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福爾摩斯"和他的讀心術。
如果想了解畢加索,你們就得研究他的藝術。如果你們想了解罪犯的個性,就得研究他的罪行。
在大腦里重塑犯罪現場。
在如此眾多的潛在受害者中為什么偏偏選中了這一個人?她(他)是如何被害的?
把自己放在攻擊者的角度,以他的方式進行思考,隨他一同進行謀劃,理解和體驗他的滿足感。
人人都有弱點,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制服。《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是FBI前特工的一本回憶錄。
本書介紹了作者從一名FBI新人成長為一代神探的經歷,書中既有作者對FBI工作經歷的回溯,也詳細介紹了自己經手的無數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案要案。
許多撲朔迷離的慘案,一旦到了作者的手中,就變得像是有了科學屬性一樣,什么樣的果,就源自什么樣的因。作者通過的心理分析、對犯罪現場和作案手法的觀察和歸納,可以迅速地勾勒出罪犯的基本特征,其程度可以到無誤地預測出疑犯的人種(黑人、白人)、年齡、受教育程度、有何種生理缺陷(如口吃、肢體殘疾)、家庭情況、疑犯的特殊愛好(例如,喜歡駕駛類似于警車的小轎車)、作案動機等特征。一旦勾勒出疑犯的信息,作者和警方立刻設下誘捕罪犯的陷阱,從而將狡猾兇殘的連環殺手緝拿歸案。這一切,在讀心術這個神奇魔棍的作用之下,進行得簡直就是順理成章。
作者被譽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具有傳奇色彩的特工,是《沉默的羔羊》、CBS熱門美劇《犯罪心理》的主角原型;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與熱門影視劇《福爾摩斯》、《犯罪心理》等的不同就是,本書內容出自作者真實經歷。
奧斯卡金獎影片《沉默的羔羊》、熱門美劇《犯罪心理》原型,FBI傳奇色彩特工帶你親歷一樁樁歷史奇案
約翰·道格拉斯:美國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調查支援科創建人,任職聯邦調查專員25年,是美國的罪犯人格側寫專家,現代犯罪調查分析的開創者,被譽為美國的當代福爾摩斯。他是電影《沉默的羔羊》中特工杰克·克勞福德的原型,同時也是《沉默的羔羊》、《漢尼拔》等犯罪電影的專家顧問。著有《動機剖析》、《懸案》、《你說我是誰,我就是誰》、《變態殺手》等多部作品。
馬克·奧爾謝克:美國著名電影制片人,曾任多部紀錄片的導演及編劇,1994年憑《羅馬城》一片獲艾美獎編劇獎。著有《愛因斯坦的大腦》、《非自然死亡》、《血族》等多部廣受好評的懸疑小說。
序言 我準是在地獄
1 兇手的心理
2 我母親的娘家姓福爾摩斯
3 拿雨點打賭
4 兩個世界之間
5 行為科學抑或胡說八道?
6 巡回教學
7 黑暗中心
8 兇手會有言語障礙
9 設身處地
10 人人都有弱點
11 亞特蘭大
12 我們中的一員
13 最危險的游戲
14 誰殺害了美國靚女?
