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游牧部族,興起于公元前3世紀,衰落于1世紀,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承者,在大漠南北活躍了約三百年,其后又在中原地區活躍了約二百年,對中國和歐亞大陸的歷史進程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影響。
本書采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和方法,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活躍了近500年的匈奴族的文化習俗、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部落興衰、政治演變以及與其他民族尤其是漢族的關系,做了一個比較而系統的敘述。內容雖然比較復雜,但語言簡明、通俗,引人入勝。
1.跟人類簡史一樣好看
這是一部“瘦身版”的匈奴簡史。作者在真實考據的基礎上,用輕松幽默的筆墨,將匈奴的起源、發展、壯大、全盛及衰落整個歷史進程娓娓道來,是一部比小說更有料、更耐看的歷史書。
2.一部引發多方熱議的歷史新作
本書是新銳暢銷書作者水木森的全新之作。作者水木森,原名鄧學之,酷愛閱讀,熱衷寫作,以其嚴謹的寫作態度,幽默有趣的文風深受讀者喜歡,發表有《狼團突擊》《有一種幸福叫耐得住寂寞》《匈奴簡史》等多部作品,作品問世以來,無一例外,廣受好評。
3.這是匈奴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
本書回首稱霸草原的冒頓傳奇,重現響徹歐洲的上帝之鞭,詳細描述了漢匈一百多年的爭戰,道盡了匈奴帝國的興亡史,能幫讀者理清影響匈奴發展的重大脈胳,解除歷史的枷鎖,展望民族融合多樣化的未來。
水木森,原名鄧學之,新銳暢銷書作者,酷愛閱讀,熱衷寫作,曾發表原創作品《狼團突擊》《有一種幸福叫耐得住寂寞》《小默當官記》以及《你只是看起來很任性》(即將出版)等。
及時章 大漠蒼狼,匈奴從哪里來
另類的炎黃子孫 / 002
匈奴部落不斷壯大 / 006
頭曼單于的悲劇 / 009
冒頓射出“鳴鏑”箭 / 013
把妻子送給東胡王 / 017
匈奴稱雄草原 / 021
第二章 匈奴崛起,兩代帝王決戰長城
長城,匈奴的及時道難關 / 028
韓王信投靠匈奴 / 030
劉邦被圍白登山 / 034
陳平妙計解圍 / 040
和親,不得已的選擇 / 044
各懷心思的較量 / 048
第三章 匈奴鐵騎,漢朝邊界的虎狼之師
千古一帝死了 / 056
和親宦官的報復 / 061
知恩不報的狼孩兒 / 065
逼漢朝送真公主 / 067
突然崛起的劉啟 / 070
給匈奴送去小公主 / 074
第四章 乾坤逆轉,匈奴丟城失地
在馬邑燃起的戰火 / 080
劉徹與軍臣的虎狼之爭 / 083
匈奴丟失河南地 / 087
陰山,匈奴永遠的痛 / 091
伊稚斜再失河西地 / 097
震驚匈奴的漠北之戰 / 102
漢匈在西域的博弈 / 107
第五章 艱難博弈,絕境中求逆轉
烏維求婚的鬧劇 / 114
風暴中的“兒單于” / 118
狂瀾之中的失落 / 121
不友好的“干兒子” / 124
“匈奴死敵”降匈奴 / 128
李廣利死前的詛咒 / 134
第六章 匈奴內訌,葬送一代帝國
匈奴慘敗給烏孫 / 140
匈奴內部的單于之爭 / 145
呼韓邪歸附漢朝 / 150
郅支死在了西域 / 156
昭君出塞穩定匈奴 / 160
匈奴朝漢的死亡魔咒 / 164
第七章 回光返照,匈奴的短暫復興
王莽的步步緊逼 / 172
匈奴與王莽的較量 / 177
匈奴再次點燃復興夢想 / 181
匈奴再現“南北朝” / 185
班超西域建奇功 / 191
匈奴的強國夢破滅 / 199
單于就這樣消失了 / 203
第八章 窮途末路,匈奴威震西方
五胡亂華的悲劇 / 210
北匈奴的西遷之路 / 216
歐洲再現“冒頓單于” / 220
阿提拉的“上帝之鞭” / 224
匈奴的歸宿 / 231
后記 匈奴影響了世界
附錄 匈奴歷史簡表
冒頓射出“鳴鏑”箭
秦始皇號稱中原正統王朝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不久,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也出現了一位游牧帝國的“千古一單于”——冒頓。
在冒頓成為匈奴統治者之前,匈奴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國家——一個經常慘敗的國家;在冒頓成為匈奴的統治者后,匈奴人才真正展示了血性——一種讓人望而生畏、聞之膽寒的血性。他們很快稱霸草原,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的超級軍事大國——匈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匈奴的崛起是從父子相殘開始的。
