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日常護理中,發燒是常見,令家長擔憂,卻又讓家長迷惑該如何治療的,當下,孩子發燒的成因越來越多樣,各種原因都能引起發燒,如果不清楚發燒是什么原因引起,就不能給孩子及時的治療,讓孩子飽受檢查、輸液的痛苦,甚至讓孩子越治療越虛弱,因此,家長能否掌握一些解決孩子發燒的方法尤為重要。
翻開本書,將為您解讀孩子發燒的各種常見類型。
本書首先從分析孩子的生理、病理特點入手,讓家長清楚孩子患上什么樣的發燒不用擔心,患上什么樣的發燒必須去醫院;接下來用五章的內容詳細總結了當下孩子常見的11種發燒類型,給出了、直觀的判斷方法,以及食療方、中成藥方、推拿方、外用方等、便于操作的治療方法,既安全有效,又簡單易懂,非常適合家庭使用。
本書是一本專門教家長如何判斷和調治小兒11種常見發燒類型的書。更是至今為止把孩子發燒的類型、原因和治法講得如此、透徹,讓從未學過中醫的家長也能讀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兒童健康醫學實用寶典。
孩子發燒了,家長真別以為吃點兒退燒藥,打吊針就行,要知道,那種一刀砍的解決方案永遠都不是你寶寶的。“什么樣的發燒不用擔心,什么樣的發燒要找大夫”“孩子發燒,找中醫治還是西醫治”“孩子發燒,什么治法立竿見影”“家長如何讓孩子不發燒”,等等,翻開本書,且看且安心。看完本書,在孩子發燒這件事上,媽媽可以變身為“媽媽醫生”了。
本書脫胎于“中醫育兒在路上”全國公益巡講和政府主辦的“中醫兒童保健知識街鄉行”項目課程,該課程所推廣的中醫育兒知識,已獲得眾多家長一致好評。
高亮,字微明,中醫執業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專業博士。臨床運用經方治療心臟、脾胃疾病,兼治內、外、婦、兒、五官等常見病癥。2012年起,擔任當歸中醫學堂“中醫育兒在路上”主講老師,作為中醫育兒智慧的傳播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播給家長,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
推薦序
愿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保護神(羅大倫)
愿和您一起做有智慧的“中醫媽媽”(當歸同學會會長 姚遙)
良醫不廢外治,外治同于內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林曉峰)
序
讓孩子不發燒的智慧 孩子發燒了,在家長的觀念里,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一瓶點滴下去,很快就能退燒,而用中醫的方法卻可能見效很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臨床上來看,很多發燒的孩子,打過點滴后,燒雖然退了,但卻變得“蔫兒”,或者一停點滴,便又燒了起來,更不用說還有反復打點滴也退不了燒的情況。
事實上,很多中醫療法,特別是中醫外治療法,不僅安全,而且起效也很快,最重要的是,孩子燒退后,不僅不會變“蔫兒”,還不容易反復發燒。這是為什么呢?
1.有多少父母知道孩子的生理、病理特點
在討論孩子發燒的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的生理、病理特點。
孩子的生理特點之一:“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孩子出生之后,臟腑尚未發育,就像小禾苗一樣,剛剛長出了頭,非常“嬌嫩”,一有什么風吹草動,便很容易傷到臟腑。
比如說,孩子穿太多出汗后感受風寒、風熱等邪氣,肺就容易受到損傷,表現為發燒、鼻塞、流涕、咽腫、咳嗽等癥狀。
又比如,給孩子吃得太多,形成食積,他的脾胃就容易受到損傷,從而表現為肚子脹、不愛吃飯(腹脹納呆)、打嗝有腐臭味、胃里泛酸水(噯腐吞酸)及口中有異味等癥狀。
所以,古人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形氣未充”指孩子的形體與臟腑功能并不像成年人那么充實強壯。如果天氣突然變化,或者吃得太多,我們大人尚可以很好地調節適應,但孩子就不一定了,一不注意,就容易生病。
在清代著名的中醫學巨著《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中,記載了孩子的五臟特點,叫作“三不足,兩有余”,即“肺脾腎不足,心肝有余”。
這本書里有一首詩叫《小兒五臟歌》,是這樣寫的:“五臟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腎常虛,心火為熱同肝論,嬌肺遭傷不易愈”。
前面我們說過了,孩子仿佛初春的小草,生長得特別快。為什么?因為其五臟之中,恰好肝是屬木的,就像小草一樣,主生長升發(中醫講陰陽五行,以五行對應五臟)。想一想,經過十月懷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好比草籽蓄積了一整個冬天的能量變成小草,又借助春天大自然欣欣向榮、旺盛的生命力快速生長。這種旺盛的生長之氣,主要歸功于肝。同樣,如若生長力太過旺盛而致亢盛有余,也應當責之于肝。所以我們說,孩子“五臟之中肝有余”。
什么是“脾常不足”?
