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醫療損害賠償相關的典型案件類型為主線,按照案件處理的關鍵點,匯總與之相關的處理規則(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司法文件、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立法、地方司法政策文件等等),并對處理規則中不一致的地方做出說明,引導法官或當事人在糾紛處理中正確適用法律。
本書以各種類型的案例和不同層級的規范性文件為切入點,對醫療糾紛中每一重大焦點問題所涉及的同類案例和相關裁判規則進行廣泛收集,并予完整呈現,力求、、翔實,以限度方便讀者。
本書每一部分開篇即對典型案例的案情和裁判要點予以詳述,而在每一部分的結尾再次呈現相關參考案例,既增強本書的實用性與適用性,也起到重視案例的指引與參照作用。
本書的另一個著力點就是撒網式搜羅有關醫療糾紛各個焦點問題的處理規則,即各類規范性文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及其他司法性文件、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地方司法性文件以及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等。
上篇責任篇
及時章醫療損害責任認定
1醫療損害與過錯責任
——診療有過失,醫方應否擔責?
2判斷醫療過失的標準
——醫生誤診,醫療過失如何認定?
3醫療過失的推定
——醫院偽造病歷,過錯如何推定?
4告知義務與知情同意權
——未盡告知義務,醫院應否賠償?
5醫療損害后果
——求醫導致植物人,有損害即有賠償?
6醫療機構不承擔責任的情形
——患方拒絕手術簽字,醫院可否免責?
7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的劃分與確定
——延誤手術時機,責任比例如何確定?
8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與醫療過錯損害賠償
——不構成醫療事故,責任誰來負?
第二章醫療損害的證據與舉證責任
9醫方舉證責任案件
——患兒父母狀告衛生院,舉證責任誰承擔?
10患方舉證責任案件
——二次人流手術,舉證責任誰來負?
11過錯醫療與損害后果因果關系的舉證與認定
——誤診轉院病亡,如何認定與醫院間因果關系?
12病歷資料的舉證及證據作用
——超聲波報告來歷不明,能否作為證據?
第三章典型醫療損害案件及其他相關案件
13護理過失案件
——患者跳樓自殺,醫院護理過失應否擔責?
14感染、傳染案件
——新生兒院內感染死亡,醫院如何擔責?
15孕檢、生產損害案件
——產前檢查過錯致缺陷嬰兒出生,醫院是否承擔責任?
16過度檢查損害案件
——八旬老人患冠心病做六次艾滋檢查,過度檢查是否擔責?
17侵犯患者隱私權案件
——見習醫生觀摩流產,是否侵犯患者隱私權?
18醫療產品致損案件
——銷售者虛假藥品廣告,消費者應獲賠償?
19輸血損害賠償案件
——住院輸血感染乙肝病毒,誰負賠償責任?
20醫療美容損害賠償案件
——隆胸手術致雙乳切除,責任誰來負?
21非法行醫案件
——見習醫生獨立行醫,醫院擔何責?
22違反安全保障義務案件
——精神病人出走溺亡,責任誰來擔?
第四章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權益保護
23暴力傷醫的罪與罰
——暴力傷醫事件頻發,嚴重違法怎能容忍?
24“醫鬧”的法律責任與化解途徑
——聚眾“醫鬧”擾秩序,醫患矛盾何時了?
下篇鑒定與賠償篇
第五章醫療損害的鑒定
25鑒定種類、依據與鑒定機構
——結腸癌手術致患者傷殘,法院可否依司法鑒定作判決?
26鑒定的啟動、鑒定程序與內容
——患者輸液致心律失常死亡,家屬可否申請醫療損害鑒定?
27對鑒定意見的審查與認定
——延誤診治致睪丸被切除,司法鑒定意見可否作定案證據?
28鑒定異議與重新鑒定
——患者因手術過失成植物人,已做司法鑒定還需重新鑒定?
第六章醫療損害賠償范圍與標準
29醫療費確定與計算
——胎兒因難產致殘,醫療費如何確定?
30誤工費賠償標準
——藥品缺陷致患者住院治療,誤工費怎么算?
31護理費計算標準
——患者生前需護理,護理費應怎么算?
32精神損害賠償確定與標準
——聲帶手術致嗓音受損,是否可獲精神損害賠償?
