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激情洋溢、引人深思的關于世界汽車頂級賽事F1運動發展歷史的書,同時也是一位F1運動癡迷者的見證錄。從1973年在荷蘭贊德福特賽道上親眼目睹羅杰·威廉姆斯的賽車燃起的熊熊大火,到2002年奧地利大獎賽德國車神舒馬赫靠隊友巴里切羅讓車首次贏得奧地利大獎賽冠軍,引起全世界F1車迷的不滿,作者科恩·費海爾聰明地將F1車壇的傳奇人物,如杰基·斯圖爾特(Jacky lcdx)、格拉漢姆·希爾(Graham Hioll)、約亨·林特(Jochen Rindt)、杰克·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吉爾·維倫紐夫(Gilles Villeneuve)、奈杰爾·曼塞爾(Nigel Mansell)、雅克·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以及艾爾頓·塞納等(Ayrton Senna)的生死故事與自己由少年時代開始對此項運動的迷戀有機編織在一起。
引人入勝的語言展示了頂尖車手之間的超級大戰,對F1歷史上頂級車隊之間的殘酷競爭的觀察也具有洞察力。本書還記錄了蓮花車隊、法拉利、威廉姆斯、布拉漢姆、邁凱倫等車壇勁旅的紛爭,以及這些對抗對于車手造成的影響……
F1終于登陸中國。這項吸引了無數車迷的國際汽車場地賽事在美麗的上海國際賽道找到了一個新家。現在是讓中國車迷們真正了解令人癡迷的F1世界的時候了。本書將帶您走人速度快、科技含量并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戲劇化故事的F1運動的激情和浪漫情懷之中。
科恩·費海爾(Koen Vergeer):1962年生于荷蘭。從事詩歌創作及汽車賽事的寫作。為《比利時日報》(De Morgen)撰寫詩歌評論,并為《奧迪車訊》(Audi Profile)和《時尚先生》(Esquire)等雜志撰寫汽車賽事專欄文章。發表小說有《神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
序
及時部分 英雄
夢想
幼時也癡狂
在賽季中成長
渦輪增壓時代
間奏曲:賽車戀曲
第二部分 超級巨星
獅子:奈杰爾·曼塞爾
普羅斯特和塞納:好的車手VS最快的車手
艾爾頓·塞納:終極結
及時部分英雄
夢想
這是一個夢。周五的早晨,比利時大獎賽的首次練習賽開始了。遠處傳來頭一批F1賽車駛出維修站的聲音。很快他們將從這里呼嘯而過。這些天乃至這幾個星期以來我一直在期盼著這一刻的來臨——在斯帕賽道(Spa—Francorchamps)觀看F1賽車從身旁飛馳而過。這是一條歷史悠久且具有挑戰性的賽道,只有最頂尖的車手才能在這里取得勝利,如:克拉克(Clark)、塞納(Senna)、舒馬赫(Schumacher)等等。
這是一個夢。F1就是一個宏大的夢想世界,它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為之沉迷和癡狂。聽那不斷加速的急促的馬達聲,轉數越來越高:一萬六干轉,一萬八干轉——加速!——減速,減速到3檔,我聽見賽車駛過里維格彎(Rivage),然后向普鴻彎(Pouhon)疾馳而來。他們開過來了。跑在最前面的是兩輛法拉利,一輛寶馬緊隨其后。賽道兩旁車迷歡聲雷動。在一陣震耳欲聾的噪音中,賽車從我們身旁疾馳而過,似乎也穿透了我們的身體。這種聲音直刺我們的脊髓,直達我們的內心深處。這就是F1——一個夢。
此刻,閃閃發亮的來自地獄般的賽車你追我趕地開來了,邁凱倫、威廉姆斯、紅牛二隊(Toro Rosso)和雷諾。他們優雅地通過了這兩個左彎。所有的色彩使你眼花繚亂,強勁的噪音刺痛你的耳膜,轟鳴聲穿透你的全身。我想,這正是我站在此地的原因,去感受它,感受它穿透我的身體。這還只是星期五,車手的及時次練習賽。明天是爭奪發車位的排位賽,那時的比賽成績才作數。星期天為正式比賽日,即決定勝負歸屬的日子,將直接關系到車手和車隊在錦標賽的積分榜排名。盡管如此,現在已經有成千上萬車迷擁來觀看比賽了。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花費不菲聚集此地,他們永遠是那么亢奮,那么狂熱和激情澎湃。
每一位車迷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來到賽車場,任由狂飆的頂級賽車左右他們的情緒和思想。有人夢幻著極速的體驗,感受景致在眼前一閃而過,體味恰到好處的減速點以及賽車的震顫和危險;也有人向往賽場炫目的一切:锃亮的賽車,私人飛機,穿著低胸黑漆皮裙裝性感可人的賽車寶貝;還有人惦念著頂尖技術或是大把的鈔票……那么我的夢又是什么呢?
