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菲 科恩,美國知名育兒作家、教育學者,已出版9部深具影響力的育兒著作,包括《獎勵的懲罰》(Punished byRewards)及《真正的學校》(The School Our ChildrenDeserve),其提出的某些育兒觀念在國內外兒童教育界極富影響力。
小巫,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美國父母效能訓練課程(P.E.T.)英文講師。著有《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接納孩子》、《成功渡過母愛及時關》及《小巫廚房蜜語》等暢銷書籍。擔任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的長期嘉賓專家、全國婦聯(lián)心系新生命組委會特聘專家、清華大學特聘講師、清華優(yōu)佳教育家長研習顧問,被國外媒體譽為“中國的斯波克博士”。
及時章
有條件養(yǎng)育
我
有時會沾沾自喜地想:身為家長,無論我曾經犯過多少錯(而且將來還會繼續(xù)犯),孩子們都會成長得很好,僅僅因為我真的很愛他們。畢竟,愛可以治愈所有傷口,有了愛就足夠了,愛意味著無須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廚房對孩子發(fā)火。
這種確定感基于認定世界上存在一種名為“父母愛”的麻醉品,你給予孩子的“父母愛”可多可少。(當然,越多越好。)但如果這種假設實際上過于簡單盲目呢?愛孩子的方式有千種萬種,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精神分析學家愛麗絲 米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愛可能會“熱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種愛”。如果這種說法是對的,那么關鍵問題就不是我們是否、甚至有多愛我們的孩子,而在于我們該如何愛他們。
一旦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很快羅列出一長串不同形式的父母愛,再附上哪種方式更好的提議。本書著眼于這樣一個區(qū)別--家長對于孩子的愛到底是出于“他們做了什么”還是因為“他們是誰”。前者是有條件的愛,意味著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長期望的事或是達到了家長所規(guī)定的某些標準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則是無條件的愛:這種愛與孩子做了什么毫無關聯(lián),無論他們成功與否,無論他們是否乖巧,無論如何,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他們愛。
這里我想從價值取向和預測性兩個基本點來進一步解釋“無條件養(yǎng)育”。價值取向很簡單,就是孩子不應該贏得我們的認可,我們本來就應該愛他們,就像朋友黛博拉所說,“沒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們認為在無條件地愛他們,而是他們感覺我們在無條件地愛他們。
其次,預測性,即無條件地愛孩子將會產生積極結果。這種愛的方式不僅道德上正確,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愛,他們會因而從根本上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即使有時會把事情搞糟或達不到目標。這種基本需要的滿足會讓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幫助)他人。總而言之,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更好成長的必需。
不過家長經常會誤入歧途,將自己的認可附帶上條件。我們之所以會如此,不僅是因為深信這種養(yǎng)育理念,同時也是從小就深受這種養(yǎng)育行為的影響。你或許會說我們被訓練得“有條件”,這種感情已深深扎根于美國人的意識。事實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種理想,“無條件認可”也并不多見,互聯(lián)網上的搜索結果顯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寵物討論,對于許多人來說,很難想象人類之間的愛怎么會不附帶任何條件。
對于孩子來說,被愛的條件要么是行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本書前四章將著重探究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尤其是造成孩子產生“只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才能得到我們認可”這種感覺的諸多養(yǎng)育模式。
第五章則探討是什么導致有些孩子認定家長的愛取決于其成績--例如在學校或運動中的表現(xiàn)。
后五章將為各位家長提供一些具體的可行性建議,使我們可以遠離傳統(tǒng)的養(yǎng)育模式,如何達到一種更加接近孩子需要的境界。不過首先,我要從更廣義的角度審視“有條件養(yǎng)育”:是什么構成了其理論基礎(與“無條件養(yǎng)育”做區(qū)分)以及它到底能對孩子造
……
在我近期看過的家庭教育著作中,《無條件養(yǎng)育》是震撼力和挑戰(zhàn)性的好作品。無條件養(yǎng)育之所以重要,因為父母永恒的愛是孩子成長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績是否或表現(xiàn)是否乖巧作為愛的條件,等于在基因中誘發(fā)孩子的病態(tài)人格。通俗一些說,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而這就是好的教育。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 孫云曉
