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引進版權翻譯出版的美國親子教育的暢銷書,這也正是我們廣大中小學教師和家長所期盼的教子讀物。書中既有非常先進的理念,又有極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法伯和瑪茲麗施在長期的親子溝通研究培訓中,積累和發現了大量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如何說孩子才肯學》中,她們運用這些已經被廣泛驗證過的方法和技巧,激勵孩子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本書獨創性的采用小說形式,主人公是一位經常遇到問題的年輕教師,她與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過不斷的探尋和討論,努力尋找到一種與學生溝通的更有效的方法。的溝通技巧、實用的對話場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畫,讓老師和家長很快便能領會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每天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比如,章討論了如何處理干擾學習的情緒。作者認為,我們想要讓孩子行為正確,首先必須接受他們的感受??ㄍ嬓蜗笊鷦拥卣宫F了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同時也給出了會讓孩子有令人滿意回應的新方法。那些錯誤的說話方式竟然是我們大多數家長與老師經常都在使用的,而推薦的新方法往往都既實用又靈驗,讓家長和老師忍不住立刻仿效。
阿黛爾 法伯(Adele Faber)和伊萊恩?瑪茲麗施(Elaine Mazlish),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作者。
她們是紐約市社會研究新校和長島大學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創建者。本書是她們在創辦的學校和研究所長期與父母們一起進行實驗的研究總結。如今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實踐證明這些方法非常有效。她們除了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頻繁演講外,還經常出現在《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和《歐普拉》(Oprah)等熱門電視節目里。
法伯與瑪茲麗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親,她們已被收錄于美國名人錄。
這本書的由來
“我”是誰?
第1章 如何處理干擾學習的情緒
⊙關注學生們的情緒,并作出恰當的反應。
⊙面對學生情緒的錯誤和正確反應分別有哪些表現方式。
⊙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孩子們的感情都需要被接納。(隨時提醒自己)
1.認同孩子的感受。
2.用語氣或語言接納孩子的感情。
3.給予孩子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幻想。
4.即便你想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也要接納他們的情緒。
第2章 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孩子們并不懂得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會把學校教育和他們的未來聯系在一起。
⊙在指出孩子問題時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
⊙在家里和在學校鼓勵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隨時提醒自己):
1. 描述問題。
2. 提示。
3. 提供選擇。
4. 用一個詞或者一個手勢來表達。
5. 描述你的感受。
6. 寫字條。
7. 游戲方式(用另一種聲音或者腔調)。
第3章 懲罰的隱患與替代懲罰培養自律的方法
⊙懲罰能解決什么問題嗎?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懲罰能控制不良行為,但是不能教給孩子正確行為,甚至不能減少他們做壞事的念頭。
⊙在家里和在學校替代懲罰的一些辦法。(隨時提醒自己)
1.提出有幫助性的辦法。
2.表達你強烈的不滿(不做人身攻擊)。
3.說出你的期望。
4.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5.提供選擇。
6.讓孩子去體驗行為的后果。
第4章 共同解決問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誠信精神的六個步驟
⊙如果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問題、一起制定解決方案,孩子們就更愿意去實施這些解決方案。
⊙老師解決問題的重要經驗:在你匆忙或憤怒時不要試圖解決問題;傾聽孩子們述說是最重要的及時步;表達你的感受時要簡潔;控制住評價同學觀點的沖動。
⊙家庭作業之戰。
⊙在家里和在學校的問題解決方式。(隨時提醒自己)
1.傾聽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2.歸納孩子的觀點。
3.表達你的感受和需求。
4.邀請孩子和你共同想辦法。
5.寫下所有想法,不做評價。
6.共同決定這些意見是去掉還是保留,并商定如何讓計劃付諸行動。
第5章 表揚,不要貶損;批評,不要傷害
⊙注意表揚的方式,不要用評價式表揚,要用描述式表揚。
⊙既表達自己的不滿,又不使孩子喪失信心的方法。
⊙在家里和在學校行之有效的表揚。(隨時提醒自己)
1.描述你所看到和聽到的事。
2.描述你的感受。
3.指出還需要做的事。
第6章 如何使孩子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
⊙期望對于學生的表現有著顯著的影響。
⊙不要給學生貼上個性的標簽,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看作是個多面性的存在。
⊙在家和在學校,將孩子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的方法。(隨時提醒自己)
1.找機會讓孩子展示他新的一面。
2.將孩子置身于使他能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情景中。
3.讓孩子聽到你的言談話語中對她的肯定。
4.示范你希望看到的行為。
5.提示孩子曾取得的成績。
6.說出你的感受和期望。
第7章 家長與老師理想的合作關系
⊙家長與老師都需要得到對方的尊重。
⊙老師和父母平時都應該多交流,不要孩子問題變得非常嚴重才聯系。
⊙理想的家長會。(隨時提醒自己)
1.從描述正確的事情開始。
2.講述孩子需要做的事。
3.盡量交流相關信息。
4.講述在家或在學校已經做的事。
5.共同制定計劃。
6.以能夠向孩子復述的對他的積極評論結束家長會。
7.執行計劃。
第8章 夢的守護者/
第1章 如何處理干擾學習的情緒
正是對于老師的記憶——包括我喜愛和我厭惡的老師,使我決定做一名教師。
我腦子里曾有一頁長長的列表,那上面是我永遠不會對學生說的刻薄話語,以及絕不會對學生做的惡毒事情。我想象自己是極富耐心且善解人意的老師。上大學時,我一直堅信我能夠用孩子們想學的方式去教他們。
“真正的”教師生涯開始的及時天我就蒙了。盡管我做了周全的計劃和準備,可當面對32名六年級學生時,我就像沒準備一樣。32名孩子嗓音宏亮,精力旺盛,求知欲異常強烈。課上到一半時,及時聲嘀咕開始了:“誰偷了我的鉛筆?!”……“別擋著我了!”……“閉嘴,我要聽課!”