"對我而言,F1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一個目標。"當我問及坐在真正的F1賽車里的董荷斌的感受時,他自信地回答說。2003年12月11日,董荷斌應邀在西班牙赫雷斯賽道參與寶馬威廉姆斯車隊賽季前試車,成為有史以來及時位駕駛F1賽車的華裔車手。"這是一次超乎尋常的體驗。我一踏上油門就想:哇,這家伙速度真快!"
上述訪談是于2007年3月在荷蘭一個路邊餐館進行的,當時董荷斌在趕赴下一場約會的途中恰好有短暫的空閑時間。董荷斌可是個大忙人,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預約才得以與之會面。董荷斌正處于事業上升期,他在AIGP世界杯汽車大獎賽系列賽事中均有不俗表現,而賽場外的他也忙于與贊助商、經理人和各車隊打交道。
1982年12月4日,董荷斌出生于荷蘭鹿特丹附近的小鎮威爾浦。其祖父母是及時批去荷蘭的溫州移民。正如絕大多數移居海外的華人一樣,董荷斌的父母也是以開中國餐館為生。由于經營餐館非常忙碌,在董荷斌3歲該上幼兒園時,父母將他寄養在鄰居布爾斯肯夫婦家里。董荷斌從小在荷蘭長大,受荷蘭文化的影響至深。在愛上賽車以前,他最喜愛的運動是溜冰。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與速度有緣。"我從小喜歡競爭。有時,我的弟弟被我氣得要命,因為無論是跑步、游泳還是打彈子球,他都比不過我。至于賽車嘛,我們偶爾會租一輛卡丁車開開,我就學著電視里看到的F1的樣子狂飆。不過,當時我想,要將賽車當作一門正兒八經的職業,我的起步太晚了。"董荷斌的父母發現他對賽車的癡迷,于是在他14歲時給他買了一輛卡丁車。"當時我得到了許多幫助。因為在各項小型賽車比賽中屢創佳績,我得以參加2001福特方程式比荷盧三國錦標賽(Formula Ford Benelux Championship)并取得第四名及榮膺全年新人的殊榮。然后我就開始思考:畢竟一切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是賽車是項燒錢的運動,他的父母無法承受這筆巨額的開銷。正如許多荷蘭新秀車手一樣,尋找贊助是個大問題。當寶馬宣布將在亞洲開始方程式比賽時,董荷斌和他的經理人靈機一動。董荷斌用他的中國護照申請了一個中國賽車駕照,就這樣他參加了2003亞洲寶馬方程式錦標賽。有著歐洲比賽經驗以及深諳幾國語言的董荷斌占盡優勢。在14站比賽中董荷斌攬獲10個分站賽冠軍,從而穩穩地鎖定了年度總冠軍的頭銜。但是較大的獎勵還是來自寶馬——獲選參加威廉姆斯車隊的試車。
"那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試車前我參觀了威廉姆斯的工廠。門廳里停著一輛2003款的威廉姆斯FW25賽車,上面印有我的名字。是的,那實在是太特別了……之后我試了試座椅,調正了腳踏板的位置,因為車里的每樣東西都必須無誤。我參觀了工廠和博物館,還拜會了車隊老板弗蘭克·威廉姆斯本人。突然間我意識到正漫步于一個幾年前我還只是從報章上了解并夢幻的世界中……"
"測試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為此,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并進行了嚴格的體能訓練。試車前幾天我就趕到了賽道,熟悉賽道情況。我從未在赫雷斯賽道上駕駛過。威廉姆斯的試車手馬克·赫內(MarcGene)駕駛普通轎車載著我在賽道上開了一圈,指點我線路和減速點。"
