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那么就是它了!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 卡爾手里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萬個孩子的心。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
留駐童年,收藏成長——精裝圖畫書館>>
作者:(美國)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 譯者:鄭明進
艾瑞克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他的父母都是德國人,6歲時,隨父母一起搬回到了德國。艾瑞克卡爾討厭德國式的教育,16歲那年從高中退學,在老師的勸說之下,在斯圖加特一所有聲望的美術學校學習了四年的視覺藝術。還是在學期間,就為美國情報中心繪制了一系列的海報。畢業后,他曾在一家時尚雜志擔任藝術指導,但他太懷念兒時美國那間灑滿了陽光、可以自由畫畫的教室了,太想回美國了,終于在1952年23歲那年,兜里揣著四十美元,又一個人回到了闊別了十七年的紐約。他給當時擔任《財富》雜志藝術總監、后來以《小藍和小黃》《小黑魚》等作品聞名于世的李歐李奧尼打了一個電話,李歐李奧尼不但請他吃了一頓午飯,還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
他年近四十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迄今為止,已經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 Brwon Bear, 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動物園》(1,2,3 To The Zoo,1968)、《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請為我摘月亮》(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繽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被翻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2002年12月,他的個人美術館——艾瑞克卡爾圖畫書美術館在馬薩諸塞州開館,這也是美國的及時個圖畫書美術館。 作者:(美國)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 譯者:鄭明進
艾瑞克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他的父母都是德國人,6歲時,隨父母一起搬回到了德國。艾瑞克卡爾討厭德國式的教育,16歲那年從高中退學,在老師的勸說之下,在斯圖加特一所有聲望的美術學校學習了四年的視覺藝術。還是在學期間,就為美國情報中心繪制了一系列的海報。畢業后,他曾在一家時尚雜志擔任藝術指導,但他太懷念兒時美國那間灑滿了陽光、可以自由畫畫的教室了,太想回美國了,終于在1952年23歲那年,兜里揣著四十美元,又一個人回到了闊別了十七年的紐約。他給當時擔任《財富》雜志藝術總監、后來以《小藍和小黃》《小黑魚》等作品聞名于世的李歐李奧尼打了一個電話,李歐李奧尼不但請他吃了一頓午飯,還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
他年近四十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迄今為止,已經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 Brwon Bear, 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動物園》(1,2,3 To The Zoo,1968)、《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請為我摘月亮》(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繽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被翻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2002年12月,他的個人美術館——艾瑞克卡爾圖畫書美術館在馬薩諸塞州開館,這也是美國的及時個圖畫書美術館。
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的圖畫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他甚至沒有得到過凱迪克獎,這是因為批評家們不喜歡把書降低到像玩具一樣的位置。2003年,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美國圖書館協會授予他勞拉英格爾槐爾特獎,這也可以算是對他作品的藝術性表示的一種遲到的承認吧。
現在,他和妻子芭芭拉住在馬薩諸塞州的北安普敦市。
艾瑞 卡爾總是描繪那些自然界真實的生命,讓孩子產生同感,試圖給孩子一種童年的溫暖、安全,消除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艾瑞 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年近四十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迄今為止,已經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Brwon Bear,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動物園》(1,2,3 To The Zoo,1968)、《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請為我摘月亮》(Papa,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繽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被翻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
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的圖畫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他甚至沒有得到過凱迪克獎,這是因為批評家們不喜歡把書降低到像玩具一樣的位置。2003年,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美國圖書館協會授予他勞拉 英格爾 槐爾特獎,這也可以算是對他作品的藝術性表示的一種遲到的承認吧。
