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有多喜歡錢,你就會多有錢,你相信嗎?
很多人說自己喜歡錢,只是嘴上喜歡,并不是心里喜歡。只有在心里真正喜歡錢的人,才會成為有錢人。
嘴上說喜歡錢的人,喜歡在理財方法上下功夫,這是在意識層面喜歡錢,往往收效甚微。心里喜歡錢的人,愿意從心態上下功夫,這是在潛意識層面喜歡錢,真正的有錢人都是這么做的。
本書作者從與借錢、賺錢、花錢和存錢四個方面相關的潛意識層面入手,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說事,徹底揭示一個人應該如何以正確的姿勢走上成為有錢人之路。
本書作者嚴肅提醒:你的錢意識里藏著你一生的財富。
錢意識研究diyi人沈誘冰首次聚焦發聲!
從潛意識領域開發出錢意識,定位精準,犀利戳穿,滿足廣大年輕人迅速積累財富的渴望。
有經驗,有案例,有方法,有指導,剖開有錢人身份的本質,揭示成為有錢人的真相。
從方法上理財,不如從心態上理財,全新的財富觀顛覆你對錢的笨拙想象,醍醐灌頂般的錢意識告白,徹底解決你囊腫羞澀的困擾。
主編推薦:《請停止無效努力》 《做內心強大的女人》
套裝推薦:《女人成長書系》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書系3冊套裝》
沈誘冰,“85后”,湖北棗陽人,畢業于悉尼大學,博學心理咨詢師,杰出的潛意識研究者,錢意識理論和實踐及時人。
自序 / Ⅰ
導言 / 1
PART1借錢:有錢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潛力 / 13
你是個愿意借錢的人嗎 / 15
越有錢,越借錢 / 36
年輕人更需要借錢 / 56
巧妙借錢,合理還錢 / 73
PART2花錢:讓花錢成為一種投資 / 91
變相的投資 / 93
省錢是暫時的 / 108
把錢花在刀刃上 / 120
舍得為自己花錢 / 130
PART3賺錢:商機不喜歡跟風的人 / 143
商機需要你自己找 / 145
相信自己的力量 / 158
表面免費,實則賺錢 / 166
產品需要靈魂 / 180
放長線釣大魚 / 190
可貴的冒險精神 / 203
PART4存錢:你的錢越存越少 / 219
你有存款,卻過得很窮 / 221
有錢人的債總是還不完 / 235
告別貶值的生活 / 246
相信自己的力量
“若心中有佛,佛就會時刻伴隨左右。”
這句話,我常常這么去理解:只要你足夠相信那些時刻活躍在自己心里的正面信念,總會有機會實現你想實現的。這個信念可以是佛,也可以是你成為有錢人的想法。
某一個初夏,一個個頭不高的五歲小女孩,瞪著一對水靈的眸子,目不轉睛地隔著落地玻璃看著店鋪里五顏六色的棒棒糖,小嘴吮吸著自己的半截食指,好像是在吮吸店鋪里的棒棒糖。小女孩在心里面對自己說:“長大后,我一定要買很多棒棒糖,24小時一個口味換著吃。”
以后,她每次路過那家店鋪,都會站在邊上許久不愿意離開。
十五歲那年,那個長大了的女孩又看見一個櫥窗里展示著一件很漂亮的裙子,走近一看吊牌,定價八百多塊錢。女孩對自己說:“以后,我一定要將它買下來穿在自己的身上。”
十九歲,在福州機場,女孩看見一個成熟女人從一輛紅色的大眾甲殼蟲車里走下來。當時,女孩問自己:“過幾年,我應該也可以開一輛甲殼蟲吧?”
女孩的男友讀出了女孩的心思,對女孩說:“別看了,這車不便宜,我們是肯定買不起的。”
女孩不服氣地說:“我將來肯定可以買得起。”
就這樣,女孩堅定自己的信念,一件一件地完成了當時許過的小心愿。也許,在很多有錢人看來,這些事微不足道,但恰恰是通過這樣一次次地相信自己,一次次地完成愿望,讓女孩在心中更加肯定:只要是自己心中所想,便能成真,對此毫不懷疑。這就好像很多人信佛,認為佛祖時刻在保佑自己一樣,靠的都是信念或信仰。
是的,我就是這個女孩。
有一次,我爸載著我去4S店做汽車保養。期間,我跟爸爸逛了旁邊的寶馬4S店,我爸在展廳里面的一輛寶馬X5旁邊踟躕了好久。里面的銷售人員隨口咨詢我們是否愿意試駕一下。我爸對我說:“還是別試駕了,這么貴的車,又買不起。”當時,我也是默認,因為我也沒有想過買這么貴的車。
后來,我會不自覺地留意馬路上的寶馬X5,還會透過車窗看一眼駕駛它的人。不經意間,那竟成了我的一種習慣。我突然意識到,現在和我五歲那年看店鋪里的糖果不正是一樣的心情嗎?