12月11日,也就是董荷斌剛剛過完21歲生日后的一周,重要的時刻來臨了。早上九點半,董荷斌坐進了寶馬F1駕駛艙。前來觀看試車的有董荷斌的父母、不少荷蘭人和中國人,眾多攝影師也為這具有歷史性的一刻擁向現場。威廉姆斯的車手、多個大獎賽分站賽冠軍得主胡安·巴勃羅·蒙托亞(Juan Pablo Montoya)也為他加油鼓勁。"不用擔心,不過是換了輛賽車而已。"很快,馬達轟鳴,油門一踩,董荷斌駛出了維修站,沖向賽道……
"難以置信!速度快得驚人!該車動力強勁,是我以前所開賽車的4倍!還有超靈敏的制動裝置……我只是在距彎道200米標志處稍稍點了剎車,平穩過彎道后馬上加油全速前進!"
董荷斌盡情地享受著試車的樂趣,前36圈一切順利,在進行到第37圈時,他的賽車和法拉利的試車手發生了小小的碰撞,他的賽車被擠出了賽道。"我給他留了足夠的空間超車,但他卻向我撞來!"紅旗舉起,董荷斌退出了這一賽段的測試。在短暫的調整后,董荷斌再次開上賽道,進行6圈的測試。在整個測試中,董荷斌一共跑了42圈,單圈最快速度為1分22秒082。各方都對威廉姆斯車隊的測試結果非常滿意。董荷斌的表現出色。他自己也很高興,因為他明白:"這正是我的夢想之所在。不過我也很清楚這只不過是一次試車。我必須回到現實,尋找我真正進入F1之路。我離這個夢想已經很近了。"
要想邁進F1,車手必須通過一系列臺階的考驗,如雷諾方程式、三級方程式(F3)、二級方程式系列賽(GP2)。通過這些比賽,車手能積累必要的經驗,學會如何真正賽車并展示自己的精湛技藝。董荷斌正是在此展示了他超人的潛質。繼2005年在各賽事中有不俗表現后,董荷斌在2006德國F3賽季的10輪20場比賽中獲得9次冠軍,一舉奪得該賽事的年度總冠軍。而就在十幾年前,當時還默默無聞的邁克爾·舒馬赫奪得同一賽事的總冠軍。德國F3賽季一結束,董荷斌就加入中國Al賽車隊,代表中國參加AIGP世界杯汽車大獎賽,并僅在三場比賽后就在澳洲站為中國隊奪得賽車歷史上及時個國際賽事的獎項——澳洲站長途賽季軍。
正是由于這一勝利,賽車熱在中國急劇升溫。董荷斌,這位荷蘭籍華裔小伙,其在中國的知名度堪比F1世界冠軍、車神舒馬赫!就在德國的報紙大肆談論上海——舒米之時,中國的車迷卻要失望了,董荷斌因正式簽約GP2大獎賽而不得不放棄AIGP兩站包括上海站的比賽。現在我明白為什么2007年冬約見董荷斌是如此之難了:當時他正忙于參加GP2比賽呢。
GP2被譽為跨入F1殿堂的一道門檻,也是培育未來F1車手的搖籃。從賽車技術標準和比賽規則來看,GP2都非常接近F1。另外,GP2的大部分賽事都安排在F1比賽之前,頗有F1預賽的味道。F1頂尖車隊的老板們通常會到GP2賽場觀戰,挖掘有潛力的新秀。當前F1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劉易斯·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和尼克·羅斯伯格(Nico Rosberg)都是從GP2挺進F1的,兩人曾分獲GP2 2006年度和2005年度總冠軍。
但是董荷斌知道他需要耐心。他錯過了年初各車隊的測試,而他必須適應新的賽車和賽制,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在2007GP2賽季之初,他要么是被其他車手碰撞無法繼續比賽,要么是因機械故障中途退賽而導致名次居后。不過,到了賽季快結束時董荷斌已迎頭趕上。在比利時斯帕賽道舉行的第二場正賽中,董荷斌以桿位發車,并最終獲得該場比賽的第四名,這是他在GP2賽季中首次獲得積分。
