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貝爾 巴丹德:法國律師、政治家、作家。在法國,他因堅決支持廢除死刑而聞名。他在弗朗索瓦 密特朗擔任總統任期內任司法部長,促使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了廢除死刑的法案,從法律上規定死刑應予廢除。羅貝爾 巴丹德還是眾多歷史和政治評論文章和書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識分子的政治理想》(與其夫人伊麗莎白 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國監獄》等,其中《為什么要廢除死刑》一書于2000年獲得費米納評論獎。
再現法國廢除死刑全過程的真實記錄,
支持廢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殺人犯,對付受害者嗎?
在那些已經廢除死刑的國家里,暴力犯罪率上升還是下降了?
羅貝爾 巴丹德:法國律師、政治家、作家。在法國,他因堅決支持廢除死刑而聞名。他在弗朗索瓦 密特朗擔任總統任期內任司法部長,促使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了廢除死刑的法案,從法律上規定死刑應予廢除。羅貝爾 巴貝德還是眾多歷史和政治評論文章和書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識分子的政治理想》(與其夫人伊麗莎白 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國監獄》等,其中《為什么要廢除死刑》一書于2000年獲得費米納評論獎。
及時部分從一個總統到另一個總統/1
處決后的第二天
總統和死刑
處決以后
參會
總統之死
愛麗舍宮這邊
改革時代
死刑的回歸
第二部分回到特洛瓦/27
及時章帕特里克 亨利案/29
綁架
媒體暴力
政府這邊
律師這邊
會面
司法戰線上
總統這邊
在“健康”監獄
預審
炎熱的夏天
現場重建
準備開庭
第二章帕特里克 亨利訴訟案/62
證人的選擇
在監獄
庭審之前
初步程序
審訊
辯護方的證人
專家和證人
指控
辯護
第三部分長征/99
及時章不確定的一刻/101
從特洛瓦回來
政壇上
公眾辯論
第二章斷頭臺的回歸/114
卡蘭之死
暴力研究委員會的報告
又一次處決
博旦案
在南特重罪法庭
在斯德哥爾摩
第三章在道德與政治之間/130
主教宣
從此,我開始積極參加各類支持廢除死刑的報告會,特別是由喬吉亞 維妮以反對死刑協會名義組織的。會場往往布置得很簡單,教室或者是會議室,一排排的鐵椅,一張主講人的桌子,多數時候來參加的人都稀稀拉拉的。每次報告會的情況雖各有不同,但往往都是以同樣的論點引發同樣的問題又得到同樣的回答。一些死刑的支持者經常是以憤怒,甚至是侮辱的態度質問我。在他們眼中,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就是在支持殺人犯,站在殺人犯的一邊對付受害者。他們心中的狂熱使他們期許一種快速而簡單的正義,以不經上訴就可以立即執行的死刑來造成一種恒久巨大的震懾。聽了他們的話,我意識到這種對死刑的狂熱,就是讓廢除死刑變得如此困難的非理性根源。
我通過大量國際調查證明,在廢除死刑的地區,血腥犯罪并沒有增加,是否有死刑的規定對犯罪的發展并未造成任何影響。但我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在這些堅定不移支持死刑的人眼中,最殘酷的犯罪行為不因廢除死刑而增加這一事實并不重要。他們要求的就是殺人償命。為了爭取更多支持,他們賦予死刑在現實中并不具備的震懾功效。我們提出了各種論據,譬如人是會變的,司法也可能犯錯誤,刑事法庭上被告的性命取決于無數不確定因素;然而面對一切道德、歷史、科學、政治的考量,他們都只拿一個永恒的回答來反駁:罪犯應當被處死,因為他們犯下這樣的重罪。最終,在各種各樣的話語背后,始終樹立著不可動搖的、古老而血腥的、以牙還牙的報復法則。
執行死刑的過程中始終有贖罪的犧牲:以死抵死,以平息諸神的憤怒,而這憤怒不過是我們不能克服的痛苦的映射。從巴黎近郊或較遠的街區開完會后回家,我坐在車里經常回想起特洛瓦的訴訟,想起對龐特姆的判刑。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可能沒有理解法官和陪審員的內心活動。我當時將一個理性原則、一個道德定律作為辯護的基礎:司法不能殺沒有殺人的人。這看上去很簡單,似乎無懈可擊,因為即便是“殺人償命”的報復法則也無法對沒有殺人的人起作用。然而,在提出這個抽象等式時,我忽略了最根本的一點:兩名人質被割喉殺害所激起的人們處決罪犯的沖動,這種沖動強烈到掃蕩了理性的辯護。布菲殺害了人質,他必須死。龐特姆沒有
死刑并不是一種權力,而是國家同一個公民的戰爭。體現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惡并懲罰謀殺行為,而自己卻在做這種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犯。——意大利刑法學家貝卡里亞, 200年前
你們想用死刑教育人什么呢?不要殺人。那么你們怎么能在殺人的同時教育別人不要殺人呢?……廢除死刑應該是純粹的、簡單的和徹底的!——雨果,150年前
看了大衛戈爾的一生進而對這類話題產生了興趣,想要了解一下。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啟發。
非常好的書籍非常好的書籍非常好的書籍
關于死刑的書很少!這兩個人物的傳記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窗口!