15 傷害心愛的人
16 上帝要你跟莎麗·費伊做伴
17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18 心理醫生的努力
19 有時龍會取勝
兇手的心理
把你自己擺在獵手的位置。
這就是我必須做的事情。設想一下,有這樣一部反映大自然的影片:非洲的平原上立著一頭獅子。它發現池塘邊有一大群羚羊。但不知為什么,從獅子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已在幾千只羚羊中緊緊盯住了其中一只。這頭獅子訓練有素,能夠觀察出羊群中某只羚羊的弱點,由于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使其最有可能淪為犧牲品。
某些人的情況正是如此。假如我是一名兇手,就會每天外出尋找獵物,尋找下手的機會。比方說吧,我正在一處購物中心,其中容納有好幾千位顧客。我走進游戲機廳,一眼看去有五十多個孩子在玩游戲機。此刻我必須成為獵手,必須成為側寫家,必須能側寫出那個潛在的獵物。我必須弄清楚這里五十多個孩子中哪一個易受攻擊,有可能成為受害者。我必須觀察這個孩子的衣著打扮。我必須訓練自己從這個孩子的手勢、表情、姿勢里捕捉線索。而且,我必須在一瞬間之內完成這一切,因此必須精于此道。然后,一旦做出了決定,一旦要下手,我就必須想好如何才能不動聲色地、不引起任何驚慌或懷疑地把這個孩子弄出購物中心,因為他或她的父母很可能就在附近的店鋪里。我可經不起出現任何差錯。
正是捕獵的刺激感驅使著那些家伙作惡多端。如果在其中一人緊盯潛在受害者之際,你能夠得到其皮膚觸電指數,我認為你得到的是與原野上的獅子相同的反應指數。無論我們談論的兇手的捕獵對象是小孩也好,是年輕女子也好,或者是老人、妓女以及任何其他可以界定的群體也好,或者我們談論的兇手看上去事先并沒有任何特定的捕獵對象,情況都是一樣的。就某些方面而言,他們是一丘之貉。
不過,正是他們的不同作案手法,正是他們留下的反映個體個性的蛛絲馬跡,才使我們獲得了一種新型武器,可以用來詮釋某些類型的暴力案件,以及用來追緝、逮捕和起訴兇手。在作為一名聯邦調查局特工的專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就是在努力開發這種武器,這也正是本書的主要內容。自文明開創以來,每一件駭人聽聞的犯罪案件無不牽涉到這樣一個冷酷的基本問題:什么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情?我們在聯邦調查局調查支援科所從事的這類側寫和犯罪現場分析就是要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行為反映個性。
把自己擺在這些家伙的位置,抑或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根本不好玩。不過這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們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我們不得不試圖去感受,成為他們中的每一位是怎么回事。
我們在犯罪現場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使我們對那個作案者有所了解。通過盡可能廣泛地研究各類案件以及與內行——即兇犯本人——進行交談,我們已經學會了破譯那些線索,其方式正如醫生評估不同的癥狀以診斷某一特定疾病或病情。而且正如醫生在識別出他或她以前見過的某些疾病的癥狀后能夠做出診斷那樣,當我們看到模式開始顯現時,也能夠得出各種結論。
20世紀80年代初期,有一次我正在積極對囚犯訪談,從事深入的研究。當時我身邊坐著一圈暴力兇犯,地點是在巴爾的摩的那座古老而帶有哥特式建筑風格、用石頭建成的馬里蘭州監獄。每個人的案子都有來頭,令人關注:殺警察、殺兒童、販毒或者黑道兇殺。不過我最關心的倒是強奸謀殺犯的慣用手法,于是我問在場的犯人,獄中是否有這樣的犯人。
"有啊,查理·戴維斯就是一位。"有個兇犯告訴我,但是他們都一致認為他是不會同聯邦調查局人員交談的。有人去監獄的庭院找到他。出人意料的是,戴維斯竟然過來與我們交談,大概是出于好奇或閑得無聊。有利于我們進行研究的一個因素是:囚犯們的空閑時間多得很,卻不知如何打發。
通常我們到監獄做訪談,事先都要盡可能充分地了解犯人的有關情況,我們從一開始就確實是照這樣去做的。我們要翻閱警方的檔案以及犯罪現場照片、驗尸報告、審訊記錄——任何有助于弄清犯罪動機和個性的材料。惟有如此,你才能確信兇犯不是在跟你玩什么牟取私利或自我尋歡的游戲,而是在直接向你說明實情。但就此案而言,顯而易見我沒有做任何準備,于是我承認了這一點,并設法使這一點有利于我的訪談。