除了董荷斌個人的天賦和努力外,F1掌門人伯尼·埃克爾斯通(Bernie Eccelestone)的鼓勵和支持可能也是董荷斌在GP2處子秀上表現上佳的一個主要因素。這位F1總裁時不時會在賽前來到董荷斌所在的BCN車隊與之握手給予鼓勵,由此可以看出賽車巨頭對華裔車手董荷斌的關注和期望。正是這位江湖大佬造就了今天的F1——這個坐擁數十億美元資產的龐大帝國。埃克爾斯通操縱著幕后的一切,染指各項利益分配,他是所有交易的敲定者,也是F1產業的全球推廣人。多年以前,埃克爾斯通就渴盼著將F1推廣到全世界,他曾說F1迫切需要一位能極速狂飆的德國車手、一位黑人車手和一位中國車手。十余年后,德國人邁克爾·舒馬赫成為F1的領軍人物,他曾七獲年度總冠軍,其戰績至今無人能敵。F1歷史上及時位黑人車手也已橫空出世——劉易斯·漢密爾頓大有取代舒馬赫而成為新一代車王之勢。而如今,埃克爾斯通先生,您瞧,一名中國車手也已如約而至。
對漢密爾頓來說,作為賽季新人于2007年3月18日參加F1首站澳洲站的比賽并一舉奪得季軍,創造F1新秀十年歷史之時,F1就不再是個夢想,甚至稱不上是個目標,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然而,漢密爾頓為此奮斗了13年,從孩提時候起,他就為自己立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成為F1世界冠軍。
漢密爾頓從小就表現出對賽車的癡迷和過人的天賦。6歲時,他收到了一份禮物——一輛遙控玩具車,并很快能將它玩得出神入化。第二年,他就在英國卡丁車大賽上獲得了第二名。8歲那年,漢密爾頓得到了一輛卡丁車。漢密爾頓仿佛就是為賽車而生,他的速度奇快!由于家庭經濟拮據,漢密爾頓的父親無法帶兒子參加在歐洲各地舉行的賽事以贏取功名。不過,漢密爾頓還是在英國本土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1997年,也就是在漢密爾頓12歲時,他獲得了邁凱輪一梅賽德斯未來之星系列賽的冠軍。在這次比賽的頒獎禮上,漢密爾頓見到了邁凱倫車隊的老板羅恩·丹尼斯(Ron Dennis)。丹尼斯鑄就了邁凱倫的輝煌,這支超級勁旅曾先后擁有如勞達(Lauda)、普羅斯特(Prost)、塞納(Senna)和哈基寧(Hakkinen)等一批偉大的車手,巴西車手艾爾頓·塞納(Ayrton Senna)更是漢密爾頓一直以來的偶像。在父親的鼓勵下,漢密爾頓向丹尼斯毛遂自薦,告訴他自己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到他的車隊效力。"再過9年左右給我打電話吧,那時候或許我們可以做些安排。"丹尼斯回答道。9年后,漢密爾頓正是駕駛著一輛邁凱倫賽車開啟了他的F1殿堂之旅。
其實,漢密爾頓已經是邁凱輪培養了9年的車手。13歲時,漢密爾頓就與邁凱輪簽約而成為其麾下青年車手培訓營中的一員,當時他甚至連個駕照都沒有。但是漢密爾頓有著與生俱來的速度感和車手的素質——雄心勃勃、專注、自信、沉著。2002年,17歲的漢密爾頓從卡丁車賽進階雷諾方程式比賽,一年后即取得英國雷諾方程式年度冠軍。2004年,漢密爾頓首次亮相F3,次年便榮獲歐洲F3方程式年度冠軍。命運之神似乎對這位英國籍黑人小伙格外垂青。2006年,作為新人參加GP2系列賽的漢密爾頓再次證明了他的實力,一舉奪取該賽事年度冠軍。漢密爾頓的橫空出世令人咋舌,其步步飆升的戰績、高超的賽車技巧征服了無數車迷,一時成為超人氣的"偶象級人物"。如今,漢密爾頓正攜手邁凱倫準備在F1大展身手。
