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曾三度講授“中國通史”:一于北京大學,二于西南聯大,三于香港新亞。
在北大講授四年,前來旁聽的學生眾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滿,盛況空前。在西南聯大講授時,聽課場面頗為壯觀,乃至錢先生要上講壇都無路可走,需踏著學生的課桌才能通過。爾后,錢穆先生輾轉于香港,復講“中國通史”課程。本書便是以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第三度講授課堂記錄稿為底本,可視為“《國史大綱》課堂版”。
塵封多年的講義,更精粹的講述。這本書以傳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
當時,一部《國史大綱》從傳統文化的演進中汲取民族復興和國家變革的精神力量,使無數國人深受激勵和鼓舞,進而尋求抗戰救亡之道;而今,這部《中國通史》以其歷史格局和文化情懷的雙重擔當,將給當下讀者以新的啟迪,為我們再次提供回望歷史、面對未來、重塑個人知識格局的可能。
1. 史學大家錢穆《國史大綱》課堂版,歷經六十載傳奇面世! 2. 源于北大盛況空前的課堂、修訂于西南聯大、完備于香港新亞書院;被顧頡剛和牟宗三評價“課講得很精彩”“極得學生歡迎”。三度開講,影響千萬人。
作者簡介
錢 穆(1895—1990)
史學大家、一代通儒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先后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1966年移居臺北。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其專著豐富,達80多種,逾1700萬言。
葉 龍
新亞書院哲學教育系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后獲香港中文學歷史學系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
曾任香港能仁書院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教授及所長。
序
及時篇
及時章 中國歷史的分期
第二章 黃帝與殷墟文化
第三章 夏、商、周三代
第二篇
第四章 古代史之文字記載與器物發掘
第五章 周代歷史已非傳疑
第六章 東周時期
第七章 春秋時期
第八章 戰國時期
第三篇
第九章 秦 代
第十章 西漢時期
第十一章 秦漢對外政策
第十二章 東漢時期
第十三章 東漢之士風
第十四章 東漢末年
第四篇
第十五章 魏晉南北朝
第十六章 北 朝
第十七章 五胡漢化
第十八章 南 朝
第十九章 宗教信仰
第五篇
第二十章 隋代政經狀況
第二十一章 唐代政經狀況
第二十二章 唐玄宗
第二十三章 唐代衰落
第二十四章 唐代異族之亂
第二十五章 五代十國
第六篇
第二十六章 宋代對外關系
第二十七章 宋 代
第二十八章 宋代之文藝復興
第二十九章 宋太祖與仁宗
第三十章 王安石變法
第三十一章 女真族金國興起
第三十二章 金滅北宋
第三十三章 南宋與金之交
第四章 古代史之文字記載與器物發掘
講古代史,可以分兩方面來說。
一種是文字的記載。有關傳說的追記或神話,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一種是器物的遺留。可以信,但亦不可全信,因不知此器物究在何時,根據單一物件推測一切,故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
故好將上述兩種方法配合起來講,不能抹殺某一種。
錢穆弟子余英時稱:“我漸漸明白原來他多年在北大等校講授中國通史的過程中,讀遍了同時史學專家在一切重大關鍵問題上的研究文字,然后根據他自己的通史觀點而判定其異同取舍。”錢先生講中國通史,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整個民國時期的史學史”。
牟宗三:錢先生在北大,課講得很精彩,學生們都很歡迎他。講秦漢史以錢賓四先生為好,研究秦漢史莫不以錢先生為宗師。
黃仁宇:錢穆先生可能是將中國寫歷史的傳統承前接后帶到現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師。
余英時:錢先生是開放型的現代學人,承認史學的多元性;但同時又擇善固執,堅持自己的路向。他畢生以抉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現代意義為治學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廣,近世罕見其匹。
馬悅然:錢穆在本世紀(20世紀)中國史學家之中是有中國情懷的一位。他對中國的光輝的過去懷有極大的敬意,同時也對中國的光輝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在錢穆看來,只有做到以下兩件事才能保障中國的未來,即中國人不但具有民族認同的胸襟,并且具有為之奮斗的意愿。
顧頡剛: 錢賓四先生,在北大任歷史講席已越10年,學識淹博,議論宏通,極得學生歡迎。其著作亦均縝密謹嚴,蜚聲學圃,實為今日國史界之人,剛敬之重之。
美國耶魯大學授予錢穆名譽博士學位時的頌詞:你是一個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監護人,你把東方的智慧帶出了樊籠,來充實自由世界。
口述的歷史,可見中國幾千年歷史在錢老的心胸和頭腦之中,文字簡潔通俗,作者其中表達出的自己的思想很動人
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 聽老師講的非常好。慢慢品讀。
已經買過錢穆的一本《中國文學史》了,很好,現在這本《中國通史》,讀來也很好,學到很多東西,先生的見解,精到,透辟。
《中國通史》,央視的大型紀錄片,引領著看錢穆先生的著作,對于我國歷史更加深刻。
書印刷相當不錯,很清晰,唯一覺得遺憾的是沒有膠裝,容易散
趁著書香節買了超多的書籍,剛好在讀書日收到書,迫不及待地發發評論。看完再來評。
錢穆大師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一本好書。所以全部大師的這些專輯都準備用以收藏和細讀。
可以和呂思勉先生的比較著看。體味不同思維下的歷史火花。
娓娓道來,觀點很特別,適合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讀者。
幫朋友代購,內容應該不錯,書作者是著名學者,內容是授課教材,快遞包裝良好,速度正常!快遞員辛苦!
