對我別太苛求,我可不是個萬事通。進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領(lǐng)域,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它!”

“進化?”斯蒂芬問。

“沒錯,就像這個公園的名字。這個公園試圖把人類的進化和演變,特別是人類社會的文化思想發(fā)展過程展示出來。當然,這里主要再現(xiàn)的是地中海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這個地區(qū)的文化的確是十分重要的。”

“原來是這樣,”斯蒂芬大聲說,“但是,如果我們這次漫游同但丁的《神曲》所描繪的那樣,那么我們必須經(jīng)過地獄和煉獄,從而最終到達天國。如果這里向我們展示的是人類自己所走過的路,那么我們也許會經(jīng)歷地獄和煉獄,而對最終能否進入天國我卻表示懷疑。”

“這個問題留待這次參觀結(jié)束時您再回答也許更合適。”來人和善地說,“當然這里肯定也會出現(xiàn)一些很受歡迎的東西。選擇往往是一件很偶然的事,誰也不可能提供一個完整無缺的東西。”

“我們轉(zhuǎn)一圈也就知足了,”羅曼說,“我們很愿意接受您的幫助。”

貝蕾妮克也對此人有了好感,“我們該怎樣稱呼您呢?”她問。

“您們就叫我塞內(nèi)克斯好了。”

“什么? 塞內(nèi)克斯? 白發(fā)老人[1]?”羅曼吃驚地問,“可您真的還沒老到那個份上。”

[1] 原文為SENEX ,有白發(fā)老人的意思。所以羅曼才會這樣問。

“沒關(guān)系,現(xiàn)如今稱呼也不總是恰如其分的。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三十歲以上的人就被看作老人了。”“這肯定得感謝醫(yī)學的進步。”羅曼說。斯蒂芬表示贊同:“好吧,我們就叫您塞內(nèi)克斯。不過請您首先回答我及時個問題:那牌子上寫的是要我們放棄什么樣的高傲和自大的想法呢?”

“就是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長的想法。因為關(guān)于這個問題,你們只有對宇宙和人類的歷史有了了解之后,才可以做出判斷。”塞內(nèi)克斯繼續(xù)說,“另外,我請諸位把世界的發(fā)展史和自然的發(fā)展史區(qū)別開來。在自然發(fā)展史中,人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世界的發(fā)展史卻是因人類而存在的,也是人類自己書寫的。人類是世界歷史的主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的確是萬物之靈長。但這卻不是驕傲的理由,因為世界歷史上也曾經(jīng)有過許多瘋狂的統(tǒng)治者,他們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同時歷史上也充斥著由人類自己釀成的災難。”

“人類不但毀滅世界,同時也把手伸向了大自然,”斯蒂芬說,“而且這種破壞是群體性的。”

“你說得對,”塞內(nèi)克斯說,“也許在我們參觀完公園之后就會認識到,這也屬于進化的范疇——或者說,這種破壞所帶來的后果也屬于進化的一部分。請告訴我,你們大家都叫什么名字?”

三個年輕人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并請塞內(nèi)克斯以你相稱,就像今天人們習慣的那樣。

塞內(nèi)克斯回答說:“十分樂意!”然后和他們一一握手。

“謝謝,現(xiàn)在我們進去吧!”

“還有一個問題,”斯蒂芬拉住塞內(nèi)克斯的手臂說,“為什么? 我們?yōu)槭裁匆肋@些?”他問道,“我生活在今天,為什么非得知道從前發(fā)生的事?”塞內(nèi)克斯的回答簡練而又肯定:“誰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就無法確定自己想到

哪里去!”

他用手指碰了一下門,門自動開了。

首先映入他們眼簾的是一塊平淡無奇的空地,在它的盡頭是一幢沒有裝飾的建筑物,像一座倉庫,上面是一個光滑的金屬圓屋頂。房子的入口有一行字:宇宙的誕生。

太.初

大爆炸理論

“先讓我們看看這里,哪怕是匆匆瀏覽一下。”塞內(nèi)克斯建議,“我認為,你們很有必要看一眼宇宙的深處。我們這里只粗略地展示宇宙飛速發(fā)展的過程——當然,在這個范疇中時間又算得了什么?”