為什么當時相信自己以后可以擁有糖果,現在卻不相信自己可以擁有一輛X5呢?
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我爸的不自信影響到了我。后來我終于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櫥窗后面我想擁有的東西,而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擁有的那種信念。
人們往往喜歡通過購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并不僅僅是想炫耀給誰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么一種感覺:當自己好不容易購買到了一樣心儀的東西,快樂的感覺只是很短暫地停留了一會便溜走了。相反,在沒有得到該東西之前,期待感和快樂感會更濃烈、更長久。
現在,當我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我會對自己說:“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賺大錢把它買下來。”
有時,我帶著我媽逛商場,她看見很名貴的店鋪甚至都不會靠近。我知道她是很想走進去看看的,甚至想親自買點什么。我總是拉著我媽進去,鼓勵她大膽地試,我來出錢,卻總是被她頑強拒絕。她總是說:“等你年薪過百萬的時候,再給我買。”
我媽從小到大沒有鋪張浪費過,在她心里面,穿名牌是太奢侈的一件事了,是在浪費。這么多年下來,在我媽的潛意識里,在她活躍的信仰里,她是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些名牌的,因為她自己不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人。
很早以前,我和我媽一樣,一看見這種奢侈品店鋪也會站得遠遠的。而現在的我,若看見櫥窗里的新款衣服是我喜歡的,我就會昂首挺胸地走進去試試,或者買下來。因為我清楚地知道,一旦我懷疑自己,我的潛意識中就會活躍著“我穿不起”這樣的念頭,“我要做個有錢人”這樣的念頭就會被壓抑住,我的潛意識就不會迸發出讓我變得有錢的能量。
如果櫥窗里的東西,你也很喜歡,你也很想要得到,你是否在心里面會質疑自己的購買力,或者質疑自己的賺錢能力呢?
當你無數次壓抑住自己的欲望,將會讓類似“我一定要做個有錢人”這樣的信念淺淺地停留在表意識里,你的潛意識也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接收。毫無疑問,長此以往,你是不可能成為有錢人的。
為了成為有錢人,你需要具備什么樣的信念?
我們可以從信仰這個點說起。無論是在國內外的教堂里,還是寺廟里,我們總能看見中國人出出進進的身影??墒?,為什么很多人都說中國人缺少信仰呢?
真正的信仰,不是挑個黃道吉日擠進一個煙熏火燎的地方狂捐一大筆錢,或狂磕幾個響頭以示虔誠。真正的信仰,是無論在何時何地,你都心系自己所信奉的神靈,無論在何時何地,你都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你會覺得自己心中的神靈能夠看見你,你不能做違背信仰的事,否則你就會諸事不順,命運多舛。信仰讓你不吃葷,你就不沾葷;信仰讓你不害人,你就不行惡。每天,你都會用真誠在心中供奉信仰,向信仰懺悔,向它許愿,向它訴說感謝的話語……
很多中國人沒有信仰,是因為總是帶著某種目的去敬奉信仰。那些手持香火,對著佛祖跪地磕頭的人們,心里面想的都是“希望佛祖保佑我老婆生個兒子”“希望佛祖保佑我今年財源滾滾”“希望佛祖保佑我家人不再遭受病痛折磨,早日康復”……而且還要專門挑個日子,專門挑個地點去禱告。
在國外,那些入教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敬奉自己的信仰,我聽到的更多的是“感謝我的主,感謝上帝”“請原諒我的罪行”“我能感受到您在我身邊”……很少聽到他們說“我的主,請讓我發財吧”“請讓我變得越來越好吧”……
有一次,我和我媽一起去武當山。