無條件養(yǎng)育“是一種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無窮。家長們讀一下這本書吧,它帶給你的將是”無窮“的辦法和力量。
——教育專家、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尹建莉
本書為眾多孩子家長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育兒法則:正確的兩代關系要比正確的養(yǎng)育技巧更加重要。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作者 西爾斯
這是上天賜予所有父母的禮物!埃爾菲 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數據,力證某些植根于家長頭腦中的固有養(yǎng)育模式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并同時為家長提供了多種養(yǎng)育選擇,使孩子成長為一個善于思考、樂于助人并極富責任心的好人。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作者 阿黛爾 法伯
無條件養(yǎng)育改變我們養(yǎng)育觀念,父母對孩子的愛不需要回報,它只是一個禮物。
書很好,作為父母如果對于養(yǎng)育不能做到無條件,那么就是個失敗的父母
感覺好難-_-|||,但是還是想去努力。誰不希望自己被無條件的愛著呢,想用這種愛去愛孩子,也想用這樣的方式去養(yǎng)育他。
無條件養(yǎng)育》的主題并非局限于管教,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講,它告訴我們如何與孩子相處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們。《無條件養(yǎng)育》旨在幫助你與自己的最強直覺重新“通電”,重新確認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當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務,孩子們的拌嘴都安靜下來以后,《無條件養(yǎng)育》會讓你重新思考你的親子關系的基礎設想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無條件養(yǎng)育》會提供一些實用性建議,以取代我們有時為規(guī)范孩子行為、逼迫他們成功而禁不住使用
無條件養(yǎng)育,雖然很難,但值得我們?yōu)橹粩嗯Α杏靡话氲钠榻B了有條件養(yǎng)育和各種錯誤的養(yǎng)育方式,然后用另一半介紹了什么是無條件養(yǎng)育,無條件養(yǎng)育應該怎么做。看了感覺有收獲,特別是前半段的錯誤養(yǎng)育方式在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值得我們反思和警醒。后悔沒早些看到這么棒的書。
挑戰(zhàn)傳統(tǒng),又引人深思。總不停地和自己的教養(yǎng)生活相對比。這本書如友人所言,要細細品味,批判的行為主義,多少人是被這么教育過來的,一下子去挑戰(zhàn),需要足夠的勇氣。所以這本書要慢慢讀呀,經常停下來思考一下其中的優(yōu)與劣。
這本書的理念發(fā)人深省,孩子沒有問題,其實問題根源都是來源于家長,要想成為最好的家長必須成為最好的自己,每當孩子有偏差行為時,家長往往需要拉回來檢視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需要還是家長自己的需要?書里面很多發(fā)人深思的觀點,值得父母們好好看看
作者是在傳授教養(yǎng)孩子的一種“道”,區(qū)別于目前市面上流行度很高的一些“術”類的書;作者不是在教授爸爸媽媽們應該怎樣怎樣做,而是講授一種理念,讓爸爸媽媽自己悟,畢竟每個家庭不同,每個孩子不同,每個孩子的不同時刻不同;是一本真正用心寫的有用的書。
看完了,這本書理論性很強,看起來有點晦澀,里面的觀點很新,顛覆了傳統(tǒng)的養(yǎng)育模式。內心里非常認可無條件養(yǎng)育,實際做起來可能不容易。
無條件養(yǎng)育(教養(yǎng)類暢銷書,著名教養(yǎng)專家小巫親自翻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真誠推薦) 無條件養(yǎng)育(教養(yǎng)類暢銷書,著名教養(yǎng)專家小巫親自翻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真誠推薦)
價廉物美無條件養(yǎng)育(教養(yǎng)類暢銷書,著名教養(yǎng)專家小巫親自翻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當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時,孩子不聽話弄得家長心力憔悴,相信很多人難免會對孩子心生嫌棄,且倍感無奈。心里很明白,首先父母要改變,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本書看了,讓我內心不那么焦慮和煩躁,學會教育孩子的智慧。
無條件養(yǎng)育,育兒路上有太多太多的選擇和身不由己,無條件養(yǎng)育陪伴著一路走過去。
這本書真的不太好說是什么感覺,但是看完了絕對是有好處的,因為有很多原來我覺得是“好的”方面,但卻有很多的隱患,很有道理。但是看完了我同時又覺得很迷茫,什么樣的養(yǎng)育方式才是好的呢?什么才叫做“無條件養(yǎng)育”呢??看看吧,能稍微全面的認識養(yǎng)育的問題……
這本書真心不錯,第一次購買并認真讀完養(yǎng)育類的書籍。隨著自家孩子越來越大,越想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長成健康優(yōu)秀、有道德、有同情心的人,感謝小巫,感謝作者分享的教育情節(jié)!