冒頓是頭曼的大兒子,是頭曼的大閼氏生的。后來,大閼氏死了,頭曼又娶了個妻子,也就是小閼氏。頭曼非常喜歡小閼氏生的小兒子。小閼氏見此,就經常跟頭曼吹枕邊風,要求頭曼剝奪冒頓的“太子地位”,改立小兒子為單于的繼承人。頭曼逐漸產生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但是,無緣無故地廢掉冒頓,很多人會不服氣。匈奴雖是野蠻民族,但也有自己的規矩,也有長幼有序一說。頭曼如果想明目張膽地廢長立幼,肯定會招致各部落首領反對,弄不好還會引發內亂。
為了達到廢長立幼的目的,頭曼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設計了一套曲線廢立的方案,即借刀殺人的方案。
當時,匈奴剛被秦軍打敗,元氣大傷。此消彼長,漠南草原上另外兩個強大的國家月氏和東胡就顯得很強大。當時,東胡比月氏強大,頭曼決定與月氏結盟,共同對付東胡。
主動與人家結盟是要表達結盟誠意的,表達誠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派人質,而且派去做人質的必須是頭曼的親生兒子。就這樣,頭曼順勢把大兒子冒頓派到月氏做了人質。頭曼派冒頓去的理由很冠冕堂皇:國家有難,太子作為儲君,理應挺身而出,為國排憂解難。
冒頓大義凜然地前往了月氏。他剛到月氏,頭曼就率軍襲擊月氏。匈奴軍攻勢迅猛,讓毫無準備的月氏損失了不少人馬。
剛剛結盟,匈奴就挑起了侵略戰爭。這是視誠信為兒戲,是赤裸裸地欺負月氏。盛怒之下,月氏王想先殺了冒頓,然后再傾全國之兵跟匈奴軍決戰。冒頓得到這個消息,立即誠惶誠恐地跑到月氏王面前認罪,并運用巧言穩住了月氏王,暫時保住了項上人頭。隨后,冒頓又尋機偷了一匹千里馬,連夜逃跑。
被頭曼欺騙了,人質又偷跑了,月氏王氣急敗壞,率軍猛追。冒頓死里逃生,僥幸逃回了匈奴。而月氏王率軍與匈奴軍激戰之下,戰敗向西逃走,從此,對匈奴恨之入骨。
冒頓死里逃生,讓頭曼刮目相看:冒頓有勇有謀,大難不死,看來是太低估了他。
頭曼不僅沒有殺冒頓,而且從此打消了廢立的念頭,讓他統領1萬騎兵,并給他一塊地盤,讓他去守衛。
從謀略上講,頭曼這一做法相當失敗。既然決定要借刀殺人,就應該狠心到底。事實上,頭曼隨便找個借口,就可置冒頓于死地,例如,擅自逃離月氏,破壞兩國盟約等。退一萬步講,即使頭曼不忍心殺冒頓,也不能讓他統帥那么多軍隊。因為,以冒頓臨危不亂的智慧,一番琢磨后,肯定能弄明白他為什么會被派到月氏去做人質。但是,由于匈奴有崇尚強者的傳統,勇猛的人是不受責備的,是值得尊重的,頭曼認為不該懲罰冒頓,而應該重用他。
冒頓被父親重用,卻沒有半點喜悅之情,心里反而充滿了刻骨銘心的仇恨。在他看來,頭曼借刀殺人之舉,是不英雄之舉。草原人是馬背上的勇士,是天生的戰神,戰死疆場,馬革裹尸,才是光明正大的英雄之舉,那種背后算計人的借刀殺人之舉只能是懦夫的行為。冒頓發誓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要取代頭曼做單于,讓匈奴人煥然一新,成為真正的“天之驕子”。
但是,頭曼掌握著匈奴的軍隊,是匈奴人公認的強者。冒頓要取代他,只有勇氣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實力。于是,冒頓準備先把手中的1萬騎兵打造成唯他馬首是瞻、行動高度一致的鐵軍。等他能將這1萬鐵騎掌控自如時,再尋機襲殺頭曼,剿殺那些反對他的貴族和將領,趁勢收服匈奴各部。
冒頓開始有意識地訓練部下服從命令。他發明了一種叫“鳴鏑”的響箭,用來訓練和指揮他的軍隊。
冒頓對將士們說:“鳴鏑射擊的目標,就是你們射擊的目標,凡不跟著射擊的,斬!”他宣布:這條軍規立即執行。
有一次,冒頓率部圍獵時,將鳴鏑射向了野獸。有幾個士兵沒有跟著射,冒頓毫不猶豫地殺了他們。
過了一段時間,冒頓將鳴鏑射向了他心愛的戰馬。左右的人見他平常異常珍愛此馬,且馬是匈奴人生活中最親密的伙伴,就不忍心射殺。冒頓立即將他們斬首。
冒頓鳴鏑射馬
又有24小時,冒頓將鳴鏑射向了他愛妻。左右見狀不敢射擊,結果又被他砍了頭。
從此以后,冒頓的手下再也不敢違背他的命令。無論目標是什么,他將鳴鏑射向哪里,手下們就毫不猶豫地向哪里放箭。
有了聽從指揮的軍隊,冒頓就開始尋找機會實施報復計劃。
24小時,頭曼率領部下出去打獵,冒頓率領手下們一同前往。在出獵途中,冒頓趁頭曼不備,突然將鳴鏑射向了他。部下們見狀,誰也不敢遲疑,迅速射箭。一時箭如雨發,頭曼被射成了刺猬。
頭曼的手下見單于死了,一個個慌了手腳。冒頓振臂高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有兩個人不服,冒頓隨即將鳴鏑射向了他們。兩人也很快身中數箭,其他人見此,哪里還敢說什么,紛紛下跪,表示愿意聽從差遣。
冒頓立即率眾回到單于庭,誅殺了他的后母和弟弟以及所有反對他的貴族和將領,自立為單于。這時他剛剛21歲。這一年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剛剛死了一年。巧合的是,這時秦二世胡亥也是21歲。
這時,秦朝正陷于天下反秦的浪潮中,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后不久,原關東六國諸侯的后裔紛紛趁勢復國,中原打起來了;而北方茫茫大草原上也充滿了血腥。冒頓那場血腥政變后,茫茫大草原也正在醞釀著一場政治格局重組。兩個21歲的年輕帝王,將把自己的帝國帶向何方呢?