“您從太初開始說起,”斯蒂芬說,“那太初以前又是什么呢?”“你們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誰也回答不出來!”他們走進黑暗的房子,并在及時排坐下。隨后放映的影片很快吸引了大家。在一塊看上去無邊無際的圓形屏幕上,演示著數(shù)億萬年前所發(fā)生的事情。

三個年輕人忘了他們是在室內(nèi),他們好像被一片虛無所包圍。其實,周圍并不是漆黑一片,因為黑暗是指沒有光亮,可這里不但沒有光亮,而且沒有太陽,沒有閃爍著的天體。在這種時空的虛無中,他們幾個人仿佛在經(jīng)歷著這場創(chuàng)造宇宙的大爆炸——那包含所有能量的原始物質(zhì)大爆炸。

是一百億年前,還是二百億年前? 他們似乎跟著經(jīng)歷了宇宙大爆炸的過程,那是時空的開始。其中一部分爆炸的物質(zhì)快速離開宇宙中心,而且越來越快,越來越遠。它們組成了星云和星系,螺旋式旋轉(zhuǎn),環(huán)繞一個中心,形成了數(shù)以十億百億計星球組成的銀河系,宛如一個由億萬顆太陽和星球組成的鐵餅似的圓盤。

三個年輕的伙伴迷迷糊糊地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貝蕾妮克坐在羅曼和斯蒂芬之間,她伸開雙手,一邊抓住一個小伙子的手,似乎下意識地在尋求保護。

漸漸地,畫面越來越集中。“在這種混沌中形成了銀河系。”塞內(nèi)克斯解釋著眼前快速發(fā)生的一切,“在億萬顆恒星中出現(xiàn)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在這個太陽的周圍,在它的行星群中,也出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地球,地球那時還是一個火球。”

然后是一段思考的時間,也可以把這看成一個結(jié)束。塞內(nèi)克斯說:“很顯然那時候的地球上還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生命。我們走吧。剛才看的差不多夠了。”

氮氣組成的大氣層

他們走出演示廳,外面的強光讓人睜不開眼。“我從未感覺到天空是如此美麗,

保護我們的大氣層是這樣的寶貴。”貝蕾妮克大聲說。

“我們根據(jù)原始大爆炸理論向你們展示了宇宙的誕生,”塞內(nèi)克斯說,“大多數(shù)天

文學家都持這種觀點。他們也使用單元性這個詞,用來指一種時空的單元性。的確,

直到今天,在宇宙起源學領(lǐng)域還存在許多爭論。不少人懷疑曾經(jīng)有過大爆炸。甚至

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即從來就不曾有過什么宇宙的誕生,宇宙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任何

變化??刹还茉鯓?,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接受我們所選擇的大爆炸理論,因為它與許多

現(xiàn)代知識和理論相吻合。當愛因斯坦1915 年發(fā)表他的廣義相對論時,他也相信一個

靜態(tài)宇宙的存在。但到了本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Edwin Hubble )發(fā)現(xiàn)

了銀河系以外星系的移動, 這使得愛因斯坦也相信宇宙的確在延伸和擴大。銀河系外

星系和恒星不斷出現(xiàn),不斷延伸,然后消失。再后來,在舊的恒星消失的地方又出

現(xiàn)新的恒星。人們感知的空間在銀河外星系和恒星中延伸擴展,這樣又形成了新的

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填充著宇宙的空間。但請別把這種星系的運動想象成爆炸后的碎片

在移動,你們更應該把銀河外星系看成是葡萄干在一團加了酵母的面團中。”

“您是說,它們之所以彼此分開,且越來越遠,是因為銀河系外星系像發(fā)面團

媒體評論

“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生命對于他們來說曾是一個多么難得的大好機會,因此我想在這方面做一些嘗試,解釋一二。”

——作者馬克斯 克魯澤

作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立體地再現(xiàn)了西方文明的發(fā)展,細節(jié),對比鮮明。本書作者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他輕輕松松地呈示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廣闊畫面。這樣,你通過讀這套書便可以以好的方式知道你一直想知道的東西。”

——德國《南德日報》

所有十四歲以上的讀者在讀過《蘇菲的世界》之后,似乎就在期盼《人類文明史》的出現(xiàn)。

——德國《青少年流行排行榜》

這部文明史作品給讀者提供了一種可以與歷史橫向聯(lián)系的可能性……加入這樣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是值得的。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

歷史是一座主題公園。理解歷史變成了像是游逛主題公園般的經(jīng)驗。每一站每一點,有一個我們熟悉的主題,卻也必定要提供我們一般生活中不會有的例外刺激。我們一站一站逛過去,在游園過程里進入特殊時空,暫時與日常脫節(jié),卻又隨時知道,日常、現(xiàn)實就在園外等待著,等我們出園歸返。

——美國《華盛頓郵報》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正好孩子上初一,能跟歷史課上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 ,孩子非常滿意。

2016-09-23 07:54:5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2017-01-24 07:29: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漂亮的上下冊人類文明史,印刷排版都很好,值得購買閱讀!

