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翔實:基本窮盡我國既有的擔保資料,所收集的擔保資料時間跨度長,自建國時期至今;涉及范圍廣,既包括成文法資料,也包括判例法資料。共收錄法律法規近30件、部委規范200余件、司法解釋150余件、司法文件10余件、公報案例55個、指導性案例4個以及大量各地裁判的有關擔保的經典案例。
注重實用:適應司法改革新形勢,強調服務于司法,注重法條的實際運用,收集大量判例資料,猶以人民法院的公報案例為主。同時,從個案中概括司法裁判規則,以助于司法人員應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疑難、復雜的擔保案例。此外,對各法條適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統一各地司法人員的裁判思維。
黃書建,男,1976年5月出生,江西省永豐縣人,華東政法學院刑法學碩士研究生,現寧波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干部。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在余姚市檢察院從事公訴工作。2009年2月至2016年5月在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從事民事審判、辦公室等工作。先后辦理各類刑、民案件500余件,無一錯案。工作期間筆耕不輟,在《人民檢察》《檢察論叢》《檢察日報》《人民司法》《中國司法》《人民法院報》《人民法院案例選》《判解研究》《犯罪研究》《青少年犯罪》《法治研究》《河北法學》等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100余篇;參與申報較高人民法院、浙江省法學會、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寧波市社科聯、寧波市發展研究中心的一般、重點課題10余個并主筆撰寫;參與各類叢書組編4本。另外,應邀參與各級各類征文活動,成績顯著,先后獲評中國法學會、較高人民法院等主辦單位特等獎、一等獎等各級獎項30余次。
及時章總則
及時條[立法目的]
第二條[適用范圍及擔保方式]
第三條[擔保活動基本原則]
第四條[反擔保]
第五條[擔保合同無效及其法律后果]
第二章保障
及時節保障和保障人
第六條[保障的定義]
第七條[保障人的資格]
第八條[國家機關作為保障人的禁止與例外]
第九條[公益法人作為保障人的禁止]
第十條[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作為保障人的禁止與例外]
第十一條[強令提供擔保的禁止]
第十二條[共同保障]
第二節保障合同和保障方式
第十三條[保障合同的形式]
第十四條[較高額保障合同]
第十五條[保障合同的內容]
第十六條[保障的方式]
第十七條[一般保障及先訴抗辯權]
第十八條[連帶責任保障]
第十九條[保障方式的推定]
第二十條[保障人的一般抗辯權]
第三節保障責任
第二十一條[保障范圍]
第二十二條[債權讓與對保障責任的影響]
第二十三條[債務承擔對保障責任的影響]
第二十四條[債的變更對保障責任的影響]
第二十五條[一般保障的保障期間]
第二十六條[連帶責任的保障期間]
第二十七條[較高額保障的保障期間]
第二十八條[保障擔保與物的擔保的競合]
第二十九條[分支機構訂立的無效保障合同的處理]
第三十條[保障責任的免除]
第三十一條[保障人的追償權]
第三十二條[保障人追償權的預先行使]
第三章抵押
及時節抵押和抵押物
第三十三條[抵押、抵押人、抵押權人和抵押物]
第三十四條[可以設定抵押的財產]
第三十五條[超額抵押之禁止]
第三十六條[房屋與土地使用權抵押的關系]
第三十七條[不得設定抵押的財產]
第二節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記
第三十八條[抵押合同的形式]
第三十九條[抵押合同的內容]
第四十條[絕押合同的禁止]
第四十一條[抵押物登記]
第四十二條[抵押物登記機關]
第四十三條[抵押物的自愿登記]
第四十四條[抵押物登記應提交的文件]
第四十五條[抵押登記資料的公開]
第三節抵押的效力
第四十六條[抵押擔保的范圍]
第四十七條[抵押權對抵押物孳息的效力]
第四十八條[抵押不破租賃]
第四十九條[抵押物的轉讓]
第五十條[抵押權轉移的從屬性]
第五十一條[惡意抵押的救濟]
第五十二條[抵押權消滅的從屬性]
第四節抵押權的實現
第五十三條[抵押權實現的條件和方式]
第五十四條[抵押權順序]
第五十五條[房地產抵押權的實現]
第五十六條[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后抵押權的實現]
第五十七條[物上保障人的追償權]
第五十八條[抵押物滅失的法律后果]
第五節較高額抵押
第五十九條[較高額抵押的定義]
第六十條[較高額抵押適用范圍]
第六十一條[較高額抵押主債權轉讓的禁止]
第六十二條[較高額抵押的法律適用]
第四章質押
及時節動產質押
第六十三條[動產質押的定義]
第六十四條[質押合同的形式及生效]
第六十五條[質押合同的內容]
第六十六條[留質契約的禁止]
第六十七條[質押擔保的范圍]
第六十八條[質物孳息的收取權]
第六十九條[質物的保管義務]
第七十條[質權人的物上代位權]
第七十一條[質權人返還質物的義務及質權的實現]
第七十二條[物上保障人的追償權]
第七十三條[質物滅失的法律后果]
第七十四條[質權消滅的從屬性]
第二節權利質押
第七十五條[權利質押的范圍]
第七十六條[證券債權質押的設立]
第七十七條[證券債權質押的實現]
第七十八條[股權質押的設定與生效]
第七十九條[知識產權質權的設定]
第八十條[知識產權質權的效力]
第八十一條[權利質押的法律適用]
第五章留置
第八十二條[留置與留置權]
第八十三條[留置擔保的范圍]
第八十四條[留置的適用范圍]
第八十五條[留置物的價值]
第八十六條[留置物的保管義務]
第八十七條[留置權的實現]
第八十八條[留置權的消滅]
第六章定金
第八十九條[定金及其法律效力]
第九十條[定金的成立]
第九十一條[定金的數額]
第七章附則
第九十二條[動產與不動產]
第九十三條[擔保合同的表現形式]
第九十四條[擔保物折價或變賣的價格確定]
第九十五條[本法適用的例外]
第九十六條[生效日期]
附錄
物權法擔保物權編實施中的幾個重要問題
——在“物權法擔保物權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
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印發《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關于
審理擔保糾紛案件若干法律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財產保全擔保審查、處置若干問題的
暫行規定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民商事審判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及其司法解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擔保合同糾紛案件若干法律問題指導意見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意見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