作為孩子來說,他的脾胃運化功能還不健全,如果父母沒有控制好孩子的飲食,就容易讓他“奶積”或“食積”,而“奶積”或“食積”,恰恰是誘發孩子感冒,或導致感冒加重,或使孩子反復感冒的重要原因。
還是那句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對孩子來講,節制飲食,本身就是祛病良方。
說到給孩子節制飲食,有的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會不會營養不良啊?
事實上,在喂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應該擔心的問題不應當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
我們平時給孩子吃的食物,只有孩子能夠運化吸收的,才叫營養,如果不能運化吸收,形成“奶積”或“食積”,那就是生病的禍根。這個問題在下文會展開來講,請家長們注意。
中醫認為,五臟與五行、陰陽是相對的,腎屬水、屬陰,心屬火、屬陽。孩子出生之后,腎精(陰)雖然充足,但因孩子生長發育(陽)迅速,相比之下,就會形成“陽有余而陰不足”的狀態。具體表現就是孩子的骨骼比較柔軟,第二性征也未出現,卻經常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小便黃赤等心火旺盛的癥狀。
什么是“嬌肺遭傷不易愈”?
這是《小兒五臟歌》中涉及孩子發燒最重要的一句話。
中醫認為,“肺為嬌臟”,嬌,就是嬌嫩、容易受傷的意思。孩子的臟腑本來就嬌嫩,所以,肺作為本就嬌嫩的臟腑中最為嬌嫩的一個,在感受風寒、風熱等邪氣后,感冒就更不容易痊愈了。
孩子的生理特點之二:“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我們知道,初春時節,小草、小禾苗剛生長出來,長得特別快,今天見它是這樣,明天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其實,孩子也是這樣。
唐代兒科專著《顱囟經》中提出,孩子是“純陽”之體,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就像“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
可能大家都看過日出,不管是在海邊、草原上,還是在山上,日出都是非常快的。五分鐘之前,太陽還沒有露頭,但沒一會兒,它就爬起來、升上去了,這就是所謂的“蒸蒸日上”——“旭日之初升”。
至于“草木之方萌”,“萌”,就是春天小草剛長出來的狀態。小草剛長出來,你今天見它才露個尖尖角,明天見它就長到3厘米高了,再過兩天,可能就有半尺了,是謂“欣欣向榮”。
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就和初升的旭日、方萌的小草一樣,“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這是孩子的第二個生理特點。
孩子的病理特點之一:“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因為孩子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點,所以一旦生病,就容易表現出“發病容易、傳變迅速”的病理特點。(編者注:傳變,中醫學中指病邪或病變的傳移、演變,最早見于《黃帝內經》。)
古人云:“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兒科疾病,其難治也如此。然而,我的學生高亮卻對中醫兒科熱愛有加,并刻苦鉆研,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如今,高亮把他臨床上對小兒發燒的經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總結成書,相信能對廣大家長有所幫助。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 陳明