2016-12-27 14:18:28
來自福***照**的評論: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名著被高手平的譯者譯出來。

2017-01-27 01:00:57
來自布丁啊**的評論:

一直都想研究下人類和社會,正好有時間了,還沒來得及看,期待!

2016-12-25 19:14:04
來自聰***頭**的評論:

發(fā)貨快遞包裝都很好。書得慢慢讀,現(xiàn)在還評價不了。

2017-03-08 22:13: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nèi)容不錯,印刷很好,就像讀小說一樣,很有吸引力。

2016-11-03 14:36:45
來自j***w(**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有一點壓到,但沒什么大問題,內(nèi)容挺好,里面是沒有圖片的,純文字

2017-02-08 10:21: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快遞包裝不仔細,希望以后能認真,畢竟那么好的書

2017-03-15 14:09:48
來自墨***(**的評論:

上下兩冊,很厚,內(nèi)容感覺也不錯,但就是紙質(zhì)和印刷不太好!要求較高的朋友慎入!

2017-02-11 21:42:53
來自校***(**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讀一讀還是蠻長知識的,最好能和其他幾部人類史一起讀,好有個比較

2017-02-05 21:22:32
來自時***7(**的評論:

內(nèi)容很好,沒啥說的,包裝也很精美,快遞很是快,希望當當越辦越好!

2017-04-03 23:23:1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重撿歷史課,里面許多的內(nèi)容卻是之前不曾了解過的

2017-03-24 18:13: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套書寫的很精彩,人類文明史,讀一讀還是蠻長知識,非常不錯。

2017-05-29 22:23:19
來自小***衣**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最受德國青少年喜愛的歷史讀物之一,《蘇菲的世界》的姊妹篇。

2017-02-22 16:03:38
來自茄***2(**的評論:

書到了還沒認真看,大致翻了一下,感覺是以小說的形式來寫歷史,這是很新穎的

2017-02-01 15:37:39
來自Daniel3**的評論:

很不錯的一本著作,孩子很喜歡不停問問題,真不錯

2017-10-13 14:30:16
來自c***o(**的評論:

還沒開始看,畢竟我不怎么看文史類的書,不知道怎么了腦子一抽特別想買這套書,裝幀看起來蠻精美,希望內(nèi)容不會差吧!

2017-03-12 14:47:3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內(nèi)容以游記的形式來介紹較生動。文字的大小比我們平時看的書的字小,不太適合長時間閱讀~

2017-01-25 08:07: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書,翻譯的非常生動,知識點隨處可見,可以大體上了解歐洲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2017-08-24 19:21: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很通俗易懂的 果然是蘇菲的世界既視感……但年紀大了 可能還是直接去看人類簡史比較合適~

2017-04-25 15:38:26
來自小小游**的評論:

站在世界視角,看待問題,這是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書不錯,還沒有細讀,慢慢品味吧。

2017-11-03 20:54:37
來自w***0(**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硬皮,印刷質(zhì)量普通。中間有一頁粘連,不太開心。作者的寫作立意是我買這本書的原因。人類的歷史,這也是一種視角吧。內(nèi)容方面比較簡單。

2017-02-11 22:45:42
來自怕***魚**的評論:

對人類文明做一般了解的讀者,在當當打折的季節(jié)、買這套書很合算。

2017-03-12 18:14:08
來自f***8(**的評論:

人類文明史(精裝·上下冊) 非常非常喜歡!精裝的就是好!萊比錫歐洲圖書獎作品,風靡全球的《蘇菲的世界》的姊妹篇。行銷超過1000萬冊的經(jīng)典歷史讀物。時間太少,讀經(jīng)典吧!推薦這套書,正在看

2017-03-16 08:27:22
來自武陵途**的評論:

這套書實在是太太太太太精彩了!之前在圖書館就讀完了,這次只是買精裝版珍藏,這套書值得永久珍藏!話說回來讀這本書,總會感覺外國的孩子思考問題都好深邃…不知道是作者的文學塑造還是德國本身的哲學傳統(tǒng)。

2016-12-09 22:57: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到底文明是什么, 創(chuàng)造了文明世界, 破壞了其它生物,

2016-11-04 21:08: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當當?shù)脑u價體系很奇怪,書一收到還沒看就需要評論,那我倒是評論書呢?還是評論買書的經(jīng)歷呢?買書的經(jīng)歷有什么好評論的嗎?真正有價值的是像豆瓣那樣的書評和影評啊,如果當當能把這一塊做起來,就不至于現(xiàn)在的電商地位。

2016-11-01 18:26:3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