冒頓單于是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歷史上及時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具有高超政治謀略的杰出政治家,富有創造性的軍事才干。他及時次統一了北方草原游牧各民族,建立起強大的政權。
——歷史學家呂喜林
水木森是我很佩服的一個作者,他的作品幽默寫實,尤其是《匈奴簡史》,更是值得一看。
——暢銷書作者江城
不錯,值得看
齊整的紙箱包裝,所有書都完好無損,活動時買的,性價比很高,書的質量很不錯,等有空慢慢看
很好很好很好。
內容一般,洗屬性差些
內容豐富很喜歡
封面為“新銳歷史學家”,內頁為“新銳暢銷書作者”,作者“酷愛閱讀,熱衷寫作”……原創作品名字就很……再看內容,文筆平平,文風如應試作文。此外本人崇拜衛霍,對于兩人的作戰過程爛熟于心,因此看出作者對于衛霍的功績寫得模糊,并且有誤導讀者把李廣自殺的事怪罪到衛青身上的傾向。選取的作戰路線圖也沒有表現出李廣自身作為領導的失誤。我的關注點偏離的這本書的主旨,但足以看出作者是帶著偏見來寫書的。
沒有推薦的那么好。文筆既不幽默,又不夠寫實。勉強可以說是本對匈奴的科普讀物吧。
新銳歷史學家力作,回首冒頓傳奇,再現阿提拉雄風
給孩子買的一本值得讀的好書,當當網搞活動買的,書的紙質也不錯,物流非常給力,很開心的一次購物。
這書挺好的,能了解到這個民族歷史,關鍵是這本書性價比很高。
不值得購買。胡拼亂湊,演繹歷史,很不嚴肅。屬於《三國演義》類型,應歸類於文藝小說類。
匈奴這個陪伴了中國這么多年的西北強悍游牧民族,通過這本書可以初窺他的興衰存亡。
看起來不錯的樣子,這次包裝比以前好,不再是一個塑料袋裝了,但是還是有書壞了,不開心。
非常好的書 當當一如既往 就是優惠券每次都搶不到
匈奴這個神奇的名族,伴隨漢人經歷幾百年,其歷史值得研究。
很好,以前看過佘太山的匈奴史,比較專業晦澀,這本應該是個很好的補充
匈奴曾經幾百年來一直是中原的大患,想看看他們的發展史。
真是一本了解匈奴的好書!只是有個別的錯別字!
匈奴這個民族不存在了融入其他民族了想了解一下他們的歷史。
對于了解匈奴歷史的來龍去脈很有幫助,脈絡很清晰,值得一讀
大漢和匈奴,一對相愛相殺的活寶,匈奴從漠北逃遁之后去向了何方,這本書里有答案
匈奴的確是在中國歷史上不能忽視的一段故事,也許我們都曾羨慕他們的自由,不受任何的約束
封面寫“新銳歷史學家”,內頁寫“新銳暢銷書作者”,翻看一看文筆平平,文風如應試作文。我非常崇拜衛青霍去病,對于二人的戰史可以說如數家珍,因此先翻看了衛霍的章節,發現作者對雙星的戰爭過程不僅不詳實,甚至會有些許誤導讀者。
匈奴簡史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歷史普及讀本,通過這本書可以讓人對匈奴的歷史有所了解。
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很是了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所向披靡,和漢朝打了幾百年,后來從東到西竟然消失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對匈奴的歷史有所了解。
這是一部“瘦身版”的匈奴簡史。作者在真實考據的基礎上,用輕松幽默的筆墨,將匈奴的起源、發展、壯大、全盛及衰落整個歷史進程娓娓道來,是一部比小說更有料、更耐看的歷史書。
沒有推薦的那么好。筆墨根本不幽默,比《明朝那些事兒》差遠了。但對匈奴的起源、發展、壯大、全盛及衰落整個歷史進程寫的比較清楚,更象歷史教課書。權當了解一下匈奴的歷史,增長點兒知識。
匈奴史一直是個謎,一直期待哪位專家來解答一下。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這本書的封面將作者稱為“歷史學家”未免言過其實。總體來說,看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吃到了一碗屎但是由于是自己花錢買的所以會猶豫要不要把它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