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海倫 凱勒14部作品中為出名的三部:《我生命的故事》《樂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其中,《我生命的故事》譯自美國蘭登書屋1903年版《The Story of My Life》,忠實還原,糾正市場上多年的編譯版本,還原真實不加工的海倫 凱勒。
譯自美國蘭登書屋1903年版《The Story of My Life》,忠實還原,糾正市場上多年的編譯版本,還原真實不加工的海倫 凱勒。
1903年,海倫 凱勒的處女作《我生命的故事》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甚至將其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的《基姆》、盧梭的《懺悔錄》同提并論。
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誰能想到,作者卻只是一位21歲的盲聾女孩。
海倫 凱勒
Helen Keller(1880-1968)
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塔斯坎比亞;
19個月大時因猩紅熱失去視力和聽力;
7歲,開始跟隨安妮 莎莉文老師學習;
1900年秋,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4年6月,以優(yōu)等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yè),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五種語言,更是及時個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較高榮譽——總統(tǒng)自由勛章;
1965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 “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享年87歲。
一生共著有14部作品,代表作品:
VOL1:我生命的故事
1902年,海倫 凱勒的處女作《我生命的故事》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甚至被譽為1902年世界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1902年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倫 凱勒的《我生命的故事》。——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可誰能想到,這樣一部“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的作者竟然是一位21歲的盲聾女孩。
VOL2:樂觀
當人們?yōu)楹?凱勒的毅力和睿智而感動,并驚異于她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人們不禁想知道支持她的力量是什么,那就是她的人生秘訣——樂觀。海倫 凱勒說:“如果一個人擁有樂觀豁達的精神,樹立遠大的目標,即可免于被恐懼束縛。”
VOL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是一個盲人,假如上天大發(fā)慈悲給我三天光明,我要拿這三天來做些什么呢?你可以一邊聽我說,一邊設(shè)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也只剩下三天的光明,你會做些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到了第三天晚上隨著夜幕的降臨,你將再也無法看見升起的太陽,你該如何利用這寶貴的三天呢?
譯者后記
海倫在水房及時次了解“水”這個單詞的含義(摘選自《我生命的故事》)
第二天上午,老師把我?guī)У剿姆块g,拿給我一個娃娃。我拿在手上擺弄了一會兒。老師后來告訴我,那個娃娃是帕金斯學校的盲人小朋友送給我的禮物,娃娃的衣服是勞拉布里奇曼親手做的。玩了一會兒,莎莉文老師拉起我的手,在上面仔細拼寫出娃娃這個單詞“d-o-l-l”。雖然不知道老師在干什么,但我很快愛上了這個手指游戲,還努力跟著她模仿。嘗試了幾次,我終于可以正確拼出整個單詞,興奮、驕傲的情緒讓我漲紅了臉,或許只有孩子才會因為那種最簡單的成就而興奮不已。我快速跑下樓,找到母親,激動地讓她看我在手上拼寫這個單詞。其實那時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寫的是個單詞,常年生活在黑暗孤寂的世界,我甚至不知道單詞的存在,我只是在機械地模仿老師,完成她教我的手指動作。接下來的幾天,我以同樣的方式學會了許多單詞的拼寫,名詞如“別針”、“帽子”、“茶杯”,動詞如“站立”、“坐下”、“行走”等。而我開始懂得單詞的意義,那還是在幾個星期之后。
那天,我正在擺弄一個新娃娃,莎莉文老師走過來,把我以前那個大布娃娃放到我腿上,拉起我的手,在上面拼寫“d-o-l-l”。她試圖讓我明白“d-o-l-l”這個單詞既能指代這個新娃娃,也能指代原來那個布娃娃。