下山的時候,幾個男人走在我們前面。其中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膀大腰圓,脖上掛著一串金項鏈,手夾錢包,跟身邊的幾個人說:“剛才我為財神爺送了八百塊錢,財神爺一定要保佑我今年打麻將不能再像去年那樣背啊,一定要讓我贏錢才能對得起我的八百塊錢?。?rdquo;
我當時特別想沖上去告訴他:“大叔,你以為燒香是商業投資嗎?”像他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什么信仰,是在信仰的世界里湊熱鬧的人。
愛去寺院許愿的人,基本都是窮人,或者是不怎么有錢的人。這些人大都是為了發財而進寺廟燒香,然后還覺得自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佛祖并沒有把他們變成有錢人。
真正有信仰的人,會在自己家里進行供奉,而且每天供奉,只是偶爾會去寺廟或者教堂,而對于真正的有錢人來說,他們會捐錢給寺院或教堂,但是嘴里卻不會念念有詞求回報。
真正有信仰的人,會非常尊敬自己心中的信仰,他們更多是想著回報自己心中的信仰,而不是一味地訴說自己的愿望,試圖從信仰里直接索取回報。
對于很多不了解潛意識原理的朋友來說,誠心加入一個宗教,確實可以幫助自己向潛意識里傳遞好的信念,以實現心想事成。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曾試圖把潛意識也列為一種宗教。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宗教。因此,我們不必計較宗教的類別,只需在意所信仰的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信仰,一種相信自己特別有能力的信仰,也可以說是信念。至于你的能力可以具體強到哪一步,這也不是他人可以決定的,是由你自己決定。
那么,有錢人的共同信念是什么?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發生什么情況,我都堅信自己是或者即將成為一個有錢人,且毫不懷疑。”這就是有錢人的共同信念。這就好像我每次看見櫥窗里的東西,我都會想“我買得起”,這就是我的信念。同樣的,很多人看見櫥窗里的東西,會在心里面對自己說“我買不起”,這也是一種信念。
潛意識其實就是由各種信念構成的,各種相關的穩定的信念會形成慣性思維。所以,一個人的慣性思維其實也就是一種信念。
這個世界永遠沒有的錯與對,與其把時間花在改變自己原有的信仰上面,不如堅持自己原有的信仰,保持自己認為對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和信念。
關于賺錢,首先需要保持好的信念,不斷給自己打氣,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一個有錢人,再去扮演一個有錢人,做有錢人做的事,然后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有錢人。
表面免費,實則賺錢
我要寫東西時,特別愛去星巴克。即使我不買他們的產品,也可以在他們的店里找個位置坐下來,插上電源,打開電腦。
這時,有些暖心的服務員會給我端上一杯溫水和一份免費品嘗的糕點。
眾所周知,星巴克的飲品定價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都要高。星巴克的消費人群主要對準的是上班族,但是在星巴克的顧客群里,學生也不少。
我發現,很多學生會在星巴克里上網絡視頻課,還有一些會整理課間筆記。在星巴克,只要不自帶食物進去,或者干擾到其他顧客,每個人都有權利在里面找個位置坐下來做自己的事情。
國內大部分咖啡店是什么情況呢?我剛走到門口,甚至人還沒有進去,就能聽到一句:“您好,請到服務臺點單。”或者,我剛找了個座位坐下來,服務員便拿著點餐單快速走到我面前,面帶微笑:“您好,請問您喝點(吃點)什么?”好像生怕我來了這里一分錢不花就會走掉一樣。
“帥哥(靚妹),你不用這么急著為自己的老板賺錢吧。”有時,真想回對方這么一句。
這種情況,機場最常見了。只要我在某一家的門面里坐了下來,馬上就會有人過來督促消費。桌子上會有個牌子提醒我:不消費禁止入座!
有一次在機場,我拉著行李往登機口走,走到一家餐廳門口時,我接了一個電話,便順手把包放在了那家餐廳外面的桌椅上。等我打完電話后,一位工作人員拿著點餐的單子往那張桌子上一放,問我想吃什么。
我來機場前已經吃過了,哪還會想吃什么呢?
