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整體性保護: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為主題,并收錄了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保護的其他相關研究成果;同時在2015年報告的基礎上,對我國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中的其余五類進行了仔細統計和分析,并結合各類非遺保護傳承的基本現狀,利用文獻資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方法,指出了未來少數民族非遺發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徑。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6)》由貴州民族大學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編寫,是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酒文化坊有限公司、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等多方科研團隊共同參與研究并的關于少數民族非遺整體性保護與發展的研究報告,其主要內容包含了貴州民族大學對我國少數民族非遺進行科學傳承和保護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吸納了國內部分學者對此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本書以“整體性保護: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為主題,并收錄了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保護的其他相關研究成果;同時在《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的基礎上,繼續對我國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中的其余五類進行了仔細統計和分析,并結合各類非遺保護傳承的基本現狀,利用文獻資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方法,指出了未來少數民族非遺發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徑。
肖遠平,男,1965年生,彝族,貴州大方縣人。現任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教授,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民族大學文藝學、民俗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貴州省彝學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民族文化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貴州民族大學第九批學科帶頭人,貴州省委辦公廳“服務決策專家智庫”成員。主要從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學、文化產業等領域研究。柴立,滿族,貴州宏宇健康產業集團(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醫藥化工高級工程師,貴州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醫中藥、民族醫藥文化體系的整理與臨床應用、民族芳香藥物的研究開發及應用體系等領域研究。貴州省“省管專家”、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貴州省“科技興企之星”、貴陽市專業技術帶頭人、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家、貴陽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先進個人、“第三屆中國經濟百名誠信人物”,獲省人民政府“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先后開發有新藥“金喉健噴霧劑”、“保婦康泡沫劑”等品種,均獲20年國家發明專利。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計委批復立項的中藥現代化重大專項“500萬瓶保婦康泡沫劑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國家科技部兩個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貴州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關鍵技術研究”和“西部開發科技行動計劃——貴州天麻、杜仲等地道藥材規范種植”;參與完成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單味中藥精制顆粒的化學研究”及“中藥配方顆粒湯劑與傳統湯劑的化學組成及藥效學研究”。曾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王偉杰,男,博士,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
Ⅰ總報告
12007~2015年中國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基本經驗、問題及未來發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