有這樣一只毛毛蟲,它孜孜不倦地爬了四十多年,在身后留下長長的閃著亮光的軌跡,照亮每個它所途徑的每個小朋友的內心。現在,這只舉世聞名的“毛毛蟲”終于與中國小讀者見面,這就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美國著名圖畫書作家艾瑞 卡爾創作的《好餓的毛毛蟲》。 艾瑞 卡爾總是描繪那些自然界真實的生命,讓孩子產生同感,試圖給孩子一種童年的溫暖、安全,消除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艾瑞 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年近四十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迄今為止,已經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Brwon Bear,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動物園》(1,2,3 To The Zoo,1968)、《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請為我摘月亮》(Papa,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繽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被翻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
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的圖畫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他甚至沒有得到過凱迪克獎,這是因為批評家們不喜歡把書降低到像玩具一樣的位置。2003年,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美國圖書館協會授予他勞拉 英格爾 槐爾特獎,這也可以算是對他作品的藝術性表示的一種遲到的承認吧。
有這樣一只毛毛蟲,它孜孜不倦地爬了四十多年,在身后留下長長的閃著亮光的軌跡,照亮每個它所途徑的每個小朋友的內心。現在,這只舉世聞名的“毛毛蟲”終于與中國小讀者見面,這就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美國著名圖畫書作家艾瑞 卡爾創作的《好餓的毛毛蟲》。
這只“毛毛蟲”誕生于1969年,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各種大小開本的《好餓的毛毛蟲》發行量超過2000萬冊。據說,全球每一分鐘就有一本《好餓的毛毛蟲》被買走。《好餓的毛毛蟲》出版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仍未被超越,2007英國受孩子喜愛的童書評選中它仍獨占鰲頭。
用艾瑞 卡爾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這希望是雙方面的。
首先,這本書,是作者對永不熄滅的創作熱情的希望。艾瑞 卡爾1929年出生于紐約,后隨父母返德國定居。的德國式教育以及時代的戰亂,讓他的少年時光并不快樂。艾瑞 卡爾一直夢想回美國,他太懷念兒時美國那間灑滿了陽光、可以自由畫畫的教室。于是,1952年,在他23歲那年,兜里揣著四十美元,又一個人回到了闊別了十七年的紐約,成為《紐約時報》推廣部的一名平面設計師。
1967年,艾瑞 卡爾38歲那一年,為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小比爾 馬丁寫的故事《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畫插圖,這是他次為孩子畫畫,39歲那年,他獨立創作了本圖畫書《1,2,3,去動物園》,獲得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插畫展大獎。可直到這時他也不能確信自己能否以創作圖畫書為生。而《好餓的毛毛蟲》正是艾瑞 卡爾決心以圖畫書創作為職業后的本圖畫書。也正是這本書令艾瑞 卡爾名聲大震,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創作類型、創作風格,經久不衰,40年無人超越。因此,有評論家認為這本書對他而言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后來他感慨萬分地說:“我是一朵晚開的花,40歲才成為一名圖畫書作家!”
年近八十高齡的艾瑞 卡爾已創作了《1,2,3,去動物園》《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爸爸,請為我摘月亮》等七十多本色彩繽紛的圖畫書,這些書遍及全球,擁有超過7000萬冊的銷售量。可以說,正是這只毛毛蟲,點燃了他后半生不遺余力地為孩子們創作圖畫書的希望。
其實,這只充滿活力的綠色毛毛蟲也帶給了孩子們照亮生命的希望。一只很餓很餓的毛毛蟲,它周一吃了一個蘋果,周二吃了兩個梨子、周三吃了三個李子、周四吃了四個草莓……每一個水果上都挖了一個小圓洞,毛毛蟲就這樣透過書頁上的小圓洞一直吃個不停,吃到后,變成了一條巨大無比的毛毛蟲,變成了一只色彩斑斕的蝴蝶。
“它是一本功能性很強的認知書,教給孩子時間、數量的序列關系,但它又不止是認知書,它用色彩表達了生命的璀璨,它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將此書引進中國的張杏如女士如此評價道。
艾瑞 卡爾的書個人風格非常強烈,他熱衷于表現自然、生物的主題,使用拼貼技法、色彩絢麗,充滿奇思妙想的創意。艾瑞 卡爾總在創作中使用絢爛、明亮的色彩,描繪那些自然界真實的生命,讓孩子產生同感,試圖給孩子一種童年的溫暖、安全,消除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他認為人的大創傷是出生,離開母體,第二次創傷則是離開家里去學校。他希望自己的書“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在我的書里,我試圖消除這種恐懼,用樂觀的態度來取代它。我相信孩子們有天生的創造力,并且渴望學習。我想向他們展示,學習其實是一件既迷人又快樂的事情。”
也許,這只愛吃知識的、有24小時將成為美麗的蝴蝶的毛毛蟲,會照亮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的心。
精品,但是一直沒有入手,原因是所到之處皆有,我認為娃就能滿足,沒想到,去了幼兒園以后,對自己的需求的表達更強烈,主動提出:媽媽,我喜歡好的毛毛蟲。這句話就是對這本書最后的褒獎
書的內容還沒看,但是對于快遞,我生氣急了!23號晚上下的訂單,5月9號才收到貨!聯系客服,只說快了快了!書的質量還可以,但是快遞真的真的很無語。。給一顆心,不是因為書,是快遞太讓人傷心了
幾十塊錢的繪本,結果打開一看質量,太令人失望了。我只能說現在都指望掙孩子的錢卻把本質忘了。遺憾!