我假裝沒有聽見,繼續上課,但是喧鬧不斷:“為什么我要跟他坐一起?”……“我不明白我們到底要做什么。”……“他打我!”……“她先動手的!”
我的頭開始痛了,教室里的喧嘩繼續升級。諸如“要耐心、要相互理解”之類的話已無濟于事,這個教室需要一位有控制力的老師。于是我說:
“別吵了,沒有人偷你的鉛筆。”
“你得跟他坐在一起,因為是我說的。”
“我不關心誰先動的手,我想該結束了,就現在!”
“你不懂是什么意思?我剛剛已經解釋過了。”
“我簡直不能相信!你們的表現像是一年級。你能否坐好!”
一個男孩對我的話毫不理會,離開座位,徑直走到削筆器前,站在那里,直到把自己的鉛筆削得只剩下一個筆頭。我堅決地命令道:“夠了,回你的座位去!”
“你不能什么事都不讓我做。”他說。
“我們放學后再談這個問題。”
“不行,我要乘校車回家。”
“那好,我給你父母去電話,請他們來處理。”
“你找不到他們的,我們家沒有電話。”
到下午三點時,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孩子們一窩蜂沖出教室,向街道跑去。他們可真是精力超強呀!現在該由他們的父母來管,我下班了。
我跌坐在椅子上,看著空蕩蕩的課桌。我怎么了?為什么他們不聽我的?我怎樣做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呢?
最初的幾個月,天天如此。早上我滿懷著希望去,下午拖著疲憊之身離開,我不得不將那些乏味又枯燥的課程拖到。但是更糟糕的是,我正在變成我永不想做的那種老師——易怒,專橫,看不起人。并且學生們也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越來越抵觸。當這個學期終于結束時,我懷疑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隔壁的簡?戴維斯老師把我從困境中拯救了出來。那天,當我向她傾訴心懷之后,她來到我的房間并遞給我一本翻舊了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我不知道它是否對你有用,”她說,“但書中的技巧對我在家中與孩子們理智相處幫助很大,在學校,也確實大大改善了我與學生們的關系。”
謝過她之后,我將書放進公文包,然后忘得一干二凈。一周后我感冒了,躺在床上,百無聊賴之余,我翻開了這本書。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幾行斜體字:
孩子的情緒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
當他們情緒良好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也好。
如何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情緒?
接納他們的情緒!
我靠在枕頭上,閉上眼睛。我是否接納了學生們的情緒?我在腦海中回放了那一周跟學生們的交談:
學生:我不會寫。
我:你撒謊。
學生:可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寫的。
我:你想得出來。不要抱怨,開始動筆寫。
學生:我討厭歷史。誰關心一百年前發生了什么事?
我:你應該重視,了解你自己國家的歷史是很重要的。
學生:可它太枯燥了。
我:不,一點兒也不枯燥。如果你專心聽講,你會發現其實它很有趣。
真是諷刺。我總是對孩子們宣揚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和表達自己情感的權利,然而實際上,每當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感受時,我總是駁回,跟他們爭論。我在潛意識里說:“你這樣想是不對的,應該聽我說。”
我坐起來,努力回想我的老師是否也這樣對待過我?那是在高中時,我及時次考試不及格,數學老師激勵我說:“沒什么可難過的,麗茲,并不是你缺乏數學天賦,只是你沒有用功而已。你得下決心好好學,你的問題在于學習態度不正確。”
或許他是對的,我知道他是好意,可他的話讓我感到我很愚蠢和不舒服。我什么都沒聽進去,只注意著他的胡子上下抖動,等著他說完了我好走。我的學生對我是否也是這樣的感覺?
