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熱"、"遺產運動"是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一個重要的社會歷史現象。對遺產的認識和實踐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知識體系——遺產學:一門既關乎歷史,又關乎現實的學科。之于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五十多個民族的國家來說,我們擁有古老、豐富的遺留和遺存;但之于我國的學科和學術研究來說,遺產學卻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遺產從何而來?遺產到哪里去?遺產的命運與人類的命運緊張,可惜保護遺產與毀滅遺產的"戰爭"經常由人類親手發動。讓人類在歷史教訓的深思中更了解自己!
1. 概念、定義與分類
2. 遺產理論實踐
3. 表述與被表述
4. 權力與話語
5. 以民族-國家的名義
6. 遺產的制造與構成
7. 多樣性的認知語境
8. 遺產與人類
9. 遺產中的關系網絡
10. "活態"與"失真"之真
11. 記憶的妙諦
12. 誰的遺產
13. 原始藝術及其魅力
14. 人類遺產的自然屬性
15. 地方與草根
16. 遺產與國-家園
17. 家園紐帶與遺產回歸
18. 作為文化地圖的遺產
19. 人文地圖的空間形態
20. 遺產與旅游
21. 管理的限度
22. 看不見的手
我們將為后代留下點什么(代結語)
后記
2. 遺產理論實踐
遺產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學問——遺產學,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關遺產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一些大學開始招收遺產學方面的博士研究生,以"遺產"命名的研究機構如雨后春筍,相關的課題項目也越來越多。但如果檢索相關的遺產理論,我們會發現它們大都不"純粹",或者說并不為某一個學科所專屬和公認。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1)遺產學并不是一個單一性的研究領域,它不像諸如人類學、歷史學、文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那樣成為公認的學科。參與遺產研究的學科很多,領域也很廣泛,比如遺產的人類學研究、遺產的地理學研究、遺產的政治學研究、遺產的歷史學研究、遺產的藝術研究、遺產的文化研究、遺產的管理研究,等等。不同的傳統學科或新興學科無不將各自學科的觸角深入其中,各學科的特質、品性、理念、方法和手段也大量滲入、移植到具體的遺產研究中,使遺產研究呈現出一種混雜的狀況。(2)我們今天所說的遺產被打上強烈的現代烙印,是一個時代的話題,也是一個具有鮮明話語特征的產物。與其說遺產是一份財產、一筆財富,還不如說它更具有權力化資本符號的特征,是社會再生產的產物。根本原因在于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產具有資源性,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社會和群體的需要進行發掘、開發、利用、交換和交易。(3)現代遺產融合,表現出了政治權力的色彩、工業化結構的品質、技術主義的手段、資本社會的商品特征、現代傳媒炒作的意圖、公共事業的管理方式,同時也被當做政治家和行政管理部門權力展示和業績追求的政績資本。因此,遺產理論首先表現為所謂的"共謀理論"(conspiracy theory)。"共謀理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描述,還不如說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各種拯救歷史遺產活動和運動的概述,以及所延伸出的法規、實踐等綜合情況的描述。尤其需要強調的是,遺產理論包含了各種權力力量、學科力量聚散的特質。
……
好書,只是出版社把書做的不好,學術書給做成了畫冊式的,讀起來不舒服,但書的內容本身是很好的,值得購買
很好的一本書
還不錯!
一本很好的關于遺產理論綜述的書
該書買來純屬為了寫論文,還是不錯的。
書好,就是封面太薄,容易損壞
這個商品不錯~
還不錯哦!
內容不錯,只是封皮的設計看似別致,其實很不實用,拿著不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