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短線是銀”系列叢書之四,獨創性地提出了“飛行理論”,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股價波動現象,并向讀者提出每周抓住一個漲幅超過2.5%的個股、積少成多的“麻雀戰術”,配上精彩的實戰股譜講解,展示從十萬贏到百萬的股市盈利技巧。“短線是銀”系列共8種,是一套指導個人理財的圖書,讀者定位是廣大中小投資者。作者唐能通將其經過檢驗的實戰技法總結為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有效的投資方法,強調模擬訓練的重要作用。許多獨創的名詞,如“出水芙蓉”“多方炮”“老鴨頭”“空中加油”“斷頭側刀”已被業內廣泛使用,成為炒股術語,為廣大投資者所接受并運用。自1999年陸續出版以來,收獲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雄踞排行榜前列16年暢銷不衰!中國股市傳奇人物唐能通股市寶典! 每周抓一個漲幅超過2.5%的個股的“麻雀戰術”,實現股市盈利大增長實戰股譜集萃。
唐能通,上海廣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股市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1991年他滿懷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懷揣2萬元進入股市,創造了10年股市獲利1000倍的奇跡,譜寫了中國股市中在最短時間獲利潤的神話。
及時部分麻雀戰術
及時節周贏二點五[周贏利25%,目標不算太高]003
第二節及時個兩年計劃[從十萬贏到百萬,多數人在爭取]007
第三節第二個兩年計劃[從百萬贏到千萬,少數人在努力]012
第四節第三個兩年計劃[從千萬贏到億萬,極少數人在拼搏]017
第五節貴在堅持[成功往往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021
第二部分飛行理論
及時節進入起飛線025
第二節開始滑跑030
第三節跑道厚度034
第四節跑道傾斜度037
第五節跑道平整度043
第六節跑道坑Up與量坑Uv050
第七節離開地面056
第八節加速爬升060
第九節空中盤旋063
第十節空中加油066
第十一節高空飛行071
第三部分上海股市實戰股譜
及時節萊鋼股份實戰股譜[600102]
第二節真空電子實戰股譜[600602]
第三節樂山電力實戰股譜[600644]
第四節交大南洋實戰股譜[600661]
第五節浙江中匯實戰股譜[600677]
第六節新疆屯河實戰股譜[600737]
第七節泰山旅游實戰股譜[600756]
第八節東北熱電實戰股譜[600795]
第九節馬鋼股份實戰股譜[600808]
第十節寧波中百實戰股譜[600857]
第十一節歲寶熱電實戰股譜[600864]
第四部分深圳股市實戰股譜
及時節億安科技實戰股譜[0008]
第二節深益力實戰股譜[0028]
第三節中科健實戰股譜[0035]
第四節魯石化實戰股譜[0554]
第五節古漢集團實戰股譜[0590]
第六節紅星宣紙實戰股譜[0619]
第七節山推股份實戰股譜[0680]
第八節振華科技實戰股譜[0733]
第九節四川湖山實戰股譜[0801]
第十節茂化永業實戰股譜[0861]
第十一節中商股份實戰股譜[0882]
第十二節河池化工實戰股譜[0953]
一節 周贏二點五[周贏利2.5%,目標不算太高]
一、為什么指數大漲而自己卻沒有賺錢?
2000年以來的行情,上證指數從1350點已漲到2100點以上,短短七個月就大漲了700點。然而,在如此一輪牛市行情中,許多散戶朋友仍然沒賺錢,甚至還有虧損。其實在往年每輪行情中,也有這種現象:賺了指數沒賺錢,甚至虧錢。只不過本輪行情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這是為什么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必須了解投資者沒賺錢的原因。
我調查了一些投資者在本輪行情中沒賺錢的操作次數到底有幾次,是買進后根本就沒漲過而沒賺,還是買進后曾經漲過而沒賺,或者買進后曾漲過不少百分點而最終沒賺。
抽樣調查300人,收到有效答卷279份,在2000年1月至7月31日的行情中沒賺錢的操作合計有3864次,平均每人有過13.84次,平均每人每月有過1.98次。從答卷中統計出這些沒賺錢的投資者表現如下:
1)買入股票后,漲過10%可賣而沒及時賣出,導致沒賺錢的有299次,占7.73%。
2)買入股票后,漲過5%可賣而沒及時賣出,導致沒賺錢的有625次,占16.21%。