在中國,這種催單和強迫性消費隨處可見。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往往如此做生意的商家,生意做得都很不好;如此做生意的店面里總是會空著一大片的座位。如此做生意的老板,催生出如此做生意的員工,在如此做生意的老板和員工心里面,他們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只考慮自己能賺多少錢,而不是想著為顧客帶來了什么服務和體驗。你留不住客人的心,自然就保不住你的店。
在中國,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生意為什么這么火爆,先不說他們做的東西是不是就真的那么好吃。至少我口渴了,可以走進去讓他們倒杯水給我;我內急了,可以進他們的衛生間行個方便,還有免費的紙巾提供;我逛商場累了,可以進去坐下來歇一會兒;遇上下雨天了,我可以坐在里面躲一下。店里面有免費的Wi-Fi,有免費的兒童游樂場……和星巴克一樣,他們更看中人氣。有些人在路邊擺個小攤,會找一群人當托,制造人氣。相比之下,這種“不請自來”的人氣不是更好嗎?
人氣對于一個店鋪來說相當重要,即使每個走進店鋪的人不是來買東西的,但是會給從外面路過的人造成一種錯覺:這家店人氣這么旺,這么多人在里面,東西肯定很好。于是,人們便會走進去看一看,嘗一嘗。這就是用人氣帶動更多人氣。
很多有遠見的老板會對自己的員工說:“能走進我們店里的人都是貴賓,無論他們消費與否,對我們店鋪來說就是一種肯定,他們進來了就是在為我們打廣告。”
一些商家提供免費的休息場所和娛樂設施,還有一些商家在自己的產品使用上也嘗試先免費后收費的做法。
特別是對于一個新興的產業或商家來說,若是一上來就向人直接兜售自己的產品,就會顯得異常困難。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特別富有的人,沒有人不愛撿便宜。對于所有愛錢如命的人來說,讓他們自己掏腰包是很難的。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對待這樣的人需要先占據他們的心。
在一段時期內推出免費的產品供人們使用,是非常有頭腦的做法。例如,起初在淘寶網開店是沒有任何費用的,累積了一定的賣家后,淘寶網才開始收取“管理費”。還有一些視頻網站,例如愛奇藝,一開始也是不需要收費的。包括微信支付,也是到后來才開始收取提現手續費的。雖然他們這些商家或平臺在后來收費時也許會流走一部分客戶,但相對于留下來的客戶,損失的那部分已經不算什么了。
當一個人習慣了用某種網絡或手機軟件后,往往不會因為商家收費而不再使用。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會認為網絡世界里的都是虛擬產品,不像實物產品那樣需要成本。很多人在購買虛擬產品時顯得沒有那么痛快,甚至有排斥情緒,認為商家白白賺了自己很多錢。
試問:哪個開發軟件的人不需要團隊?
只要是有團隊的地方,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再說了,動腦子不是成本嗎?腦力透支并不比體力透支輕松,很多人為了開發一個軟件,早早白了頭發,或者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健康,失眠更是家常便飯。這些不需要成本嗎?
推出免費產品,主要是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為自己的新產品累積人氣,同時對自己的產品有個預評估。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一個產品的問世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即使是免費的東西,也會有人給差評,商家會靠理性地分析各種差評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產品。
講到實體店,我不得不提2010年在澳洲見到的一家奶茶店。
奶茶店的老板是一個很年輕的小伙子,生意特別好,每天都可以看見門口排著長龍。在澳洲這么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排隊上門買東西,是一種很罕見的景象。出于好奇,我也就過去排隊了,我想感受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好喝。我看見抬頭上面寫了三種奶茶的味道:巧克力,香草和草莓,但是沒看見價格。
“我要一杯巧克力奶茶。”
“您的奶茶已經做好了,歡迎下次光臨。”老板把奶茶遞給我,微笑著對我說。
“多少錢一杯?”我問。
“免費。”老板說。
“免費?這么好啊。什么時候開始的?什么時候結束?”我很驚訝地問。
“開始已經有半年了,什么時候結束還沒有確定下來。”
我怕問得太多會耽誤后面排隊的人,便拿著奶茶說了聲“謝謝”就走開了。我有點懷疑,免費的東西會好喝嗎?我嘗了一口,感覺非常絲滑,味道超級贊。下次我再來這家,肯定不好意思再免費喝了,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也有同樣的感覺。
第二天,我又來到這家奶茶店。
這次是另外一個華人小伙子在做奶茶。
“我要一杯草莓奶茶,謝謝。”
“你的奶茶已經做好了,歡迎下次光臨。”小伙子一邊遞給我奶茶,一邊微笑著對我說。
“這樣一杯應該賣多少錢?”
