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凝聚了一個有著三十余年審判經驗的博學法官的裁判方法、思維與技能,是一本鍛煉法律人思維的指導書。作者精選了自己曾親自辦理的12個典型案例,展現法官審理案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途徑方法及適用法律的過程。既有真實斷案推理過程的坦陳,又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人民法院胡云騰大法官等傾力推薦,高度評價:真實呈現司法審判的過程,淬煉博學法官三十余年的審裁判方法與裁判經驗。
全國首屆審判業務專家、人民法院原審判長蔡小雪的傾囊相授:通過其親自辦理的12個典型案件,多方位展示具體案件中"法官如何思考"和"法官如何裁判"。
蔡小雪 ,男,1954年2月出生,一級高級法官,較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第三合議庭原審判長、首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2010年被評為全國法官,2014年5月退休。國家法官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遼寧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兼職研究員。1979年9月考入安徽大學法律系,1983年7月大學畢業獲法學法士學位。1983年8月至1987年6月在鐵路運輸高級法院工作,先后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1987年6月至今在較高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行政審判庭助理審判員、審判員、第三合議庭審判長。參加較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等有關行政訴訟重要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專著有《行政審判中的合法性審查》、《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行政訴訟證據規則及適用》;合著有《具體行政行為釋論及合法性審查100例》、《國家賠償法釋義與講座》、《中國行政訴訟法教程》、《中國行政訴訟制度的完善》、《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培訓教材實務卷行政審判篇》、《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實務指引》、《國家賠償法條文釋義與專題講座》、《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行政訴訟實務指引》、《房屋征收案件審理指引》;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等刊物上100余篇。
“蹊蹺”的背后
——香港K飯店有限公司訴咸陽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記行為案
根據以往審理案件的經驗,筆者感覺這些蹊蹺問題的后面,申訴人肯定有意向法庭隱瞞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與影響裁判的事實有著緊密聯系,如果忽略它,有可能作出錯誤的裁判,有損司法的公正。只有查清這些蹊蹺背后的問題,才能找到隱藏的原因,避免作出錯誤的裁判。正因為該案存在三個蹊蹺的問題,合議庭決定到當地閱卷,并組織當事人進行聽證。
隱藏的爭議
——周某等11人訴榆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變更登記案
法官在辦案時,發現行政、民事爭議同時存在的,盡可能摸清原告的真實意圖,查清其中隱藏的爭議。法官不要跟著原告及其人的思路走,而是要緊緊圍繞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對與合法性審查無關的民事爭議問題,一般不宜表態。若原告堅持不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在各方當事人愿意接受調解的情況下,可以就民事糾紛進行調解。調解達不成協議的,應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作出判決,同時釋明民事爭議應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疑團的辨析
——小里坊組、劉某等四人訴宜春市袁州區政府山林確權申訴案
因時間久遠以及歷史原因,導致情況變遷、證據滅失、原告、被告及第三人均無法收集到相關證據。人民法院在對此類案件事實認定時,應當適用優勢證據的標準進行確認;在適用法律、法規上,應結合當時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和本著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生產和發展、有利于促進團結的方向,進行綜合判斷。只要原則上符合的,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利益的平衡
——白露村第二村民小組訴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政府土地確權申訴案
法院在審理土地確權案件中,往往因歷史的原因,導致很多證據已經滅失,案件的各方當事人都難以提供證明自己主張事實的證據。此類案件采取優勢證明的標準,確定案件事實。因此,難免與事實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故處理時采取“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解決這類案件要對各方當事人的利益進行平衡,不僅要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還要對涉案的相關處理決定、判決一并進行考慮,確定各方當事人的利益不發生大的偏差。
行民交叉案件的處理
——C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行政登記申訴案
在行政與民事交叉案件中,民事爭議事實是行政案件的基礎事實的,可先進行民事訴訟,中止行政訴訟;當事人請求一并審理的,可以一并審理。當事人堅持只提起行政訴訟,不提起民事訴訟,經審查,涉及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的民事事實中沒有證據證明存在法律禁止行為的,可以推定他們之間已形成的民事事實成立。