但就在當天上午,我剛剛和老師為杯子“m-u-g”和水“w-a-t-e-r”兩個單詞糾纏了許久。老師一心想讓我明白,“m-u-g”指的是外面的容器,“w-a-t-e-r”指的是里面裝的液體,可我卻冥頑不靈,始終無法分辨。萬般無奈,她只好作罷??墒遣]有放棄,只要一有合適的機會,她就會重新教我這個內(nèi)容。
這個時候,我終于失去了耐心,抓起她送我的新娃娃,一把扔到地上。摸索著娃娃殘留在地上的碎片,我心里竟然十分痛快。就連事后心情平復以后,我也沒有感到一絲難過后悔,反正我一開始就不喜歡那個娃娃。我的世界無聲而黑暗,沒有柔情也沒有同情。老師把地上的碎片掃到壁爐一邊,我不僅不難過,反而很開心,感覺自己終于挖去了一個眼中釘。老師沒有生氣,她把帽子遞給我,說要帶我出門。太好了,又能出去沐浴和煦的陽光了,這讓我擺脫了心里的陰霾,再次歡欣雀躍起來。
園子里忍冬的幽香簡直讓人無法抗拒,我們循著香氣一路來到長滿忍冬的井房。正趕上有人汲水,老師領(lǐng)我把手放到出水口。井水流過手指,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這時老師拉過我的另一只手,在上面拼寫“水”這個單詞。她拼寫了一遍又一遍,開始速度很慢,后來越來越快。我靜靜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用心體會老師手指的每個動作。曾經(jīng)被我遺忘的往事,突然閃過我的腦海,我感到一股莫名的激動。語言的奧秘好像終于撞擊到我的心靈,我終于明白了原來“w-a-t-e-r”指的是此時此刻流過我的手指的這清涼而美好的液體。這個單詞好像一下子煥發(fā)了生命力,喚醒了我沉睡的靈魂。似乎從此以后,我的世界不再黑暗孤寂,我終于迎來了希望和光明,歡樂和自由!我知道未來的路上荊棘叢生,但我相信歲月會幫我將它們一一清除。
離開水房,我內(nèi)心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望。原來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個名字都會激發(fā)新的思想。再次回到房間,一切好像都不一樣了,我曾經(jīng)觸碰過的所有東西,此刻似乎都有了生命。我仿佛借來一雙慧眼,終于可以認識這個陌生的世界。經(jīng)過門口,我突然想起那個被我摔碎的娃娃。我摸索著走到壁爐邊拾起碎片,想要把它拼回原來的樣子,卻發(fā)現(xiàn)我的努力無濟于事。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淚水奪眶而出,那是我及時次知道后悔。
那天我學了很多新單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清具體都是哪些,但我確定有“母親”、“父親”、“妹妹”、“老師”等。這些單詞“就像亞倫魔杖,能讓花兒朵朵綻放”,也讓我的世界變得光芒萬丈。
晚上,我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回味著24小時的收獲,心中充滿喜悅,放佛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平生及時次,我企盼著新的24小時早點到來。
海倫對“愛”的解釋(摘選自《我生命的故事》)
記得24小時早上,我及時次問老師什么是“愛”,那時我知道的單詞并不多,“愛”是其中一個?;▓@里的紫羅蘭開花了,我采了一捧送給老師。她本想吻一下我的臉頰,但那時除了母親我不習慣別人親我,于是她溫柔地把我摟在懷里,在我手上寫下“我愛海倫”幾個單詞。
“愛是什么意思?”我問她。
她把我拉到跟前,一邊指著我的胸口,一邊說:“愛在這里。”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原來心臟是跳動的??蓪λ幕卮穑疫€是無法理解。那時候我只對摸得著的東西有概念。
我聞了聞她手中的紫羅蘭,連說帶比畫地問她:“愛是花朵的芬芳嗎?”
“不是。”老師回答。
我心想,怎么又不是。這時暖暖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那這也不是愛嗎?”我指著陽光照過來的方向問她。
在我看來,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莫過于太陽,因為有了它的滋養(yǎng),萬物才得以生長??墒巧蛭睦蠋熯€是搖頭,這不禁讓我感到困惑和失望。我想不明白為什么老師無法向我解釋到底什么是愛。
之后的一兩天,老師讓我把珠子穿成對稱的圖案,比如先穿兩顆大的,再穿三顆小的,以此類推。我有好多地方都穿錯了,莎莉文老師耐心地一遍一遍給我解釋。我自己也發(fā)現(xiàn)了一處明顯的錯誤,于是我一邊全神貫注聽老師講解,一邊思忖自己究竟錯在哪里。老師摸了摸我的額頭,一筆一畫地寫出“想”這個單詞。
瞬間我好像醍醐灌頂,“想”這個詞描述的原來是思維活動。這是我及時次對抽象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
我一動也不動,在那里坐了許久。心里想的不是懷里的那些珠子,而是能否憑借自己對抽象事物的全新認識,弄懂“愛”的含義。那24小時太陽一直躲在云朵里未曾露面,天空還時不時降下幾場陣雨。可誰想到,須臾間太陽竟然鉆出了云朵,再度散發(fā)出萬丈光芒。
我仍不肯放棄,問老師:“那這是愛嗎?”