戴維斯是個彪形大漢,身高約6英尺5英寸,30歲剛出頭,胡子刮得光光的,打扮整齊。我一上來便說:"你可是比我占有優勢,查理。我并不知道你干了些什么。"
"我殺了五個人。"他回答。
他在我的要求下描述了一下犯罪現場和自己是如何加害受害者的。原來戴維斯是位兼職救護車司機。他的作案方式是勒死一名女子,將尸體丟棄于他負責救護區域內的一條公路旁,打一個匿名電話,然后作為對電話的回復去收拾尸體。當他把尸體搬上擔架時,誰會料到兇手就在他們當中?一手控制局面和現場策劃確實讓他興奮不已,給了他最強烈的刺激。我所能了解到的諸如此類的作案手法經證明總是具有價值的。
這種勒殺方式告訴我,他是一個一時沖動型的殺人犯,原先腦子里的主要念頭是強奸。
我對他說:"你是個真正的警察迷。你想當警察,想處在有權勢的地位,而不是從事什么無法發揮你的才干的低賤工作。"他笑了笑說,他父親曾經是一名警察中尉。
他在我的要求下描述了他的慣用手法。打個比方吧,他會跟蹤一名漂亮的年輕女子,看著她駕車駛進一家餐館的停車場。通過他父親在警方的關系,他設法檢查了該車的牌照。當得知了車主的姓名以后,他會打電話到餐館廣播呼叫此人,讓她關掉車燈。當她走出餐館時,他就劫持她,強行將其推入他或她的車子,給她戴上手銬,然后揚長而去。
他依次描述了五起兇殺案,仿佛陷入了回憶之中。當講到一起時,他提到曾將她放在車子的前排座位上遮蓋好,他頭一次回想起這個細節。
談到這里時,我進一步改變了訪談策略。我說:"查理,讓我來告訴你一些關于你的情況:你在同女性交往上存在著問題。你及時次作案時碰上了財務麻煩。你當時年近30,非常清楚你的工作無法讓你施展自己的才華,因此你覺得你的生活一團糟,事事不順心。"
他只是點點頭。迄今為止我說的都還沒錯。我沒有說任何難以理解或純屬猜測的含混的話。
"你當時酗酒,"我繼續說道,"你欠了債。你與同居的女人常常爭吵。(他并未告訴我跟什么人同居,但是我對此相當肯定。)在情況最糟糕的那些夜晚,你會外出尋獵。你不愿意對自己的情人下手,于是只有去折磨另外的什么人。"
我可以看出查理的身勢語在漸漸發生變化,情感開始有所流露。于是憑借所掌握的零星情況,我繼續說:"不過,你對一個被害人下手時已遠遠沒有那么兇殘。她是與眾不同的。你強暴她之后又給她穿上了衣服。你把她的頭部蒙上了。前四次作案時你并沒有這樣做。這一次你不像前四次那樣感覺良好。"
當他們開始仔細聆聽時,你便曉得你已經說到了點子上。我是從訪談囚犯中學會這一點的,并且能夠在審訊場合反復運用。我看得出此時我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她對你說了一些什么,讓你感覺殺害她于心不忍,不過你還是把她殺了。"
突然,查理的臉變得通紅。他顯得神情恍惚,我可以看出他的思緒已經回到了案發現場。他猶豫了一下才告訴我,那個女人說,她丈夫身體很不好,她感到十分擔憂。他病情嚴重,也許離死期不遠了。說這番話可能是她的計策,也可能不是,而他無從知道實情。但是它顯然對戴維斯產生了影響。
"可是我沒有戴上面具,她知道我的長相,我不得不殺掉她。"
我停頓了片刻,又說:"你拿了她的什么東西吧?"
他再次點點頭,然后坦白說他掏出了她的錢包。他取出一張她與丈夫和小孩在圣誕節的合影,將它保存起來。
我從前根本沒有見過這家伙,但已開始對他有了明確的印象,于是我說道:"查理,你去過墓地吧?"他的臉一片緋紅。我斷定他十分關注報紙對此案的報道,因為他想了解他的受害者被掩埋在了何處。"你上那里去是因為你對這件謀殺案深感內疚。而且你隨身帶了一樣東西去墓地,把它擺在了墓位上。"
在場的其他囚犯鴉雀無聲,癡迷般地傾聽著。他們從未見過查理這個樣子。我重復了一遍:"你帶了一樣東西上墓地。你帶了什么東西,查理?你帶了那張合影照片,對不對?"他只是再次點點頭,然后垂下了頭。
這不是什么巫術,或者說,不是在場的囚犯可能會以為的那種從帽子里變出兔子來的魔術。顯然我是在猜測,但是這些猜測是以我和我的同事們已經載入工作日志,并將繼續進行收集的大量背景資料、研究結論和經驗積累作為根據的。譬如說,我們發現有關兇手會走訪受害者墳墓的這老一套說法常常是符合實情的,但未必是出于我們原先設想的原因。
行為反映個性。
我們的工作之所以必要,其中一個原因是暴力犯罪的本身性質在發生著改變。我們大家都了解那些困擾大多數城市的與有關的謀殺案,以及那些頻繁發生并且令國人感到丟臉的持槍犯罪。然而,以往的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大多都發生在以某種方式相互認識的人們身上。