33殘疾賠償金計算標準
——患者因醫療過失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34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
——醫療過失致患者死亡,應否支付死亡賠償金?
35被扶養人生活費計算
——孕婦引產死亡,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和復雜的醫患矛盾是我國經濟社會改革進程中凸顯的社會矛盾中的一個縮影。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平衡醫患關系、解決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是每一位相關法律人士乃至廣大社會公眾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就醫者與醫院之間發生了糾紛,產生了損害,如何通過司法途徑進行救濟,法官應當依據哪些規則進行裁判?編者盡己所能編纂此書的目的,就是為廣大法官、律師、醫務工作者、就醫患者以及其他讀者提供處理此類案件的規則與參考依據,希望本書能為解決醫療糾紛有所裨益。
本書以各種類型的案例和不同層級的規范性文件為切入點,對醫療糾紛中每一重大焦點問題所涉及的同類案例和相關裁判規則進行廣泛收集,并予完整呈現,力求、、翔實,以較大限度方便讀者。我國屬典型的成文法國家,對于成文法律規范,甚至法律體系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所創設的制度規范,似已達到孜孜以求的程度,而對于案例所起的指導、參照甚至創新制度的作用,還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重"規范"、輕"案例"的現象比較普遍。其實,法官特別是一些法官在判決中對于法律規定的理解與闡釋,對于疑難問題、新問題的探求與創新,對于我們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是更為重要的。因此,本書每一部分開篇即對典型案例的案情和裁判要點予以詳述,而在每一部分的結尾再次呈現相關參考案例,既是為了增強本書的實用性與適用性,也是借此表達編者期冀社會更加重視案例的指引與參照作用。當然,在"同類案件處理要旨"部分,編者仍希望能夠對法律規范作出的理解與闡釋,并對如何處理同類案件作出實用性的解讀。
除了援引豐富的案例之外,本書的另一個著力點就是撒網式搜羅有關醫療糾紛各個焦點問題的處理規則,即各類規范性文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及其他司法性文件、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地方司法性文件以及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等。此項工作甚為繁巨,也最令編者常感惴惴不安,一是此類文件數量繁多,不可勝數,特別是不少地方法院包括省級高院和地市級中院都出臺了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指導性文件,想要收集殊為不易;二是有些文件特別是地方法院制定的司法指導性文件,沒有固定的公開程序,有些并未對社會公開,這也為匯編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編者盡可能查閱地方法院所刊公報、參閱案例及其他資料,希望不要掛一漏萬。
關于地方司法指導性文件的定位問題,編者在此與讀者略作探討。我們知道,醫療損害賠償法律適用的二元化問題是長期困擾大家的一個焦點問題。2010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侵權責任法》從法律制度層面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由于《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至今尚未廢止,較高人民法院除廢止了參照條例審理糾紛的通知外,也沒有就這一問題出臺明確的司法解釋,醫療損害賠償法律適用的二元化問題目前依然存在。而與此同時,地方法院出臺了一些司法指導性文件,貫徹了《侵權責任法》的立法精神,統一了醫療損害賠償范圍、賠償標準和醫療損害鑒定,對于指導當地法院正確適用法律、依法審判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推動《侵權責任法》立法精神的貫徹落實,具有重要作用。這些司法文件的相關內容是處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的重要規則,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作用,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領會。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地方法院作為地方司法機關,一面負責案件的具體審判工作,一面又制定審判案件的具體規則,既做規則的制定者又做規則的執行者,似乎于法理有所悖。至于那些僅供內部掌握、不為公眾所了解的司法性文件,其執行力就更值得疑問了。編者以為,地方法院應當更多地在具體案件中對法律規定作出正確的理解與闡釋,并通過具體判例指導下級法院正確適用法律,而不應當通過制定類似于司法解釋性文件的抽象的審判規則來指導下級審判工作。當然,這一問題由來已久,又極為復雜,且這些地方司法指導性文件在各地審判實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故編者仍盡力予以搜集。
囿于編者能力所限,本書內容疏漏不確之處,還請讀者不吝賜教。
少寄了一本《刑事訴訟法》,發票也沒有附上,打了客服電話,正坐等!
搞活動買的價格很劃算,書也很不錯
實用,必須擁有,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