經典什么才是真正的無條件養(yǎng)育,無條件的愛是什么?總覺得這些年誤會了“無條件的愛”
不管你是不是贊同無條件養(yǎng)育這個觀點,我覺得你都應該看看這本書。因為就算你要反對,也應該知道你反對的是什么。先弄清楚的你的對手在哪里,然后再出拳。當然,我支持無條件養(yǎng)育,雖然有時候做不到。但是盡力去做。
很好的一本書,給人的啟發(fā)良多,在中國絕大多是父母施行的都是有條件養(yǎng)育啊,想要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很多做法和觀念已經深入骨髓了,但是也要努力去糾正自己的不正確的做法,因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容許我們出錯
原來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科學的,可是看了這本書以后才知道原來自己是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當孩子用害怕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錯了,愛孩子就應該是無條件的,喜歡這本書,雖然其中理論知識很多,但是給了我一個新的教育理念
小巫的書看了很多啦,這本書也一直長草呢,看到很多媽媽推薦就買了,果然就像小巫序言里寫的,這本書很有沖擊力,讓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審視自己平時的言行,怎樣更好的無條件的愛寶寶,目前還在學習中,也需要不斷地看不斷地提醒自己。
這本書看得我非常感動,因為這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前都沒有過的,這種教育理念其實跟我的感覺不謀而合很有共鳴,只是之前看到很多書不是這樣講的,也沒有人正確的詮釋這種無條件養(yǎng)育的概念,所以,這本書堅定了我的教育理念,推薦!
我的理念正如書名——無條件養(yǎng)育,無條件的養(yǎng)育下一代,全身心的付出,只為了后代比我們生存的更好,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最本質的東西。很反感“生養(yǎng)你多么不容易,你就這樣回報我”,不僅害的自己不幸福,更是對孩子造成了無法形容的壓力和心里創(chuàng)傷。
對孩子就是要無條件養(yǎng)育,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僅僅因為是孩子的父母,不是為了回報,更不是為了愛的綁架
看了一章,比較迷茫。買的書太多太多了,導致積累了很多未評價的訂單,也因此失去很多積分的機會,很不公平。所以我統(tǒng)一用這段話作為評價內容,說明這款產品沒問題,至少優(yōu)秀;精彩的書我會不吝贊揚,而比較垃.圾的產品,我也會用心的差評,以提醒其他讀者留意。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才開始看,不過當當的購物體驗讓我滿意
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會說自己愛孩子,但是,至于怎么愛,卻五花八門,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自己的意愿,是我們希望他怎樣做,而不是出于孩子的本來意愿,內心所需。讀了這本書,讓我想了很多,讓我真正明白了無條件養(yǎng)育的內涵,非常好。
挺理論的,這套理論會給大家一個新概念,那就是養(yǎng)育孩子需要的是無條件的養(yǎng)育,能從概念上告訴大家養(yǎng)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先從概念上知道那個方向是正確方向,之后再說怎么能做到。
無條件養(yǎng)育,很誘人,名字,理念。是有很多很徹底很革命的想法。真的能夠無條件地去愛一個人,一個孩子,不容易。不過,也需要注意,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要有清晰的邊界。無條件地愛,但是,也要是有理性的愛。矛盾么,呵呵?不偏不倚謂之什么來著。。。。
非常好的一本書,本來看書名,以為說的道理很淺顯,就是教我們父母全心全意愛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但是看了才知道,內容很深刻。其實我本人就是有條件養(yǎng)育下長大的,造成自己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嚴重影響生活的幸福感,所以在看到書中的一些內容時很有感觸。我支持作者所提倡的無條件養(yǎng)育,也如作者所說,改變可能不那么容易,但是如果做到,對孩子的一生大有好處,也許會世代影響下去。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獲得父母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