認識高亮緣于一次采訪,由此結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醫緣。
有一年冬天,咳嗽總是不好,給高亮打電話,問診之后,他建議我吃橘紅丸,果真有效,咳不停成了咳立停。
不要說是我和高亮兄弟情深,就連我介紹去就診的同事孩子,他都免收出診費。診費是他自己的收入,讓我感動不已,這也太高風亮節了,真不愧是高亮。不少同事成了他的微友,經常為他點贊,為他診治的一個個病例擊掌叫好。
高亮者,微明也。作為一個醫者,在坐診之余,他總結說,“節衣、縮食,像農村娃一樣養,感冒的發燒的機率會降低50%。”同時,他還飛赴全國多個省市,向孩子家長傳播“民兵媽媽”的理念,讓孩子們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他把高調做事和低調做人,融匯在防病和治病之中,結合在他的仁心仁術之中。 微明者,高亮也。他立志“傳承祖國醫學,傳播中醫文化,讓更多人了解中醫,接受中醫,并切實受惠于中醫。”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愿有更多的像高亮一樣的年輕醫生,致力于中醫岐黃之術,讓杏林早日回春。
人民日報中醫評論員 王君平
兒子從1歲起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年年秋冬更替季節便開始頻繁發作,抗生素、霧化、激素,幾年下來都是治標不治本,而每次用藥所帶來的副作用都讓我心疼不已。
偶然的機會在微博上關注了高亮大夫 的微博@微明,他在文字中所表達出的真誠或是文字背后透露出的溫暖觸動了我,讓我對這位年輕的中醫博士產生了莫名的信任,并終決定帶著兒子從杭州到北京當面求醫。
初診時,聽到高大夫對病情的詳細分析和對治療方案的耐心解釋,看到他對孩子溫暖的笑容,我知道這一趟值了。那次,高大夫給卡卡開了七貼藥,并給我留了微信號,告訴我藥吃完可以通過微信改方,隔一段時間如果治療需要,再讓我們去當面就診。
2013年初冬的24小時,我孩子感冒誘使哮喘復發,晚上開始劇烈咳喘并發燒。看著孩子咳得滿臉通紅,喘得無法平躺,我心如刀絞。夜已深,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高大夫發了微信,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沒想到,他很快就回復了,讓我試試小兒推拿,并告訴我幾個推拿穴位和方法。
我按照他的指點做推拿,到了凌晨,孩子的燒退了下去,但咳喘沒有明顯好轉。第二天一早,正準備送醫院,我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接起來聽到電話那頭說,“你好,我是高亮……”。那一刻,我揪了一晚上那沒著沒落的心瞬間有了依靠,那是怎樣的一種溫暖和感激啊!
高大夫詳細詢問了狀況,然后讓我拍下孩子的舌像發給他。收到后他很快就回復了一個經方,一帖藥煎服兩次之后,當晚孩子咳喘明顯好轉,一夜安睡。三帖藥之后,幾近痊愈。
整個治療持續了大約五六個月,中間當面診治過三次,期間雖然有過哮喘急性發作、也有過病情起起落落,但是孩子的臉色慢慢變得紅潤,慢性咳嗽的間隔也越來越長,終于有24小時他告訴我,可以停藥了。那一刻的心情,無法簡單地用激動來形容。
現在,孩子已脫離治療已經一年多了,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健,過去這個冬天,患感冒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不小心凍著了,用高大夫教的治療感冒的方法,很快也就痊愈了。作為一位媽媽,沒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真誠地感謝高大夫,由衷慶幸能遇上如此仁心仁術的中醫,也祝福他,更希望他的醫德醫術和所傳播的中醫文化能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卡卡媽媽(杭州)