“免費的。”
“我知道,可我還是想給錢。”我堅定地說。
“那邊有個小箱子,若有客人執意要給的話,可以把錢放在那個小箱子里。”小伙子指著不遠處的一處箱子說。
“好的,謝謝了。”
我走到箱子前,看見箱子上面有個拳頭大小的洞。隱隱約約看見里面已經裝滿了金額大小不一的澳幣。
我嘗了一下奶茶的味道,很濃郁,很香甜。
我隨手塞了幾塊錢就離開了。
回到學生宿舍后,我跟室友講起了那家店。原來,室友早就知道了那家店。
室友:“那家店差不多開了有一年時間了,奶茶做得沒話說,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可能是新店的緣故吧。半年后,突然就開始免費了!”
我:“那他們豈不是虧死了,每天送出去那么多杯。”
室友:“你想想,有幾個人會天天去免費喝啊。就像你一樣,免費喝一次,你都不好意思了。他們現在的生意比之前好多了。老客戶都會很自覺地給錢,因為想著別人做生意也不容易,新客戶免費品嘗,感覺好喝了,下次回去就成老客戶了。”
我:“是喔!今天,我看見那箱子都快被錢裝滿了,這家老板也太有智慧了吧!肯定是研究過我們老祖宗的東西。”
室友:“我們老祖宗的什么東西???”
我:“《道德經》啊。”
室友:“這關《道德經》什么事啊?”
我:“《道德經》上說‘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這種免費贈送的例子,在國內我也見到過。
有一段時間,在湖北襄陽的一家菜市場旁邊,每天我都能看見一個賣包子的老爺爺,六十歲上下的樣子。
他的包子鋪旁邊掛著“純手工包,免費送吃”八個大字。
他家的包子確實是免費送,但每人每天只能領取一個,若誰想多要,就需要給錢了。在我的記憶中,每天都有很多人免費去那邊吃包子,大多數人是吃兩個包子只付一個包子的錢,或者買三個包子付兩個包子的錢……總之,包子鋪的人氣很旺,每天五百個包子都能售空,其實算下來,老爺爺也沒有虧,一個包子很難吃飽,很少有人去那邊只為吃個免費包子。
包子鋪旁邊是一家豆漿店,但是豆漿價格比別的地方賣得貴。但很多人買了包子之后,還是會順便在旁邊買豆漿喝。
后來才知道,那家豆漿店是老爺子的女兒開的,生意非常好。
有一次,我在那邊領了一個包子。說實話,吃了以后,我感覺味道不怎么樣,但我還是給了錢,因為一想到要占一個老人的便宜,心里就特別過意不去。
重要的是,我很欣賞老爺爺這么大年紀了還能堅持這番經營之道。
在云南的一個鬧市區,我也見過采用類似經營方法的飲品店。
每個人入店之后,只需要填寫一張會員表,領取一張會員卡,就可以在此店免費喝任意飲品,為期一個月,每天只限一次。
這家飲品店,生意好極了。店里的飲品很好喝,環境也特別好。后來聽說,這家店的老板已經靠這家店在當地買了兩套別墅。
今天,在網絡上出現了各種“網紅”。
當你在羨慕“網紅”吸金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人背后所付出的辛酸?
就拿“美拍”上的各個達人來說,他們在一開始往往也是不太受人關注的。為了吸引人們觀看自己拍攝的視頻,他們會有針對性地去拍一些可以滿足人們需求的視頻。比如,拍搞笑的視頻,可以幫助人們解壓;拍學術類的視頻,可以滿足人們學習的需求;拍傳授技能的視頻,例如穿衣搭配、彩妝教程、保養護膚、美食創作等,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
在拍攝這些視頻時,他們一開始并不是抱著一種“我要成為‘網紅’,我要靠此賺錢”的念頭去拍的,只是想到能拍一些對人們有幫助的視頻出來,或者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拍攝的興趣愛好。當他們拍攝的視頻滿足了大眾需要時,自然而然地累積起人氣,成為“美拍達人”。當他們積累到一定粉絲量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有商家找到他們,借他們的人氣推銷產品。這時,才有了所謂的回報。
如果他們一上來就想著拍東西賺錢,例如每個看他們拍的視頻的人都需要交錢,或者為了錢去拍一些沒什么需求和價值的視頻,他們是不可能成為“網紅”的。
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先
不論是要贏得財富,還是要贏得人生,的人在競技中想的不是輸了我會怎么樣,而是要成為勝利者我應該做什么。——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
人們并沒有更聰明或更努力,而是學會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潛能。——沃倫 巴菲特
我們的每一個想法和每一個感覺都正在創造我們的未來。——朗達 拜恩
本書寫的很好,滿滿的干貨,看了受益匪淺,期待作者的新書
錢意識,聽起來很高大上,主要講的是要相信自己是有錢人,要舍得花錢,要花在衣食住行上,要對自己好一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年輕人看《錢意識》這樣的書,好過看100本雞湯。
買一本送大學剛畢業的侄女,太適合沒錢的姑娘看了。
讀完以后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敗家子……可以學習很多,很不錯
內容很好,相見恨晚的感覺!紙質相當普通,配不上精彩的內容!