“愛,有點兒像天上遮住太陽的云朵。”她回答說。然后繼續(xù)用簡單的話向我解釋道,“你觸摸不到云朵,但能觸摸到雨水,你知道經(jīng)歷了一日暴曬,干癟的花朵和干涸的大地是多么渴望雨水的滋潤。同樣道理,你無法觸摸到愛,但卻能感受到愛心滋養(yǎng)的幸福甜蜜。沒有愛,生活就不會快樂,甚至連玩耍都無法讓我們提起興趣。
老師的話一下子讓我領(lǐng)悟到其中的真諦——我感覺自己終于可以與人在精神層面上交流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摘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們都讀過這樣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瀕臨死亡,所剩時日不多,有時是一年,有時只有短短24小時。不管是什么樣的故事,我們最想知道的是主人公是如何走完人生的旅程的。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有選擇權(quán)的自由人,而不是那些連行動都受到嚴格限制的囚犯。
除了替主人公揪心,我們也會去想,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么選擇。在生命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做些什么,會想些什么呢?此時回想過往的時光,哪些事情讓我們無悔?哪些選擇又讓我們有所抱憾?
我總是想,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每24小時當作生命中的24小時來過,那該多好。只有這樣,我們才對得起寶貴的生命。每24小時,我們都應(yīng)該抱持一顆感恩的心,優(yōu)雅充實地去度過。
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一些人想到人生路漫漫,喪失了積極的心態(tài)。一些人信奉及時行樂,即便面對死亡也無動于衷。但我相信,瀕死體驗一定會讓大多數(shù)人對人生有新的感悟。我們讀過的故事中,那些主人公多么幸運,經(jīng)歷險象環(huán)生,但在關(guān)頭得到命運的垂青。雖是虛驚一場,但與死神搏斗的經(jīng)歷總會讓他們的價值觀發(fā)生巨大的改變,讓他們更加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常常聽人說,那些曾經(jīng)與死神做過殊死搏斗的人,一旦度過危機,之后無論做什么事,都會甘之如飴,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是不以為然。我們都知道自己終有24小時會離開人世,但總把那24小時想得極其遙遠。身體健康的時候,誰會想到死亡呢?日子如同無盡的流水,恒久而漫長,我們很少花時間去反思自己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一直過著碌碌無為的生活。
這種萎靡的態(tài)度也反映在我們對身體機能和感官的使用上。這世界上,好像只有聾啞人懂得聽力的可貴,只有盲人在乎大千世界的精彩紛呈。健全人則對他們擁有的這些寶貴能力習以為常,不懂珍惜。他們機械地用耳朵聽、用眼睛看,很少去用心體會聽到的、看到的,去珍惜能聽、能看的能力。擁有時不知珍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健康時不愛惜身體,等到生了病,才發(fā)現(xiàn)健康的可貴。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如此。
我常常想,年少時如果能經(jīng)歷幾天眼盲、耳聾的日子,對我們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蛟S,只有經(jīng)歷黑暗才能讓人懂得光明的可貴,只有無聲的日子才能讓人懂得聲音的美妙。
我時常會問身體機能健全的朋友,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前幾天,有位好友來家中做客,得知她剛從林中散步歸來,我問她有什么驚喜的發(fā)現(xiàn)。“沒什么特別的。”她這樣輕描淡寫地回答我。若不是對這樣的答案早已習以為常,我簡直無法想象她會如此作答。我早就發(fā)現(xiàn)視覺正常的人能看到的東西著實少得可憐。
我心中暗想,在林中漫步整整一個小時,得有多少美景盡收眼底啊,怎么可能沒有一樣值得一提呢?我雙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見,但是僅憑觸覺都可以收獲無數(shù)的感動。輕輕觸碰樹葉細膩的脈絡(luò),深情撫摸樺樹光滑的樹干,小心碰觸松樹粗糙的樹皮,這些都讓我欣喜。春天,我喜歡摩挲那生機勃勃的枝丫,盼望能找到一枚芽孢,它是大自然從寒冬蘇醒的首個征兆。我喜歡撫摸花朵絲絨般的肌理,感受片片自然卷曲的花瓣錯落有致的排列。我喜歡用整個身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有時候我很幸運,只是隨意把手搭在小樹上,卻恰巧趕上小鳥在枝頭雀躍,我好像能聽見它們在引吭高歌。我喜歡張開手掌,讓清涼的溪水在指間涓涓流淌。我喜歡踩踏在厚厚的松針或柔軟的綠茵上,就算給我最奢華的波斯地毯,我也不會交換。四季更迭,宛若一場永不落幕的戲劇,劇情起伏跌宕,表演絲絲入扣,一幕一幕在我的指尖緩緩流過。
有時我真想大聲疾呼,求上天賜予我一雙明眸,讓我看看這個世界。僅僅是單一的觸覺都能帶給我如此巨大的快樂,那明亮的雙眼將為我呈現(xiàn)一幅何等美妙的畫卷啊。可明眸善睞的健全人啊,你們看到了什么呢?異彩紛呈、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對你們來說早已不足為奇。或許,人類天性如此,總是覬覦自己沒有的東西,對自己擁有的卻不知珍惜。對健全人來說,視覺根本不是什么寶貴的天賦,只是上帝提供給人類的一種便捷工具,他們從沒想過用它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增加快樂。這是多大的遺憾啊!