以后的幾個星期,我開始關注學生們的情緒,并作出恰當的反應:
“選取一個你想寫的題目是不容易。”
“我了解你對歷史課的感受,你在想人們為什么要了解那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
確實管用,我注意到孩子們的表現立刻變得不同。他們點點頭,看著我的眼睛,跟我說得也更多??捎?4小時,愛麗克斯宣稱:“我不去上體育課,誰也別想讓我去!”夠了,我一刻也沒猶豫,立即用冰冷的口氣說:“你要么去上體育課,要么去辦公室!”
接納孩子們的情緒為什么這么難?吃午飯時,我大聲地問簡以及同桌的其他人這個問題,并告訴他們我正在讀的那本書,以及我的思考。
瑪麗亞?伊茲,一位父母志愿者,跳起來為老師們辯護說:“有這么多孩子要教,你怎么能指望自己注意到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
簡若有所思。“也許能。”她說,“小的時候,如果大人們能關注我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今天就不會這么無知。還是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吧。我們是過去的經歷造就的產品,現在我們又以當初我們父母和老師跟我們說話的方式跟孩子們說話。我知道,即便對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做到不重蹈覆轍。對于我來說,從認為‘沒什么大礙,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擦傷而已’到‘小小的擦傷也是傷害’,這是觀念轉變的一大步。”
科學老師肯?沃特森不解地問:“我是不是聽漏了什么?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區別。”
我竭力去想,希望能找到一個例子讓他自己去體會其中的不同。這時聽見簡說:“肯,想象你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剛剛被選進校隊,比如說籃球隊,足球隊什么的……”
肯笑著說:“足球隊。”
“好吧,”簡點點頭,“現在假設你滿腔熱情去參加及時次訓練,可教練把你叫到一邊,告訴你說你被除名了。”
肯叫起來。
“過了一會,”簡接著說,“在大廳里你看見了班主任,告訴了她發生的事情。現在假設我就是那位老師,我將以各種方式對你的遭遇作出不同的反應,為了增加趣味性,在我作出不同反應之后,把你的感覺和想法速記下來。”
肯咧嘴一笑,拿出筆來,伸手拿了張餐巾紙準備寫。
下面就是簡使用的不同方法:
否定的情緒
“你沒有必要生這么大的氣。這世界不會因為你沒有參加某個校隊就末日來臨了,忘了這事吧。”
哲學式的反應
“生活并不總是公平的,你得學會迎接各種挑戰。”
建議
“你不能被這種事情打倒,試試別的球隊。”
疑問
“想想你為什么被開除?是不是其他的球員比你出色?現在你打算怎么辦?”
為他人辯護
“試著從教練的角度想想,他要訓練出一支能獲勝的球隊,讓他決定誰去誰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同情
“噢,可憐的孩子,我真為你難過。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進入足球隊,可你踢得還是不夠好?,F在其他的孩子都知道了,你一定感到很沒面子。”
心理分析
“難道你沒有想過你被球隊開除的真正原因是你心里并不想踢球嗎?我想潛意識里,你不想留在這支球隊,所以你故意把一切弄糟。”
肯手一揮說:“行了!我明白了。”
我問肯是否可以看看他寫的東西,他將餐巾紙扔給我。我大聲地讀了起來:
別告訴我應該怎么想。
別告訴我應該怎么做。
你永遠都不會理解。
面對這個問題,你能做什么?
我被大家拋棄了。
我是個失敗者。
這是一次,我再也不跟你說任何事了。
“噢,天哪!”瑪麗亞說,“簡剛才對肯說的許多話我都對我兒子馬可說過。不這么說,又怎么辦呢?”
“接納孩子的沮喪情緒。”我立刻說道。
“怎么接納?”瑪麗亞問。
我一時語塞,看著簡,尋求幫助。簡轉向肯,眼睛盯著他:“肯,當你確信你已入選校隊,卻又被刷了下來時,你一定非常的震驚和失望!”