買這本書就是是想看看哪些想要廢除死刑的人心里是咋想的
書的質量不錯,內容也不錯
非常好的書籍,很喜歡
趁著促銷買了一堆的書,真的很實惠,而且本本都有塑封,相信當當,正版是肯定的,就是有一點不得不吐槽一下,之前購物車里加了一堆的書,參加活動時就發現缺貨……本來沒想什么,但是后來發現活動結束后又奇跡般的有貨了……蛋蛋的怨念……
法國律師為死刑犯辯護的心路歷程,可讀性強
質量是滿意的
送貨超級快!
對增加法理知識有幫助
不錯,長知識
非常不錯的書
不錯不錯不錯
整體感覺不錯 性價比很高
已經在當當網上購書有五六年了,其中也遇到過各種問題,但當當網總是能妥當解決,希望當當網越辦越好
為什么要廢除死刑?
為什么要廢除死刑為什么要廢除死刑
羅貝爾·巴丹德:法國律師、政治家、作家。在法國,他因堅決支持廢除死刑而聞名。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擔任總統任期內任司法部長,促使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了廢除死刑的法案,從法律上規定死刑應予廢除。羅貝爾·巴丹德還是眾多歷史和政治評論文章和書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識分子的政治理想》(與其夫人伊麗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國監獄》等,其中《為什么要廢除死刑》一書于2000年獲得費米納評論獎。
書好!!!!!!
在當當上買了幾年書了,其間也發生過這樣或哪樣的事情,但通過溝通都得到圓滿解決。當當網書最全,價格總體上也是最低的。
在當當買了大概能有3萬多的書籍了,5個書架都滿了,雖然也有一部分書籍沒有讀完,但是好多書籍買到了絕版,當當的發貨速度一流,包裝嚴實,目前還沒有碰到損壞的書籍情況,真的非常棒,讀紙質的書籍感覺很好,折扣在多點就更好了!
本書詳細記述了法國以及其他國家廢除死刑的歷史過程,陳述了廢除死刑的理據,也討論了反對廢除死刑的理念
在國內大多數人中,死刑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但在法國,情況可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讀一讀這本書就知道了。
了解法國死刑廢除過程,作者身為親歷該過程的重要一員,寫的文章值得一讀
很喜歡這本書,就是感覺翻譯質量不太好,好像趕工出來的,是沒校閱好嗎?但內容不錯
我們適不適合廢除死刑暫不論,但我們完全可以打開窗戶,了解一下世界對死刑的討論。
一個身為律師的作家、一個身為作家的政治家、一個堅決支持廢除死刑的人所寫的一本書,其中細致呈現出著者的心路歷程。
主要是在講法國廢除死刑的歷程,作者本人和他的觀點一樣備受爭議。雖說讀完并未完全被說服支持廢除死刑,但還是很有觸動。
用殺人的方式能解決殺人的問題嗎?應該是不能的。但不用死刑的方式就能解決問題嗎?目前應該也是不能的吧。我想這是無數人都想破腦袋的問題吧。不管怎么說,期待有一天人類世界可以美好到不再有死刑。
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去書寫法國廢除死刑的一段歷史,以時間為線索。但是,對于真正涉及到論述死刑的,在我看來是不足的。看完之后,對于我來說,這就像一場政治斗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