其他均可,就是快遞好像手機沒在服務區有點慢。但是此書還是值得一讀。
我要反思一下自己了,生活中我的金錢觀確實有問題。這書要炸,很有幫助啊!
很好,從打開書本第一頁,就根本停不下來,一鼓作氣
今天看完了,寫的很好,東西寫的很通俗易懂,社會現象寫的很好!
99%的人成不了有錢人,竟然是打心底里沒想著自己會是有錢人,這真是個驚人的發現。太有意思了。
每個人嘴上都說想成為有錢人,但是很多人的內心并不是這么想的,好驚人的提醒。真的有刺激到我。贊!
簡單明了的分析 通俗易懂的道理 了不起的作者 了不起的書 立馬去買了作者的《就這樣心想事成》來看看!
書寫的很好 老師的觀點淺顯易懂 讓我更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另外吐槽一下 書有輕微的重影 右下角有折痕!
沈老師的這本書改變了我以往對“錢”的一些理解,錢意識帶給我不一樣的金錢觀。富腦袋比富錢袋更重要,受益匪淺。
沖著書名買的,書剛到就急忙打開看了,目前正籌備創業的事宜,看完這本書確實讓我思路又更加清晰了一些,感謝作者。
內容大多都是講作者自己的經歷,道理順帶著出來,讓我讀起來很輕松,也很容易接收里面的觀點,很高明的寫作手法,領教了。
今天剛收到,迫不及待的拆封看了,光是看自序就有點迫不及待了,來吧,改變一下被貧窮限制了想法的我吧!
同樣普通的普通家庭 差不多的年紀 作者已經自己買房買車還獨自撫養一個孩子 而自己還碌碌無為 書寫的很好 謝謝作者的分享分析 真的獲益良多!
錢意識這本書講了很多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內容,讓人看后腦洞大開,長了見識,該書干貨滿滿,極力推薦本書
這本書真的影響改變了我 以前一直對信用卡這種先花再還的模式有抵觸 看完書 立馬就去開通了螞蟻花唄 自己居然有一萬多的可用額度 我也要開始學做有錢人 哈哈!
《錢意識》這本書主要通過借錢、賺錢、花錢和存錢四個方面,并結合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的真實案例,徹底揭示一個人應該如何以正確的姿勢走上成為有錢人之路。雖然這本書有點像記錄式小說,但書中一些關于如何花錢,如何借錢,如何賺錢以及如何存錢的觀念和方法還是有些指導價值和意義的
沈老師說‘我一直相信,有意義、有分量的東西是肯定可以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讀這本書能感覺到沈老師注入的靈魂 肯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預祝沈老師這本書大賣 憑它拿獎!
這是一本讓人腦洞大開的書,看著看著幡然醒悟原來還可以這樣,相信我你會一氣呵成得把這本書看完,因為根本停不下來??!
很值得看的一本書,看完這本書后,讓我覺得終于知道為什么有錢人喜歡借錢,而窮人喜歡存錢,只有借錢才能讓你有賺錢的動力。窮人存的不是錢,而是安逸。
這個世界上為什么不多幾本《錢意識》這樣的好書呢。。。666
好書很多,有用的好書真不多?!跺X意識》就是有用的好書。我忍不住評論支持一下。
是沈老師的忠實讀者 其實我本身是一個對錢比較大條的女孩子 只是沖著沈老師才買的這本書 獲益真的挺多的 讓我對錢對以后的生活規劃有了新的思路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