一歲的小寶寶發燒,新手媽媽是揪心的。就在兩年前那樣一個夜里,我向好友求助,他向我推薦了在中醫兒科方面頗有建樹的高亮博士。心急火燎、將信將疑的我在專科醫院急診與年輕的高博士之間,選擇了髙博士。
素昧平生的高博士在電話中言簡意賅地教我給悠悠推拿,直到半夜一點。直到孩子燒退。我跟好友說,高博士真神。
后來,只要孩子有不舒服,我就按高博士指導的方法推拿,連稚聲稚氣的女兒都知道了“平肝清肺”、“清天河水”等穴位。
更多的時候,是直接去找高博士,他話不多,但總是一如既往、心平氣和地給不安分甚或哭鬧中的孩子望聞問切。他用藥不多、便宜,且會照顧到孩子的口感,藥不會太苦但單每次兩三劑就會很有效,還會深入淺出指點該如何建立幼兒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這大概就是大道至簡吧。
后接觸多些了,還知道高博士不僅是不斷精進、勤勉鉆研的醫生,還是孝順的兒子、重情義的兄弟,更是熱愛生活、心地善良、待人真誠的陽光男孩。我想,正是如此的品德,才成就了青年有為的高博士的高強醫術吧。
很幸運那天晚上選擇了高博士。現在,女兒偶爾也還會生病發燒,同事們都驚呼“39度還不去醫院?!”我可以比較從容地對自己說:“不慌,有高博士呢……”
悠悠媽媽
和高亮大夫的認識極為偶然,去年夏天,我去當歸中醫學堂作客,當時正值心悸發作,恰好高大夫也在,于是我就讓他幫我看了一下。當時有兩得:其一,一直尋醫不得解的問題終于得解;其二,高大夫的良方讓困擾我很長時間的心悸病癥得愈。后來,我又因為一些突發的病痛找過高大夫,每次都藥到病除。一直以為只有西藥見效神速,未曾想,中醫也可以立竿見影。
今年春節,一歲半的兒子突發高燒將近40℃,我用物理降溫和高大夫常用的小柴胡顆粒退燒后,仍反復發燒。不得已,我電話求助遠在內蒙過年的高大夫,他仔細詢問了孩子的情況,并參照我發送的舌像,診斷為:濕溫發熱,邪入少陽。上午9:47分開方,中午去抓藥回來熬,12點服藥80毫升,下午14:16退燒。
總結下來,高亮大夫診病特點如下:辨證細致,用藥謹慎,目標精準,藥到病除。不知不覺,我和孩子已成為高大夫的鐵桿粉絲,高大夫也成了我們治已病和治未病保健醫。
新華網健康頻道總編 馬寧蔚
不到5歲的兒子已經知道清天河水有助退燒,咳嗽少不了揉小橫紋,面對冷飲會咽著口水拒絕,肉吃多了會申請吃個山楂丸……這些小知識都得益于他的朋友暨偶像——高亮大夫。
高大夫是個醫術了得、溫和耐心的大夫,幾劑湯藥,揉幾個穴位,蔫蔫的小病號就活蹦亂跳了。對兒子來說,整個治病的過程就是拜訪朋友,和朋友聊天的過程。在他心中,已經萌生做像高亮叔叔這樣的中醫的念頭。謝謝高大夫,也謝謝中醫。
小小貓媽媽
2012年,我女兒妞妞剛上幼兒園,以前極少生病的她,上幼兒園半年卻經常在生病,孩子和我都飽受排長隊看病、吃消炎藥、輸液之苦,而且常常是等待半天終于看上病之后,卻沒有人告訴我孩子病情到底是什么情況,只是一味地服藥或輸液,心里每每都是不安,孩子小臉也由紅潤轉為蠟黃。我在左思右想之后,決定要帶孩子去看中醫,卻不知道去哪兒找到一位醫術精湛并且對待病人耐心負責的大夫。
初識高亮大夫是在孩子幼兒園的一次講座上,當時,恰逢幼兒園邀請高大夫給家長們普及幼兒發燒感冒的中醫治療方法與預防保健理念。講座上,高大夫的觀點博得了很多家長的贊同,而我更是深感收益。從此,我開始帶著女兒追隨高大夫看病一年多,直到孩子的臉色逐漸從蠟黃恢復紅潤。
高大夫是一個十分細心、耐心的人,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病人及家屬體貼入微,他對中醫的那種熱愛、鉆研與發揚傳承的精神常常讓我感動。或許因為西醫看病的不愉快經歷,女兒在初幾次看病時十分抵觸,高大夫每次都耐心地安撫女兒情緒,認真聽我細述女兒的情況,從望聞問切各方面詳細了解女兒的狀態,認真琢磨每一味藥的成分,和我說明女兒病情原因,并教會我幾種常用的小兒推拿方法,以便輔助治療和日常保健。后來,每次去看病,孩子都是高高興興的,和高大夫說說笑笑,十分喜歡高大夫。