3)買入股票后,漲過2.5%可賣而沒及時賣出,導致沒賺錢的有2471次,占63.95%。
4)買入股票后,漲過1.5%可賣而沒及時賣出,導致沒賺錢的有276次,占7.14%。
5)買入股票后,根本就沒漲過,導致沒賺錢的有193次,占4.99%。
我們從以上答卷中可以發現:
1) 股價漲過10%以后,投資者有本能的落袋為安的欲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沒賺錢的比例不大。
2) 股價漲過5%以后,有的投資者希望再漲一些,在這種情況下,沒賺錢的比例開始增加。
3)股價漲過2.5%以后,給投資者一種利潤微薄、不足為拋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有大量的投資者沒賺錢。
4)股價買進后根本就沒漲過,或者只漲了1.5%,在這種情況下,沒賺錢的比例也不大。這是因為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前畢竟有主觀上的努力,他們希望選到能漲的股票。實際上選股后漲幅不到1.5%的操作次數本身比例就不大。
由此可見,買進后股價只漲2.5%與股民沒賺錢有著直接的、大量的影響。要根治不賺錢這個頑癥,應該緊緊抓住2.5%這個問題。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老麻雀帶著小麻雀飛到離曬谷場最近的樹上停下來,它說:“從這里到谷堆的距離最短,所以叫‘短線’。”然后,它們飛到地面只啄了兩粒谷子,又飛回到樹枝上。老麻雀說:“每次只啄兩粒谷子,這樣就縮短了在地面的時間,風險就小得多。”小麻雀問:“吃不飽怎么辦?”老麻雀說:“一會兒沒人影的時候,我們來回多飛幾次。雖然我們每次只啄兩粒谷子,但是飛十個來回就可以吃二十粒谷子,這就叫積少成多。”小麻雀看到有幾只肥鴿有恃無恐地在谷場上來回吃著,就問老麻雀:“它們怎么不怕風險?”老麻雀用翅膀指著樹后的頑童說:“你看他們手上提著捕魚用的網,一旦網撒到肥鴿頭上,風險就降臨了。”果然,隨著翅膀掙扎的陣陣拍打聲,肥鴿們都已被罩在網中央。老麻雀帶著小麻雀飛向天空,它說:“大風險到來以前是很難感覺到的,我們只能伺機從不斷地來回中啄食,才能把大風險化成小風險,把小風險化成沒風險。”
在這里肥鴿是因為吃得太貪,終于成了網中物、桌上肴;麻雀只啄兩粒谷子,最終是大贏家。我們在炒股票中,為什么不學習麻雀在“短線”方面的功夫呢?
我總結麻雀的本領,或稱為“麻雀戰術”:
1)在買進股票后的第二天開盤起,就以買入價加上2.5%的價格預先填單賣出。
2)在買進股票后的第二天開盤起,就以買入價加上2.5%的價格為基準,每漲0.5%的價格就賣出十分之一,直到該股價格跌回到買入價加上2.5%的價格以前,徹底清倉。
3)在買進股票后的第二天開盤起,就以買入價加上2.5%的價格為基準,股價上漲過程中,只要能再創新高,就不賣出。當股價不能再創新高時,則應在每個滯漲點上分批分量賣出。必須記住的是,當股價回落到買入價加上2.5%的價格前,堅決清倉。
如果你真能嚴格執行“麻雀戰術”,就可能保住2.5%的利潤,并且還會保持良好的心態。投資者心態不好可能有各種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比較目標。假如你原來有20萬元,炒股三個月仍是20萬元,那么你的心情可能不會好,這是因為你的比較目標是20萬元以上。但是,如果你和那些炒股三個月還輸了5萬元的人相比,你的心情不至于會太壞。有的人把自己逼得很緊,今天買進股票,明天就想撈個漲停板,一心想著快快富起來,這樣心態就壞了。現在我們共同制訂一個計劃,每周只賺2.5%,如果一周下來能多賺自然心情好,少賺也比2.5%少不了多少,始終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
欲速則不達。指數大漲700點,心里指望錢比指數漲得更快,頻繁換股,追漲殺跌,這樣的人反而虧了。每周只賺2.5%,期望目標并不高,這樣的人反而成為大贏家。
二、每周賺2.5%可能嗎?
我在短線培訓班上提過一個問題:買進一個股票后漲十個漲停板容易?還是買進十個股票各漲一個漲停板容易?結論很簡單,前者相當困難,而后者可以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尋找這種機會,畢竟滬深股市每天都有十幾個股票漲停。
我還提過一個問題:滬深股市每天漲幅超過2.5%的個股有多少?學員們通過一周的統計后告訴我,平均每天有400個股票漲幅超過2.5%,由此可以推算出每周有2000只股票漲幅超過2.5%。滬深股市約1000只股票,每周卻有2000只股票漲幅超過2.5%,也就是說平均每周每一個股票約擁有兩次這樣的機會。統計數據證明:一周抓住一個2.5%漲幅的個股其實并不難!
不難的事我們為什么不去做而偏要去做那些太難為自己的事?