受傷職工的權益保護
——劉某訴米泉市勞動人事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抗訴案
根據我國《憲法》第45條、《勞動法》第1條及有關工傷保險的法律規范規定,在處理工傷保險問題中,突出了對職工權利的保護,偏重職工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義務。可以說,有關工傷保險的立法是以職工為權利本位,以用人單位為義務本位。因此,在有關工傷保險法律規范中規定“應當認定工傷”不明確的,應當從寬適用。在對有關規定中的“工作原因”存在縮小解釋與擴張解釋都有一定道理時,適用擴張解釋更符合我國憲法的基本精神。
細節與真相
——公某訴吉林市煙草專賣局登記保存行為并附帶行政賠償抗訴案
在行政案件中,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往往真偽難辨或關鍵情節缺乏相應的證據,使法官對案件事實難以認定。為了接近案件事實的真相,法官在庭審、聽證或詢問中,對雙方當事人敘述矛盾的事實或提供相反證據的,應向各方當事人或者證人進行詳細詢問,詢問中要特別注意細節,從他們各自敘述中,找到哪些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哪些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去偽存真,使法官認定的事實更接近真相。
心結的解
善于講述案例法治故事
2017年的春天時節,蔡小雪法官在飽覽了南美大陸的空曠風景之后,有24小時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說他的新著《審判業務專家是怎樣煉成的》就要出版了,要我為他寫幾句話助興。我沒有客氣就答應了,因為我與小雪法官有不少鏈接。
一是鄉校之情。我與小雪法官年齡相仿,我們都是1979年從安徽農村考上大學,他上了當時令人羨慕的安徽大學法律系,我的考分雖然比他多幾十分,上的卻是安徽師范大學政教系。在古時候,同期考上的學生稱作"同年",不過同年的我們卻無緣相識。1986年我從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畢業到安徽大學法律系任教后,系里的老師和同事有時會提到小雪法官及其高祖沈家本先生,加上我當時想當然地以為他是一位美女校友,所以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也就產生了找機會見一見面的想法。
二是同事之誼。2002年我從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調到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工作后,與小雪法官成了同事,此時才知道他是男人,見面之后發現他不僅是男人,而且是一個很粗獷的男人!不過令我高興的是,小雪法官原來也是搞刑事審判的,后來由于人民法院要開拓行政審判業務,他才轉身去當了行政審判法官,從此便矢志不渝、卓然有成。他是較高人民法院最早從事行政審判的幾名法官之一,也是較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的開拓者之一,曾經被評為全國法官和較高人民法院首批審判業務專家,退休前被評為一級高級法官,為我國行政審判的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要說的是,小雪法官曾經在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待過一段時間,可以說是經過研究室培養的專家型法官。我在較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待了十多年,對在研究室工作過的同事都格外關注,為他們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三是學術之友。我和小雪法官都有工作之余搞點學術研究的愛好,尤其都比較重視對案例的分析研究。我至今還記得2004年我兼任較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時,開始主編《人民法院案例選》這本系列出版物,當時民事案例的編審是著名的楊洪奎法官,刑事案例的編審是年近90歲的張慜法官,而行政案例的編審就是風華正茂的蔡小雪法官。小雪法官雖然沒有行政職務,但其對行政訴訟法學的學養和對行政案例的精深研究則為理論界和實務界所公認。一個行政案例有無指導價值,經他一審就可以識別。這也說明在十多年前,他在行政審判理論和實務方面就具有豐富經驗和精深造詣。
正因為小雪法官是一位對審判和案例情有獨鐘的法官,與我又有諸多鏈接,所以2015年第二巡回法庭成立后,面對海量的行政訴訟案件且只有一名主審法官辦理的嚴峻現實,我們便產生了聘請已經享受美好退休生活的小雪法官來二巡幫助辦案的想法。小雪法官在做好夫人的思想工作后,放下身段來到第二巡回法庭直接辦理案件,他為巡回法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直接參與行政審判團隊巡回辦案,二是經常列席法庭的主審法官會議發表司法見解,三是到巡回區有關法院和高校傳播司法經驗,四是帶領年輕人增長司法能力水平,五是總結行政審判經驗,反芻當年審過的案例。人雖然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了,但仍在江湖行走。正是巡回法庭事業,既使他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又走到了人生的第二個收獲季節。
呈現給各位讀者的這本案例研究心得,就是小雪法官對近年來自己承辦的12個典型行政案例進行加工、整理、提煉而形成的司法智慧。他通過回顧、總結和解析這些案例的辦案過程、辦案心得和辦案結果,從不同側面向我們展示了法官如何辦理案件、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認定事實、如何適用法律以及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等至關重要的問題,總結出了許多富有啟發的辦案思路和辦案經驗。
"'蹊蹺'的背后"通過香港K飯店有限公司訴咸陽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記行為案的分析,對法官如何發現隱藏在案件背后的事實,進而發現當事人爭議的真正原因,提供了思路。法官要成功化解爭議,首先要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只有了解當事人雙方爭議背后的真實原因,才有可能客觀、公正地處理好爭議,避免做出錯誤判斷。