還記得初幾次孩子生病發燒,當時不是高大夫的出診日期,我著急就找通過門診輾轉要到了高大夫的電話,情急之下也顧不上是否合適,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給高大夫發了短信,說明女兒的情況。高大夫看到短信后時間給我打了電話,仔細問明了孩子的情況,并給予了一定指導,使得孩子的病情得到及時緩解,直到他出門診。
如此種種,很多的經歷與感受不能一一細述。很感激在孩子經歷呼吸道成長期遇到了高大夫,使我的孩子沒有再如其他孩子那樣,飽受消炎藥和輸液之苦。如今,妞妞已經很少生病了,身體健康,常常會和我說很想念高大夫。每每看到有家長要帶著生病的孩子去輸液,我都會建議他們的去看中醫。
妞妞媽媽
與高亮大夫結識頗有淵源。由于孩子脾胃不好,容易生病,我四處求醫已有一段時間,但是效果皆不太理想。于是,我托請一位跑口中醫的記者,讓她給我介紹個“中醫大拿”來搭救,誰知她猶豫許久之后,給了我一個年輕大夫的聯系方式。
說實話,對于同事的推薦,剛開始我還是有些顧慮的,這么年輕的中醫大夫,能行嗎?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還是去了。初次見面,發現高大夫有異于年齡的成熟,無論是醫術還是氣場。他語言通俗易懂,望聞問切得心應手,關鍵的是還很有耐心。孩子開始有些認生不配合,高大夫并沒有著急看診,而是先拿了點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慢慢放松、慢慢配合。
經過半個月的調理,孩子的脾胃情況也大為好轉。更難能可貴的是,此后,有時有問題在微信上向高大夫請教,他都認真予以回答,從不計報酬。
士謙媽媽
2014年11月初,女兒開始被咳嗽困擾,這一咳就是近兩個月,常常是夜咳劇烈,無法安睡。跑醫院數回,診斷為普通呼吸道感染,但怎么吃藥都斷不了根。
臨近2015年新年,我找到高亮博士,高博士看完開了四天藥再配合推拿,就讓奇跡出現在新年的天,女兒真的不咳了!
謝謝高博士讓我見證了中醫的神奇,讓我變成了一個中醫的擁護者。現在女兒出現小問題,在高博士的幫助下,也總能很快解決。高博士是我女兒的貴人,更是媽媽們的福音,感謝您!
月寧媽媽
次見到微明兄,他是當歸中醫學堂“中醫育兒在路上”全國公益講座的老師。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他以小兒感冒為例,從醫院看病難講到在家就可治感冒,從正確看待感冒發燒講到如何對癥治療。兩百多中醫粉們,很多人次知道了如何區分風寒,風熱和積食感冒,知道了如何選藥服藥,更知道了如何正確面對孩子感冒而不焦慮。他在臺上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我們在臺下時而會意一笑若有所得,時而捶胸頓首恍然大悟。這時的微明兄,在我眼里,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在讀博士,青年才俊。
講課結束后,微明要從上海去昆山參加同學的婚禮,問有無順風車可乘,我自告奮勇開車送他,更想趁機與他多聊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中醫現狀到產業發展,我們相談甚歡。下車時,他說送我一本書:《推拿三字經》。幾年后,他告訴我,當時看我開車專程送他,他不知怎么謝我,只有把隨身帶的重要的講座參考書送給了我。這時的微明兄,在我眼里,率真有情,別人對他一點好,他恨不得拿出全部來感謝。
上一次見微明兄,是2014年冬。我頭部左半側疼痛不已,夜不能寐,正好在北京,他給我看病,望聞問切,七付藥搞定。和他聊天,他說正在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工具,更好地推動中醫發展,造福百姓。聽他的想法,大家不謀而合,相互鼓勵著要一起去集聚更多力量來實現這個藍圖。這時的微明兄,在我眼里,為病患,為中醫,忘我投入,已有大將之風。
為微明兄的新書寫下這些文字,目的是感恩,感恩中醫讓我有緣結識這位好兄弟,感恩中醫讓我有緣改變自己的生活。
后啰嗦一句,這樣好的中醫,這樣好的朋友,他寫的書,你值得擁有!他這個朋友,你值得交!