這種情況如今已較為少見了。近在60年代,這個國家的殺人案破案率還高達90%以上。現在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了。盡管今天科技進步令人注目,電腦時代業已來臨,盡管更多的警官經過了更為嚴格的訓練并擁有更為精良的裝備,謀殺作案率卻一直在上升,破案率卻一直在下降。越來越多的犯罪案件中的兇手和受害者是"陌生人",在許多案件中我們缺乏可查的動機,至少是缺乏明顯的或"合乎邏輯的"可查動機。
從傳統意義上講,對大多數謀殺和暴力犯罪執法官員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它們起因于我們都經歷過的感情——憤怒、貪婪、忌妒、貪財、復仇——的極端表現。一旦這種情感問題得以解決,犯罪或犯罪沖動就將停止。有人會因此喪命,但情況就是這樣,警察通常都知道要追查的兇手是誰以及動機是什么。
可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暴力罪犯已經露頭,即系列案犯。這種人不到被拘捕或擊斃,往往是不會停止犯罪的;這種人善于從經驗中學習,并且作案手法越來越高明,總是在不斷作案過程中完善其方案。我之所以說"露頭",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可能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遠在19世紀80年代的倫敦碎尸者杰克出現以前就已存在。杰克通常被認為是及時位現代系列殺手。我之所以用"他",是因為幾乎所有現實生活中的系列殺手都是男性,其中的原因我稍后會加以闡明。
事實上,系列謀殺這一現象可能比我們認識到的還要古老許多。那些流傳下來的關于巫婆、狼人、吸血鬼的故事和傳說有可能就是對駭人聽聞的暴行的一種解釋方式,因為在歐洲和早期美國的那些組織緊密的小城鎮里,沒有人能理解這些我們今天已經見慣不驚的變態行徑。怪物必定是超自然的生物。它們絕不可能與我們一樣。
在所有暴力罪犯中,系列殺人犯和奸殺犯往往是最不可思議、最令人恐慌、最難以捕獲的。其部分原因在于,驅使他們作案的動機往往要比我剛才列舉的基本因素遠為復雜。這反過來又使得他們的犯罪模式更令人困惑,使得他們很少萌發類似同情、負疚或悔恨這些常人所具有的感情。
有時,捕獲他們的惟一方法便是學會像他們一樣去思考。
為了避免讓人產生誤會,以為我會把嚴加保守的調查機密泄漏出去,從而為未來的兇手提供入門知識,讓我現在就來消除你們在這方面的疑慮。我將敘述的內容是關于我們如何將行為方式研究發展成罪犯個性側寫、犯罪研究和起訴策略的。即便我有意,也不能夠將它變成一門介紹入門知識的課程。首先,訓練那些經過挑選才加入我們科的早已經驗豐富和卓有建樹的特工,我們用了長達兩年的時間。再者,無論兇手自以為有多大本事,他越是想方設法逃避偵破或者讓我們誤入歧途,就越是會給我們留下更多的便于破案的行為線索。
誠如幾十年前柯南道爾爵士通過福爾摩斯之口所說:"特異性幾乎毫無例外是一條線索。一次犯罪越是普普通通,越是沒有特色,就越是難以偵破。"換句話說,我們掌握的行為線索越多,我們能夠為當地警察提供的側寫和分析就越完整。當地警察辦案時掌握的側寫越是充分,就越能夠縮小嫌疑人的范圍,從而集中全力尋找真正的兇手。
說到這兒,我要對本書做一點聲明。調查支援科隸屬于位于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暴力案件全國分析中心,我們是不負責抓獲兇手的。讓我再重復一遍:我們不負責抓獲兇手。抓獲兇手的是當地警察,考慮到他們所承受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壓力,他們中大多數人可謂工作出色。我們盡力而為的是,協助當地警察突出調點,然后提出一些可能有助于挖出兇手的前攝手法方面的建議。一旦他們抓獲了兇手——我再強調一次,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我們就會設法構想出一套策略,協助檢察官在審判過程中展現出被告的真實個性。
