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潮》的開篇章節中,作者蔣夢麟寫道:
“我所寫下的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記錄了我心目中不可磨滅的景象,這些景象歷歷如繪地浮現在我的腦際,一如隔昨才發生的經歷。在急遽遞嬗的歷史中,我自覺只是時代巨輪上一顆小輪齒而已。”
童年生活、參加科舉、留學美國、回國任職,北京大學的學生運動是怎么回事?民國初年的風云變幻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著名的西南聯大有什么前世今生?蔣夢麟以學者的冷靜、赤子的熱情,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記錄長達數十年的中國近代史。
本書在五十年代初版后,引發驚人熱潮,成為青年學生人手一冊的“人生教科書”。
北大歷史上功勛卓著的老校長,蔡元培的思想為他繼承,因為他發揚光大。蔣夢麟讓北大成為“北大”;
親身經歷的歷史變幻,每一句都包含深情,可聞可感,讀來津津有味,絕無傳統歷史書的枯燥之感;
文字內容根據臺灣魯南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版精心編校而成,保障文字原汁原味;
全新的裝幀設計和內文排版,契合文字的內容和節奏,塑造紙質書閱讀的不可取代之地位。
蔣夢麟(1886-1964)
原名夢熊,字兆賢,號孟鄰,浙江余姚人。
曾參加科舉考試,后赴美留學,
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獲博士學位。
曾任國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
也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病逝于臺北。
前言:邊城昆明
及時部:滿清末年——西風東漸、鄉村生活,童年教育,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二部:留美時期——負笈西行,美國華埠,紐約生活
第三部:民國初年——軍閥割據,知識分子的覺醒,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
第四部:國家統一——憲政的試驗,中山先生之逝世,國民黨之出掌政權
第五部:中國生活面面觀——陋規制度,迷人的北京,杭州、南京、上海、北京
第六部:抗戰時期——東北與朝鮮,戰云密布,日軍入侵前夕之越南與緬甸,大學逃難
第七部: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中國與日本-談敵我之短長,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
北京大學與學生運動
蔡校長和胡適之他們料得不錯,學生們在“五四”勝利之后,果然為成功之酒陶醉了。這不是蔡校長等的力量,或者國內的任何力量所能阻止的,因為不滿的情緒已經在中國的政治、社會和知識的土壤上長得根深蒂固。學校里的學生竟然取代了學校當局聘請或解聘教員的權力。如果所求不遂,他們就罷課鬧事。教員如果考試嚴格或者贊成嚴格一點的紀律,學生就馬上罷課反對他們。他們要求學校津貼春假中的旅行費用,要求津貼學生活動的經費,要求免費發給講義。總之,他們向學校予取予求,但是從來不考慮對學校的義務。他們沉醉于權力,自私到極點。有人一提到“校規”他們就會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齒,隨時預備揍人。
有一次,北大的評議會通過一項辦法,規定學生必須繳講義費。這可威脅到他們的荷包了。數百學生馬上集合示威,反對此項規定。蔡校長趕到現場,告訴他們,必須服從學校規則。學生們卻把他的話當耳邊風。群眾涌進教室和辦公室,要找主張這條“可惡的”規定的人算賬。蔡校長告訴他們,講義費的規定應由他單獨負責。
“你們這班懦夫!”他很氣憤地喊道,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兩只拳頭不斷在空中搖晃。“有膽的就請站出來與我決斗。如果你們哪一個敢碰一碰教員,我就揍他。”
群眾在他面前圍了個半圓形。蔡校長向他們逼近幾步,他們就往后退幾步,始終保持著相當的距離。這位平常馴如綿羊、靜如處子的學者,忽然之間變為正義之獅了。