奮斗在金融圈的中醫粉 范志鵬
之前因手指骨疼麻而求醫,在醫院做了詳細的系列檢測卻不能確診。偶然看到高亮大夫的微博,便慕名找到
看起來還是有點用。
物流很快,封面很贊,內容也很實際,簡單易學,值得收藏。
還沒有看,先看羅博士的,在看看這本,這本講推拿的比較多
看介紹就知道是非常詳細實用的內容。剛買回來,翻了一下,書中有大量的圖片,應該很易操作。
灰常實用。建議家有孩子的父母人手一本,不斷研讀!
書的內容不錯,適合有小朋友的家長們看。書的包裝,印刷不錯。送貨速度也很快。
封面很精致,粉色也很清新溫暖。書里的內容也很實在,病癥描述很詳細,調理方法也給出了多種方法,都是很好學習操作的。
封面很粉嫩,孩子非常喜歡。書中的圖片位置清楚,按摩方法和方向標示的非常詳細,很容易學習。大贊!!
高亮是當歸的主治大夫,之前在他那兒給孩子檢查過身體,是個很認真、很細心的大夫。這次他出書了,一定要支持。
這本非常實用,讓我能夠隨時給孩子調理,知道孩子的狀態,省去跑醫院的折騰。
書的文字介紹得簡單而全面,提供的方法實用而有效,值得每一位愛孩子的家長看一看!
非常實用的一本書。老婆用著說很好用。也改變了我的觀念。
喜歡里面的調理方。用里面的方子給孩子調理,既不傷身體,又有很好的效果。方法簡單易學,平時多給孩子按按、推推,增強免疫力。
姐姐家的孩子特別容易發燒,朋友推薦買了這本書,書里的方法介紹地特別詳細,而且簡明扼要。
在微信中看到高亮老師關于孩子發燒的11條退燒方法,感覺講得非常好,實用,趕緊買了這本書,一本好書。
書已經看過,覺得很好,非常實用,按照書中的方法照顧寶寶,很有效。非常感謝作者。這次是為朋友買的,她家也有小孩子,常常為孩子感冒焦慮,這本書會幫助她解決照顧寶寶的難題。
看了一下目錄原來發燒還分這么種情況,以后慢慢細看學習。
剛剛開始讀,關注的當歸中醫學堂微信,感覺是媽媽們的好幫手。寶貝剛兩個月,提前學習。一會關注一下高博士的微博,希望以后有事可以咨詢他。一直相信中醫,自己平時不舒服就是自我治療,按穴位。沒吃過藥。
這本書太實用了,孩子發燒能判斷出原因,有針對性的處理,不用吃藥推拿就好了。非常棒,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把孩子發燒的問題分析的很細致,也給出了很多指導意見,就是關于推拿的部分,很之前看過的書有些是相反的,非常糾結,不知道要怎么做了。
有時候孩子一發熱,又不想總給她吃退燒藥,吃太多藥對身體有很多副作用。可是孩子一發熱,燒就不用退,每次都急死了。喜歡這本書,里面的方法都很好,天然無害,不用擔心孩子的抵抗力下降。
孩子發燒其實反映的問題挺多的,看完這本書,學到了很多醫學知識,也更清楚地了解了孩子為什么發燒,對癥下藥!
孩子發燒怎么辦初幾次孩子生病發燒,當時不是高大夫的出診日期,我著B急T就找通過門診輾轉要到了
書中詳細介紹了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燒,風寒、風熱、積食、受驚等等,非常詳細,給出的解決方法也是推拿、按摩等,簡單易學。孩子一有點風吹草動,發熱咳嗽,家長都能對癥調理,高效實用。
很多孩子都特別容易發燒,作為家長,尤其是年輕的家長總是容易手忙腳亂,有了這本書,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發燒的問題了。
孩子特別容易發燒,一生病基本都發燒,一發燒怕燒壞腦子,各種上火各種急,有了這本書就不用急了。
看書名就知道這本書很實在,孩子發燒怎么辦,這句問出了眾多家長的心里話。小孩子最容易感冒發燒了,每次一發熱都急死我們了。這本書給出了多種方法,好好學習一下,下次試試。當然,真的不希望孩子不生病。
做父母的經常會遇到孩子發燒的問題,每次去醫院,孩子受罪特別心疼,自從看了這本書后,更深刻地了解了發燒這件事情,也能從根源開始呵護孩子,使他們少發燒、不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