如果有24小時我當上大學校長,一定要開設(shè)一門教學生用眼的必修課,就叫“如何用眼”。在課上,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用心去觀察五彩的世界,如何用心去體會多彩的人生?;蛟S只有這樣,才能重新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天賦。
為了把話說明白,我想拿自己舉例。我是一個盲人,假如上天大發(fā)慈悲給我三天光明,我要拿這三天來做些什么呢?你可以一邊聽我說,一邊設(shè)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也只剩下三天的光明,你會做些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到了第三天晚上隨著夜幕的降臨,你將再也無法看見升起的太陽,你該如何利用這寶貴的三天呢?
我嘛,自然最想親眼看看那些陪伴我度過了黑暗歲月的各種摯愛。我想你也一樣吧,想利用這所剩無幾的光明多看一眼你所在乎的一切。只有這樣,你才能把它們永遠留在記憶里,靠回憶度過日后那無盡的漫漫長夜。
如果世間真有奇跡,在我漫長的黑暗歲月中上天真的給了我三天的光明,我一定會好好珍惜每24小時。
及時天
及時天,我要看看身邊那些溫柔善良的人,如果沒有他們,我的人生將如一口枯井。
我及時個要看的是安妮莎莉文梅西老師,我要好好打量她美麗的臉龐。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了我的身邊,用愛心和智慧開啟了我幼小的心靈,讓我有幸看到了整個大千世界。我要認真端詳她臉部的每個細節(jié),長期地珍存在我的記憶里。我相信,在她美麗的臉上,我會發(fā)現(xiàn)可貴的同情心和驚人的耐力,如果沒有這些,她怎么可能完成教育我的艱巨任務(wù);在她清澈的眼中,我會探悉到她那令人欽佩的剛強,正因為有了它,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她也能信心堅定百折不回;凝視她的臉龐,我還會捕捉到她的仁愛之心,要知道她愛的不僅是我,世上所有的生靈都是她用心呵護的對象。
我看不見,不懂如何透過“心靈之窗”來讀懂朋友的內(nèi)心,所以我只能用指尖觸摸他們面部的輪廓,只能察覺到他們最明顯的喜怒哀樂。觸摸他們的臉,我能認出他們,但卻無法判斷他們各自的性格。當然,通過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體會他們的做事風格,我也能對他們有所了解,但是如果我能看得見,我對他們的認識一定會深入得多。如果我能看得見,我就可以觀察到他們在不同場合、聽到不同觀點時所作出的不同反應(yīng),留意到他們瞬間流露出的眼神和表情變化。
對身邊親近的朋友,我非常了解,多年的相處下來,我對他們的性格都了如指掌。然而,對泛泛之交的普通朋友,我就沒什么完整的印象了。我可能和他們握過手,可能用指尖讀過他們的唇語,或者,他們也曾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我手上,但我對他們的印象也就僅限于此了。
你們健全人多幸福啊,你們看得見對方微妙的表情變化,看得見他手臂的搖擺方式,憑借這些你就可以輕松捕捉到他的性格特征。可是,你真的嘗試過用雙眼去仔細發(fā)掘?qū)Ψ降膬?nèi)心世界
故事雖然簡單,但對于一個聾盲人來說,做到了很多正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對于一個正常人是一種鞭策,看到身殘志堅的人都那么努力綻放自己,我們有什么理由怠惰呢。
上學時學習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文章,總覺得海倫凱勒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但書中描繪的還是相對簡單。把痛苦都略過了。
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這或許是一個好習慣。
“把臉一直向著陽光,這樣就不會見到陰影?!薄皩τ诹桉{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海倫凱勒,帶給我的不只是震撼!還有對命運的不妥協(xié)!