"隱藏的爭議"關注到民行交叉案件的處理規則。民行交叉案件審理是當前行政審判的一個難點。一些法官錯誤解讀民行交叉案件審理規則,要么一律排斥民事問題的審查,要么不分青紅皂白,將民事糾紛統統納入行政案件的審理范圍。蔡小雪法官通過對周某等11人訴榆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變更登記案的分析,告誡各位法官,在當事人未對民事糾紛申請一并審理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只能緊緊圍繞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開展審理活動,對于與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無關聯的民事糾紛,不宜審查表態,要嚴守行政審判的職責權限。
"利益的平衡"則從白露村第二村民小組訴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政府土地確權申訴案件的審理,總結出對歷史遺留案件事實的認定規則。在各方證據都不充分、案件事實難以認定的情況下,法官應當根據舉證責任、證明標準,結合利益平衡原則,實事求是地做出客觀、公正的認定。
"受傷職工的權益保護"結合劉某訴米泉市勞動人事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抗訴案,對社會保障類案件審理中,堅持對勞動者一方合法權益的傾斜性保護原則做出闡釋。
"細節與真相"揭示了在行政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要注重從細微處著眼,發現當事人陳述事實的虛假之處。在審理公某訴吉林市煙草專賣局登記保存行為并附帶行政賠償抗訴案中,作者通過對庭審中詢問房屋面積與當事人陳述房屋中存放煙草的數據對比,生動再現以細節辨真偽規則的要義。
"心結的解開"通過對鐘某訴海南省工商局行政處罰決定案的分析,揭示了法官運用社會心理學,解開當事人心結,化干戈為玉帛,從而實質化解爭議的重要作用。
"因起名引起的立法解釋"則再現了"北雁云依"訴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區分局燕山派出所戶籍行政登記請示案的爭議過程。"北雁云依"案主要是一個法律適用問題。通過對這個著名案例的剖析,讓讀者對諸如"公序良俗"之類的模糊法律概念應當如何理解和適用,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
總之,這是一本以案說法的案例之書,作者通過講案例故事,揭示了許多行政審判的理論和道理;這是一本凝結法官審判心得的經驗之書,從中可以見識法官在審判行政案件時如何運用司法智慧;這是一本闡述裁判技巧的方法之書, 不乏對執法辦案有重要價值的高招兒或技巧;這也是一本暢敘法官追求法治進步的情懷之書,從中可以看出一位博學法官對司法公正的追求,對保障行政訴訟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追求,對支持和規范政府依法行政的追求,以及對國家行政法治發展進步的追求,等等。小雪法官以案說法,現身說法,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也為我們講述了12個精彩的案例故事,他所闡述的法理、學理、情理和常理等,不僅是他個人的司法感悟,也是辦理這些案件的法官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因而對于教法、學法、用法和對法律有興趣的同志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連我這個行政審判的外行,也從中獲得了很多有益的啟迪,故很樂意向大家推薦。
是為序。
胡云騰(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第二巡回法庭庭長,二級大法官)
這是一本凝結法官審判心得的經驗之書,從中可以見識法官在審判案件時如何運用司法智慧;這是一本闡述裁判技巧的方法之書, 不乏對執法辦案有重要價值的高招或技巧。
甘文(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
這不是一本說教的書,而是一本匯集大量典型案例并進行深刻分析的專業學術著作。我相信,系統地研讀和運用好這本著作,對大學教授、律師、法學院學生都大有裨益。
吳偕林(上海市法制局局長)
審判業務專家是怎樣煉成的?這是每一個有志于成為審判業務專家的年輕法官夢想之問。羅馬城不是24小時建成的,把一段精彩的審判業務專家之旅寫成一本著作,但又不是煌煌人生大傳,也不是居高臨下的經驗之談,而是沉潛于采擷的12個鮮活審判個案,讓矛盾沖突躍然于紙上,讓法官思考闡發于幽微,讓審判業務專家的成長之路言于未言,欣然會心。這是我所見到的本。唯取之于小,方見識之廣;唯取之于例,方見悟之真;唯取之于實,方見喻之信。法律的信仰、社會閱歷的積淀、審判專業的邃密、公正人文的秉持,當然,還有將別人喝咖啡、逛商場、游玩的時間都用在學習與研究上的勤奮自覺,也許是成長成功的不二法門,真實地告訴我們,如果這樣,你也可以。
侯丹華(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副院長)
這是一本案例精選,更是一本鍛煉法律人思維的指導書。他的著作中所分享的法律思維、理論方法和個案權衡,讓我們體會到一位法官置身辦案全程的心路歷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基層司法審判內部觀察的法律世界。本書更是凝結了他多年來潛心研究積累的成果,擺脫了生硬的說理,結合鮮活的案例,寓法理于情境之中。這本書告訴你如何破解撲朔迷離的思維壁壘來清晰判斷案件事實和解讀詮釋法律規定,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名擁有成熟法律思維能力的法律人。專家的煉成不僅在于知識的積累,更在于知識運用的方法。
王雪梅(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內容很一般般,分析不是很透徹
包裝很好 希望自己趕緊學起來 加油
推薦購買!
非常透徹的見解,如醍醐灌頂!
非常好的東西支持當當
自己選的,相信會有收獲。
給單位圖書館買的書,質量還挺不錯。
實用性強!
很好的書籍,值得購買,但是評論字數要求太不好了。
好書,推薦看
不錯正版。
不錯不錯不錯
很好,給人帶來愉悅心情,內容涵蓋面很廣,文筆不錯!專業性強,思維能力強,棒極了!
聽過蔡老師的講課,知識淵博,每個案例都是辦案的生動再展示,不僅有知識,而且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