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原因是我們從事過研究,且擁有專業經驗。當面臨一件系列謀殺案的調查工作時,美國中西部的一個當地警察局可能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恐怖暴行,然而我的人員大概已經辦理過不是幾千件,也是幾百件的類似案件。我總是告訴手下的特工:"如果你想了解藝術家,就非得觀看他的作品不可。"許多年下來,我們已經觀看過很多"作品",與大多數"卓有建樹的""藝術家"進行過廣泛的交談。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們開始系統地開展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科的工作,它后來更名為調查支援科。盡管對我們的成就加以贊揚和戲劇化渲染的書籍(例如托馬斯·哈里斯那部令人難忘的《沉默的羔羊》)大多都多少帶有想象色彩并且具有戲劇破格文學創作中所特許的打破一般規格的自由。——譯者的傾向,可是我們的前輩在辦案過程中確確實實更多地憑借犯罪虛構而不是犯罪事實。在埃德加·愛倫·坡1841年創作的經典小說《停尸間的謀殺案》中,主人公業余偵探奧古斯特·杜平堪稱有史以來及時位行為側寫家。在那個故事里側寫家首次運用前攝手法迫使真正的兇手現身,同時證明了那個被當成兇手投入監獄的人是清白無辜的。
如同一百五十年以后供職于我們科的男士和女士一樣,坡認識到,在單憑法醫證據還不足以偵破一起作案手段極其殘酷,且看似缺乏動機的案件的時候,側寫是有價值的。"在得不到一般性線索的情況下,"他寫道,"分析師會讓自己進入對手的心靈,設想自己就是兇手,于是常常一眼便看出,那些僅有的破案方法可能在誘使他犯錯誤,或者在促使他草率得出錯誤判斷。"
還有一個小小的類似之處值得一提。杜平先生喜歡獨自在房間里工作,關上窗戶,窗簾拉得嚴嚴實實,以避開日光和外界的侵擾。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這一點上則別無選擇。我們在匡蒂科的聯邦調查局學院的辦公室都設在地下好幾層,沒有一扇窗戶,因為原先的設計意圖是,在發生全國性緊急事件時將其作為聯邦執法部門的安全總部。我們有時戲稱自己是在全國暴力犯罪分析地窖里工作。我們開玩笑說,由于置身于地下六十英尺之處,我們入地比起死人入土還要深十倍。
英國小說家威爾基·科林斯在《白衣女人》(以一起真實案例為根據)和《月亮寶石》之類的作品中繼續了對側法的描寫。然而,是阿瑟·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那位不朽人物,歇洛克·福爾摩斯,讓所有世人在維多利亞時代倫敦城里靠煤氣燈照明的幽暗世界中見識了刑事調查分析這一形式。看起來我們任何人所能得到的較高褒獎就是與這位虛構人物相提并論。幾年前,我在密蘇里州偵破了一件謀殺案,當時《圣路易環球民主報》上的一則標題將我稱為"聯邦調查局的現代歇洛克·福爾摩斯",我把這看做是一種真正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就在福爾摩斯偵破那些錯綜復雜、令人困惑的案件同時,現實生活中的碎尸者杰克正在倫敦東區不斷殺害妓女。這兩個人處于法律的對立兩面,處于現實和想象的界線的對立兩側,他們如此深深吸引了大眾的注意,以至由柯南道爾的崇拜者創作的幾部"現代"福爾摩斯小說都讓偵探們去偵破那些懸而未決的懷特查佩爾謀殺案。系指杰克所作的系列碎尸案,懷特查佩爾是倫敦東部一區名。——譯者
在1988年,我應邀在一個全國廣播電視節目里對碎尸謀殺案進行剖析。稍后我會在書中談到我對這一歷史上最著名的兇手所做出的結論。
直到坡的《停尸間的謀殺案》問世一百年之后,也是歇洛克·福爾摩斯出現五十年之后,行為側寫才脫離文學作品,進入真實生活。到了50年代中期,"瘋狂投放炸彈者"在紐約市頻頻作案,據稱此人應對十五年中的三十多次爆炸負責。他的襲擊目標是標志性建筑物,例如中央火車站、賓夕法尼亞火車站和無線電城音樂廳。當年我還是一個生活在布魯克林區的孩子。對這個案子我至今記憶猶新。
在智窮計盡的情況下,警方在1957年請來了格林威治村的精神病專家詹姆斯·布魯塞爾博士。他研究了爆炸現場的照片,仔細分析了投放炸彈者寫給報紙的那些嘲弄性信件。從觀察到的總體行為模式出發,他得出了若干詳盡的結論。其中包括:兇手患有偏執狂,仇恨他的父親,深戀他的母親,家住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城市。在他書面側寫報告的結尾處,布魯塞爾指示警方:
尋找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中年人。出生在外國。信奉羅馬天主教。單身漢。與一個兄弟或姐妹同住。你們找到他時,有可能他身穿一件雙排紐扣的西裝。紐扣是扣上的。
"沒有人能比道格拉斯更了解那些連環殺手了。"
喬納森·德米(《沉默的羔羊》導演)
說的是他破案的故事,感覺和看犯罪心理一樣,很不錯
腦洞大開 可讀性強 內容專業 腦洞大開 可讀性強 內容專業 腦洞大開 可讀性強 內容專業
看起來覺得有點難懂!沒想象的那么容易看明白&;hellip;所以有點失望!