每當我不高興的時候,我一定會躲進花叢,把哭泣的臉藏進那些濕潤柔嫩的樹葉之中,他們的清香能安慰我,一會兒,我的壞情緒就不見了
記錄了一個聾啞人通過自己驚人的努力,改變自己苦難命運的經(jīng)歷在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里她堅強自信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
每個人的一生總是有很多挫折和坎坷、我們得用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任何時候保持冷靜、理智和耐心去面對、去克服一切困難
海倫凱勒 莎莉文老師 “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的心靈對話?!?
它是一部偉大的勵志書籍,被譽為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杰作”。
人生有許多個三天,而有多少人會記住曾經(jīng)的三天。
“我常想,假如上帝給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什么呢?或者我將怎樣享受這份幸福呢?當我這樣想的時候,也請你順便怎樣想象一下吧,請想想這個問題,假定你也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會怎樣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最想讓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地方?我將盡可能看看我那些珍愛的東西,你一定也想讓目光停留在你珍愛的東西上,以便在黑暗即將來到之前把它們一一記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曾經(jīng)認為這是多么的荒誕我無法想象,但當真的看不見了的那天來臨,會多么依賴身邊那個人。
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規(guī)則。這樣一種態(tài)度可以尖銳地強調(diào)生命的價值。我們每天都應(yīng)該懷著友善、朝氣和渴望去生活。
童年患病,她不幸喪失聽力和視力;在無聲無光的世界中,她艱難地學會說話,完成《我的生活》等系列著作。一生積極幫助盲人、聾啞人的她,用堅韌與愛感受著有聲有色的世界。
想買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看,網(wǎng)上買的,很多版本,啥也沒想就選了這本,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封面好看,更是因為它讓我想起了初中
這本書能讓我體驗到寂寞世界里的全部感受和艱辛努力,海倫的一生讓我明白生命創(chuàng)造奇跡
海倫的美文,一位偉大的女性。值得購買收藏閱讀
完整系統(tǒng)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我要用一天復習微積分 一天復學英語 最后一天用來復習經(jīng)濟法 不要覺得我浪費 那么好的機會不用來享受人生 因為我知道 只要這三科一掛 我的人生就永遠黑暗
熟悉的故事,海倫的一生,一個高殘障的人要用何等的毅力生存且散發(fā)生命的光芒,健全的我們遭遇挫折又有何理由頹喪
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她誕生17個月,高燒使她成為盲啞聾的殘疾人。她在困境中度過88個春秋,靠用手觸摸來接近人們、社會和大自然,寫了14部著作。此書完整地談了作者豐富、生動、感人的一生
她是一個不幸的人,1歲半喪失視力和聽力,一生感受不到聲與光;她是“不可征服的人”,艱難學會說話,掌握5種文字,完成《我的生活》等著作,致力幫助盲人和聾啞人?!懊鎸饷鳎幱熬驮谖覀兩砗蟆?
又聾又啞又瞎,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去告誡人們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最敬佩的還有她的老師莎利文,一直默默付出,不計回報…… 當我向上帝抱怨我沒有鞋穿的時候,竟然發(fā)現(xiàn)有些人根本都沒有腳
這本書非常好,在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下,海倫更用了一份讓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和毅力去學習,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試想一下,當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會怎么樣,然后又聽不見的情況下,有幾個人還能堅持。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自傳中的一篇,裝幀很好,紙質(zhì)很輕,32開本的很便攜
無論生活還是為人處世,都不是有心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抱怨生活抱怨身邊的人,更沒有給這個世上再流露出一絲負面情緒的借口。和一個聾啞盲人的生活相比自己要優(yōu)越多少倍,可就是因為這些優(yōu)越讓自己失去了許許多多人應(yīng)具有的品德和誠實。
此刻是透澈的 消散了 洞穿黎明的白晝又能看透誰的夜夢 一時間 心卻飛揚了在無邊的蔥郁草場 站在高崗上展開雙臂吶喊 “你一直幫助我不讓我滑進某些黑暗的地方而我卻失吹游蕩” 踉踉蹌蹌 只緣你我才未墜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假如給我三天光 黑暗消散
驚嘆于海倫命運的悲慘的同時看到她那顆不服輸?shù)木?,以及感恩的心,正如她所說“神使我的眼不能夠見,耳不能聽,…神帶我不薄,給我?guī)砩蛭睦蠋熡伤龓ьI(lǐng)我離開黑暗而安靜的世界…我的身體盡管不自由但我的心靈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