錢穆先生講授的課程空前盛況啊,可見他講授的“中國通史”課程多么受歡迎了,也想聽一聽多學習一下~
錢穆是華人世界不可多得的大學問家!他的作品是免檢的。
錢穆、錢穆、我最喜歡的國學大師,中國最后的士大夫,他的書必買
閑暇時間讀一讀歷史可以陶冶情操 四大史學家我還是喜歡這本
錢老的書,讀之不覺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錢老的看法確實夠我輩所學習
趁著活動抓緊時間囤書,還沒來得及細看,外觀不錯,內容豐富,希望當當多多搞活動
沖著作者的名氣買的,感覺作者說著說著突然就不說了,內容有斷片。而且個別地方思路有些跳躍。
大家一起讀讀吧,明智,更對現今社會有一個全通透的了解,畢竟只有知道過去才能知道現在
很好,可做“輕閱讀”,買了送給即將去大學念歷史學的學生。可為將來閱讀錢穆等大師的經典大部頭打基礎。
一般說來,歷史重客觀;而錢先生講史,則情懷激蕩。講情懷有錯嗎?錯的是只見偏激,不見深刻。顯然,錢穆的通史避開了這一點。
紙質裝訂很棒,內頁膠裝的喔,錢穆先生的名作,與《國史大綱》不同,字數要少得多,可作為歷史入門書來看
一貫的錢氏風格,好。印刷裝訂和紙張看著很舒服,只是錯字稍多,校對不認真吧。另外由于是課堂筆記,可能出于倉促有些地方不大連貫。
現在通史動輒就是大部頭,這部通史是極簡讀本,薄薄兩百多頁,盡得錢學真力,有一種賺到的感覺。而且簡體橫排,專治繁體豎排障礙癥患者!
還不錯,很喜歡,趁著這次搞活動買了1000多的書,當時補課,或者彌補兒時的遺憾,希望兒子能喜歡這些書
我是先把少兒國史通讀完,打了基礎,然后開始拜讀錢先生的通史。書本質量很好,文字精彩,浮躁的社會,能靜下心讀讀書,少碰手機,也是一種成長過程。
錢穆先生是我最崇拜的國學大師,葉龍先生整理出版的這本《中國通史》講義讓我們從課堂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錢先生的史觀,可謂《國史大綱》的課堂版。
天地出版社十品正版,非常不錯。裝幀是線裝書格式,隨手可以方便攤開來讀。內容也很精彩,有別于內地傳統教科書的觀點,雖是簡史但細讀下來會增添不少見識。
原來己有國史大綱。看了以后感覺與其他史著不一樣。這次老先生的弟子出了上課記錄本。買來看看。好象原著太繁,此書又太簡。大概二書一起看繁一簡正好。總而言之都是經典。謝謝了。
終于可以拜讀錢穆大師的書了,在喜馬拉雅上聽過這些書,感覺到內容非常好,所以買一本紙質書看看,作為收藏。聽過錢穆大師講歷史后,其他人講的歷史,那簡直就不是歷史了,都是在講故事。
放眼“中國通史”林林總總,戲說有之,過度個人化解讀有之。錢穆版《中國通史》這一塵封多年的通史經典,必定為萬象紛亂的讀史熱潮注入一股清流,它或許不是最周贍的通史,但一定是最具情懷的中國史。
這一本《中國通史》和前一段出版的《中國文學史》是一位作者,都是當年的筆記整理的。簡單的文字,個性的見解。不是那種面面俱到的正統文學史、歷史。喜歡簡單知道一些該方面知識的,可以一睹。極簡,就重點突出,刪繁就簡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