給妹妹的孩子買的,說不錯,準備再入手一套給孩子
看到微信公眾號推薦,給孩子買回了這本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拿到書后,感覺紙張很厚實。孩子也非常喜歡~講過一次,看到最后毛毛蟲變成了漂亮的蝴蝶,非常高興!!相信通過故事,寶寶能夠從中知道一個周有七天,毛毛蟲給自己做的房子,叫繭~
挺好的,讓孩子認識數字,星期,還有水果,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插畫畫的我認為抽象,讓孩子看了,孩子能認識,增強孩子的想象力,我覺得挺好。
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那么就是它了!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卡爾手里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萬個孩子的心。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
第一眼看到它兒子就很喜歡這個紅腦袋綠身子的家伙,反復讀了很多遍,后來他就可以給我讀了。他還很喜歡星期六毛毛蟲吃的東西,正著讀了反著讀,每次我用很快的語速讀過去再回來,他覺得很好玩,從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真的是一本不錯的書。之前兒子看的第一本圖畫書是《米菲在海邊》,這是第二本圖畫書,起初不知該怎樣給孩子讀書,因為兒子好象是對書不感興趣,家里給他買的書真是不少。后來我就把大部分書放起來只留幾本。第一本圖畫書就這樣和兒子見面了,沒想到孩子很是喜歡,讀完一遍還要再來一遍,連續好幾天都只讀她。過了一段時間又給他換了《好餓的毛毛蟲》…
買<好餓的毛毛蟲>是沖著它的名氣去的,所以雖然很貴,我還是買了.拿到后,我很喜歡它的畫面,色彩明朗,很舒服.帶回去后,2歲半的寶寶沒有馬上表現出興趣,但過了幾天,她要求我讀,連續幾個睡前閱讀,這都是必讀的故事,寶寶越來越喜歡了,上周末,寶寶要求自己讀這個故事,我很期待,沒想到,寶寶學著我的樣子,一邊用手指文字,一邊嘴巴里讀著,還盡量學我平時的語調,幾乎只字不差.我真是太高興了,狠狠親了她一口,這個小家伙給了驚喜.很多字她還不認識,應該大部分是背出來,但足夠了.看來書沒買錯.
在網上看到這本書的評價很高,圖畫書--閱讀與理解里也有介紹到,就理所當然的買了一本。色彩是很飽滿,給剛學畫的小朋友臨摹學油彩畫挺好。故事情節簡單,不過在小朋友的眼里應該合他們的心意。里面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吃的不同食物非常有趣,帶點小小的數學題的感覺在里面。就是有一點還沒搞懂,為什么要在食物上面弄小洞洞,是給小朋友的手指伸進去,翻書的嗎?喜歡簡單的故事、簡單的畫面,推薦!