這兩年來,我在各地演講推廣《短線是銀》的投資方法,也跟蹤調查短線培訓班學員的操作情況,發現他們平均每周都能抓住一個漲幅超過2.5%以上的個股,有的成績更佳。按照他們的說法:在沒看《短線是銀》以前也許做不到這一點,但是在反復學習《短線是銀》理論以后,每周抓一個漲幅超過2.5%的個股,只不過小菜一碟。
第二節 及時個兩年計劃[從十萬贏到百萬,多數人在爭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干事情總有一個計劃,大到國家的五年計劃,小到學生的學習計劃。
然而在經濟利益攸關的股票投資中,很多投資者卻沒有明確的投資計劃。因此他們的目標是模糊的,行為是盲目的。
那么,怎樣才能給自己制定一份合適的股票投資計劃呢?這要根據個人的條件而論,沒有時間長駐證券營業部的人,可以制定中、長線投資計劃,有時間長駐證券公司的人,特別是專業證券投資者,可以制定中、短線投資計劃。
下面是我為短線培訓班學員制定的股票投資計劃:
1)用10萬元資金獨立使用一個賬號。
2)計劃每周贏利2.5%。
3)計劃投資期六年,分為及時個兩年計劃,第二個兩年計劃,第三個兩年計劃。每個兩年計劃各包含96周。
4)每周在前一周的計劃值上增加2.5%,并將96周的計劃值填入以下表中,也可以繪制成投資計劃值曲線圖。
從1998年4月份開始到2000年4月份的兩年中,短線培訓班在全國跟蹤調查246名學員的實際操作,他們從10萬元單獨設立賬戶開始操作,(除25名學員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堅持到底),其他221名學員全部按計劃從10萬元炒到100萬元,其中有86名學員只用了一年半就完成計劃。學員們在完成計劃后由衷地說:一個好的計劃加上一套好書,使我走完了96周的不平常道路。
第三節 第二個兩年計劃[從百萬贏到千萬,少數人在努力]
應該說及時個兩年計劃:從十萬元贏到百萬元的計劃在理論上是可信的,在實戰中也是可行的。因為短線培訓班在全國跟蹤調查的大部分學員,已在實戰中證明這個計劃是可行的,所以我們把它說成是多數人在爭取的計劃。
第二個兩年計劃:從百萬元贏到千萬元的計劃在理論上是可信的,在實戰中還沒有充分被驗證。我們目前所掌握的個別案例,也僅僅是一年前一些百萬元的大戶,他們用107.03萬元獨立使用一個賬號,然后每周按以下投資計劃執行。(其中實際市值根據實際操作的結果填入)
從實戰中發現,第二個兩年計劃比及時個兩年計劃的操作難度要大一些:
1)資金量越來越大,跟莊時買入量也就增大,這樣就容易驚動莊家,從而改變做莊計劃,比如,由拉升改為震倉。
2)資金量越來越大,必然會增加投資股票的品種,于是分散了分析股票所用的精力。
3)資金量越來越大,操作時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
在我們的學員中,有少數人正在執行這個從百萬贏到千萬的計劃,從目前實際操作情況看,尚能跟上表中的計劃數據,但對未來幾十周的實戰仍然感到壓力較大。看來在96周中走完從百萬贏到千萬的道路只能是:少數人在努力。
2000年5月初,從及時個兩年計劃畢業的221名學員全部自愿進入第二個兩年計劃的實戰,我仔細分析了每個學員在近三個月的實戰操作,我堅信他們之中一定會有人按計劃實現百萬元到千萬元的目標。
第五節 貴在堅持[成功往往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我們在馬拉松長跑比賽中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越是接近比賽終點,運動員消耗的體力也就越大。能不能按照規定的線路跑到比賽終點,毅力在這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有些運動員感到支持不住,退出了比賽,而大部分運動員憑著頑強的毅力,終于到達比賽終點。有時候成功往往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股票投資何嘗不是一場馬拉松長跑比賽。在廣通短線培訓班參加培訓時,每人用10萬元建立一個獨立賬號,沿著每周增長2.5%的計劃曲線行進。當實際資金曲線高于計劃曲線時,不免有點沾沾自喜。當實際資金曲線低于計劃曲線時,不免自怨自艾。當第96周比賽接近終點時,資金卡上的賬號已由10萬元增長到80多萬元,相信憑著頑強的毅力,他們中大部分能堅持達到107萬元的預定目標。
在實際投資中,投資者并不是因為體力不支退出比賽。在廣通短線培訓班剛開始的兩個月中,不少學員的投資收益遠遠超過每周2.5%,個別學員每周投資收益甚至達到30%,于是浮躁情緒急升,他們懷疑每周2.5%計劃太慢了,慢得不合時宜。一位遠程而來的學員對老師說:每月只賺一個漲停板?我自己也會,何必來跟老師學?于是有一部分學員去尋找更好的老師,去打聽更會漲的消息,從此放棄了原定的周贏二點五計劃。兩年過去了,個別學員又重返短線培訓班,他們覺得浮躁最終帶來的是損失,只有嚴格地按照周贏二點五計劃投資,才可能達到勝利的終點。
想起一個故事:
兩個小和尚跟著老和尚學輕功。老和尚令他們:背上這頭小豬,每天在這些木樁上走幾十圈,然后用刨子把這些木樁四周刨掉一層。兩個小和尚果然肩背小豬,在木樁上走來走去。過了幾天后,其中一位小和尚說話了:這小豬只不過十多斤重,這些木樁粗得像臉盆,這樣能練出輕功嗎?還是下山去練真正的飛檐走壁的功夫吧!一年后,山上的小和尚扛著一百多斤重的肥豬,在杯口粗的木樁上行走如飛。老和尚令他放下肥豬,到屋頂走一圈,果然已練出飛檐走壁的真本領。山下的小和尚只能慚愧地自嘆不如。
現在,你再認真地看一看周贏二點五計劃中的及時個兩年計劃:
1)它對資金的起點要求并不高,能籌滿10萬元的投資者應該為數不少(實在籌不滿10萬元,可以用1萬元按比例執行本計劃)。
2)循序漸進,穩中有漲。剛開始的資金增長值并不大,也許不夠一個月工資,但是隨著資本金的逐步增長,以后的資金增長值會越來越大。
3)本周實際操作是超額完成計劃,還是未完成計劃,在計劃表上表現得清清楚楚。超額完成太多了,應該防止浮躁。未完成計劃時要尋找原因,及時止損。
這個計劃看起來似乎容易做到,但實際上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可能使一部分人放棄執行這個計劃。
最容易絆倒自己的正是您自己,最容易使自己放棄這個計劃的也正是您自己!但愿您不是這樣。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
158海融證券首席執行官尉文淵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開始建立資本市場,在當時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思想意識形態環境下,搞股票市場是很不容易的。那時候我們面臨的全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對還是不對”“姓資還是姓社”“開還是關”等等。是小平同志的高瞻遠矚和偉大決策,證券市場才得以誕生。回顧這十年來走的路,我想說的是,我為中國的投資人,特別是早期的投資人感到驕傲,我欽佩他們的勇氣。在證券市場誕生初期,市場體制很不健全,交易環境簡陋,買賣股票不僅受排隊擁擠之苦,還要承受極大的風險,信息渠道不暢,投資者利益得不到很好保護。我們的資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勇敢地投身于市場大潮的。百年樹人,市場造就了一支可貴的投資者隊伍。唐能通先生是資者中的一員,他帶著微薄的積蓄從外地來到上海,無論面臨多少困難和挫折,始終對股市充滿信心,終于卓有成效。唐先生在實踐中總結出具有特色的投資技巧,并將自己十年投資股票的經驗和教訓寫成書,特別是滬深十九強數據的推出,多年來深受廣大股民歡迎。中國股市前景輝煌,但愿涌現出更多的像唐能通先生一樣的成功投資者,寫出更多、更好的證券圖書。
中國投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慧勇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主要以銀行儲蓄作為自己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理財方式。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資金融通的重心已由貨幣市場逐步向資本市場轉移。越來越多的人把股票投資作為自己金融資產增值的主要方式。股票投資具有增值快、風險大的特點,中國股市的這種特點更為突出,要普及證券知識,認識證券投資的規律性,這就需要學習。國外股市的證券投資理論需要引進,但有個洋為中用、遠為近用的過程。中國股市十多年了,如何總結出適合中國股市特點的技術分析理論和炒作技巧,這是每個投資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唐能通教授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撰寫的《短線是銀》系列圖書和《破譯股價密碼》光盤系列,是他十多年投資實踐的經驗和教訓的結晶。他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理論和精妙的技巧,在眾多的投資門派中自成一派。據《中國圖書商報》的統計,《短線是銀》系列圖書長期以來一直名列財經類圖書銷售排行榜前十五名,由此可見,《短線是銀》深受投資者喜愛,是值得向廣大投資者推薦的好教材。
黑龍江省投資學會李利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確立,我國資本市場從小到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大批時代的弄潮兒股海搏殺,唐能通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唐教授不僅取得了八年收益200倍的驕人業績,還潛心探索投資規律,破譯股價波動的密碼,并將研究成果公之于眾,寫出了《短線是銀》系列專著,發行數十萬冊,暢銷全國,成為我國證券圖書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唐教授在大浪淘沙的股海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投資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投資是為了預期收益而進行的貨幣投放。投資家不一定是經濟學家、財務專家、管理專家和產業專家,但他必須在投資實踐中取得卓爾不群的業績并總結出自己獨到的投資方法。唐能通教授就是集實戰業績和技巧探索于一身的新一資專家。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姚先國
在家就是好了?在你
經典圖書,慢慢閱讀。
很好,好好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