無論是對邁凱倫還是對整個F1而言,2007賽季無疑都是一個轉折點。在F1賽場上馳騁了十余年之久的舒馬赫于2006年底賽季結束時宣布退役。舒馬赫創造了賽車史上的神話,他曾七次勇奪F1世界冠軍,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車王。在F1的歷史中,從未有車手像他那樣獨霸車壇如此之久,也從未有車手能如此傲視群雄。誠然,在舒馬赫賽車生涯的后期,他不敵費爾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和雷諾,但是毋庸置疑,他仍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車手。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這會是阿隆索的時代嗎?2007年,這位西班牙人離開雷諾加入邁凱倫。數年來,芬蘭人吉米·萊科寧(Kimi Raikkonen)一直都是邁凱倫奪冠和重振神威的希望。盡管萊科寧的實力有目共睹,但是運氣不佳的他卻始終未能站上F1的較高領獎臺。2007年初,萊科寧離開邁凱倫,加入法拉利車隊。
當邁凱倫宣布漢密爾頓將作為主力陣容與阿隆索并肩作戰時,阿隆索本人和車隊都對比賽充滿信心。不難想象,邁凱倫打的這張"老少配"組合牌可謂"別有用心":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經驗豐富,借此邁凱倫有望重回巔峰,而新人漢密爾頓可以從阿隆索那里學習以積累必要的大賽經驗。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非人們所料……
2007賽季,王者之爭在法拉利和邁凱倫這兩支超級勁旅之間展開。一顆巨星迅速升起,漢密爾頓成為整個賽季最引人注目的一匹"黑馬"。他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已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在首站墨爾本的比賽中,漢密爾頓一鳴驚人,勇奪季軍,此后他便一發不可收拾,連續九次登上領獎臺!在第六場分站賽加拿大站的比賽中,他更是摘得桂冠,奪取了F1的首場勝利!英國媒體乃至全球媒體均為之瘋狂!漢密爾頓,這位F1歷史上首位黑人車手甫一亮相即舉座皆驚,以的方式上演了自己的處子賽。這位平民出身,被人稱為"菜鳥"的年輕人,富有魅力,討人喜歡,充滿想象力,首次出征F1即向總冠軍寶座發起了有力沖擊!漢密爾頓的父親總是會親臨賽場為兒子加油鼓勁。對于兒子的驚人表現,他始終面帶笑容,非常淡定。是的,他并不感到意外,他一直深信:漢密爾頓能夠做到……每取得一場勝利,父親和兒子都會及時溝通交流,而漢密爾頓也會與他患有腦癱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小小地慶賀一番。這就是漢密爾頓,一個簡單得近乎單純的神奇小子,為了他的家人,為了他的夢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現在,夢想終于成真,而且神速驚人。
……
這個商品不錯~
感覺買虧了,紙張的質量不是很好,也沒什么圖片,這個價格感覺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