肯點點頭:“的確。很吃驚,也很失望。老實說,最終有人能明白這個簡單的事實,我感到很寬慰。”
從那以后,我們彼此有說不完的話?,旣悂喴餐侣?,在她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接納過她的情緒??蠁柕溃?ldquo;我們怎么能給予學生們我們自己都不曾擁有的東西?”顯然,如果我們要適應這種新的對待學生們的反應方式,就需要更多的訓練。我主動提出帶些學校的范例來說明如何接納孩子們的情緒,下面就是幾天以后,我帶給午餐伙伴們的例子,我是用卡通的形式表現的。
……
家長值得學習,里面的方法和與孩子講話的方式都非常的有效。
我想應該沒有父母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吧,然而還是有很多孩子討厭老師或者討厭學習,沒必要讓每個孩子都考第一,這也不現實,但必要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還是要培養的,因此父母如何說孩子才肯學就很必要了。這本書是2013版,挺新,印刷也不錯,還有書簽,很不錯。
用案例、漫畫介紹如何與小孩子溝通,可操作性非常強。其實這種方法不僅適合與小孩子溝通,其實和成人溝通,用上這些技巧,也是有幫助的。推薦。
跟“如何說孩子才肯聽”一樣,真的非常好,能學到好多東西,給孩子讀,孩子也說喜歡第二種做法(本書中推薦的做法)
很不錯的書,機緣巧合發現了他,為了孩子,我也是拼了。努力學習,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加油。
這本書寫的很好,內容很具體怎么和孩子溝通聊天激勵孩子,都有好的方法介紹。是值得一看值得學習的家長必看的書
很好的書,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樣的話,說的方法不同,效果卻改變了,孩子更容易接受了,很多例子很實用。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對孩子來說,好媽媽勝過一切,會和孩子交流,交給孩子學會生活,健康的成長,才是個好媽媽。書中有很多方法,以前沒學過的,用以前上代人方法與不能和現在的孩子交流了。真是萬幸,看到了這本書。
家長們只有掌握了教育的規律,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因為老師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孩子,只有家長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孩子受教育的效果。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方面,此書給出了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作為父母必須應該知道。
作為老師和媽媽的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每一章都深深受益并有深刻體會。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況。我在自己孩子身上試用了一些書中的策略都非常有效。此書特別適合小學生家長和老師看。
我是一個不會教孩子的家長,我要好好閱讀去學會教育孩子。
本書詳細的表達了孩子們的心聲 思想 ,和行為上代表了什么意思,使家長能夠更容易的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做出對的,積極向上的事情。
讀過《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真是非常好,很多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有待學習和使用,這一系列的書都要看看!推薦家長們閱讀!
一本一直以來都想要買的書,教育孩子是關鍵,但是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更是關鍵,希望在里面學到適合我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嚴厲,訓斥,大罵等方式我都試過,有時想想孩子,真的不忍心。在孩子很開心的時候你說他才聽,所以買了這幾本書來學習一下,只有自己成長,孩子才能有美好的童年
老師看看是很不錯的,跟孩子怎么溝通更有效。體系其實跟如何說孩子才肯定差不多的。
不錯,書中舉了一些例子,讓家長調整說話的方式、語態。生活中家長說話居高臨下,以批評、指責的態度對帶孩子錯誤,書中主要強調說話要平和,分析事情原因,避免錯誤再次發生。就是這一點秘密,其實誰都懂,就是需要時時提醒。
書中的很多實例都是我們平時遇到的,書中很多家長的話語也是我們在平時常說的,看了法伯和瑪茲麗施的這本《如何說孩子才肯學》,知道在遇到對應情形時,怎么跟孩子交流才能走近他們的心理世界~很受用~推薦爸爸媽媽們讀一下~
看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之后,可以說對我幫助很大,真的像前面大家說的那樣,如果早一點接觸就好了。這本《如何說孩子才肯學》并不是單純教大家怎么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書,呵呵,和如何聽那本內容相似,側重于上學后的孩子出現的問題
非常好的書,不是象某些書只是些大道理,本書有很多實例,運用起來很容易上手。看過之后,家長才會真正理解孩子,沒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適的教育方法。其實孩子真的很無辜,大人總是不經意的把自己的思想、觀念強加給孩子。強烈推薦,已經買過好多本送老師和朋友。
現在做家長很難,不學習不行,要與時俱進。本書在激勵孩子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和熱愛學習方面,給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讓孩子樂于接受家長和老師對他們施加的影響。
這是一本值得老師 家長們必讀的書??!在與孩子的交往中學會用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思維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給孩子強有力的健康自尊,讀了以后會收獲很多!一下入手全套!不放棄成長的權利!和孩子一起向上成長!
人生的過程究其根本就是學習的過程,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學習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怎樣與人溝通,活到老,學到老。孩子也是一樣,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有的時候能舉一反三,有時候他們也會說出讓你驚訝的話語,但是有一個問題在大多數孩子中普遍存在,那就是玩樂的太投入,對于學習很難“入戲”,玩樂的時間與學習的時間比例失調,長此以往,再聰明的孩子在這種惡性循環中也會泯然眾人矣!我們有時候會著急,更有甚者會對孩子拳腳相向,企圖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孩子身上的這種問題,可看到孩子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我們馬上做出了讓步,對孩子的這種方式做出了妥協,我…
哪些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哪些話會鼓舞人心;哪些話會導致沖突,哪些話能吸引孩子與我們合作; 哪些話使孩子無法思考和集中注意力,哪些話能釋放孩子天然的求知欲望。 還不錯,不希望孩子受到太多的束縛,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和天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