剛拿回家時,兒子撕書的興趣好象比看書大,第一次說給他聽就把中間的白紙給撕掉了,還不停的用手去戳洞,覺得兒子好象對里面的內容不感興趣,這本書買得有點不太值。可有一天看到電視里的毛毛蟲,我無意問到“毛毛蟲長大了變成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蝴蝶”,我才知道他原來在玩書的時候學到了。而且他知道了蟲子咬的洞,我就用這個讓他刷牙。哈哈,這本書雖然已壽終正寢,但我很感謝它鮮艷的畫面帶給兒子快樂與知識。
在從事幼教期間,從網上搜尋到一本這樣的無字書,所以我親手給孩子們做了一本,那本書伴隨著我走過了許多個教室,也陪伴了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直到離開那個崗位我把那本書留下了,當女兒出生后,一直都想買這本書,可是都沒找到,直到在當當網上看到它,毫不猶豫的買來給女兒看,這時女兒已經四歲半了,雖然似乎過了看無字書的時期,但女兒還是很喜歡。
是看了網上的推薦選的這本書,小家伙一見到書就喜歡上了,讓我驚喜,這是他喜歡的第二本書,故事簡單明了,圖畫顏色我很喜歡,很鮮活、很美。尤其是毛毛蟲吃過的食物都有個小洞洞,哈哈,小家伙最感興趣的就是把小手指捅進那些洞洞。而且它很自然的告訴了孩子數目和星期的概念,雖然我們小寶現在還不懂這些概念,但聽上去也很有音韻感。值得收藏保留。
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卡爾手里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萬個孩子的心。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來,這條從艾瑞克·卡爾手里爬出來的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已經“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萬個孩子的心。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如果說有一條蟲子能一路暢通無阻地從一個…
這本書很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看哦文字簡潔,畫面色彩雖整體感覺偏深,但卻不乏亮麗.既保護BB的眼睛,卻又吸引BB的眼球.我家BB下個月滿2周歲.第一次看第一頁時,當我念時,他馬上指著那個白色的小蛋告訴我說,蛋在葉子上.....看到星期六那部分,毛毛蟲難受得臉色變了,耷拉著眼睛難受地趴在地上時,BB告訴我說它需要休息,嘻嘻,可能是聽到我說到了晚上.....
《毛毛蟲》是所有繪本中,順順在第一時間內就非常感興趣的書。剛拿到書我就急著和她分享,她的反映還不錯,問我封面上毛毛蟲身上的毛毛是啥。因為,書上的毛毛蟲是用紙拼貼的,而身上的毛是畫筆畫上去的,所以顯得很特別,當然這是《圖畫書 閱讀與經典》中介紹的,我自己可能并不會發現,至于順順是不是發現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想說的是這個書中順順最感興趣的就是其中的機關,毛毛蟲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紙的寬度只有整個寬幅的五分之一),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寬度為五分之二),以此類推,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到星期五吃了五個橘子…
綠身體,紅腦袋,陽陽非常非常喜歡這條顏色艷麗,好吃的毛毛蟲,拿著書對著毛毛蟲很關心的問道“毛毛蟲,你餓了嗎?”,毛毛蟲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從蘋果洞里鉆出身子,來到了星期二,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就這樣,這條好餓的毛毛蟲從星期一吃到星期六,星期六的食物尤為豐富,星期天變成了大大的繭,破繭而出,一只五彩繽紛,美輪美奐的蝴蝶呈現在我們眼前,陽陽追隨著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時間概念認知了,1—6的數字認識了,數量詞,一塊,一個,一根,認知了,各種水果食物認知了,最有趣的是吃壞了肚子,皺著眉頭的毛毛蟲,告訴孩子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
很好很好哦,兒子29個月特別喜歡,每天都要看的毛毛蟲,會指著毛毛蟲說:媽媽,媽媽,毛毛蟲從蘋果里面爬出來了,有時候睡覺前我們會不拿書,關著燈,就這樣講,星期一它吃了什么呀,星期二它吃了什么呀,反正比我預期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