這本書,覺得沒有那么好,也沒有那么差,反正看看還是可以的。
還沒看,說實話有點失望,到了就打開翻了一下不是配圖那種,純理論的,擔心會讀不下去
嗯嗯,書不錯,就是有點點折了
很有意思!!看到最后愛上約翰道格拉斯了有木有?!?!
還沒讀完,等讀完再來寫,目前快遞,包裝,裝訂,紙張我都很滿意
還是很不錯的,至少知道生活中有些人的缺失在什么地方
道格拉斯一直是我的偶像!我要向他學習行為分析!
書不算厚 但絕對算重的 排版很充實的感覺 沒有用很大的間距充字數 很實在
書的質量沒得說,很好,物流也很快,很喜歡心理學的書
收到書,很喜歡這樣的風格,不知道內容怎樣,很期待!給個全5分!
各種病態的 犯罪的心理 各種預備犯罪的必備書籍啊
要慢慢體會,有些話第一遍看看不懂,不過蠻好看的,就是書有點皺了
書本質量沒有問題,內容是剖析有關“犯罪心理”的,寫的非常有水平
追犯罪心理的劇集追了四年所以才買了這本書證明了我的想法美國人犯罪確實很有想法
也許是比較喜歡FBI,所以對這個書也是喜歡得很,內容很豐富,對我幫助很大
這本書的題目,很想讓人買來讀一讀,了解美國聯邦調查局這最權威的機構是怎樣來描述人的心理的,正在閱讀。
女兒很喜歡看,說很好看,但是好像書頁裁剪有點小問題,但不影響閱讀,其他都很好
看過&;ldquo;沉默的羔羊&;ldquo;后,覺得FBI好厲害!
商品不錯,內容還沒看,所以就不作內容評論了,應該也不錯的。。。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一開始還以為是理論性的總結,后來發現是通過故事來體現側寫。
非常喜歡這本書。不但寫的精彩,而且翻譯得也很棒。五星好評,偵探迷值得擁有!!
還不錯吧,為了湊郵費買的,以為是那種理論性的,結果是敘述故事的。
枕上書看了,好看啊!!看了上篇之后真是等了好久啊!很期待唐七公子的新書!《讀心神探》是早就想看了,以前不是這個名,所以一直都沒買到。。。書很好,但是我可以吐槽這本書的譯名嗎= =
不得不說一開始我看到這個書名,前四個字,覺得很中二……也是經別人推薦,試讀讀了兩三頁決定買下,敘寫方式很特別
本來是想買一本回憶錄的,但是買回來翻看才發現,是真實與虛構夾雜的。作者作為FBI的資深探員,經歷比較傳奇,又經手過許許多多的犯罪案件,素材豐富,尤其細節描寫還是比較出彩的。不過口味還是重了些,有些直接匪夷所思,不太適合自己的閱讀愛好
收到書立刻打開看了十幾頁,還挺不錯,心里期待比較高。書本身的質量沒什么可挑剔,只是每次買書都特別希望每一本書都有一款精裝版本。快遞小哥特別好溝通,非常禮貌善解人意。
介紹了作者從一名FBI新人成長為一代神探的經歷,書中既有作者對FBI工作經歷的回溯,也詳細介紹了自己經手的無數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案要案。