群眾漸漸散去,他也回到了辦公室。門外仍舊聚著五十名左右的學生,要求取消講義費的規定。走廊上擠滿了好奇的圍觀者。事情成了僵局。后來教務長顧孟余先生答應考慮延期收費,才算把事情解決。所謂延期,自然是無限延擱。這就是當時全國所知的北大講義風潮。
作者自序
《西潮》這本書里每一片段都含有對于社會和人生的透視。古人所謂“小中見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將東西文化相提并論之處,尤其可以發人深省。——羅家倫
他是一個理想的校長,有魄力、有擔當,他對我們三個院長說:辭去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胡適
蔣夢麟先生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行政的長才。三十出頭就蔡元培先生為北大校長,后來又在政府擔任過教育部長等職。茫茫中國,何去何從?他是有相當的感慨的。——沈君山 (臺灣清華大學校長)
學問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傅斯年
五十年間的史事,作者作了廣泛而深入的見證,最有價值的見證,莫過于與教育有關、作者所親歷的三件事:一是辛亥革命時期學生革命思想的來源,二是時期的知識革命及愛國運動,三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的組織與發展。——張玉法 (歷史學家)
本書是一位飽經世故的中國智者的自述。他敘述他的不平凡的時代和他自己的不平凡的閱歷,而以極其平易近人的口吻道出。書中的每一頁都閃耀著他的晶瑩的智慧,綴以雋永的妙語和幽默的諷刺,佳趣洋溢,而且發人深省。——王德昭 (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蔣夢麟先生在民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僅次于蔡元培。——吳湘相
眼下,中國的蔡元培、蔣夢麟、梅貽琦和張伯苓的事業已經廣為人們稱道了。——《南方人物周刊》
孟鄰先生去世了,他留給我們的不僅是哀思,更是一個典范,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典范。——臺灣《中央日報》
蔣夢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從1919年到1945年,一直服務于北京大學,主持校政達17年之久。——《江淮時報》
包裝挺好的,整體也很不錯!
好好好好很好很好
正版圖書,物美價廉
文中錯別字甚多,諸君可選其他版本的西潮
精品。非常滿意,很喜歡!
不錯,上大學了想看看,老師推薦的
愉快購物!
紙質不錯,包裝不錯。喜歡,這次一下子買了滿滿一大柜子的書,慢慢看吧。
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紫薯布丁
一直相信當當
書很喜歡。
好書,正版,真不錯。
朋友推薦很值得看
z值得一看,值得收藏
裝幀好,但是能不能好好校對一下里面的錯字
背一篇離騷,丘壑蒼茫。誦一本詩經,唇齒留香。讀一本雜志,周游世界。看一本歷史,穿越古今。書籍豐富了我們的閱歷,讓我們不再貧乏。書籍凈化了我們的煩惱,讓我們不再無聊。,有書讀的日子真好!
還沒看,但是覺得會不錯
剛收到,還沒有細讀
發貨快,服務好,好好好好好好
質量不錯給力
為了西南聯大看的,還好吧,屬于自傳體
蔣校長的名字只在其它書中略看到,這次看本人寫的一定更精彩
剛打開看,這本書的設計和排版還是很舒服的,內容還沒看,但之前看過推薦,應該不錯!
前半部分很像自傳,后半部分寫的很雜,充滿了中西方的比較,大概是因為是寫給美國人看的吧。由于作者的立場,戰爭的描寫測終于敵人。
民國北大校長傳奇自述,一個人身上的中國近代史
寫的不錯,感覺比較真實細膩,沒有抱怨更多的是調侃看了就停不下來,推薦購買
宏大敘事與個人敘事相結合,從蔣夢麟先生的人生經歷可以透射出一部分中國近現代歷史
是從《西南聯大行思錄》中看到此書的,買來后確實是好書!這就是串讀的魅力!
在西南聯大行思路看到的這本書,當時時代的人寫的書一定要看看。
喜歡民國人的傳記回憶錄這類的書,了解那個時代的人情風物,蔣夢麟的這本西潮值得看看。
蔣的文章可以說是一部中國的近代史,文字娓娓道來,讀著很好,但是估計這一版本刪除的內容太多了,書籍中剪輯的痕跡很多很多。
蔣夢麟的回憶錄,半部近代史,他是近代西化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