典當行商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擔保法,是指調整債務人、擔保人與債權人之間所發生的民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擔保法橫跨物權法、債權法兩大領域,是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對于促進資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債權人債權得以實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擔保法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將愈加凸顯。我國現行擔保法于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1995年10月1日起實施,迄今為止已有二十二年的歷史。二十二年期間,社會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遷,諸多的民商事制度都進行了重大的調整。德國歷史法學派創始人薩維尼指出,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時起,即逐漸與時代脫節。擔保法制定之初設計的擔保責任及形式具有特定的時代性,已經難以適應日益變遷的經濟生活。
為彌合擔保法與司法實踐的裂痕,充分發揮擔保制度在促進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確保交易安全方面的作用,較高人民法院及其內設機構針對擔保法的適用問題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的文件。尤其是2000年12月13日,較高人民法院的擔保法司法解釋,不僅對擔保法的適用進行了明確,同時對擔保法的相關制度進行了一定的調整。2007年10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的物權法正式開始實施。為充分發揮物的作用,物權法對擔保法中擔保物權制度作了重大修改,諸如區分物權變動原因與物權設立、擴充了擔保物的范圍和增設浮動抵押制度等。這些變化對擔保法的適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目前,涉及擔保內容的法律法規龐雜,司法解釋數量眾多,且國務院制定的大量行政法規中也涵蓋了有關擔保的內容,這給擔保法的統一適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壞作用。而只有、系統地掌握擔保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才能在擔保糾紛個案中正確適用法律,公正裁決案件。基于此,本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至今仍然有效的擔保有關的涉法資料進行歸納整理,以利于大家學習和適用。
本書的編寫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資料翔實。本書基本上窮盡了我國既有的擔保資料,所收集的擔保資料時間跨度長,自建國時期至今;涉及范圍廣,既包括成文法資料,也包括判例法資料。共收錄法律法規近30件、部委規范200余件、司法解釋150余件、司法文件10余件、公報案例55個、指導性案例4個以及大量各地裁判的有關擔保的經典案例。這些資料對系統學習擔保法,研究擔保制度以及創新擔保措施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是注重實用。新一輪的司法改革強調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這對法官的綜合素質、司法能力、專業水平和司法經驗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本書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強調服務于司法,注重法條的實際運用,故收集了大量判例資料,猶以較高人民法院的公報案例為主。同時,從個案中概括司法裁判規則,以助于司法人員應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疑難、復雜的擔保案例。此外,對各法條適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統一各地司法人員的裁判思維。
基于擔保法的適用性考慮,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采用的是對擔保法進行逐條梳理的模式,即以擔保法條文為基礎,將相關擔保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既有判例等擔保資料統一匯總至擔保法相關條文中。具體編寫說明如下:
1.擔保法的編排。本書以擔保法條文為主線進行編排,并采用條標形式,對法典條文主旨進行了歸納,即在法典條文序號與內容之間,用黑體方括號([])標注其主旨。
2.擔保資料的分類及編排。本書主要以《北大法寶》《國家法律數據庫》為基礎,地查找與擔保相關的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部委規范、司法解釋、司法文件、其他規范性文件,之后將其予以拆分后,排列于相應的條文之下,方便讀者直觀、快捷掌握條文所涉所有法律規定。相關指導性案例、公報案例等判例資料也一一進行對應,歸置在相應的條文之下。
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機關或相同機關不同時期頒發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難免存在沖突,有些規范性法律文件雖未明確廢止,卻因其與上位法、新法或新的法律解釋相抵觸而失效。因此,讀者適用時應加以對照鑒別,有所選擇。此外,本書還對少量規范性法律文件有意進行了重復,其目的是方便讀者查閱,使之更具實用性。
3.司法實務要點。為方便司法人員等適用擔保法條文,本書對大部分條文的具體適用及適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簡要進行了必要的詮釋。
4.引文基本體例。本書引文以擔保法條文為基本單元,將與之關聯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統一進行排序。例如:
第十八條[連帶責任保障]①
當事人在保障合同中約定保障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障。
法律法規②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④主席令第22號⑤1996年1月1日⑥2004年8月28日修正⑦
第五十條被保障的匯票,保障人應當與被保障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匯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權向保障人請求付款,保障人應當足額付款。
其意思為:
①明確擔保法第十八條的法條主旨為連帶責任保障,即該條規定的內容是連帶責任保障的適用;
②明確下列同樣規定連帶責任保障內容均為基本法律或者行政法規;
③明確援引法律的制發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同時表明援引法律的效力層次;
④明確援引法律的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⑤明確援引法律的發文字號為主席令第22號;
⑥明確援引法律的實施日期為1996年1月1日;
⑦明確援引法律的修正日期為2004年8月28日。
本書附錄了較高人民法院法官宋曉明在"物權法擔保物權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以及陜西、江蘇、廣東、四川、浙江、重慶六地高院有關擔保法適用的實施意見,這些內容對擔保法的學習與適用有巨大的幫助,但是又不適合穿插在擔保法各條文下,故作為附錄的內容出現。
經過一年多的辛苦努力,本書最終成稿,但限于作者的學識和能力,可能書中仍能有所疏漏,敬請方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